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 方法 针对O157:H7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 O157、fliC 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设计相应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反应,通过优化多重PCR 反应条件和循环参数,建立检测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 6 对特异性引物各自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检测结果与常规PCR 获得的结果一致。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33×104 CFU。 结论 该多重PCR方法能在一次检测中同时反映待测菌株是否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可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检测出的17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方法收集江苏省建湖地区2008年5月~9月监测出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利用单一和多重PCR法检测不同来源菌株0157抗原编码(rfbE)、H7鞭毛抗原编码(fliC)、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溶血素(hly)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结果通过血清学方法确定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再通过PCR法检测,其中15株大肠埃希菌rfbE和fliC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认为EHEC O157:H7,其中9株菌株扩增出全部毒力基因,5株菌株扩增出除stxl外其它全部毒力基因,1株仅检出stx2,hly毒力基因;2株大肠埃希菌rfbE基因检测阳性、fliC基因检测为阴性,确认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无毒力基因检出。结论该地区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强毒株污染,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具潜在的流行性危险,当地疾控部门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国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中大质粒pO157的变异情况。 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分析质粒酶切图谱,而后采用嵌套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并用Southern blot进行验证,最后测序。 结果 根据酶切图谱将60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分为A~E 5个群,而进一步研究表明造成A群与C群HindⅢ 酶切图谱的不同是由C群中的一个小质粒造成的。PCR结果显示A群与C群中的引物对5和25,B群中的引物对25得到的PCR条带与pO157出发菌株不同,其他均相同。测序结果显示造成引物对25在A~C群中与致病性大质粒pO157不同的原因是IS1310序列的插入。 结论 我国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致病性大质粒pO157相对保守,部分菌株中存在插入序列如IS1310,这也是造成我国大肠埃希菌O157:H7 pO157质粒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O157:H7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建国  祁国明 《疾病监测》1996,11(8):305-308
O157:H7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卫生部分子医学细菌学重点实验室(102206)徐建国,祁国明新病原性微生物和重新抬头的病原微生物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国际上把致泻性大肠杆菌分为五类...  相似文献   

5.
O157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分离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nterohemorrhagicEscherichiacoli)O15 7:H7和其他O15 7大肠杆菌 (以下简称O15 7:非H7)的生物学特性 ,制定高效、实用的O15 7:H7分离程序及鉴定指标。方法 生化试验和玻片凝集试验分别检测菌株的生化特性和菌体抗原 ;穿刺法接种抗 -H7抗血清琼脂检测H7鞭毛抗原 ,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其它鞭毛抗原。聚合酶链反应 (PCR)分别检测特异性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  194株O15 7:H7与10 1株O15 7:非H7在山梨醇、蔗糖、赖氨酸和鸟氨酸等生化反应中有差异。 194株O15 7:H7中 192株(98 97% )携带O15 7特异性基因 ,189株 (97 4 2 % )菌体抗原表型阳性 ;10 1株O15 7:非H7均携带O15 7特异性基因同时表型亦为阳性。 194株O15 7:H7均携带H7特异性基因 ,186株 (95 88% )鞭毛抗原表型阳性。 194株O15 7:H7中除 1株 (0 5 2 % )四种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外 ,其余 193株 (99 4 8% )均携带 2种及其以上毒力基因 ;10 1株O157:非H7四种毒力基因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O157:H7特征性生化反应、O157和H7特异性基因检测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特性,在区分不同类型的0157方面有重要意义,据此可以制定针对性强的O157:H7分离鉴定程序。  相似文献   

