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白介素-12(IL-12)及白介素-33(IL-33)水平对创伤性脑损伤(TBI)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方法选取儋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2例TBI患者,根据治疗后28 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107例)和死亡组(35例),依据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组87例(GCS 13~15分10例,9~12分77例)和重度组55例(GCS 3~8分)。比较各组第1、3、5天血清sTREM-1、IL-12及IL-33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IL-12及IL-33水平,预测TBI患者死亡的价值。 结果死亡组GC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1、3、5天血清sTREM-1、IL-12及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第1、3、5天血清sTREM-1、IL-12及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第3天sTREM-1、IL-12及IL-33联合预测TBI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0.933,95%CI:0.875~0.994)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5.4%和88.0%。 结论血清sTREM-1、IL-12及IL-33水平升高与TBI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第3天采用3项联合检测对预测TBI患者预后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水平变化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18-02—2020-11收治的98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个亚组及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ACE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BI患者血清BACE1、IL-12、IL-33水平、入院GCS评分之间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受伤第3天血清BACE1、入院GCS评分对TBI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中度组受伤第1、3、5天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且重度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受伤第3天重度组血清BACE1、IL-12、IL-33水平和入院G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10、-0.431、-0.371,P<0.05),血清BACE1水平与IL-12、IL-33水平呈正相关(r=0.253、0.361,P<...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CRP、DD水平的变化与疾病诊断、治疗之间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测定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第2、7、14、21天CRP、D-D的水平,并将其与我院体检中心82例健康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入院第2、7、14天CRP分别为(12.48±3.98)mg/L、(18.52±4.32)mg/L、(15.42士4.12)mg/L,对照组CRP为(3.15±0.96)m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患者CRP分别为(9.89±0.98)mg/L、(20.41±1.62)mg/I.、(31.74±1.74)mg/I。,中、重度患者CRP均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O.05),重度患者CRP明显高于中度患者(P〈o.05);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D-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D-D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程摩及血栓情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中一邑有转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24、miR-381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入院治疗的9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首发精神分裂症组,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7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miR-124、miR-381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38)、中度组(n=29)、重度组(n=24)。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miR-124、miR-381水平与PANSS得分的相关性。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4、miR-381水平对重度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的血清miR-124水平低于对照组,miR-381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22、11.192;P均<0.01)。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清miR-124水平低于轻度组,miR-381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及S100B水平对急性前循环供血区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IAA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预测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CIAAC患者121例,入院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25)、中度组(n=31)、重度组(n=39)、极重组(n=26);根据半年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68,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n=53,mRS>2分)2个亚组。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极重组血清NSE及S100B水平均依次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AAC患者NSE,S100B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46,P<0.001;R=0.939,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ICVD)患者铁蛋白(SF)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01—2022-09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AICV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n=40)、中度组(n=32)和重度组(n=2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影响因素。Pearson检验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评价模型效能。结果 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患者年龄、SBP、糖尿病人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尿酸(UA)、血肌酐(Scr)、同型半胱胺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c1)和SF明显增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ApoB、UA、Scr、Hcy、SF是AICVD患者进展为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F与NIHSS评分、ApoB、UA、Scr、Hcy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重度狭窄中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05—2023-01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3例EICA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 分为症状组(n=34)、无症状组(n=29)。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TCD诊断,对比2组患者EICA狭窄情况,对比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MCA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重度无症状、症状患者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症状组、无症状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结果 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EICA狭窄分布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组重度EICA狭窄发生率高于无症状组。