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报告Cloward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疚,分析术前各种因素对抹疗效的影响。方法 用核磁共振(MRI)测量术前椎管矢状径、受累节段脊髓矢状径与横径比值、最小横断面积。结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析术前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 单节段受累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多节段(P〈0.01)。年龄、椎管矢径、脊髓矢状径和横径比值,对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临床病程、综合征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国人胸椎椎管、脊髓形态及经线测量,为理解狭窄发病机理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存的21具成人尸体胸椎管及硬膜囊采用灌腊法,在椎间盘水平分别观察其形态及经线测量。结果:脊髓形态以椭圆、圆形为主,椎管以近似圆形的多边形为主。胸椎管横经:男1873±180mm,女1794±172,矢径:男1427±131,女1375±063,脊髓横径:男1251±167,女1248±162,矢径:1233±125mm,女1231±127mm。结论:1胸椎管矢、横径及脊髓矢、横经平均值女性比男性小05mm左右,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2胸椎管的横径比脊髓横径宽5mm,有一定的硬膜外缓冲间隙,矢径差不足2mm,除去硬膜囊厚度影响,几乎无缓冲间隙。3中胸段椎管和脊髓的横径最小,当椎管狭窄时可明显影响脊髓血液循环。4椎间盘段椎管受四壁影响因素较大。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伴发育性椎管狭窄患者颈椎MRI上脊髓在硬膜囊内的储备空间。方法:2006年2月~2010年7月,以脊髓型颈椎病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的患者123例,其中66例不伴后纵韧带或黄韧带骨化、椎体后缘骨赘或椎间盘突出的椎管侵占不超过50%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年龄34~84岁,平均57岁。依据颈椎中立位X线平片上中矢径比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组(狭窄组,中矢径比值≤0.75,n=38)和不伴发育性椎管狭窄组(非狭窄组,中矢径比值>0.75,n=28),在MRI T2矢状位像上测量C3~C7硬膜囊中矢径和椎体中矢径,在MRI T2横断位像上测量脊髓横截面积和硬膜囊横截面积,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MRI中矢径比值(硬膜囊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和硬膜囊占有率(脊髓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结果:狭窄组C3~C7各节段MRI中矢径比值均显著小于非狭窄组(P<0.001);C3~C6节段硬膜囊占有率与非狭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7节段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患者硬膜囊矢状径明显减小,但C3~C6节段脊髓在硬膜囊内的储备空间并未显著减小,呈现“小椎管小脊髓”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脊髓与颈椎管匹配关系的动态变化,分析脊髓椎管匹配关系及脊髓致压因素与脊髓受压风险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行颈椎动态磁共振成像(dynam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MRI)检查的CSM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排除图像不清晰、屈伸角度不理想者,共纳入63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50~67岁(56.6±4.9岁)。在DMRI横断面T2像上测量颈椎前屈、中立、后伸体位下C3~C7椎间盘水平脊髓面积及硬膜囊面积,计算脊髓与硬膜囊面积的比值(即椎管占有率);横断面T2像上测量椎间盘突出程度,矢状面T2像上测量黄韧带厚度;横断面T2像上观察脊髓的受压程度,采用改良Muhle分级标准进行脊髓受压分级;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应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将所有观察节段分为椎间盘突出组及椎间盘非突出组进行比较,分析椎间盘突出是否影响脊髓椎管的匹配关系及黄韧带厚度变化。结果:共测量252个颈椎节段,其中C3/4椎间盘非突出节段33个,突出节段30个;C4/5非突出节段21个,突出节段42个;C5/6非突出节段17个,突出节段46个;C6/7非突出节段27个, 突出节段36个。椎间盘非突出组与突出组都满足脊髓横断面积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硬膜囊面积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椎管占有率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突出组中立位与非突出组前屈位、中立位C5/6椎管占有率在C3~C7四个节段中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突出程度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脊髓受压分级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黄韧带的厚度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突出组的椎间盘退变等级高于非突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突出组黄韧带较厚,与非突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RI可显示CSM患者颈脊髓与椎管匹配关系的动态变化,颈椎由前屈位向后伸位运动时椎管占有率增高,脊髓受压风险增大,其中C5/6节段所受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过伸性颈椎颈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道43例过伸性颈椎颈髓伤。所有病例均进行了MRI检查,结果示颈椎损伤的MRI改变主要为:(1)椎前血肿形成和前纵韧带断裂;(2)椎体前缘撕脱性骨折;(3)椎间盘突出。颈髓损伤的MRI改变包括:(1)水肿;(2)出血;(3)受压。大多数病(34/43)采用颈前路减压术。经6~65个月,平均38个月随访,获得满意疗效。作者指出,急性颈椎间盘突出是过伸性颈椎损伤后多见的颈椎结构损伤,除了脊髓中央综合征外,前脊髓损伤和严重脊髓损伤也可见于过伸性颈髓损伤。MRI对过伸性颈髓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具有重要价值。文中根据临床表现和MRI检查结果,提出了在治疗方法选择方面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复习100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正常成人49例作为对照,在颈椎侧位及伸、屈位X线片上测量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功能Ⅰ径、功能Ⅱ径,颈伸位时椎体后滑距离,椎体后缘骨刺。将颈椎管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判断标准,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为椎管狭窄组(A组),其余为非狭窄组(B组),将正常成人组定为C组。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JOA法对脊髓病患者(A、B组)的颈脊髓功能做出评估。结果显示:A、B组中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instability,S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不稳定程度(颈椎后滑)无明显差异。脊髓病损程度A组重于B组,在A组中与滑移程度正相关。A组功能Ⅰ径<Ⅱ径,B组功能Ⅰ径>Ⅱ径,提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时具有致病作用。颈伸位时椎体后滑使功能Ⅰ径小于12mm为脊髓受压的临界标准。  相似文献   

7.
