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双重寸带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9例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的十字胶布固定法固定;观察组24例,采用改良式双重寸带固定方法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比较2种方法的固定效果、舒适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P < 0.05),口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 < 0.01),插管后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改良的双重寸带固定方法能够提高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舒适度,降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约束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探讨其对减少重症病人非计划性拔管及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效果。方法便利抽取住院符合条件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使用《ICU病人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对需要身体约束的重症病人进行约束。观察组使用改良的透气式约束带,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海绵约束带,在约束结束后比较2组病人约束效果以及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护士对约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使用改良约束带期间发生1例非计划性拔管,对照组发生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护士对约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改良的透气式约束带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减少约束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对约束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娩肩法应用于肩难产产妇中的效果。方法肩难产产妇84例根据接产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接产法,观察组43例采用改良娩肩法。对比2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gpar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新生儿产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改良娩肩法应用于肩难产产妇中可显著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尽可能减少新生儿产伤发生,保障分娩顺利进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鑫  牟方红  陈文武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2):1668-1670, 1673
目的分析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ⅡP)病人肺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ⅡP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比较2组ⅡP病人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ⅡP病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肺部Velcro音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观察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显著优于治疗前(P < 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ⅡP病人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有利于改善ⅡP病人的肺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变化情况。方法分别采用RP-MI1640+20%小牛血清;Tc199+20%小牛血清+Fudr(最终浓度10(-7)mol/L);TC199+10%小牛血清+Aphidicolin(0.2μmol/L)+乙醇(最终浓度0.02%)培养液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对每份样本至少观察100个淋巴细胞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畸变及脆性位点表达的数量、类型及出现频率。结果子宫平滑肌瘤病人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种类和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APC培养条件下,患者组淋巴细胞染色体的脆性位点表达率为7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8%(P<0.01);并且患者组中有20种脆性位点在1/3以上个体中表达,对照组中仅有8种,而且分布特点亦不相同。结论子宫平滑肌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治疗两种途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探讨AMI发病的免疫防御机制。方法选取60例AMI病人作为观察组,其中30例行PCI+药物治疗(PCI组),另外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药物组),并择同期健康体检中心30名无特殊治疗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当日外周血以及治疗30 d后观察组门诊随访的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同时检测观察组当日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3+CD8+、CD19+B百分比增加,CD3+CD4 +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治疗30 d后,PCI组与药物组相比,淋巴细胞亚群表达结果与之相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4+/CD8+比值与cTnI呈负相关关系(r=-0.53,P < 0.05)。结论淋巴细胞亚群参与AMI免疫炎性反应,PCI治疗使AMI病人心肌免疫炎性损伤得到不同程度修复。CD4+/CD8+比值与cTnI呈负相关,CD4+/CD8+比值越低,cTnI值越高,提示心肌损伤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治疗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后平衡功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的药物、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以督脉和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P < 0.01),且治疗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 < 0.01),2组治疗后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针刺督脉和夹脊穴为主对脑梗死病人平衡功能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丁绍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0):1447-1450
目的探讨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病人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78例难治性鼻-鼻窦炎病人,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鼻窦开放手术,观察组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2组均随访3个月,统计对比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手术前后嗅觉功能、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嗅觉等级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3个月,2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均较术前有所提高(P < 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69%、复发率2.56%均较对照组的25.64%、20.51%低(P < 0.05);术后2组精神功能及躯体功能症状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 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更明显(P < 0.01)。结论对难治性鼻-鼻窦炎病人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显著改善病人嗅觉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王涛  江超  赵萍  叶明  陈琳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7):868-871, 875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外周血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6例SLE病人(观察组)和3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根据是否合并狼疮肾炎(LN),将56例SLE病人分为合并LN组和无LN组,收集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等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并将检测指标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SLE合并LN病人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低活动组SLE病人TGF-β1水平低于高活动组SLE病人(P < 0.05)。观察组病人外周血血清在关节炎受累的病人组中表达较高(P < 0.05),抗U1RNP抗体、抗Sm-D1抗体阳性的病人组中表达较低(P < 0.05);TGF-β1的水平与SLEDAI、C3、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P>0.05),与外周血RBC计数呈正相关(P < 0.05),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IgM、球蛋白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呈负相关(P < 0.05)。