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诱发电位对急性颈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状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对颈髓损伤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Eag2型磁刺激仪对27例颈髓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在双侧外展拇短肌(APB)和径前肌(AT)进行记录,采用Keypoin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ASIA92运动评分和损伤标准分级。随访15例,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颈髓2组APB肌  相似文献   

2.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行MRI、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13例均采用颈髓前减压和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13例患者MRI检查均发现有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及相应节段脊髓损伤征象,双上肢各神经的SEP和MEP均能引出。术后随访5个月 ̄2年6个月,13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主要为过伸急性外  相似文献   

3.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s)与F波结合测定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并与体感诱发电位(SEPs)比较,评估该技术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传导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影像学或手术证实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进行磁刺激MEPs与F波结合测定CMCT及SEPs的中枢感觉传导时间(CSCT)。并对年龄、身高匹配的20例正常受试者进行相同的检查对比。结果:病人组MEPs的CMCT明显延长,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异常率为80%,高于SEPs的CSCT异常率70%。CMCT的延长与该病的受损程度相关。结论:无痛无创的磁刺激MEPs对脊髓型颈椎病运动下行通路受损程度可做定量判断,对该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脊髓型颈椎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脊髓型颈椎病(CSM)早期诊断寻找一种客观、敏感的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电刺激F波相结合的方法,测定19例脊髓型颈椎病人外展拇短肌(APB)和胫前肌(AT)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并与20例正常受试者作对照。结果:18例(94.7%)CSM病人上、下肢MEP异常,APB肌及AT肌CMCT明显延迟,并与临床功能障碍(JOA评分)显著相关,与MRI所示脊髓受压程度无相关性。结论:磁刺激MEP作为检测CSM患者运动功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大志  刘强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8):492-496,I003
目的:研究颈神经根有慢性嵌奢望生损伤中,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运动诱发电位(MEP)表现形式之间的相应关系。方法:建立猫颈神经根慢性嵌压伤的病理模型,用表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损伤神经做动态观察,结合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在髓神经首先出现髓鞘的变性。此时的M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形离散。继而脱髓鞘的神经轴突出发生变性、断裂  相似文献   