MRI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报道5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检查,进行矢状面和横切面成象。结果:本组共64个颈椎间盘突出,矢状面显示突出的髓核与未突出部分之间有“窄颈”相连,硬膜囊受压后移;横切面可显示突出髓核的部位在中央还是侧方,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程度。结论:MRI检查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或正常颈椎MRI影像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测无症状或正常人颈椎MRI表现,分析与讨论其影像学某些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随机选择临床无颈椎病症状与体征者和正常人58例,施行颈椎磁共振检查,并分析MRI表现。结果:无症状者颈椎MRI可表现出椎体及其附件结构信号异常(包括椎间盘突出、椎间盘高度丧失及硬膜囊脊髓受压),其异常出现频率与范围随年龄增大而显著增加;其中椎间盘变性及突出较常见,分别为41例(7068%)57个节段、23例(3965%)34个节段;椎体骨赘形成27(4655%)例;硬膜囊受压者34例;4例硬膜囊及脊髓受压但脊髓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各节段椎间盘以C4-5、C5-6最易发生变性突出,分别为21例、16例及11例及13例。结论:无症状者或正常人中可发生椎间盘和椎体退变呈类似于颈椎病的影像学某些表现,表明磁共振异常表现可提示颈椎的退变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颈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军  万卫平 《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90-694
作者对47例经手术证实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MRI和X线资料作对照研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用JOA标准评定,最低6分,最高14分,平均10.13分。Torg指数均小于正常值,以C_4为最小。MRI示颈髓前后代偿间隙,颈髓矢状径均减少,以病变节段最为明显。Torg指数、MRI的脊髓矢状径与JOA评分密切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0993和0.4815,其中MRI明显优于X线(P<0.01)。MRI的特征变化为正中矢状面上蛛网膜下腔减少或消失、和/或伴有脊髓的压迫形变、髓内改善。进而对MRI表现以:(1)狭窄范围;(2)狭窄方向;(3)狭窄程度和(4)髓内改变四方面行详尽分类。此分类较准确地联系临床,对颈椎管狭窄症的准确诊断和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后,颈椎间盘突出自行消失的原因并由此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新的致病学说。方法:自1994年6月~1998年5月对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患者行临床及MRI检查。结果:8例患者,术后4~13个月,平均5.8个月复查时,颈椎MRI检查发现,其术前MRI显示的颈椎间盘突出影像消失,相应部位硬膜、脊髓无压迫。结论:(1)颈椎间盘退变突出后,出现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刺激突出间盘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性反应;(2)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变或颈椎管狭窄,致硬膜外腔压力增高,导致硬膜外静脉回流障碍,出现硬膜外静脉瘀滞、怒张。上述为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又一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脓毒症小鼠的治疗过程,研究抗生素和血清制剂对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PS)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脓毒症模型采用NH1小鼠,腹腔大肠杆菌。治疗分3组,先锋霉素5(CEF),新生小牛血清(NBS),生理盐水(NS)。结果NBS组的72小时生存率明显高于NS组(P<0.05)。CEF组3小时白细胞计数低于NS组(P<0.05)。NBS组的1、3小时LPS水平低于NS对照组(P<0.05),血IL1和TNF低于NS组(P<0.05)。结论抗生素对抑制白细胞升高起主导作用,对LPS和细胞因子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血清制剂可能同时具有抗休克和抗炎症的双重作用,对提高早期生存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胰岛移植物制备与异种移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增加胰岛收获量,提高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移植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实验经胰管注射胶原酶,胰静止消化分离成年大鼠胰岛纯度一直是胰岛葡聚糖离心纯化。纯化后胰岛收获量为610-820个/胰纯度达92%;胰岛形态结构完整,内分泌细胞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对葡萄糖刺激反应胰岛素释放量是基本分泌水平的8倍;异种移植可逆转实验性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达一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缺血后能量代谢变化的病理特征及其与动物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大鼠胆管结扎后1周,在门静脉转流入阻断入肝血流不同时程后观察动物存活率、肝细胞线粒体呼吸活性、肝组织ATP含量及动脉血酮体比值。结果 阻断入肝血流30、60及90分钟后10天动物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及40%;缺血后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明显受损,在再灌注后24小时,阻断入肝血流30及60分钟两组动物肝脏能量代谢功能已有明显恢复,而阻断入肝血流90分钟组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仍维持在显著低水平。