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内镜下治疗源于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所有内镜下治疗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资料,筛选出2010年12月至2013年10月33例经病理证实为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间质瘤,详细记录临床病理表现、超声所见、内镜切除的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其中22例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1例接受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其中ESD治疗中有5例穿孔,气胸1例,均内镜下处理以及保守治疗后好转。2例EFR患者因穿孔大转行腹腔镜手术治疗。33例患者术后均接受了3~36月随访,无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结论超声内镜辅助内镜下治疗源于固有肌层胃间质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胃肠间质瘤,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内镜下成功修补术中发生的迟发性穿孔。本例患者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行EFR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并发膈下脓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R)与透明帽辅助内镜全层切除术(cap-assisted EFR, EFR-C)治疗老年患者(≥60岁)胃小间质瘤(≤1.5 c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0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接受EFR(41例)或EFR-C(25例)治疗的胃小间质瘤老年患者资料。比较EFR组和EFR-C组胃小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经济效益及随访情况。结果 EFR组和EFR-C组的肿瘤R0切除率分别是95.1%(39/41)和100.0%(25/25);EFR组手术时间[45.0(32.5, 66.5)min比30.0(20.0, 42.5)min, U=259.500, P=0.001]及切除时间[30.0(20.0, 50.5)min比9.0(6.5, 16.5)min, U=127.000, P<0.001]均长于EFR-C组;EFR组热止血钳使用率高于EFR-C组[75.6%(31/41)比12.0%(3/25), χ2=25.15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物(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5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EFR治疗的胃SMT患者纳入研究,肿瘤经EUS和增强CT检查诊断为来源于固有肌层。对其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近期随访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均完整切除病灶,病灶长径1.0~5.5 cm,黏膜切开至黏膜切口完整缝合时间为60~180 min,使用止血夹5~30枚,住院天数3~9 d,医疗费用8 000~20 000元。术后病理诊断间质瘤22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无出血,1例出现腹膜炎。出院后3个月内镜复查未见病变残留、复发。结论 EFR治疗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安全、有效,可成为胃SMT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1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Dual刀、IT刀进行ESD治疗,一次性完整剥离切除病变。结果 25例上消化道间质瘤中,位于胃窦7例、胃底5例、胃体7例、贲门1例、食管5例。病变大小为0.8~3.0cm,平均(1.6±0.6)cm。25例病变均一次性完整剥离。ESD手术时间为30~98min,平均(55.8±18.5)min。3例术中出现消化道穿孔,2例应用和谐夹及尼龙绳圈套扎成功闭合,1例行腹腔镜修补术。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均100mL,术后均未出现迟发性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结论 ESD治疗上消化道间质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明确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内镜切除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经超声内镜和CT检查确认无转移灶的胃巨大间质瘤行内镜切除治疗,切除标本送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记录内镜操作时间及出血、穿孔的发生情况.术后第2、6和12个月复查胃镜及超声胃镜,第12个月复查全腹部三期CT扫描,统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10例内镜下成功切除,内镜切除成功率为83.3% (10/12);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的6例浆膜层均能保持完整性,无意外穿孔发生,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的4例术中采取主动穿孔,主动穿孔率为33.3% (4/12),穿孔后均能通过内镜下完成缝合;术中出血均超过100 ml,通过氩气、电凝及钛夹均能成功止血;8例最小横截面直径在3.5 cm以下的瘤体顺利经食管完整取出,另2例最小横截面直径超过3.5 cm的瘤体在胃腔内分割后通过贲门取出;9例瘤体最大直径小于5.0 cm者术后证实为低度危险胃间质瘤,另1例最大直径大于5.0 cm者证实为高度危险胃间质瘤;随访1年,所有患者未发现局部复发或腹腔转移.2例内镜切除治疗失败者,瘤体最大直径均大于5.0 cm,因术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发生率为16.7% (2/12),术后病理均为高度危险胃间质瘤.结论 内镜下切除最大直径在5.0 cm以下且无转移的胃巨大间质瘤是安全而有效的,最小横截面直径小于3.5 cm的瘤体更适合经内镜切除,可通过贲门顺利取出.但最大直径超过5.0 cm的胃巨大间质瘤,高度危险的可能性大,术中易发生内镜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内镜切除应谨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皮圈套扎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胃固有肌层间质瘤患者29例(间质瘤直径<12 mm),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后行常规内镜及EUS随访.结果 28例患者完全治愈,创面在术后4~6周(平均4.8周)内愈合良好;1例患者瘤体未完全脱落,行再次套扎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行内镜下金属夹止血;其他患者未出现术后并发症.全部随访36~51个月,1例术后3个月复发,腹腔镜下切除;其余病例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12 mm的胃肠间质瘤,内镜套扎术治疗并进行术后超声内镜系统随访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腹腔镜辅助的内镜全层切除术(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经辅助检查和前期治疗明确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患者20例,择期行全麻下EFR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预切开肿瘤周围黏膜和黏膜下层,显露肿瘤;(2)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技术沿肿瘤周围分离固有肌层至浆膜层;(3)应用Hook刀沿肿瘤边缘切开浆膜;(4)胃镜直视下应用Hook、IT刀或圈套器完整切除包括浆膜在内的肿瘤;(5)应用金属夹缝合胃创面。结果20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中,病灶位于胃底9例、胃体11例。EFR成功切除所有病变,完整切除率为100%,未使用腹腔镜辅助;EFR时间为60—145min,平均85min。