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基于案例教学法(CBL)混合教学模式在内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专业基地规培的规培学员60名,其中2019级30名,2020级30名。随机分为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组(观察组)和传统带教组(对照组),每组30人。经过1学年的带教,对所有规培学员按能力本位教育下的要求进行教学效果考核,包括临床及理论知识考核,并对临床能力有无提高和规培学员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规培学员在临床病例分析能力和理论知识考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规培学员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能力、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诊疗方法的规范化选择能力和对病人的临床人文关怀能力5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规培学员对带教的满意度93.3%优于对照组的73.33%(P < 0.05)。结论能力本位视角下微信群联合CBL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激发规培学员的主动参与性,师生互动性好;能够提高规培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ini-CEX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1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在入科和出科时分别应用Mini-CEX量表对学员的临床能力进行评价,并由考官和学员对测评的满意度进行打分。结果:规培学员出科时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官和学员出科测评时的满意度高于入科测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可应用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规培医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制度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方法选取2019—2021年参加规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340名,利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学员规培总体满意度评分为2.67分,对带教能力、带教态度的满意度较高,对激励措施、收入水平的满意度最低;学员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有无执业医师资格证、规培专业、规培细则研究情况、教学情况、诊疗管理机会、师生交流情况、手术及技能操作机会、经济与工作压力等。结论 学员规培总体满意度一般,不同学员满意度存在差异,优秀的师资队伍可提升学员满意度。应深入解读规培政策;增加经费投入,实行同工同酬;安排心理辅导与沟通技能培训;优化带教师资队伍;实施阶段性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规培学员)的压力知觉与留职意愿。 方法 使用压力知觉量表和留职意愿量表,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山东省9家大型综合医院培训基地的规培学员展开电子问卷调查。对医院的9个科室进行整群抽样,共纳入3 528名规培学员,采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对规培学员的压力知觉与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规培学员的压力知觉得分为(25.19±7.82)分,52.6%处于健康危险性压力中,留职意愿得分为(3.56±0.74)分,51.0%留职意愿为中低水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目前身份、是否取得医师资格证、规培专业、月平均收入、平均管理床位数是培训学员压力知觉的影响因素;性别、目前身份、进入基地培训时间、是否获得医师资格证、规培专业、月平均收入、压力知觉水平是留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论 山东省住院医师规培学员压力知觉处于较高水平,留职意愿处于中低水平,需重视规培学员的职业压力和经济压力,降低压力知觉水平,提高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整合教学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比较2组学员临床技能考核结果和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学员清创缝合术、洗胃术、气管插管术、留置鼻胃管术、心肺脑复苏术、病例分析能力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学员健康意识、急救技能、科研创新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知识掌握程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教学效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采用整合医学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科研创新能力、急救技能、知识掌握程度、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下,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专业基地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了重新安排,并对学员状况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象与方法:针对超声科的规培学员,组织新冠疫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测试、日常带教和学习安排的重新部署、调查新冠肺炎下规培学员行为及心理情绪。结果:规培学员对新冠疫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主要外出行为明显减少,各种居家等行为明显增多,学习兴趣有所下降。当疫情(可能)发生在自己所处小区或村镇时,紧张、恐惧、悲观、郁闷等负面情绪明显表达出来。结论:在新冠疫情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超声专业基地应及时了解掌握学员状况,继续组织学习新冠疫情,针对性的调整规培教学计划和方式,做好疫情期间规培学员的心理和学习辅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临床护士工作价值观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以及内在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双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工作价值观量表、内在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工作绩效量表,对40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工作价值观、工作绩效、内在动机与自我效能感4个变量之间呈正相关(P < 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工作价值观、内在动机及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有直接效应(P < 0.05),工作价值观还以内在动机、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对工作绩效有间接效应(P < 0.05);工作价值观、内在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对工作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18、0.42、0.16(P < 0.01),工作价值观对工作绩效的标准化总效应为0.48,外因变量工作价值观、内在动机与自我效能感能够解释内因变量工作绩效总变异的40%。结论医院与护理管理者应积极调动护士内在动机与自我效能感,完善护士工作绩效制度和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西北医学教育》2019,(5):905-908
提高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质量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评价了微信学习互动群在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微信群,加入肾病内科规培的学员103人,定期在群中学习讨论。学员出科时通过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微信群的作用,并与往年非微信群学员的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参与微信群学习讨论的学员成绩高于非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规培学员及带教教师对微信学习群满意度高。我们得出结论:微信群是一种快捷、高效、实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6年4月在院的168名中医规范化培训学员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方法进行无记名调查分析。统计发现中医规培生在规范化培训进程中与西医住院医师规培学员需求存在较明显差异。调查表明,适当提高规培学员收入;加强创新性思维、科研能力培养;注重人文关怀,增强集体归属感等对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中美两国泌尿外科规培的特点和优点,为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研究中美最新的规范化培训文件,参考规范化培训试点(上海等城市)具体规培细则与最新相关文献,从泌尿外科规培学员来源、培养目标、培养内容、质量管控和外部环境5个不同方面比较中美住院医师规培制度的差异和形成差异的部分原因。结果 美国规培制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统一医学培养学制,加强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考核,改善住院医师薪酬待遇和执业环境等。当前中国泌尿外科医师规培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尤其是学员的独立诊断能力和手术技术水平等。结论 通过统一学制与准入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考核体系与提高规培医生收入等一系列措施可以帮助中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混合式情景模拟教学对提升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能力的效果。  方法  选入2016年9月到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进行培训的规范化培训学员共56名,随机分成两组,每个小组中纳入28名学员。