6.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腰骶神经根病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采用磁刺激腰骶部运动诱发电位(MEP)和磁刺激窝F波相结合的方法测定运动神经根传导时间(MRCT).随机抽查50名正常受试者在胫骨前肌(TA)和比目鱼肌(SOL)记录出可靠的运动神经传导时间(MNCT)和MRCT;同样方法记录和观察40例手术证实单例L5或S1神经根受压患者MNCT和MRCT的改变,同时进行节段性皮神经刺激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对比.结果显示:病人组MNCT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MRCT则有显著性差异.异常率为85%,其明显高于SEP的异常率45%.因此,无痛无创的磁刺激MEP对腰骶神经根病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而且磁刺激优于电刺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神经根在慢性嵌压性损伤中,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运动诱发电位(MEP)表现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建立猫颈神经根慢性嵌压伤的病理模型,用表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损伤神经做动态观察,结合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在有髓神经首先出现髓鞘的变性。此时的M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形离散。继而脱髓鞘的神经轴突发生变性、断裂及远侧的瓦勒变性。MEP则表现出在潜伏期延长的同时伴有波幅降低,且MEP在不同的神经病理损伤程度中具有相应的特征性表现形式。结论:磁刺激MEP的检查指标与神经根慢性嵌压性损伤的程度具有相关性,其表现形式可作为判断神经病理损伤程度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F  Chen Y  Wan Y  Chen L  He A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2):714-716
目的评价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在脊柱脊髓损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测定2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3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双侧胫前肌与腓肠肌的TMSMEP,随访6个月~2年,以20例正常成人TMSMEP作对照。结果2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19例双侧胫前肌及腓肠肌TMSMEP消失,随访截瘫无恢复;2例圆锥损伤有异常TMSMEP,截瘫及TMSMEP基本恢复。3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中,每例均可记录到1块以上靶肌的TMSMEP,随访33例,截瘫及TMSMEP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术前25块靶肌肌力0级而有异常TMSMEP,术后肌力除2块无恢复外,其余均有明显恢复或正常。术后TMSMEP的恢复时间和程度均较体检所见早且明显。结论TMSMEP测定对于脊髓损伤的诊断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46例阴茎勃起障碍病人的阴部神经诱发电位(PudendalEPs)进行了检测分析,其中骨盆骨折31例,腰椎骨折11例,盆腔手术9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7例,严重手淫62例。分析结果:阴部皮层体感神经诱发电位(CPEP)、骶髓反射时(SRL)和生殖皮层运动诱发电位(CMEP)总体异常率在骨盆骨折、腰椎损伤、盆腔手术、高血压、糖尿病及严重手淫组分别为51.61%、54.55%、77.77%、31.25%、47.05和32.26%,超强度电流刺激在骨盆骨折、腰椎损伤、盆腔手术、高血压、糖尿病及严重手淫组依次为55.55%、45.54%、41.17%、38.70%、30.60%和6.25%。研究结果表明:在骨盆骨折、腰椎损伤、盆腔手术及糖尿病人,其PudendalEPs异常率及超强度刺激率都相当高。提示在这些病人中阴部神经受损的机率较高,而PudendalEPs检测将有助于阴茎勃起障碍的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后运动传导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32例SCI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分别在双侧外展拇短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APB)和胫前肌(anterior tibialis,AT)进行记录。同时检测F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小鼠的治疗过程,研究抗生素和血清制剂对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PS)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模型采用NH1小鼠,腹腔大肠杆菌。治疗分3组,先锋霉素5(CEF),新生小牛血清(NBS),生理盐水(NS)。结果NBS组的72小时生存率明显高于NS组(P<0.05)。CEF组3小时白细胞计数低于NS组(P<0.05)。NBS组的1、3小时LPS水平低于NS对照组(P<0.05),血IL1和TNF低于NS组(P<0.05)。结论抗生素对抑制白细胞升高起主导作用,对LPS和细胞因子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血清制剂可能同时具有抗休克和抗炎症的双重作用,对提高早期生存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胰岛移植物制备与异种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增加胰岛收获量,提高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移植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实验经胰管注射胶原酶,胰静止消化分离成年大鼠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葡聚糖离心纯化。纯化后胰岛收获量为610-820个/胰纯度达92%;胰岛形态结构完整,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对葡萄糖刺激反应胰岛素释放量是基本分泌水平的8倍;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达一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缺血后能量代谢变化的病理特征及其与动物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大鼠胆管结扎后1周,在门静脉转流入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观察动物存活率、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活性、肝组织ATP含量及动脉血酮体比值。结果 阻断入肝血流30、60及90分钟后10天动物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及40%;缺血后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明显受损,在再灌注后24小时,阻断入肝血流30及60分钟两组动物肝脏能量代谢功能已有明显恢复,而阻断入肝血流90分钟组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仍维持在显著低水平。结论 胆道梗阻后1周,大鼠门静脉转流下入肝血流阻断60分钟以内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可逆,动物安全耐受;而阻断入肝血流90分钟引起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不可逆性损害,动物难以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Rxa 对正常肝细胞(L02 细胞) 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L02 细胞Rxa 处理组(La 组) 和未处理组(L组)0、2、4、8、12 小时G0G1 、S、G2M 期细胞指数,同步进行Ki67、Cyclin D1 、PCNA 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La 组细胞增殖速率较快,Ki67 抗原表达相对较强,CyclinD1、PCNA 表达相对提前。结论 Rxa 可能促进L02 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Ki-67抗原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Ki-67抗原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PAAP)方法,用抗人Ki-67抗原的等8效抗体MIB-1比较研究Ki67蛋白在良恶性胆囊肿瘤和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比较不同胆囊组织中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Ki-67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指数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肿瘤及正常胆囊组织(P〈0.05)。但Ki-6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S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C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计算ET/NO。结果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而NO水平S组明显高于C组;ET/NO亦显示伤后24小时开始S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渗出与水肿,减少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7.
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迪卡猪为模型,进行了14次动物及3次人体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灌注、整块切除法是获取上腹部多器官的最佳方法之一;防止损伤血供或漏扎血管,良好的灌注和保存是提高移植物质量的关键。基于实验的结果,于1996年6月为1例肝癌患者施行了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HSD进行复苏,并以每h尿量为10ml/kg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观察HSD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脏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少5950%,在复苏后05~2h,+dp/dtmax、CI、DO2及VO2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结论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具有容量负荷小、改善心肌功能及促进组织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膜的变化。方法用5氮氧自由基硬脂酸(5doxylstearicacid,5NS)和16氮氧自由基硬酯酸((16doxylstearicacid,16NS)分别掺入到不同深度的膜类脂区,观察严重烧伤对大鼠心肌细胞不同深度的膜类脂区流动性的影响,同时用3甲基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3maleidoproxy1,3MP)标记膜蛋白巯基,观察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及强固定化与弱固定化组分谱线高度比值(hs/hw)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膜脂浅层的序参数(S)值无明显变化,而膜脂深层S值增大,膜蛋白hs/hw显著增大,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也显著增大。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即出现心肌细胞膜的损伤,表现为膜脂质深层流动性下降,膜蛋白构象改变,膜蛋白运动受限。这些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细胞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丹参对大鼠缺血后残肝有效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缺血后残肝有效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SPECT测定鼠残肝有效血流量变化。结果 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有效血流量下降( P< 0 .001) ;缺血组残肝有效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01),术后第7 天仍低于术前水平(P< 0.05);丹参组残肝有效血流量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001),术后第7 天达正常水平。结论 缺血残肝有效血流量下降,丹参能增加缺血残肝有效血流量,对残肝再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