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与NRS 2002 和营养评定工具PG-SGA 的比较,探讨PNI 在胃肠肿瘤外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应用营养筛评工具,非定点连续性方法进行入院营养风险筛查和评定及PNI 测定,以NRS 2002 筛查结果为诊断营 养风险的标准,绘制 PG-SGA 和 PNI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分析各工具及诊断切点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以及曲线下面积,了解PG-SGA 和 PNI 对营养风险预测评估的最佳截点;并比较区分组患者的营养 相关指标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Kappa 检验比较不同工具间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PG-SGA 的 ROC 曲线下面积 0.936 (95%CI=0.893~0.979),约登指数最大0.778,临界值为7.5,该临界值诊断营养不良的灵敏度84.6%,特异度93.2%,阳 性预测值为97.3%,阴性预测值为52.8%。与NRS 2002 的一致性检验P=0.000。PNI 最大值75.6,最小值29.35。PNI 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584(95%CI=0.480~0.688),约登指数最大为0.196,PNI 的临界值为53.8,以此切点诊断营养不良 的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29.9%,阳性预测值为63.2%,阴性预测值为13.3%。一致性检验P=0.015。以PNI=53.8 作 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两组间的体质量、身高、ALb 及 TLC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G-SGA 临界值(取整数 ≥ 8)分组间患者的 BMI、TLC 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PG-SGA 与 PNI 两种判定方法的一致性 P=0.000。三种工具 区分两组间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择期手术胃肠肿瘤外科患者PNI=53.8 可作为营养不 良风险的诊断临界值。未见 NRS 2002、PG-SGA 和 PNI 三种工具区分的组间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NRS2002和MUST量表对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探讨两种筛查工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SGA量表作为对照,使用NRS2002和MUST两种量表对98例胃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比较两种筛查工具的检测效力、两种量表与传统营养风险筛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98例胃癌患者均完成NRS2002和MUST两种量表的营养风险筛查.以SGA为对照,NRS2002的灵敏度为84.3%,特异度为72.4%,阳性预测值为83.1%,阴性预测值为71.5%;而MUST的灵敏度为72.9%,特异度为70.4%,阳性预测值为71.6%,阴性预测值为69.3%.MUST与SGA评分比较,K=0.542,NRS2002与SGA评分的结果比较K=0.613,NRS2002和SGA具有更高的一致性.BMI、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与两种筛查工具营养评估结果的相关性低(∣r∣=0.11~0.45),上述指标的异常对营养风险筛查结果无可靠的提示作用.结论 胃癌患者营养风险比例较高,NRS2002与MUST量表相比,更适合用于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的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住院胃癌患者,应用 NRS 2002 及 PG-SGA 及 BMI、TF 测定,了解 NRS 2002、PG-SGA 在胃癌营养筛 查评估中的作用,分析BMI、TF 等与NRS 2002、PG-SGA 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连续入组法,以本院2015 年 1 月至2016 年 9 月住院的胃癌患者 136 例为研究对象,入院 24 小时内应用 NRS 200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PG-SGA 进行营养状况评估, 同时测定其BMI、TF。结果  应用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无营养风险(NRS 2002<3分)的患者共64例(47%), 有营养风险(NRS 2002 ≥ 3 分)的患者共 72 例(53%);应用 PG-SGA 进行营养评估,营养良好(PG-SGA 0~1 分)的患 者共5 例(4%),可疑营养不良(PG-SGA 2~3 分)的患者共21 例(15%),中度营养不良(PG-SGA 4~8 分)的患者共 49 例(36%),重度营养不良(PG-SGA ≥ 9 分)的患者共 61 例(45%)。年龄均与 NRS 2002、PG-SGA 呈正相关,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1),而 TF、BMI、体重均与 NRS 2002、PG-SGA 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身高 与NRS 2002、PG-SGA呈正相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 2002与PG-SGA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565, P < 0.01)。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风险亦较高,NRS 2002 及 PG-SGA、BMI、TF 等均有助于胃癌 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联合应用可能更有利于胃癌患者的围术期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的恶性肿瘤患者3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定点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NRS 2002、PS-SGA、人体测量指标和实验室检测等数据收集。结果330例患者完成营养调查,其中,男性227例,女性103例(68.8% vs 31.2%),年龄(54.0±11.4)岁,有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发生率为28.8%,营养不良(PG-SGA ≥4分)发生率为52.7%,鼻咽癌患者营养风险检出率最高为(29.3%),其次为肺癌(28.1%)、口腔癌(18.1%)和食管癌(15.2%)。BMI与PG-SGA评分呈负相关,NRS 2002评分与PG-SGA评分呈正相关。年龄(≥65岁)、白蛋白(<40g/L)、 前白蛋白(<150g/L)、卡氏功能状态评分(<80分)是营养风险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放射治疗中心的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属于中等水平,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建议加强放疗患者的营养管理,结合患者的营养状况,PG-SGA评分可作为营养干预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重庆市人民医院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2002、PG-SGA、体格测 量、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重庆市人民医院自 2015 年 5 月 4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的 311 例 16 种常见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 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并调查这些患者的营养治疗情况。结果 311 例患者中,有营养风险(NRS 2002 ≥ 3 分)的 为 44.37%(138/311)。