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压晨峰与早期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筛选正常高值血压119例,作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血压晨峰数值,以血压晨峰≥35 mmHg为MBPS组,〈35 mmHg为非MBPS组,同时作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并计算斑块检出率。结果: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在年龄、血脂各项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P〉0.05;晨峰组颈动脉IMT较非晨峰组增厚,班块检出率也较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压晨峰与IMT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681,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血压晨峰是早期动脉硬化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怒族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8年7至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年龄 ≥ 60岁怒族老年人1080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及体格检查。   结果   高血压检出率为29.5%(95%CI:26.8%~32.3%),正常高值检出率为29.3%(95%CI:26.5%~32.0%)。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正常高值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5);高血压检出率,离婚或丧偶的怒族老年人群高于有配偶人群;超重人群高于正常BMI人群;企事业单位人群高于农民人群;中度医疗人群负担高于轻度人群;一直饮酒人群高于曾经饮酒人群和从未饮酒人群,曾经饮酒人群高于从未饮酒人群;中度和轻度抑郁人群高于正常人群;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地区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P < 0.05)。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饮酒的跨层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个体水平协变量BMI(OR = 1.057,95%CI 1.007~1.111)、离婚或丧偶对高血压有正效应(OR = 1.901,95%CI 1.296~2.788)。   结论   怒族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饮酒、BMI、离婚或丧偶、超重、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度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关系。方法:将老年高血压患者1 102例分为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分别测量3组患者的血压和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分别为24.6%,37.3%,60.9%。结论:高血压的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机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背景 高血压是一般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CVD)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是否达标对新发CVD的影响,国内外尚缺乏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次数对新发CVD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次数对CVD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连续参加开滦集团2006、2008、2010、2012年度体检且无CVD病史、肿瘤病史的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共16 131例观察对象纳入统计分析。以观察对象完成2012年度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新发CVD、死亡或随访结束(2017-12-31)为随访终点。根据在2008、2010、2012年度健康体检中血压值是否达标将观察对象分为达标0次组(5 850例)、达标1次组(4 838例)、达标2次组(3 276例)和达标3次组(2 167例)。观察各组人群基线资料和新发脑卒中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次数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分别删除糖尿病人群、吸烟人群和高脂血症人群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不同血压达标次数组间年龄、男性占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吸烟者占比、饮酒者占比、体育锻炼者占比、糖尿病检出率、高脂血症检出率、服降压药者占比及服降糖药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4.61±0.80)年,CVD的发病密度为102.40/万人年,血压达标0、1、2、3次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7.5%、6.9%、3.4%和1.9%,经Log-Rank检验后,各组间CVD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3,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BMI水平、hs-CRP水平、高脂血症、糖尿病、服用降压药史、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后,与血压达标0次组比较,血压达标1次组、血压达标2次组和血压达标3次组发生CVD的HR(95%CI)分别为0.90(0.76,1.06)、0.53(0.42,0.68)和0.37(0.26,0.53)。在敏感性分析中,分别删除糖尿病人群、吸烟人群和高脂血症人群后上述结果未发生改变。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次数多是CVD的保护因素,持续血压达标可以降低CVD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Liu J  Zhao D  Wang W  Li ZA  Yong Q  Sun H  Huang K  Zhao Q  Tian J  Sun JY  Wu Z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0):1386-1389
目的 探讨北京大学社区队列人群基线(1992年)血脂水平及10年(1992年至2002年)血脂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992年在北京大学社区建立了年龄为35~64岁共1985人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取得了基线调查数据;在2002年对该人群再次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本研究对两次调查资料完整的1331人基线血脂水平及10年血脂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北京大学社区45~74岁研究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IMT)的增厚率为47.8%,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为29.9%.(2)在基线总胆固醇(TC)<3.64mmol/L时,10年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为19.7%,TC≥6.2 4 mmol/L时,颈动脉斑块的患病危险是低TC水平(<3.64mmol/L)组的3.1倍(46.8%).随着基线TC水平的增加,10年后颈动脉斑块、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P<0.001).(3)1992年和2002年查体TC均正常者中有颈动脉斑块者319人(32.0%);1992年和2002年查体TC均异常者中有颈动脉斑块29人(50.0%).结论在调查者中45~74岁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普遍存在.