不同狭窄程度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症状组患者MCA的收缩期峰时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低于重度狭窄无症状组(P<0.05)。TCD显示,2组轻度、中度狭窄患者均未见侧支循环开放事件,而重度无症状组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侧支循环开放率均高于重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阶梯减压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术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清中转铁蛋白(TRF)及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3)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治疗的70例重型TB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阶梯减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动力学水平、GCS评分、TRF、CTRP-3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对比其临床疗效。 结果2组患者术前双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峰值血流速度(PSV)及动脉搏动指数(PI)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的PSV、Vm及PI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PSV、Vm及PI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GSC评分、TRF及CTRP-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CS评分、TRF及CTRP-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增加幅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植物状态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及阶梯减压治疗重型TBI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其蛋白质代谢指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的抑郁症患者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 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方法 选择2017 年9 月—2018 年4 月在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的住 院地首发抑郁症患者(105 例),以及2017 年10 月本院参与体检的职工(57 人)为研究对象,根据HAMD- 24 评分值将抑郁症患者分为3 个亚组:轻度(33 例)、中度(44 例)、重度(28 例)抑郁组。检测4 组人群的 FT3、FT4 及TSH 水平并比较。结果 4 组人群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87,P=0.561);重度抑郁组 的FT3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轻度和中度抑郁组(P< 0.01);健康对照组、轻度和中度抑郁组3 组之间FT3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组中FT4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但3 个抑 郁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清中FT4 相对水平的高低可能预示着是否存在 抑郁的症状,而抑郁症血清中FT3相对水平的高低可能预示着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评价ABI对颅内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9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试验法(NASCET)分成轻度狭窄组(33例)、中度狭窄组(30例)、重度狭窄组(28例),设正常对照组(30例)。计算ABI。结果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的ABI异常率分别为42.42%、56.67%、85.7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ABI异常率显著高于其他狭窄组(P<0.05)。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的ABI分别为0.94±0.08、0.92±0.10与0.80±0.1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ABI显著高于其他狭窄组(P<0.05)。颅内动脉狭窄程度与ABI呈负相关(r=-0.630,P<0.05)。结论ABI与颅内动脉狭窄存在明显相关性,对预测颅内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颅脑损伤(TBI)病人凝血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8例TBI的临床资料.按入院GCS评分分为轻型组(58例)、中型组(24例)、重型组(26).分析TEG参数[主要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α值)、血栓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外泌体miR-212、miR-132水平与颅脑损伤(TBI)严重程度和Rotterdam CT评分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TBI共76例,另选择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8例为对照。提取血浆外泌体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2、miR-132表达水平。结果 76例TBI中,轻型19例,中型35例,重型22例。TBI血浆外泌体miR-212、miR-13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轻型TBI比较,中、重型TBI组血浆外泌体miR-13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中型TBI比较,重型TBI血浆外泌体miR-212、miR-132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外泌体miR-212((r=0.396)、miR-132(r=0.716)水平与入院GC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P<0.001)。血浆外泌体miR-212水平(r=-0.375)和miR-132水平(r=-0.613)与入院Rotterdam CT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TBI病人血浆外泌体miR-132、miR-212水平明显下降,并且随着TBI损伤程度加重和入院Rotterdam CT评分增加而明显降低。这提示血浆miR-132、miR-212可能是TBI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miR-93、miR-191、miR-499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方法检测本院2010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以及招募的49例健康者中miR-93、miR-191、miR-499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脑损伤的损伤程度、临床疗效以及诊断价值的关系。结果 miR-93、miR-191、miR-499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血清中miR-93、miR-191、miR-499水平都显著性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且重度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miRNAs水平最高; 治疗后临床疗效好的患者血清中miR-93,miR-191,miR-499水平显著低于临床疗效差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iR-93,miR-191,miR-499三种miRNAs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52 0(95%CI,0.906 5~0.997 4; P<0.001),0.874 6(95%CI,0.793 3~0.955 8; P<0.001),0.780 7(95%CI,0.671 9~0.889 5; P<0.001)。 结论 miR-93,miR-191,miR-499 在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中高表达,可以作为创作性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损伤程度指标以及诊断靶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变化,并根据预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选取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神经外科自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40例,根据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NIHSS 0~1分)、轻度组(40例,NIHSS 2~15分)、中度组(40例,NIHSS 16~20分)及重度组(40例,NIHSS 21~42分),对症治疗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GFAP和NSE不同时间点的动态检测。