切除肿瘤最大直径1.8~3.5cm,平均2.6cm;病理诊断为问质瘤13例、平滑肌瘤4例、血管球瘤2例、神经鞘瘤1例。术后无一例出现胃出血、腹膜炎体征及腹腔脓肿,术后3d造影无一例造影剂外漏和胃排空障碍。住院天数3~8d,平均5.5d。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7个月,无一例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EFR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切除更深的胃壁肿瘤,并提供准确的病理诊断资料,它的开展可进一步扩大内镜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胃间质瘤的认识,评价内镜下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与疗效,探讨内镜下治疗并发症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内镜下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胃间质瘤的136例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136例胃间质瘤患者中共发现胃间质瘤138个,34例(34个瘤体)行EFTR治疗,一次完整切除率100%(34/34),其中2例发生术中活动性出血,1例发生术后穿孔及迟发性出血; 102例(104个瘤体)行ESD治疗,一次完整切除率99. 0%(103/104),其中10例发生术中穿孔,1例发生术中出血,3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 ESD组术后感染率小于EFTR组(P=0. 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SD治疗发生迟发性出血在不同病灶部位(P 0. 001)及瘤体大小(P=0. 00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间质瘤内镜下治疗安全、有效,ESD与EFTR治疗疗效相当,对位于胃底胃体交界处、直径在2~5 cm之间的瘤体易出现ESD术后迟发性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手术室内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6例的临床资料,评估其临床价值。结果6例病变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为固有肌层间质瘤,直径约1.2~2.5cm。采用气管插管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手术室完成手术。6例患者中l例直接经胃镜行ESD切除胃内间质瘤病变后,腹腔镜下偶然发现胃壁外浆膜层另一腔外隆起型间质瘤。予以腹腔镜切除.1例胃镜ESD切除穿孔经腹腔镜修补缝合。4例经胃镜辅助定位腹腔镜切除缝合。手术时间平均(104-4-30)min。术中出血量为(40±18)ml,术后平均住院(84-2.5)d。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均符合间质瘤。随访6—30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手术室内胃镜联合腹腔镜行微创治疗胃间质瘤具有麻醉安全、手术补救及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和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腔内生长胃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0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确诊为胃间质瘤的441例患者资料,其中241例行ESE(ESE组),200例行EFR(EF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数据(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手术相关参数,并发症,住院时间,费用和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危险度分级、完整切除率、整块切除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FR组比较,ESE组手术所需关闭胃壁缺损的钛夹数量更少[6.0(4.0,6.0)个比6.0(5.0,8.0)个,U=18 424.0,P<0.001],术后首次流食时间[2.0(1.0,2.0) d比2.0(2.0,3.0)d,U=17 420.0,P<0.001]与住院时间[6.0(5.0,8.0) d比7.0(6.0,9.0) d,U=18 906.0,P<0.001]更短,总费用更低[1.89(1.64,2.14)万元比2.09(1.81,2.38)万元,U=17 956.0,P<0.001],且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EFR组[5.8%(14/241)比11.5%(23/200),χ2=4.605,P=0.032]。441例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5.0个月,疾病复发率为0.45%(2/441),无疾病相关死亡病例。结论ESE和EFR治疗腔内生长胃间质瘤的疗效相当,但ESE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并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2.
胃间质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胃间质瘤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不一,缺乏典型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上腹疼痛或饱胀不适、上腹鄙烧灼感等,中位发病年龄为48岁,术前主要借助超声内镜初步诊断,术后经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CD117和CD34是最主要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阳性率分别达90%和85%.结论 胃间质瘤的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对于中青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及上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者,应考虑胃肠道间质瘤的可能,并行相关辅助检查;超声内镜是术前初步诊断胃问质瘤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是目前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对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非腔内生长型胃间质瘤施行内镜下切除闭合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46例患者经胃镜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非腔内生长型胃黏膜下肿瘤,采用内镜下切除闭合术切除肿瘤,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后证实为间质瘤.术后内镜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无并发症.结果 46例非腔内生长型胃间质瘤经内镜下切除闭合术治疗后均完全切除,切除后2例保留完整的浆膜层,44例术中遗留切口,切口最大径1.5 cm,行钛夹夹闭切口,予抑酸、胃肠减压、静脉应用抗生素等辅助治疗.病理报告全层切除46例,肿瘤直径为0.5~3.7 cm.44例患者术后48~72 h后进食,未见明显不适;2例术后出现气腹、局限性腹膜炎,其中1例切口1.5 cm患者术后第2天切口裂开,再次钛夹夹闭裂开切口,辅助治疗10~12 d,该2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切口均形成白色溃疡瘢痕.结论 对于非腔内生长型胃间质瘤,内镜下切除闭合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进镜胃体反转法在胃底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消化内镜科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的胃底固有肌层间质瘤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内镜全层切除术治疗, 记录进镜胃体反转法成功情况、内镜手术情况、操控性能评价、病理类型及并发症等相关信息。共入组患者12例, 术后病理均证实为间质瘤, 极低危险度10例, 低危险度2例。进镜胃体反转法成功9例, 失败3例, 最终内镜手术成功9例。所有患者未发生术中出血。内镜切除过程中, 内镜同向进退功能、内镜视野及镜身稳定性评分均为2.00分。