以 PG-SGA 评分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显示,52.73%(164/311) 的肿瘤患者存在中度营养不良 (PG-SGA ≥ 4 分 ),其中31.19%(97/311)为重度营养不良(PG-SGA ≥ 9 分 );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非消 化道肿瘤患者高(65.41% vs. 43.26%,χ2=13.41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体质指数、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 最近 1 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左小腿围、非利手握力与 PG-SGA 评分之间有相关性(P 均< 0.001),其中左小腿围、最近 1 个月体重下降百分比与PG-SGA 评分相关性最好(回归系数B 分别为-0.872、0.861,P < 0.001 ),血红蛋白、上臂肌 围与 PG-SGA 评分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268,0.218);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治疗率仅为43.90% (72/164),营养治疗以单独肠外营养治疗为主,占 91.7%(66/72),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占 6.94%(5/72),单独肠内 营养治疗仅1 例,占营养治疗患者的1.38%(1/72)。结论 52.73% 的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存在中、重度营养不良。PG-SGA 评分是评估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简便、有效的工具,营养不良的患者营养治疗率低,且以肠外营养为主,肠内营养治疗率极低。 建议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入院后的营养风险筛查以及包括 PG-SGA 评分在内的全面营养评估,并给予正确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吉林大学第三医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三医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48h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不良发生率,记录患者住院期间营养治疗情况。结果 在入选的134例患者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2.24%(n=70);营养不良有两个来源:NRS 2002中营养状况评分≥3分评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3.43%(n=18),体质指数(BMI)<18.5kg/m2,结合一般状况较差者比例10.45%(n=14);男、女患者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营养不良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周岁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60周岁患者(P<0.05);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治疗的比例为54.29%。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营养治疗比例有待提升;NRS 2002可以将这部分患者筛查出来,为临床合理营养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技术进行人体成分分析在临床中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采用两款人体成分分析 仪对肿瘤患者进行体成分的测定,为人体成分分析仪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进 行营养风险筛查,采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进行营养评估,采用 IOI 353 人体成分分析仪和BCA-2A 人体成分分析 仪检测肿瘤患者的体成分,包括:体重、体质指数、骨量、内脏脂肪水平、肌肉量、基础代谢、体脂肪率、体水分率等指 标,应用线性回归法分析两款仪器测量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肿瘤患者110 例,48 例(44%)患者NRS 2002 ≥ 3 分;61 例(56%)患者PG-SGA 评价为B 级,31 例(28%)患者评价为C 级;两款仪器的成对定量数据相关系 数 r > 0.975,两者之间有良好相关性,成对定量分析数据进行分析无明显差异(P > 0.05),即两款仪器之间存在等效性 关系。结论 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及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评估,不同品牌人体成分分析仪等 效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肿瘤手术治疗的271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在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有营养风险组(121例)与无营养风险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观察指标以及术后感染、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年龄、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情况、肿瘤情况等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4.6%,有营养风险组的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总数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营养风险组感染发生率为27.3%(33/121),无营养风险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7%(22/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NRS 2002 ≥ 3分、饮酒史、手术时长 ≥ 6h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NRS 2002评分低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筛查肺癌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比较其对预后的 影响。方法 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至10月确诊肺癌患者172例,采用PNI和 NRS 2002评估肺癌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以PNI 48为截点分为高PNI组与低PNI组;NRS 2002评分≥3分者存在营养风险,<3分 者为无营养风险。结果 低PNI组淋巴结转移例数、TNM分期较晚比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高PNI组,且术后住院时间和拔 胸引管时间长于高PNI者(P<0.05);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86%, 有营养风险组的TNM分期较晚、术后辅助治疗比例及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者,且拔胸引管时间长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在预测肺癌术后并发症方面,PNI的特异度高于NRS 2002评分(85.5%比67.5%,P>0.05)。结论 术前营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肺癌患者预后;两种评价方法在预测肺癌患者的术 后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PNI 的特异性更高。鉴于两个评价方法获得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94例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PS评分评估患者的体力状况,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筛查患者的营养风险,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患者的营养风险情况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94例晚期肿瘤患者中有营养风险的患者(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共53例,占56.4%;年龄>70岁患者共34例,有营养风险患者占70.6%,与年龄≤70岁患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KPS评分≤60分患者有37例,有73.0%患者存在营养风险,与KPS>60分患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不同BMI指数及疼痛程度的患者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消化系统肿瘤共有59例,有营养风险者占43例,总营养风险发生率达72.9%(43/59)。