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院于2001年4月~9月收治3起急性毒鼠强中毒,共27例,为误服毒鼠强污染的水源或毒鼠强浸制后的食物而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毒鼠强,商品名有“三步倒”“气死猫”等,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矾四胺,简称四二四,为有机氮化合物,无臭无味,白色粉末状,化学性质稳定,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强,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继而造成中毒死亡。我国已明令禁止销售,因其生产成本低廉,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而导致销售屡禁不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我科于2003年10月-2005年6月,应用血液灌流方法治疗26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毒鼠强中毒为我国常见严重中毒病种之一,可造成多脏器损害已成共识,但其造成血清心肌酶改变,国内少见报道,对其原因也有不同认识。我院2003年6月1日收治毒鼠强中毒13例,现结合临床情况对本组血清心肌酶变化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毒鼠强中毒以误食被其污染的食物中毒而多见,蔬菜生长过程中吸收毒鼠强导致人中毒未见报道。我院2001年6月收治了3例毒鼠强经蔬菜吸收后致人中毒的病例,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男,50岁。主因头晕、头胀伴呕吐9小时,四肢抽搐1小时入院。查体:神清欠合作,反应迟钝,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不大,  相似文献   

5.
介绍重型毒鼠强中毒患者2例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后进行洗胃的抢救与护理,认为全麻术的配合对快速控制抽搐,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体内毒素对抢救重型毒鼠强中毒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毒鼠强中毒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鼠强属国家早已明令禁止的剧毒急性杀鼠剂。据中国预防科学院中毒控制中心报告,近年来,剧毒鼠药中毒人数有明显增多趋势,其中毒鼠强中毒占首位,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因无特效解毒剂,其病死率高达20%。为了减少病死率,提高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抢救治疗成功率,近年来我院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毒鼠强中毒2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快速出诊,对重症患者气管插管,维持呼吸道通畅;催吐和控制患者抽搐;院内做好洗胃工作,清除体内毒鼠强药物。结果 97例患者治愈90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2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及时洗胃、控制抽搐、加强患者呼吸管理,可提高毒鼠强中毒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登攀  叶怀庄 《江西医药》2006,41(5):255-256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对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05年8月应用HP治疗急性毒草鼠强中毒病人9例,并用定量方法分析并动态观察HP过程中患者血中毒鼠强的浓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HP前病人血中的毒鼠强平均浓度为34.08μg/ml,而HP后的平均浓度为20.87μg/ml;同时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并全部存活。结论HP治疗能清除体内的毒鼠强.临床诊断不能够单纯凭借血中毒鼠强浓度进行诊断、治疗,应该结合临床症状统一考虑。  相似文献   