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情境模拟教学法即:标准化病人辅助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和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础教学法,分析儿科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患沟通的理论、实践操作考核分数、学员对教学的满意度、学员沟通能力的提升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学员满意度较高,且考核分数较好,沟通能力的提升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儿科的教学工作中,科学的采用混合式情境模拟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儿科轮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医患沟通能力,全面提升临床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评价系统在普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准设计和制定评价系统(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于2020年应用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中,221名被培训者包括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24名(A组)和统招规范化培训医师97名(B组),2组按培训时间分为A1和B1(培训时间为1年)、A2和B2(培训时间为2年及以上);于培训结束后调查被培训者对评价系统的满意度。结果培训者对评价系统总体满意度为97.94%;A组和B组被培训者在一级指标医德医风、临床实践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出科考核与考勤及总成绩的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和B2有6个二级指标(医患关系、病史质量、临床基本操作、跟台手术、处理复杂病人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得分均高于A1和B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专业型硕士研究生A2在体格检查得分低于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评价系统在普外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中具有良好导向作用,对不同年资的学生培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消化内镜教学模式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消化内镜室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组与研究组。传统组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取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基础知识测试、临床病例测试和问卷测评三个方面,比较2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基础知识测试方面,研究组的总成绩以及在操作知识、临床运用层次的得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P < 0.01),而在基本理论层次的得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病例测试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测评显示,研究组在学习兴趣和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建立、医学人文情怀培养、与老师的互动、团队精神培养6个方面满意度均显著高于传统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加强住院医师对消化内镜基础和临床知识的掌握,提高其对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国家标准化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实践能力的眼科住院医师,为国家输入高素质眼科人才,并为其他学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研究以眼科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在国家标准化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对培养计划和培养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有计划有目的地将3年的培训课程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培训有不同的侧重点,并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本课题研究中增加了“门诊实践培训”过程,希望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完善眼科住院医师知识框架、提高临床思维能力;针对不同起点的住院医师,根据他们知识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计划和方案,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习进步,缩短差距。目前,我国医疗环境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医疗资源不均衡分布,医患关系紧张、暴力伤医、过劳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住院医师培训层面入手,在标准化住院医师培训课程中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引导住院医师树立职业责任感及正确价值观,提高与人沟通、团队协作、自我管理、终身学习等能力,长久将会改善整个医疗环境。  结果  在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门诊实践培训”过程,能够进一步完善眼科住院医师知识框架、提高临床思维能力;针对不同起点的住院医师,根据他们知识结构特点,制订个性化培养计划和方案,因材施教,显著提高学习效率;鉴于国内医疗大环境复杂,强化住院医师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结论  探索规范化的眼科住院医师培训体系,个性化培养不同起点的住院医师,实现眼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堂(SPOC)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心血管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12名医师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科时间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56名住院规范化培训医师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56名规范化培训医师作为观察组,采用SPOC模式教学。通过理论测试、技能考核以及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理论知识成绩和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且观察组92.9%的住院医师对SPOC新型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认为很有收获。结论SPOC教学模式有利于加深住院医师对心血管科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7):155-15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住院医师成长与医院发展。本文探讨2017~2019年安徽某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应对策略,并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通过阐述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政策内容与评价标准,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控力度,落实住院医师培训考核与奖惩措施,逐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学员的收入与待遇,从而完善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制度。进一步思考与总结现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优化医院现有人力资源配置,为探索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产科轮转住院医师在规范化培训工作中实施以问题为导向(PBL)+传统教学(LBL)的双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6名产科轮转住院医师作为实验组,接受PBL+LBL双轨教学模式;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培训的15名轮转住院医师作为对照组,采取单纯PBL教学模式。在培训结束后均进行考核及问卷调查两组医师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带教的总满意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将PBL联合LBL的双轨教学模式应用于产科轮转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中,可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天津市推行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制度之际,某部队医院对原有的住院医师考核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更合理的考核体系.方法:对2012年64名住院医师实行考核绩效挂钩,与2011年63名住院医师进行常规考核不与绩效挂钩对照,通过考核体系改革评价考核效果.结果:改革后的考核体系与改革前的考核体系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改革后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积极性,提高住院医师培训的管理效率.结论:探索建立一套适合于住院医师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可有效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一种改进的全科门诊接诊桌及带教方法及其在全科规培医师门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接诊桌的改进包括桌面加长60 cm,键盘托加长50 cm,使之适合学员及教师并列相座同时接诊,电脑显示器、键盘及鼠标等可在学员及教师之间移动。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规培第2年的全科住院医师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各30名),分别采用改进法、传统教学法进行门诊带教。2组学员在接受门诊带教前及1个月的门诊带教后分别进行3个不同病种3个考站的Mini-CEX评估,规培医师和带教教师对2次评估进行满意度的评分。 结果 门诊带教后,2组学员Mini-CEX各项评分比带教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学员在医学面谈技能、沟通技巧、条理性/效率、临床综合能力的评分上均高于B组(均P<0.05);在查体技能、人文素质/专业精神、临床判断的比较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培医师及带教教师对2次Mini-CEX评价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通过对全科诊室接诊桌及门诊带教方法的改进,能提高全科规培医师在人文关怀、沟通表达、问诊技巧、病历书写、组织效能等方面的技能水平,达到更好的门诊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