6.
研究戊二醛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杀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以含150 mg/L戊二醛的消毒液对大肠杆菌O157:H7作用9 m in,平均杀灭率为99.996%。在150 mg/L戊二醛浓度下,测得杀灭大肠杆菌O157:H7的D值为2.63 m in、浓度系数1.11、温度系数为1.54。将含戊二醛150mg/L的溶液pH值调整为5、7、9时,作用5 m 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6.54%、99.82%、100%。菌悬液中含20%以上小牛血清对含150 mg/L戊二醛杀灭该株大肠杆菌的效果有明显影响。结论,戊二醛消毒剂对大肠杆菌O157:H7杀灭效果明显受其浓度、作用时间、作用温度及有机物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浙江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浙江省各地(市)肠道门诊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1998年开始至今的人群监测中,共检出2株无毒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PCR毒力基因检测,SLT2和Hly阳性,SLT1阴性。结论与以往不同,此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人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说明浙江省O157:H7在菌型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50代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4种消毒剂抗力的变化以及抗力与染色体DNA的关系,用4种消毒剂连续消毒大肠杆菌O157:H750代,用XbaⅠ酶切试验菌染色体DNA,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4种消毒剂的抗力及染色体DNA的变化。结果,连续消毒50代后,试验菌对二氯异氰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增加,细菌染色体DNAXbaⅠPFGE酶切图谱均发生一定的改变;试验菌对洗必泰的抗力不变,细菌染色体DNAXbaⅠPFGE酶切图谱不变。结论,细菌染色体上携带有抵抗二氯异氰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的基因,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此3种消毒剂的抗力增加,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细菌染色体DNA结构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9.
徐建国 《疾病监测》1997,12(6):239-240
第三讲O157:H7大肠杆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102206)徐建国O157:H7过去是一种罕见的血清型,认为是非致病性的。1982年在美国的俄勒冈和密执安州的一起出血性肠炎的暴发中首次分离到O157:H7大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医院常用消毒剂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杀灭效果及抗力变化,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医院常用10种消毒剂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下,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杀灭率达到99.99%以上所需最短时间为5 m in,每次试验都可以达到合格要求;作用2 m in,则有部分试验杀灭率达不到99.9%。结论,10种常用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大肠杆菌O157:H7作用5 m in均可达到有效消毒效果,未发生明显抗力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国部分地区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志贺毒素基因变种及其黏附相关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致病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对29株分离菌株的stx1、stx2基因全长扩增并测序,通过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变种序列比对确定菌株stx1、stx2基因的变种类型。对位于LEE毒力岛上的eaeA、escF、escC、tir、espA、espB、espD基因及LEE以外其他黏附相关基因iha、toxB、efa1、sfpA、lpfAO157/OI-141、 lpfAO157/OI-154、saa、lpfAO113、eibG进行PCR检测。 结果 25株stx1阳性菌株中有13株携带stx1a原毒素,12株携带stx1c变种;10株stx2阳性菌株中,7株携带stx2d变种,1株为stx2a原毒素,1株携带stx2g变种,1株携带与stx2e A亚单位、stx2d B亚单位最接近的stx2变种。LEE岛上的7个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黏附相关基因iha阳性率为89.7%(26/29),saa阳性菌株3株、eibG阳性菌株1株,其余6个黏附相关基因均为阴性。 结论 我国部分非O157 STEC菌株的志贺毒素基因以stx1c、stx2d变种为主,LEE毒力岛不存在,而黏附相关基因iha广泛存在于不同血清型的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菌株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一株不产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进行血清生化特征及毒力基因鉴定.方法 对154菌株进行常规血清生化鉴定,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该菌的志贺毒素基因及其他毒力因子,同时以southern杂交、Hela细胞毒实验进行证实.结果 菌株154的志贺毒素PCR检测、shouthern杂交为阴性,Hela细胞毒定量结果显示该菌株不产生志贺毒素,毒力因子eae,hly检测为阳性.结论 菌株154是不产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且具有O157:H7菌株特异性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不同来源非O157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血清型及主要毒力基因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O抗原基因簇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全套O抗血清凝聚法确定O血清群,以PCR扩增和测序fliC基因确定H型;采用PCR方法对所有菌株进行stx1、stx2、eae及ehxA基因检测。结果 434株非O157 STEC分离株中,除不可分型菌株外,共检测出82种O血清群和28种H型,其中O20:H30、O2:H32和O2:H45为优势血清型。stx1、stx2和stx1+stx2 3种志贺毒素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25.35%、64.98%和9.68%,而eae和ehxA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3.92%和32.95%。仅15株菌同时携带3种毒力基因,且主要为血清型O26:H11的腹泻患者分离株。结论 我国非O157 STEC分离株血清型复杂多样,同时检测eae和ehxA基因对于发现高致病潜力的菌株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 ∶ H7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不同程度人类疾病。目前已知的O157 ∶ H7的致病因子有3个,志贺毒素、粘附抹平效应毒力岛和特异性质粒pO157。其中pO157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157上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种可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新型微流控芯片方法,用于细菌的早期鉴别与诊断。方法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制作微流控芯片,在OCA光学透明胶上雕刻1条微通道,再将上、下2层环烯烃聚合物(COP)不可逆键合,最后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比较微流控芯片法与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总体符合率。结果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简易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限为10~3CFU/mL,且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可重复性,与培养法的总体符合率为95%。结论新型COP塑料芯片系统可实现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低成本、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动态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家禽、家畜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 方法 6、7月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动物粪便标本,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 结果 共采集动物粪便标本914份,检出O157∶H7菌2株,总带菌率为0.22%,其中羊、牛各检出1株,带菌率分别为0.62%和0.71%。经PCR检测,其中1株携带stx2+ hly+ eaeA毒力因子,1株hly+eaeA阳性,stx1均为阴性。 结论 衢州市再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对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家畜、家禽及肉制品大肠杆菌O157∶H7监测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了解掌握本市家禽、家畜及肉制品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状况。方法2000年、2001年分别在流行季节在设置的监测点与超市采集家禽、家畜粪便、肉类制品 ,应用常规培养法与免疫磁珠法进行监测。结果两年间本市家禽、家畜及肉类制品O157∶H7阳性检出率 3.90% ,阳性率最高为肉类制品 4.87% ,2001年阳性率较 2000年明显提高 (P <0.01) ,16种抗生素耐药性监测 ,不同来源菌株对 13种抗生素存在不同耐药率。结论本市家禽、家畜及肉制品存在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状况 ,其中肉类制品高于家禽、家畜;免疫磁珠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培养法。  相似文献   

18.
李永红 《疾病监测》2008,23(7):397-4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相继开展了人群和动物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病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人群中O157:H7的感染率,带菌率不同;②动物中O157:H7的带菌率存在地区、时间及种群的差异;③人群O157:H7的感染与动物带菌存在关联。提示,加强人群和动物的病原监测、揭示O157:H7在人群和动物中的流行规律、降低动物的感染或带菌率对预防与控制人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锦  夏胜利  马宏 《疾病监测》2003,18(9):325-328
目的 为了解河南省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在家畜、家禽中的带菌状况和食物污染程度。方法 采用O15 7特异性筛查方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应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进行病人、家畜、家禽的病原菌分离、培养、毒素因子测定。结果  2 0 0 0 - 2 0 0 2年从 384 0份标本中检出E coliO15 7∶H72 2 0株 ,其中 77株具有毒素基因 ;显示有 5个毒素因子组合型。结论 病例有明显的时间、职业分布 ,发病以 6 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最佳采样时间应在感染后 5天内。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家畜家禽的带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