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验案四则     
1 阴虚动风案男 ,48岁 ,1 997年 8月 2 0日来诊。 1 0 d前因高热恶寒 ,咳嗽胸痛 ,吐铁锈色痰入院。经检查诊断为肺炎 ,用西药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 ,咳嗽胸痛等症状消失。但近日来神识不清 ,患者家属要求中医治疗。察患者极度消瘦 ,面色黧黑 ,表情淡漠 ,似睡非睡 ,似醒非醒 ,手足蠕动 ,撮空理线 ,捻衣摸床 ,舌嫩红无苔 ,脉芤无力。脉证合参 ,显系阴虚动风 ,急予大定风珠滋阴固脱 ,潜阳熄风。处方 :生白芍 2 0 g,阿胶 1 5 g(烊化兑服 ) ,生龟板 1 5 g,生地黄 1 5 g,麻仁 1 5 g,五味子 1 0 g,麦冬 2 0 g,生牡蛎 2 5 g,生鳖甲 1 5 g。药液煎好后…  相似文献   

2.
痢疾以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小儿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易发于夏秋季节。小儿脏腑娇嫩,或饮食不洁,或过食生冷,脾胃受损,升降运化失职而发本病。若来势急骤、高热、惊厥者为疫毒痢。如失治、误治,其死亡率极高,故应及早及时确诊,积极治疗。现将临证验案三则录述于后,以求正于诸同道。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正> 逆流挽舟疏表邪秦老认为,小儿痢之初起多兼外感,正如清代名医陈复正氏所云;凡痢由外感而发者最多,是以小儿形气未充,御邪能力薄弱,稍一不慎,即易感受天行不正之气,从而出现恶寒  相似文献   

8.
包翠娣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27-1027
临证运用小陷胸汤治疗伤食吐、黄连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胃热吐、丁香柿蒂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治脾胃虚寒吐、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惊恐吐。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惊厥,语言和视、听觉障碍等并发症.国际上统计CP的发病率为1‰-5‰,国内CP的发病率为1.8‰~4.0‰[2].脑瘫是当前小儿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治疗脑瘫大多以康复治疗为主[3],但费用昂贵且疗效欠佳,中医药在脑瘫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笔者近年来治疗脑瘫取得一定成效,现举四则验案,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0.
痢疾案     
陈宅仁年近七十,厚味人也。有久喘病,而作止不常。新秋患痢,食大减,五七日,呕逆发呃,丹溪视脉皆大豁,众以为难。朱日:形瘦者尚可为,以黄柏炒燥研末,陈米饭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人参、白术、茯苓三味,  相似文献   

11.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卫生学校  相似文献   

12.
傅青主小儿痢疾方临床试效解放军第546医院李智君,孙文义(841700)痢疾.古称滞下,亦称肠僻。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其因不越外感时邪,内伤饮食两端。盖小儿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加之脾常不足,故而得患此病更易。每因贪凉生冷,误食...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临证中对痢疾重症的治疗有一些心得,即在遵循三因制宜及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的同时,注重六经辨证.兹撷录治验数则,试论如下.  相似文献   

14.
历代医家认为小儿致病,不外六淫侵袭,饮食所伤,至于情志病变,唯有大惊卒恐,其余“五志”概未论及.如《温病条辨@解儿难》日“古称难治者,莫如小儿,名日哑科,以疾痛烦苦,不能自达,且其脏腑薄,藩蓠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祛、易于感触.……惟较之成人,无七情六欲之伤,外不过六淫,内不过饮食、胎毒而己.”笔者不敢苟同,根据多年临床所见,喜、怒、忧、思、悲等情志过激或持续刺激,均可引起小儿发病.现录病案四则于后.  相似文献   

15.
孙×× ,男 ,3岁半 ,台湾高雄县人 ,1 997年 4月就诊。主诉 :双下肢萎软 ,不能行走 ,少语 3年。经详细询问病史 ,其母在怀孕期间因和丈夫闹离婚、分居 ,情绪一直不佳 ,分娩时无异常 ,但数月后即感小孩反应较迟钝 ,1岁时仍不能行走 ,手牵行也不迈步 ,二便时不能告诉父母。台湾各大西医院均诊断为“小儿脑瘫” ,在台经长期治疗无改善 ,遂回大陆治疗。  入院时患儿神志清楚 ,能理解言语 ,仅能说单音字 ,且少语 ,易怒 ,二便不知 ,不能独立站立、行走 ,牵手行走时双腿拖地 ,且反抗 ,尖叫抓人 ,对父母极为依赖 ,随时抱行。查体 :体胖 ,发育良好 …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省肇庆市名老中医梁如镜主任中医师从医50余载,善用经方,余随师学习,收获良多。对于小儿发热梁师分别以阳郁发热用四逆散,阳虚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三阳合病用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太阳少阳合病用柴胡桂枝汤等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梁如镜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介绍如下。1阳郁发热谭某,女,3岁。因反复发热4天就诊,昨体温高达39.8℃,咽痛,发热时伴四肢冷、左下腹疼痛,大便1~2天1次,大便烂、臭秽,指纹不显。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  相似文献   

17.
梅大钊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疑难杂症,辨证精确,疗效突出。本文选录验案4则,并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验案四则     
1 呕吐 汪某,男性,17岁,学生.因其亲属病故,情绪激动,卒然呕吐,纳食饮水皆呕,予止吐药无效已两天.求余诊治,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弦小数.诊断为神经性呕吐,予生大黄6g、甘草片3g水煎频服,1剂未尽呕吐已止,2剂服罢,饮食如常.  相似文献   

19.
验案四则     
<正> 过敏性紫癜王某,女,14岁。1982年2月7日初诊。患者1周前因发热恶寒,手足关节肿痛曾服用抗感冒及抗风湿药物,3天后,胸腹手臂相继出现紫色斑点,经某院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  相似文献   

20.
验案四则     
验案四则史定文,李俊杰(河北省医科院050021)1术后肠漏案张某,男,68岁,干部,1993年9月16日初诊。患者于10个月前作胃癌晚期人造肛门术后,伤口长期不愈合,且从伤口处流出脓液和不消化食物。经省市级医院复查诊断为术后肠漏,因伤口局部炎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