结论 胆道梗阻后1周,大鼠门静脉转流下入肝血流阻断60分钟以内肝脏能量代谢功能损害可逆,动物安全耐受;而阻断入肝血流90分钟引起肝脏能量代谢功能不可逆性损害,动物难以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提取物Rxa 对正常肝细胞(L02 细胞) 增殖速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测定L02 细胞Rxa 处理组(La 组) 和未处理组(L组)0、2、4、8、12 小时G0G1 、S、G2M 期细胞指数,同步进行Ki67、Cyclin D1 、PCNA 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La 组细胞增殖速率较快,Ki67 抗原表达相对较强,CyclinD1、PCNA 表达相对提前。结论 Rxa 可能促进L02 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Ki-67抗原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Ki-67抗原在胆囊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PAAP)方法,用抗人Ki-67抗原的等8效抗体MIB-1比较研究Ki67蛋白在良恶性胆囊肿瘤和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比较不同胆囊组织中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Ki-67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指数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肿瘤及正常胆囊组织(P〈0.05)。但Ki-6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烧伤休克期切痂和休克期后切痂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利用小型猪制成35%Ⅲ度烧伤动物模型,分为两组,休克期切痂组(S组)于伤后24小时切痂,对照组(C组)于伤后96小时切痂,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计算ET/NO。结果两组ET及NO均高于伤前,伤后96小时开始S组ET明显低于C组;而NO水平S组明显高于C组;ET/NO亦显示伤后24小时开始S组明显低于C组。结论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减轻渗出与水肿,减少组织缺氧,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7.
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迪卡猪为模型,进行了14次动物及3次人体上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研究。结果表明:原位灌注、整块切除法是获取上腹部多器官的最佳方法之一;防止损伤血供或漏扎血管,良好的灌注和保存是提高移植物质量的关键。基于实验的结果,于1996年6月为1例肝癌患者施行了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血流动力学、心肌力学及代谢等方面探讨高张氯化钠右旋糖酐液(7.5%氯化钠+6%右旋糖酐70,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犬35%TBSAⅢ度烧伤模型,伤后6h分别用乳酸林格液及HSD进行复苏,并以每h尿量为10ml/kg及心输出量为伤前值的70%~80%来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观察HSD在复苏中容量负荷、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及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脏指数(CI)、氧供给(DO2)及氧消耗(VO2)等的变化。结果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少5950%,在复苏后05~2h,+dp/dtmax、CI、DO2及VO2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乳酸林格液复苏。结论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具有容量负荷小、改善心肌功能及促进组织代谢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技术研究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膜的变化。方法用5氮氧自由基硬脂酸(5doxylstearicacid,5NS)和16氮氧自由基硬酯酸((16doxylstearicacid,16NS)分别掺入到不同深度的膜类脂区,观察严重烧伤对大鼠心肌细胞不同深度的膜类脂区流动性的影响,同时用3甲基马来酰亚胺氮氧自由基(3maleidoproxy1,3MP)标记膜蛋白巯基,观察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及强固定化与弱固定化组分谱线高度比值(hs/hw)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心肌细胞膜脂浅层的序参数(S)值无明显变化,而膜脂深层S值增大,膜蛋白hs/hw显著增大,膜蛋白旋转相关时间τc也显著增大。结论严重烧伤后早期即出现心肌细胞膜的损伤,表现为膜脂质深层流动性下降,膜蛋白构象改变,膜蛋白运动受限。这些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细胞膜蛋白的功能,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丹参对大鼠缺血后残肝有效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缺血后残肝有效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SPECT测定鼠残肝有效血流量变化。结果 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有效血流量下降( P< 0 .001) ;缺血组残肝有效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01),术后第7 天仍低于术前水平(P< 0.05);丹参组残肝有效血流量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001),术后第7 天达正常水平。结论 缺血残肝有效血流量下降,丹参能增加缺血残肝有效血流量,对残肝再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