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131I治疗DTC肺转移的回顾性研究,评价131I治疗DTC肺转移的疗效;结合疗效,对可能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4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在华西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48例DTC肺转移患者,评价131I治疗DTC肺转移的疗效,对可能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按照131I治疗DTC肺转移的疗效评价标准,48例DTC肺转移患者治愈率10.5%、有效率62.5%、无效率37.5%.(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胸部X线或CT、除肺之外的远处转移、确诊肺转移时的血Tg水平和肺摄取131I率等是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因素;性别、肿瘤病理学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残留甲状腺组织等时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无明显影响.(2)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远处转移、确诊肺转移时的血Tg水平和肺摄取131I率等是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 131I治疗DTC肺转移有较好的疗效.DTC肺转移患者中,无肺之外的远处转移、确诊时的血Tg水平低和肺摄取131I率高的患者1231I治疗效果好.总之,131I治疗DTC肺转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总结,对今后提高131I治疗效果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31 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伴肺转移的疗效、影响因素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131 I治疗的DTC伴肺转移患者.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累积剂量、病理学类型、显像时机、摄131 I形态、治疗前Tg水平、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统计学方法包括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观察131 I治疗和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131 I治疗DTC伴肺转移的有效率为63.3%(31/49),无效率为36.7%(18/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4.194,P<0.001),治疗前Tg水平(t=3.632,P<0.05),胸片和(或)CT显示(χ2=7.385,P<0.05),伴其他远处转移(χ2=8.586,P<0.05)及显像时机(χ2=8.077,P<0.05)5个因素与131 I疗效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伴其他远处转移及治疗前Tg水平是131 I治疗DTC伴肺转移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131 I治疗对患者造血功能、肝功能等无明显影响,仅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唾液腺功能受损.结论 131 I是治疗DTC伴肺转移的有效手段,不良反应少,其中年龄小、治疗前Tg水平低以及仅肺转移的患者131 I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非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人术后131I治疗后获得最佳治疗(ER)的因素。方法纳入131I治疗后随访满24个月的病人160例,动态评估其治疗后3、6、12及24个月疗效反应。采用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分析不同疗效分层病人临床病理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探究影响病人最佳疗效反应的因素。结果与初始评估时相比,终末评估时ER明显升高(P < 0.01);而ER组年龄小、ps-Tg水平较低、131I治疗次数 < 3次、131I治疗总剂量 < 500 mCi、初始危险分层低危及初始TNM分期Ⅰ~Ⅱ期的病人比例均高于非ER组(P < 0.05~P < 0.01)。血清ps-Tg是影响终末期ER的保护因素(OR=0.942,P < 0.01)。ps-Tg与初始及终末ER关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4、0.762,预测非ER的最佳临界值为16.62 ng/mL和46.37 ng/mL(P < 0.01)。结论131I治疗非远处转移DTC疗效显著,血清ps-Tg对预测初始评估和终末评估疗效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对131I的疗效。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入院的1854例确诊为DTC的患者其中肺转移45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甲状腺炎、被膜侵犯、有无甲状腺外组织侵犯筛选出DTC肺转移的危险因素。并根据131I治疗效果,将45例肺转移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显影时机方面存在的差别,分析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疗效的因素。结果 131I治疗DTC伴肺转移有效率为55.56%(25/45)。单因素分析显示DTC病理类型滤泡癌、甲状腺外组织侵犯发生肺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χ2=41.388,11.9112,P均<0.05);年龄、性别、甲状腺炎对DTC发生肺转移无影响(χ2=2.65,0.074,0.8290.118,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病理类型、甲状腺外组织侵犯是DTC肺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0.001,OR=8.409,2.792);进一步对DTC肺转移的患者131I的疗效分析显示,年龄≥55岁患者,131I无效的比例显著高于年龄<55岁组(χ2=6.252,P=0.012);而显影时机分析显示,首次治疗发现肺转移的患者有效比例为92%,显著高于随访发现肺转移患者比例8%,(χ2=6.354,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年龄、显影时机是131I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滤泡状癌、甲状腺外组织侵犯会增加DTC肺转移的风险且高龄、随访时发现肺转移的患者131I治疗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131Ⅰ治疗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人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Ⅰ治疗的38例DTC肺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老年组17例和非老年组21例,采用胸部CT、131Ⅰ显像及Tg变化综合判断131I治疗效果差异,并对可能影响131Ⅰ治疗DTC肺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131Ⅰ治疗有效率老年组为9例(52.9%),非老年组为18例(85.7%,P=0.0364,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合并其他脏器远处转移(P=0.0126)及肺病灶类型(P=0.0211),均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P=0.8634)、肿瘤病理分类(P=0.6475)及颈部淋巴结转移(P=0.9177),均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DTC肺转移的131Ⅰ治疗效果不及非老年,其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略有差异,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远处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发生放射性碘治疗耐受(RAIR)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分析.方法:将181例远处转移DTC患者分为碘难治组(RAIR组,n=61)及碘治疗有效组(RAIE组,n=120).