进镜胃体反转法在内镜治疗胃底间质瘤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讨在不损伤黏膜层的情况下,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剥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0月对15例胃小间质瘤患者在腹腔镜术中进行内镜检查,进行定位和黏膜下注射,然后在腹腔镜下行不损伤黏膜层的剥除术,回顾性总结分析这15例治疗效果。 结果 15例小间质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因术中并发症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3.4±15.8)min,术中出血(19.7±13.3)ml。所有患者均未放置胃管,术后流质饮食时间(1.6±0.5)d,术后住院时间(3.3±0.6)d;术后所有标本假包膜完整,病理均为胃间质瘤,其中12例极低危险度,2例低危险度,1例中危险度。 结论 腹腔镜内镜联合胃小间质瘤剥除术短期治疗效果满意,并且术后康复快,符合微创外科和快速康复理念,是胃小间质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辅助下橡皮圈套扎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胃固有肌层源性间质瘤患者120例(间质瘤大小5~12 mm),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治愈标准为病变完全脱落,如未脱落或仅有部分脱落则认为无效,给予重复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行常规内镜及超声内镜(EUS)检查、随访。结果一次套扎成功116例(96.7%),2例二次套扎成功,2例放弃内镜治疗。7例患者术后3 d内出现一过性少量黑便,未经特殊处理症状消失,无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20例患者全部进行3~49个月的随访,2例患者术后2年局部息肉样增生,再次内镜下切除;118例患者完全治愈,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大小5~12 mm)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内镜、腹腔镜联合应用在小胃间质瘤(直径<2 cm)发现、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2004-08/2008-09我院胃镜发现的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23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初步诊断胃间质瘤16例(直径0.89-1.95 cm,平均1.42 cm).随后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45-90(平均60)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8-36(平均28)h,住院时间3-7(平均4)d.术后病理诊断间质瘤15例,术前诊断符合率93.8%,神经鞘瘤1例.15例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随访3-52(平均27)mo,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胃镜联合超声内镜有助于发现及诊断小胃间质瘤,并可在术前初步判定危险度.在胃镜辅助定位下,行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胃间质瘤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sub—mucosalexcavation,ESE)治疗胃固有肌层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超声(EUS)发现的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tumor,SMT)行ESE治疗: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剥离病变周围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7例源于胃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均成功挖除,2例ESE治疗中发生穿孔.应用金属止血夹成功夹闭。术后病理诊断为间质瘤,其中胃底8例,胃体8例,胃窦1例。病变最大直径0.7~4,3(平均1.5)cm。全组未出现ESE术后出血,随访2~30个月,恢复良好,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ESE治疗小的胃固有肌层间质瘤安全、有效,能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且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组织中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2(potassium channel tetramerization domain-containing 12,KCTD-1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39例胃间质瘤患者手术或内镜下切除标本中KCTD-1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KCTD-1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NIH危险度分级及Ki-67标记指数(labeling index,LI)的关系,并结合对胃间质瘤患者术后随访3年的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胃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结果:39例胃间质瘤患者中K C T D-12阳性表达29例(74.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K C T D-12蛋白的表达与胃间质瘤的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及N I H危险度分级有关(均P<0.05),肿瘤直径越大、核分裂像越多、NIH危险度分级越高,则KCTD-12表达的阳性率越低.39例胃间质瘤患者,3年内发生复发转移10例,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胃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因素包括患者肿瘤大小、NIH危险度分级、KCTD-12表达及Ki-67 LI(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则显示,KCTD-12是胃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7).K C T D-12表达阳性的胃间质瘤患者,其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9.7%,明显高于KCTD-12表达阴性的患者30.0%(P=0.001).另外还发现,KCTD-12表达阳性且Ki-67 LI≤5%的胃间质瘤患者,其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达到95.7%;而KCTD-12表达阴性且Ki-67 LI>5%的胃间质瘤患者,其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仅为20.0%.结论:KCTD-12可能成为一项有效判断胃间质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与Ki-67联合检测更能准确地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内镜、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探讨胃间质瘤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电子胃镜及超声胃镜表现、生物学危险程度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31例胃间质瘤患者均为术后病例,术前完善电子胃镜、超声内镜检查提示胃间质瘤诊断,术后免疫组化检查CD117^+,31例(100%)、CD34^+ 28例(90.3%).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相、有无破裂确定肿瘤生物侵袭危险程度:极低度侵袭危险性6例(19.4%),低度侵袭危险性11例(35.5%),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32.3%),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3%).结论 胃间质瘤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电子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