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伤寒论》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由麻黄汤加减而成,以麻黄、杏仁、生姜宣散郁热,赤小豆、连翘、梓白皮清泄湿热,甘草、大枣调和脾胃,俾得湿热郁蒸之邪从表而散,故尤在泾谓本方为散热之剂。以方测证,除无汗,小便  相似文献   

2.
麻黄连招赤小豆汤.见《伤寒论》262条(赵本,下同)。原文谓:”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招赤小豆汤主之。”对本条是否兼有表证,麻黄是否为表证而设,历来存在分歧。笔者愚见,方中麻黄为发越郁热、祛湿退黄而设,本条证为里热发黄而不兼表证。1张仲景爱用汗法治疗里热《索问·六元正纪大论》云:“火郁发之。”张仲景继承了《内经》这一治法,常用麻黄发汗达到发越郁热的目的。《伤寒论》第357条:“伤寒六七日……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本条方后注云“汗出愈”。本条的证候是上热下寒、正…  相似文献   

3.
正仲景用梓白皮,仅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一方。用量一升。豆汤主之。"方中梓白皮清热利湿。正如黄元御所云:"梓白皮苦寒清利,入胆胃而泄湿热,湿热消则黄自退。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解:"生梓白皮苦寒清热除湿以退黄……惟梓白皮药肆不备,可代以桑白皮,或再加  相似文献   

4.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条文在《伤寒论》中仅一条(第262):"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黄,麻黄连翘赤小豆主之。"该条为承接第259条起论述黄疸病之阳黄证之一。一般黄疸病因责之湿,无湿不成黄,黄色为土之主色,病位核心是脾胃。湿去途径无非气化后从汗走或从尿利。湿邪亦为皮肤病的常见病因,故该方在皮肤病治疗中运用广泛。据聂惠民先生主编的《长沙方歌括白话解》引证,后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运用一般在内科的肾系、肝系病谱上。笔者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  相似文献   

5.
刘忠梅 《光明中医》2009,24(12):2356-2357
目的: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临床效果.结果:有效率97.5%.结论:认为小儿急性肾炎病机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证相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宣肺泄热,佐以清热解毒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连翘、赤小豆、梓白皮清泄湿热;甘草、大枣和中;共奏解表散邪,清热利湿之功。笔者以本方加减治疗外邪束表,湿热郁蒸而致肌衄、浸淫疮等病,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肌衄:患者张××,女,14岁,1984年  相似文献   

7.
对于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历代医家争议较少,很多名家的观点都认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具有解表之功效。但是认真研读《伤寒论》就会发现此观点存在两个无法回答的问题:(1)262条中张仲景明示"瘀热在里",为何病在里还用解表之法?(2)仲景所有发汗之方剂,其方后注都有"温覆微似汗"或"啜粥"等字句,为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则完全没有这样的说明?鉴于此,本文通过考证"伤寒""发黄"和"瘀热在里"在《伤寒论》中的含义,最终提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实非表里同治方之观点;同时,262条中仲景对于黄疸"瘀热在里"证的治法实乃破瘀利湿之法。  相似文献   

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方中以麻黄汤开其表,使黄从外而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桑白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桑白皮则以茵陈代之。笔者临床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日光性皮炎、多形红斑等,每获佳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消走泄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展翔  黄海 《山西中医》2007,23(4):48-48
1 分消走泄法的源流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学家在继承《内经》学术思想和古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经》中对湿温病的用药特点和作用原理有原则性的提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说:"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发挥《内经》理论应用于临床,将发汗、清化、渗利诸法结合治疗多种湿病,方如麻黄加术汤、麻杏苡甘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其中的方药配伍蕴含了分消走泄配伍方法的雏形[1].  相似文献   

10.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载于《伤寒论》。姜老说:“本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入连翘、梓白皮、赤小豆与姜、枣。连翘治疮疡消肿;梓白皮清热去毒,赤小豆利小便,故本方以解表、清热利水为主,用于湿热郁表之实证。”我随师应诊,发现本方广泛运用于湿  相似文献   