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探究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远处转移部位、病灶为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量、是否纵膈淋巴结转移、是否伴发良性甲状腺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病理类型及治疗前血清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病理类型为滤泡型甲状腺癌(FTC)、治疗前血清Tg水平>46.860μg/L为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前血清Tg预测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的AUC为0.831.经过131 I治疗后,RAIR组的血清Tg升高,而RAIE组血清Tg下降(P<0.05).结论:年龄较大、滤泡型甲状腺癌及高血清Tg是远处转移DTC发生RAIR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识别RAIR-DTC能为患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合并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152例DTC合并远端转移灶患者,经131Ⅰ清甲治疗后,133例患者接受了131Ⅰ阶段性长期治疗,平均剂量(172.3±22.4)mCi/次(1 mCi=37 MBq),131Ⅰ人均治疗(8.31±5.2)次,间隔(127±26)d,其余因转移灶不摄取131Ⅰ或其他并发症放弃131Ⅰ治疗.随访期1~10年.结果经131Ⅰ治疗后,37例(24.3%)治愈,82例病情好转或控制,总有效率为78.2%,其余无效或恶化.影响131Ⅰ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转移灶的性质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和131Ⅰ治疗的副反应.结论131Ⅰ是治疗DTC合并远处转移的有效手段,早期发现转移灶及控制131Ⅰ治疗的副反应是该治疗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肺转移的131 I治疗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人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38例DTC肺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老年组17例和非老年组21例,采用胸部CT、131I显像及Tg变化综合判断131I治疗效果差异,并对可能影响131I治疗DTC肺转移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131I治疗有效率老年组为9例(52.9%),非老年组为18例(85.7%,P=0.0364,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合并其他脏器远处转移(P =0.0126)及肺病灶类型(P=0.0211),均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P=0.8634)、肿瘤病理分类(P =0.6475)及颈部淋巴结转移(P =0.9177),均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DTC肺转移的131I治疗效果不及非老年,其主要影响因素与非老年略有差异,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合并远处转移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131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合并远处转移患者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152例DTC合并远端转移灶患者,经131Ⅰ清甲治疗后,133例患者接受了131Ⅰ阶段性长期治疗,平均剂量(172.3±22.4)mCi/次(1 mCi=37 MBq),131Ⅰ人均治疗(8.31±5.2)次,间隔(127±26)d,其余因转移灶不摄取131Ⅰ或其他并发症放弃131Ⅰ治疗.随访期1~10年.结果经131Ⅰ治疗后,37例(24.3%)治愈,82例病情好转或控制,总有效率为78.2%,其余无效或恶化.影响131Ⅰ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转移灶的性质和部位、患者的年龄和131Ⅰ治疗的副反应.结论131Ⅰ是治疗DTC合并远处转移的有效手段,早期发现转移灶及控制131Ⅰ治疗的副反应是该治疗方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131 I治疗前未服或停服甲状腺激素状态下测定的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 Tg)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 远处转移组(M1)38例和非远处转移组(M0)130例。动态监测131I治疗前s Tg及相应促甲状腺激素(TSH)值(首次记为Tg1、TSH1,末次记为Tg2、TSH2)。比较两组Tg1、Tg2、s Tg变化值(ΔTg)及s Tg随TSH变化比值(ΔTg/ΔTSH)有无差异。用ROC曲线及最佳诊断界值点(DCP)评估以上指标对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M1组Tg1和Tg2均显著高于M0组(P均<0.00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1和0.942,其中Tg2对远处转移预测准确性更高,达85.71%(DCP=24.30 ng/ml,灵敏度92.11%,特异度83.85%)。两组间ΔTg及ΔTg/ΔTS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Tg/△TSH对远处转移预测准确性及特异度均优于Tg2(分别为87.50%和86.92%)。结论131I治疗前动态监测s Tg有助于提高DTC远处转移预测的准确性和特异度,△Tg/△TSH所反映的s Tg随TSH变化比值可作为DTC远处转移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与131I-全身显像(131I-WBS)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随访和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检测83例DTC病人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在给予5.55 GBq131I治疗5~7 d后行131I-全身显像,对131I-全身显像所示肿瘤转移灶的数量和范围行半定量法评分,用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Tg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DTC血清Tg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关系的差异。结果87.95%(73/83)的DTC病人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和131I-WBS显像符合,9.64%(8/83)的DTC病人血清Tg阳性(Tg>0.10μg/L)而131I-WBS阴性,有2.41%(2/83)的DTC病人血清Tg阴性而131I-WBS阳性(肿瘤转移灶浓聚131I)。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725~0.849,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DTC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评分之间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甲状腺清除术后血清Tg水平与131I-全身显像有相关性,Tg水平升高预示DTC病人体内存有大量肿瘤转移灶,应对其密切随访并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131碘(131I)清甲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131I清甲治疗、资料完整的229例DTC患者。评判首次131I清甲疗效,比较首次清甲成功与未成功组在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首次清甲成功率70.74%(162/229),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清甲成功组原发癌灶直径、s Tg水平显著低于未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危险分层低危组首次清甲成功率高于中危、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转移组首次清甲成功率高于术后无转移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组及远处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清甲前s Tg水平预测首次清甲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7,界值为5.35 ng/ml,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68.5%,阴性预测值为96.52%。