比较不同损伤水平患者两个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两个指标与NIHSS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轻、中、重度组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间不同时间段GFAP及NSE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GFAP、NSE浓度显著增高。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与NHI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84,0.447,P<0.05)。 结论颅脑损伤患者血清GFAP和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演变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EEG spectr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from 19 scalp loc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mild (n=40), moderate (n=25), and severe (n=43)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15 days to 4 years after injury. Severity of TBI was judged by emergency hospital admission records (Glasgow Coma Score and duration of coma and amnesia). Highest-loading EEG variables on each factor that differ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severe and mild TBI by univariate t-test were entered into a multivariate discriminant analysis, yielding 16 variabl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between mild and severe TBI groups showed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96.39%, sensitivity 95.45%, and specificity 97.44%. The EEG discriminant score also measured intermediate severity in moderate TBI patients. Results were cross-validated in 503 VA patien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EEG discriminant scores, emergency admission measures, and post-trauma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scores validated th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s an index of severity of injury and a classifier of the extremes of sever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s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elper cell, Th)17细胞亚群水平与多伦多神经症状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 TC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周围神经受损程度将患者分为T2DM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n=48)、单纯T2DM组(n=40),参考TCSS评分将DPN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亚组,比较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DPN组的TCSS评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外周血Th17细胞亚群、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创伤性脑出血(TICH)患者的近期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TICH患者286例,根据28d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n=229)和死亡组(n=57)。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为轻度组(n=94,4分)、中度组(n=120,4~15分)、重度组(n=72, 15分)。比较各组入院第1、3、7天Alb及NLR水平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间点血清Alb及NLR水平预测TICH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死亡组第1、3、7天血清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存活组(33. 80±5. 74 vs 38. 26±6. 13; 28. 24±4. 62 vs 42. 35±7. 40; 21. 73±4. 15 vs 46. 28±7. 85,均P 0. 05),而死亡组第1、3、7天NLR均明显高于存活组(5. 94±2. 26 vs 4. 38±1. 36; 7. 15±2. 40 vs 3. 34±1. 27; 8. 62±3. 24 vs 2. 13±0. 91,均P 0. 05)。重度组第1、3、7天血清Alb水平均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均P 0. 05),而重度组第1、3、7天NLR均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均P 0. 05)。ROC曲线显示,第3天血清Alb及NLR水平预测TICH患者死亡的最佳截值分别为31. 52 g/L和5. 27,两项联合预测TICH患者死亡的AUC(95%CI)为0. 925(0. 861~0. 975)明显高于单项Alb[0. 836(0. 780~0. 893)]及NLR[0. 851(0. 782~0. 903)],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3. 0%和87. 5%。相关分析显示,死亡组血清Alb水平与NLR、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 827、r=-0. 724,P 0. 01),NLR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 775,P 0. 01)。结论 Alb及NLR水平与TICH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第3天两项联合预测TICH患者预后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指标与创伤性颅脑损伤(TBI)预后之间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0例TBI患者,术后30 d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108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外周血指标(粒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等),利用统计学方法研究相关外周血指标与患者伤后30 d预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2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P<0.05),这种差异与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评分GCS评分有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r=0.53,P<0.05)。 结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能够在TBI患者当中起预后判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脑白质病变(WML)表现与脑微出血(CMB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9例L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MBs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无出血组(n=20)、轻度组(n=60)、中度组(n=37)及重度组(n=12)。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水平,分析CMBs与脑白质病变量表评分(WMLs)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分析LI患者WML和CMBs合并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不同CMBs病情程度患者年龄和高血压合并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MBs病情程度患者血清HDL-C、LDL-C、hs-CRP、Hcy、C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HDL-C、Hcy及CIMT是影响LI患者WML与CMBs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I患者WML严重程度与CMBs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年龄增长、高血压史、低水平HDL-C、高水平Hcy及CIMT增加是影响LI患者WML与CMBs合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