结论TGF-β1具有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可能参与SLE的肾脏及关节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腹壁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116例腹壁疝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和术后感染、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 0.01),而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2组SF-36评分均升高,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感染率、血肿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而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治疗腹壁疝,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感染率、血肿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不同浓度苯妥英钠体外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研究结果。本组资料表明,微核率和染色体断裂频率在各加药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1)。该结果提示苯妥英钠对细胞核遗传物质具有一定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参合剂的抗诱变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参、五加皮、甘草及猪苓4味中药合剂对诱变剂导致染色体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选择20例健康献血者为实验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博来霉素(BLM)诱变组、中药合剂组和中药合剂抗诱变组。利用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于实验当日常规采集外周血,肝素抗凝,将0.3 mL外周血接种于培养液中,37℃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72 h。收获细胞及制玻片后,姬姆萨染液染色。检测BLM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观察以人参、五加皮、 甘草、猪苓4种中药的混合制剂作为染色体稳定剂的抗诱变作用。结果:BLM诱变组每细胞染色单体断裂(0.733±0.275) (b/c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018±0.076)(P<0.01),BLM诱变组(0.733±0.275)与中药合剂抗诱变组(0.566±0.761)比较b/c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LM导致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断裂率明显增高,人参、五加皮、甘草及猪苓4种中药合剂可以明显抑制BLM诱发的染色体断裂,提示此人参合剂可以作为染色体稳定剂,能够提高机体基因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方法 用 TC199培养基 ,对 2 8例鼻咽癌患者和2 0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检测。结果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结构、畸变细胞率和微核率分别为 8.68%、10 .89%、8.65 %和 1.83 % ,均较正常人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或 P<0 .0 5 ) ,畸变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结论 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存在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外周血和气道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的表达.方法 应用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COPD稳定期患者和相匹配的肺功能正常对照组各8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核转录因子NF-κB和GCR的表达.结果 COPD患者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GCR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支气管黏膜表达显著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P<0.01);COPD患者稳定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支气管黏膜核蛋白NF-κB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支气管黏膜表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P<0.05,P<0.01).结论 COPD患者稳定期与对照组NF-κB和GCR表达差异性提示COPD患者即使在稳定期仍存在慢性炎症,尤其是气道局部炎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与原癌基因表达率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低叶酸、低小牛血清、较高pH值和G显带培养方法,常规外周血染色体制片。对20例住院肝癌患者(实验组)和18例献血队员(对照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Fra)及染色体畸变(CAR)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44种脆性部位,主要分布于A 、B、C组染色体,其表达率为9.90%,与对照组(0.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脆性部位中有11种与原癌基因重叠,重叠率为25%。 结论:检出染色体的脆性部位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一种适宜人淋巴细胞生长的天然培养基。方法:在冰冻漏出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小牛血清为实验组的培养液,以培养基RPMI 1640作为对照组,体外常规培养25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分裂相质量、有丝分裂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含血清的漏出液与含血清的漏出液比较,淋巴细胞转化率、分裂相质量、有丝分裂指数等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不添加血清的漏出液更适宜淋巴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肺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随机选取2010-08/2013-08月在作者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抗凝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抗凝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 U,腹部皮下注射1/d,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抗凝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抗凝组患者的血粘度指标(高切粘度和低切粘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抗凝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凝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困难Borg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7.612,P〈0.05)。抗凝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抗凝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能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血黏度、肺功能、凝血功能、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困难指数改善明显,减少住院时间显著,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染色体端粒联合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G带技术,对25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和鼻咽癌细胞株CNE的染色体端联联合现象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鼻咽癌细胞端拉联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两组中,端粒联全在各号染色体上的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白细胞介素(IL)-6在预测慢性鼻窦炎(CRS)鼻内镜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行鼻内镜术治疗的87例CR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疾病复发分为术后复发组(n=30例)和术后未复发组(n=57例).同期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生化仪...  相似文献   

20.
A chromosome analysis of cultured peri- pheral blood cells from 41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and 21 healthy controls was made by conventional and banding methods.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numerical and structural aberration rates of the patient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Most extra and missing chro- mosomes belonged to group C, a.nd less to groups G, F and A. Furthermore, several kinds of abnormal chromosomes were observed in a few metaphases from some patients.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the genesis of some translocation chromosomes and the source as well as the im- plication of the aberrant cells are discuss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d aberration rates and the presence of some abnormal chromosomes might be a reflection of the general chromosome instability in NPC pati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