结论:晚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消化道肿瘤更显著,年龄、KPS评分、BMI指数、疼痛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前胃肠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也更为普遍,虽然营养不良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但是营养治疗在国内实行的仍不理想,尤其是在围术期,患者经常存在营养不良,导致术后感染、切口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增加病死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因此,营养治疗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对围术期营养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尤其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维持围术期良好的营养状态,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维持机体有效的代谢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小应激,从而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本文主要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术前术后营养治疗及营养制剂的选择几方面进行综述,以说明胃肠道恶性肿瘤围术期的营养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 6 家三甲医院老年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及营养治疗应用情况。方 法 对2012 年3月~2012 年5月,6 家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在患者入院后 24 小时内应用营养风险 筛查工具 NRS 2002 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营养治疗应用状况。结果 共纳入老 年肿瘤患者 1,472 例,营养风险发生率 62.8%,营养不良发生率 25.3%。将肿瘤患者分为非手术患者及手术患者两个群体 分别研究。其中非手术患者906 例,营养风险发生率61.9%;手术患者566 例,营养风险发生率64.1%。两组患者营养 不良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27.7%vs18.9%,P=0.004)。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风险≥5 分及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随年 龄增长而升高。按病种分层,消化道肿瘤的手术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最高,其中胃癌手术组最高(77.7%);营养不良 的发生率均在25% 以上,其中胰腺癌非手术组最高(37.5%)。有营养风险给予营养治疗的患者458 例(52.4%),其 中肠外营养325 例(71.0%),肠内营养23 例(5.0%),肠外与肠内营养联合应用110 例(24.0%)。无营养风险给予 营养治疗患者186 例(36.1%),其中肠外营养131 例(70.5%),肠内营养9 例(4.84%),肠外肠内营养联合应用46 例(24.7%),139例为手术患者(74.7%)。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用肠外营养比例高, 营养治疗指征尚不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在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对患者营养状态及不良反应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加用左卡尼汀)及对照组,检测化疗前(T0)、化疗4周期(T1)及8周期(T2)后患者营养指标,血液指标,评估骨髓抑制程度、胃肠道毒性以及外周神经毒性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T0时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及外周血中血红蛋白(Hb)、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试验组患者的外周血Hb、PBL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和ALB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肠道毒性及外周神经毒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时试验组患者的外周血Hb、PBL、ALB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WB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毒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外周血PLT的含量以及神经毒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辅助化疗期间能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缓解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且能减少患者的胃肠道毒性,有助于患者治疗的维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与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同步放化疗的13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放疗前1周(治疗前),放疗第4 周(治疗中期)和放疗结束时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以及患者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分析PG-SGA评分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S)、远处无转移生存期(DMFS)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治疗中期和治疗结束时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0.60% (41/134),75.37% (101/134)和85.82%(115/134),PG-SGA量表定性C级和B级的患者均逐渐增加,且放疗中期以及放疗结束时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变差(P<0.001)。T分期、N分期、肿瘤体积以及各侵犯部位与PG-SG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治疗前中后PG-SGA不同评分组患者的5年OS和DM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同步放化疗前鼻咽癌患者的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并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营养状况持续恶化且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及 邯郸市中心医院2016 年 10 月至2018 年 2 月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和整体 营养状况主观评估两种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结果显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有2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观察组(100 例)和对照组(100 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结果 两组在性别、平均年龄、 平均体质指数、平均血红蛋白、平均总蛋白、平均白蛋白、平均前白蛋白以及癌变部位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 值均 > 0.05);经过两周的营养治疗,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但两组的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值均>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8%,明显低于对照 组的发病率 19%(P < 0.05)。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高营养风险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 与肠外营养治疗相比,肠内营养更适于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风险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并对临床营养治疗提出合理建议。