9.
毒鼠强是国家严禁使用的一种灭鼠药,对人畜有剧毒,可近年来仍有毒鼠强在市场上销售,时有人员中毒。我院于1996-2000年收治急性毒鼠强中毒24例。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德卫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180-1181
毒鼠强是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灭鼠剂,毒性强,降解慢。目前对毒鼠强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高。我院采用血液灌流(HP)治疗毒鼠强中毒15例,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徐建国  周志强  张静 《中国药房》2002,13(11):677-677
<正>“毒鼠强”毒力极强,毒性为氰化物的100倍,是国家禁止生产、使用的剧毒杀鼠剂。据报道,“毒鼠强”中毒后,患者常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出血。此次笔者在抢救(2002年9月14日南京汤山镇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毒鼠强”中毒过程中应用立止血预防、治疗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中毒患者73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5例;年龄15岁~17岁。中毒患者为群体发病,入院时均意识丧失,频发强直性抽搐、惊厥,恶心、呕吐不止,诊断为“毒鼠强”重度中毒。对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咪唑安定静脉注射止痉,给予人工呼吸支持,以维持有效呼吸。为了防治出血,均给予立止血,静脉和肌肉注射各1KU,随后每8小时静脉注射立止血1KU。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酶谱、APTT、P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浓度,并观察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2.
抢救各类经口服中毒,尤其是对毒鼠强中毒患者,当呕吐、神志不清,强直性抽搐、昏迷、甚至呼吸衰竭时,迅速进行气管插管与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中心于1998年4月~2004年1月对口服毒鼠强中毒并呼吸衰竭者,实施紧急气管内插管并在气管导管引导下插胃管洗胃,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毒鼠强毒性强烈,中毒快,特别是对病因不明的昏迷患者来说,极易漏诊误诊,如果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现将毒鼠强中毒致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振琪  李雄喨 《云南医药》2006,27(6):575-576
毒鼠强为剧毒药,在我国已禁止使用。但近年来中毒事故却一再发生,我国卫生部就此反复发文加强控制预防,并提出许多有效的新疗法,提高抢救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科于2002年10月~2005年12月收治、经洱源县公安局刑事科研究分析证实为毒鼠强中毒的18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动态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方法:对15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进行常规的脑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异常者进行定期复查,动态观察患者脑电图的变化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15例患者中,重度中毒患者10例,其脑电图均有异常改变,表现为重度异常者6例,中度异常者4例;中度中毒患者4例,其中脑电图重度异常1例,中度异常3例;轻度中毒患者1例,脑电图表现为轻度异常。结论:毒鼠强中毒患者脑电图异常程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平行。中毒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也就越高。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脑电图也恢复正常。因此,脑电图检查对判断毒鼠强中毒患者脑功能的损害状况、指导治疗、评价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5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急性毒鼠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中毒(ATI)的认识,提高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毒物鉴定证实的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的中毒途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结果:中毒途径为胃肠道中毒。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潜伏期短,多在进食毒物后当时至1小时内发病。本组中毒以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损害为主。主要中毒症状为头昏、头痛、乏力,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等,2例3次突发强直性惊厥、呼吸心跳骤停。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脊抖、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但最终需要对残余食物、呕吐物,血液、尿液标本进行毒物分析,检测出毒鼠强方能明确诊断。主要抢救措施为清除消化道内毒物(洗胃、催吐,导泻、利尿),抗惊厥、解毒及对应支持治疗等。经积极抢救51例无1例死亡,救治成功率100%,全部患者随访24个月均未发现后遗症。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是临床急危重症,及时发现送诊,及时组织快速有效抢救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毒鼠强中毒112例临床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宁 《上海医药》2003,24(4):167-168
目的:通过对112例毒鼠强中毒病例的临床抢救,总结毒鼠强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清除毒物,对症治疗,必要对血液灌注。结果:112例毒鼠强中毒病人中104例抢救成功,5例出现临床反跳,经再治疗转出院,1例,继发肾功能不全,我多次血透好转出院,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紧急救助,急取时间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毒鼠强中毒潜伏期短,多数在进食后5~30min内发病,临床常有阵发性抽搐、躁动等症状,重型中毒者可因剧烈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而迅速死亡,这是毒鼠强中毒高;亡率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借鉴以往急救经验,对重毒鼠强中毒患者采取早期直接使用镇静剂、肌松剂及机械通气三联法抢救,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毒鼠强中毒脑病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毒鼠强为一种对人畜有剧烈毒性的灭鼠药,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其毒性约为士的年的5倍。现将我们一次收治经毒物分析证实的急性毒鼠强中毒脑病33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中毒病例共33例,女性4例,余为男性,年龄3岁~55岁。均为进食混有毒物...  相似文献   

20.
李冬梅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0):120-122
重度毒鼠强中毒即频繁抽搐及意识丧失,间歇期小于10min或旱癫痫持续状态,伴昏迷、肺水肿、脑水肿或呼吸衰竭[1].急性毒鼠强中毒潜伏期短、发病快、早期死亡率高,在基层医院治疗毒鼠强中毒主要是对症和支持疗法.2002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在救冶毒鼠强中毒中采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超负荷量应用镇静解痉药,血液净化及气管插管护理,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