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熏蒸于表或湿热兼表,辨证要点为身黄(目黄、皮肤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而色黄,心烦,口渴,身痒,无汗,甚见水肿,或伴恶寒、发热等表证。临床中可见于湿热郁蒸于表或可见表证的湿热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不独用于外有风寒,内有湿热,也可用于湿热外蒸,郁滞于表。若从发黄一证论之,则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多见于湿热发黄的早期,由于病邪郁表,腠理闭塞而无汗。水湿郁热不得泄越而蓄积于内,影响三焦气化,水道不通则小便不利,致使邪无出路,与热相合,熏蒸肝胆而导致发黄。还需指出的是,表邪不解,或湿热熏蒸,常见皮肤发痒等症,如湿热不得表解,郁蒸于肺,失于通调水道之职,水气泛滥,还可导致水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还为临床治疗皮肤痒疾及湿热水肿之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淳兰  陈伟刚 《新中医》1997,29(4):18-20
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肾炎100例,结果痊愈8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7%。认为小儿急怀肾炎病机与麻共加翘赤小豆汤方证相合,治疗小儿一肾炎宣肺泄热,佐以清热解毒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治疗缠绵难愈的过敏性疾病屡获良效。球结膜、鼻粘膜、咽粘膜病位在表,而过敏性疾病多在季节交替时发作,此时往往昼夜温差较大,卫气固表能力减弱,风寒之邪易趁虚而入、外邪引动内湿,湿热在表,而发生过敏性症状,符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病机特点。周凌教授根据病证的不同,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灵活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根据病案分析,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眼耳鼻咽喉过敏性疾病进行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阳明病篇,是张仲景为治疗黄疸病,湿热内瘀阳明兼有表证而设。《伤寒论》[1]262条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其方药由麻黄二两(去节)、连翘二两(连翘根去皮)、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组成。后世医家根据该方清热利湿,解表散邪的特点,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挥甚  相似文献   

1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见于《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然而现代临床运用本方并非以治身黄为主,而是被广泛用于治疗水肿、皮肤及过敏性疾病等.因此,本文试收集1978-2010年间的有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应用资料,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应用范围和方证特点,以期为中医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卢秉久教授认为黄疸复杂多变,主要是湿、热、寒、瘀,多种病因交结。治疗主利小便、通大便、发汗、温化寒湿、活血化瘀等。"临证用药,贵在辨证准确,选方用药时,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证,要根据病情随证加减",以仲景经方为基础,化裁运用,灵活加减。治疗黄疸病以"祛湿之法,在表者汗之,在下在里者二便分消之"为基础,随证应用活血之法;清泄瘀热,下利退黄,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茵陈五苓散主之;清热利湿,发汗退黄,桂枝加黄芪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温阳健脾,化湿退黄,茵陈术附汤主之。时刻注意调护脾胃,保持气机调畅,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源于《伤寒论》,由麻黄,连翘(连翘易连轺)、赤小豆、杏仁、桑白皮(桑白皮易生梓白皮)、生姜、大枣、甘草八味药组成,为仲景治疗伤寒杂病温热郁结于里而兼有表证的阳黄。笔者喜用本方加减治疗不同疾病而同属湿热瘀内之杂病,每有效验。兹将辨证运用之体会,简介于次。一、化痰开壅治肺系咳嗽我以此方治疗病机湿热郁闭之咳喘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  相似文献   

18.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原出伤寒论262条,文中云:“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凡病至阳明,其成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太阳病失治、误治,即谓“太阳阳明”;二是少阴病误用发汗,利小便等法而成者,谓“少阴阳明”;三是索体阳盛,病证直从阳明化燥而成实者,即“正阳阳明”。此外尚有阴寒证郁久化热,或少阴病热化之邪传阳明而成者。张仲景之本方药是为阳明病热不解,湿热邪蒸在里发黄,却又太阳表证未净而设的。其所以“身必黄”,乃因太阳病失治或误治后,伤津耗液,胃中干燥,热邪与太阴湿相合,湿热熏蒸肝胆而致发黄(阳黄)。  相似文献   

19.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兼表刍议河北省行唐县中医院习栓成,顾铭印(050600)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首见于《防寒论》,仲景在《伤寒论》262条日;“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后世以其方内有麻黄、杏仁、生姜、大枣等,多言此方证必兼表邪。《伤寒...  相似文献   

20.
<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262条,原文是"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原文记录其组成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大枣、生姜、炙甘草八味药。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临床中此方已被用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黄疸、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的治疗中~([1])。笔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急、慢性荨麻疹~([2])取得很好效果,举例如下。1病案举例例1:王某,女,29岁,2011年10月5日诊。警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