方法 通过一 项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 年 6 月至2016 年 6 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新入院结直肠癌患者150 例,入院 后 24 小时内,应用NRS 2002 评估其营养状况,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存在营养风险)和对照组(无营养 风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运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比较两组间生存质量差 异。结果 NRS 2002结果显示对照组86例(57%),研究组 64例(43%)。不同营养状况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整体生存质量,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疲乏、失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疼痛、气促、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术前营养状态可以作为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的结直 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术后生活质量下降,应加强对术前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 β- 羟基 -β 甲基丁酸钠(β-hydroxyl-β methylbutyrate, HMB)对下肢骨折手术后营养不良患者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 ~2017 年 8 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手术后营养不良患者 84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 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参照 2013 版中国居民年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予以饮食指导,研究组则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 HMB(1 包 / 次,2 次 /d,每日总量为 20g)干预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 TP、Hb 以及 ALB 等营养指标水平,应用 Inbody 720 肌肉诊断仪检测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四肢肌肉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满 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研究组 TP、Hb 以及 ALB 水平分别 为(65.12±4.90)g/L、( 114.30±8.29)g/L、( 31.59±3.17)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39±6.24)g/L、( 106.26±7.15) g/L、(26.15±3.47)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干预前四肢肌肉组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研究组为(24.39±2.76)kg,显著高于干预前的(20.87±2.50)kg,对照组干预后为(24.39±2.76)kg, 与干预前的(20.76±2.51)k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肺部感染、骨折愈合不良、肌无力、肌肉萎缩发生率分别为2.38%(1/42)、2.38%(1/42)、0.00%(0/42)、0.00% (0/4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5%(8/42)、16.67%(7/42)、11.90%(5/42)、9.52%(4/42),组间对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5.24%(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HMB 应用于下肢骨折伴营养不良术后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况,增加四肢肌肉组织水平, 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2010 年欧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定义了肌肉减少症(sarcopenia),并给出了诊断方法,2016 年肌肉减少症作为 一种疾病纳入 ICD-10 疾病编码中,其关注度逐渐提高。营养治疗是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肌肉减少在重症监护病房、 住院患者,特别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而提供营养治疗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β-羟基-β-甲基丁酸, 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 增加蛋白合成和减少蛋白分解,使其作为一种临床营养补充剂已经在需要增肌的患者群中安全使用了 数十年,并有大量的研究文献支持。需要增肌的患者群包括增龄性疾病的老人、艾滋病、肿瘤或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对 于 ICU 的住院患者来说,肌肉减少症不但意味着衰弱和营养不良,而且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因此,预防和减少住院患 者的肌肉减少是ICU 医生应该考虑的治疗因素之一。 而在重症医学领域,对HMB的研究很少。通过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 认为 HMB 是一种值得在 ICU 肌肉减少患者中应用的营养补充剂。  相似文献   

19.
肠外营养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也是长期无法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足患者的主要营养治疗途 径。 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包括肿瘤患者,尤其是短肠综合征患者来说,家庭肠外营养方案的推进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生存机 会。 经过 40 余年的发展,临床医师选择患者肠外营养途径时,除考虑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营养摄入率之外,还需考虑患者的 生存质量。 输液港(PORT)是一种完全置入人体并留置于皮下的闭合式静脉输液装置,具有感染风险低、生活便利性高、维护 简单、使用期限长等技术优点,因其能最大程度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刺激,目前常被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并多次住院的 患者。 临床实践已证明,患者放置输液港只需要在手术室进行一个 15~ 20 min 的小操作,一个输液港平均可以反复使用达 10 余年,维护成本也低至 6000~ 8000 元。 本文根据输液港的适应人群、适应证及置入方式和途径等,对输液港在临床工作中的 使用提出指导性意见,探寻输液港在成年患者长期肠外营养使用过程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体重由脂肪和去脂体重组成。去脂体重与瘦体组织又有区别,后者描述机体的骨骼肌含量,与人体的代谢密 切相关。体重的稳定常用来评价能量摄入和丢失是否动态平衡。体重丢失在不同疾病的患者身上很常见,根据不同的原因 分为主动丢失和被动丢失,主动丢失大多出现在减重患者主动禁食或者控制食量等情况下,临床上常见的体重丢失大多为 应激、感染、创伤、肿瘤等引起的被动的混合型体重丢失。体重丢失的程度(速率和量)常被用来评估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和营养不良,但是体重丢失又区别于营养不良,后者是判断患者预后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体重丢失特别是瘦体组织丢失 会影响患者的营养代谢、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结局。体重丢失需要临床工作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营养不良的五阶 梯治疗可以被用来作为纠正患者体重丢失的治疗思路,通过营养教育、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的升阶梯干预可以有效的恢 复患者体重。临床常用的营养组件如乳清蛋白、n-3 多不饱和脂肪酸、亮氨酸、L- 肉碱等特殊营养物质经动物实验和临床 研究证实对于瘦体组织的丢失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