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外科切开引流,6例治愈,治愈率为75.0%;2例死亡,病死率为25%。结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早期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应用合理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选择合适的引流方法进行充分引流,加强全身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的增加本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DNM)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2年收治的7例DNM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和颈胸部CT所示。分别采用经颈部切口清创术、经颈部和剑突下两切口对口冲洗引流术以及经颈部切口和胸腔镜下纵隔切开清创冲洗引流术。结果死亡1例,余6例患者经对口冲洗引流或经胸腔镜手术均治愈。平均随访13个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颈胸部连续CT扫描是早期诊断DNM的有效方法。合理的手术方式、早期足量应用广谱抗菌素以及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是DNM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 ~ 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及引流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治疗均采用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应用.结果 患者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颌、颈部肿胀,其中有胸闷、气急5例,胸痛2例,皮下可扪及捻发音3例;影像学阳性表现多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表现为上纵隔增宽,可有胸腔及心包积液、皮下及纵隔气肿等.本组病例从起病到发现有明显下颌、颈部肿胀的中位病程11.3 d;而从明显肿胀到发现纵隔感染的中位时间4.3 d.治疗后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33.3%.结论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彻底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5年收治的6例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右下冠周炎2例,根尖炎3例,义齿修复感染1例。患者行X线、CT、B超以及引流脓液细菌培养等检查。治疗均采用手术引流联合抗生素应用。结果患者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颌、颈部肿胀,其中有胸闷、气急5例,胸痛2例,皮下可扪及捻发音3例;影像学阳性表现多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表现为上纵隔增宽,可有胸腔及心包积液、皮下及纵隔气肿等。本组病例从起病到发现有明显下颌、颈部肿胀的中位病程11.3 d;而从明显肿胀到发现纵隔感染的中位时间4.3 d。治疗后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病死率33.3%。结论牙源性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病情发展迅速且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彻底引流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结核后纵隔纤维性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患者为汉族女性,55岁,于2013年8月因"活动后气促7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阳性,双肺多发多形病变,双肺门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并部分钙化,双肺多发支气管变窄... 相似文献
7.
8.
报道一例患者因“牙痛发热1周,胸闷1d”入院,心电图提示广泛ST段抬高而心肌酶谱正常而初诊为“心包炎”,后经胸部CT确诊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纵隔脓肿累及心包.行纵隔脓肿清除引流术中见左后磨牙牙根部溃疡、穿孔经左侧扁桃体窝感染破溃通向纵隔.经持续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坏死性纵隔炎来势凶险 ,病死率高达 30 %~ 4 0 % [1] 。我院 1986年 6月— 2 0 0 1年 4月收治咽源性坏死性纵隔炎 12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 12例 ,男 7例 ,女 5例。年龄 5~ 78岁。均有咽部严重感染的临床表现 ;X线检查示纵隔炎 ;手术和 /或尸检能确诊坏死性纵隔炎 ;咽部感染与坏死性纵隔炎有必然的联系。胆脂瘤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并Mouret脓肿 3例 ,化脓性扁桃体炎、牙源性感染引起咽旁脓肿 5例 ,食管异物 2例 ,颈部淋巴结炎 1例 ,咽异物擦伤引进咽后脓肿 1例。临床表现多为颈部肿痛、活动障碍、张口受限后 4~ 7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5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5例患者在正确的护理指导下,恢复迅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患者,去除病因,给予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是治愈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叠肌炎 (overlap myositis, OM) 患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特发性炎性肌病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 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肌炎相关性抗体、肌炎特异性抗体)、生存情况,并比较OM和其他炎性肌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预后差别。结果:共纳入368例IIMs患者,其中OM患者占23.9% (88/368)。OM患者女性占85.2% (75/88),中位病程13.5个月,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合并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多肌炎(polymyositis, PM)、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MNM)、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分别为 60.2%、3.4%、2.3%、 34.1%。OM患者和非OM患者相比,女性比例高(85.2% vs. 72.1%, P=0.016),病程长[13.5(4.5, 48.0)月 vs. 4.0(2.0,12.0)月,P<0.001)]。在临床特点方面,OM患者比非OM患者V型疹(25.0% vs. 44.6%, P=0.001)、甲周红斑(8.0% vs. 19.6%, P=0.013)发生率低,雷诺现象(14.8% vs. 1.8%, P<0.001)、间质性肺炎(88.6% vs. 72.1%, P=0.001)、肺动脉高压(22.7% vs. 7.5%, P<0.001)、心脏受累(18.2% vs. 9.3%, P=0.033)发生率高。在免疫学特点方面,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比例低(31.8% vs. 45.0%, P=0.035), C反应蛋白升高比例高(58.0% vs. 44.6%, P=0.037),抗核抗体(85.1% vs. 63.4%, P=0.001)、类风湿因子(40.2% vs. 17.8%, P<0.001)、抗Ro-52抗体(71.6% vs. 56.1%,P=0.038)阳性率高。OM患者和非OM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OM出现脏器受累多见,易合并肺动脉高压、心脏损害。 相似文献
12.
朱先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2)
本文报告8例纵隔脓肿或纵隔炎,其X线征在正位胸片上是纵隔增宽、纵隔与胸腔比值大于0.25、主动脉轮廓异常、主肺动脉窗致密、气管右移、左主支气管受压移位、右气管旁纹增宽和肺尖帽征。在侧位胸片上可显示脓肿的大小和部位、气管受压变窄和移位、主动脉结后上缘不清楚以及上段胸椎轮廓模糊。 相似文献
13.
王玉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98,(3)
患者,男,50岁。因发热4d伴剧烈胸骨后疼痛3d,于1990年11月3日收住入院。入院前8d曾被人拳击胸部。查体:体温39.7℃,精神较差,胸骨正中叩击痛,胸痛在吞咽和体位变化时加重。外周血显示:WBC19.9×109·L-1,ESR81mm·h-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桂甘利水汤对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使用桂甘利水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 相似文献
15.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指左心室的容量和收缩功能正常,但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使左心室充盈压力增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而出现典型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正常并且没有瓣膜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情况,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全部病人就诊时均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入选病例46例,男21例,女25例。均符合NISHIMURA等人提出的心脏舒张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全部病人就诊时均做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法给予降压降糖,强心利尿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用药的同时加服麝香保心丸,复查超声心电图。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86.9﹪。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8例,有效率达6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 2=4.62,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尿常规检查正常,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变明显,超声心动图显示心房内径缩小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由此看来麝香保心丸在治疗本病中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患者47例随机分为SF组(常规治疗+阿魏酸钠)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阿魏酸钠片100 mg,tid,2.5个月后行心功能改善情况评定,行血气分析比较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变化,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右室横径,根据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SF组氧分压提高,肺动脉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可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为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治疗的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报道2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并复习相关文献,从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病死率高,容易误诊;早期诊断和使用强效广谱抗生素,并早期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引流有助于改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急性外伤感染性纵隔炎的诊断治疗兰志祯贾晚秋孙培龙郑欣(吉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132011)自1976年~1996年20年间我院共收治急性外伤感染性纵隔炎18例,采用颈部、胸骨后及经胸腔引流灌注冲洗,留置12指肠营养管,生物胶瘘口粘堵,中药配合治疗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口咽部感染经颈部内脏后间隙下行而引起的纵隔化脓性炎症,被称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is,DNM),临床较少见.纵隔一旦感染,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不易及时诊断,死亡率高达30%-40%.我科于2011年3月8日收治1例舌根转移癌伴左肺部分切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