结论:原发癌灶直径、首次清甲前s Tg水平及转移情况是影响清甲疗效的关键因素,首次清甲前s Tg水平是预测清甲疗效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的临床疗效,以期能为临床诊治DTC骨转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对57例DTC骨转移患者术后进行131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骨痛缓解程度、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病灶影像学变化。结果 44例骨痛患者131I治疗治疗有效率84.09%,无效率15.91%。在不同年龄段、性别、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治疗有效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131I治疗后显著下降率42.11%,基本稳定率42.11%,无效率15.79%。在不同年龄段、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下Tg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治疗后完全缓解率1.75%,部分缓解率1.75%,稳定率54.39%,进展者24例,进展率42.11%。结论131I治疗DTC骨转移能明显缓解骨痛,促使Tg水平下降,能缩小部分骨病灶,但是治疗效果受到患者年龄、病理分类及有无合并有骨外转移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DTC术后接受131Ⅰ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Ⅰ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 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 μIU/mL与t>60 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Ⅰ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 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实施放射性碘(131Ⅰ)清除残余甲状腺(清甲)治疗,分析影响清甲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DTC术后接受131Ⅰ清甲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和x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和年龄、DTC的病理学类型和有无转移、甲状腺残余组织大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摄碘率和131Ⅰ治疗剂量对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183例患者资料,其中一次清甲完全者109例,占59.56%.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分别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Wald=8.59,P=0.003;Wald=6.40,P=0.011).x2检验结果 显示,与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比较,血清TSH水平<30 μIU/mL患者的清甲效果较差(x2=7.291,P=0.007);而血清TSH水平<60 μIU/mL与t>60 μIU/mL患者间清甲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Ⅰ清甲治疗中,残余甲状腺大小和131Ⅰ治疗剂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 μIU/mL者的清甲疗效较好,而过高的血清TSH水平则并不能使清甲效果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大剂量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及合并甲状腺外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7例DTC术后患者,清除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69例,转移灶治疗128例。给药剂量:①清甲治疗组:常规给予131I3.7GBq清甲并辅以甲状腺素抑制治疗;②转移灶治疗组:首次清甲治疗后6个月,治疗淋巴结转移灶患者平均给予131I4.44GBq,治疗远处转移灶患者平均给予131I6.48GBq;并都辅以甲状腺素抑制治疗。以Tg,TgAb,颈部超声,肺部X-线,131I全身显像结果综合判定疗效。结果:清甲治疗组完全清除64例,完全清除率为92.8%(64/69);转移癌治疗组的治愈率57.8%(74/128)。结论:DTC术后行131I治疗,并辅甲状腺素抑制治疗疗效显著;淋巴结转移者的疗效高于远处转移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碘(131I)的清甲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癌患者86例,并根据清甲治疗效果分为清甲成功组与清甲不成功组,采用单因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体质指数、131I首次治疗前TSH水平和sTg水平、原发风险分层、原发病灶直径、TNM分期、转移情况、131I首次治疗剂量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TC患者131I清甲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DTC患者中,有52例清甲成功,清甲成功率为60.47%。单因素分析显示,清甲成功组和不成功组在131I首次治疗前sTg水平、复发风险分层、原发病灶直径、131I首次治疗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体质指数、131I首次治疗前TSH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预后指数(PNI)和体质量指数(BMI)与结直肠癌病人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16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得出PNI的截断值。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术后生存曲线,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NI的截断值为47.5,高PNI组5年生存率36.2%高于低PNI组的18.8%(P <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PNI、BMI与病人预后相关(P < 0.05~P < 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分化程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PNI和BMI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NI与BMI联合预测病人预后价值高于其单独预测价值。结论PNI与BMI是结直肠癌病人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PNI与BMI联合评估病人预后能够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肺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如不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5年病死率明显增高[1].目前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131Ⅰ全身显像(131Ⅰ- WBS)及X线胸片.1999-2002年我们对82例DTC疑有肺转移的患者分别行该三种方法检测,以评价其在诊断DTC肺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郭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2):206-209, 213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探寻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的新发女性病例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分析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105例病人中有45例(42.9%)发生了腋窝淋巴结转移。不同年龄、肿瘤长径、肿瘤部位、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有无脉管癌栓浸润的乳腺癌病人,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越长、有脉管癌栓浸润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肿瘤长径和脉管癌栓浸润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