随着基线总胆固醇水平的上升,无论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还是IMT增厚率均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贵州省15岁及以上人群正常高值血压状况,分析正常血压发展为正常高值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加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健康管理,降低新发高血压患者,促进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10月选取贵州省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共抽取8个区/县、16个街道/乡镇、64个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 480份,有效回收率为88.68%。以访谈式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业情况等基本人口学特征以及吸烟、饮酒等行为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及血压的测量。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 480人中正常血压组4 433人(32.89%),正常高值血压组5 592人(41.48%),高血压组3 455人(25.6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居住地、体质指数(BMI)、腰围是贵州省15岁以上人群正常血压发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饮酒情况、BMI、腰围是贵州省15岁以上人群正常高值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贵州省15岁及以上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所占比例较大,性别、年龄、居住地、BMI、腰围是影响正常血压发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的影响因素,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饮酒情况、BMI、腰围是影响正常高值血压发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于涛  李娟  宋梅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888-889
目的了解血压正常高值人群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418例既往未诊断高血压的体检者资料,分析血压正常组、血压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与代谢的关系。结果血压正常高值者占44.7%,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体重指数、肌酐、尿素氮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血压组(P〈0.05)。高血压者较血压正常高值者更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结论在血压正常高值阶段已经存在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重视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作为观察组和7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脑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脑出血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57例)和无斑块组(58例),对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Cys C、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C反应蛋白水平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组年龄、高血脂病史比例、Cys C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ys C水平是脑出血病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早期监测血清Cys C水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斑块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龄与中低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超声指标差异。方法选取年龄≥65岁急性脑梗死病人134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80岁)和中低龄组(65~79岁)。分析2组病人超声指标的差异,主要包括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斑块部位、斑块性质以及血管狭窄程度等。结果2组病人的斑块数目、IMT增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在右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检出率高于中低龄组(P < 0.05);高龄组与中低龄组病人的斑块性质、血管狭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龄老年急性脑梗死病人右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较多见,而不稳定斑块较少见,血管狭窄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0.
张敏  黄泳贤 《当代医学》2010,16(32):90-91
目的观察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方法门诊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血压正常对照组36例,全面收集相关病史。采用高分辨彩色多谱勒超声仪测量颈总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厚度。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IMT高于血压正常对照组(0.88mmvs0.64mm,P〈0.05);高血压组斑块检出率高于血压正常对照组(22.5%vs16.7%,P〈0.05);血压正常对照组、高血压不合并危险因素组、高血压合并危险因素组间的颈动脉IMT呈递增趋势(0.64vs0.76vs1.10,P〈0.05)。高血压病程、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和白细胞计数与颈动脉IMT成正相关。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与高血压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血压亚临床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水平动脉顺应性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亚临床血管病变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桡动脉脉搏分析仪和血管外超声检测69例正常血压者、42例正常高值血压者、87例1级高血压和38例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C1)、小动脉顺应性(C2)和颈动脉IMT。结果:①随着血压水平的增高,C1和C2逐步减低,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总动脉IMT在正常高值组与正常血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l级及2级以上组IMT均增厚,与正常血压组和正常高值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卡方分析表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C1异常减退率分别为0%、1.4%、2.4%,组间无统汁学差异(P>0.05)。C2异常减退率在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和高血压组分别为23.3%、42.9%和77.9%,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动脉顺应性C2降低早于血压升高、C1减退和颈动脉IMT增厚,提示C2减低能更早更敏感地反映不同血压水平亚临床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肥胖度下高血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3~10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肥胖和/或高血压青年患者120例,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Ⅰ组25例、Ⅱ组41例、Ⅲ组44例、Ⅳ组10例,其中1级高血压44例、2级高血压52例、3级高血压24例.比较不同高血压水平及肥胖度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IMT,经Spearman秩检验分析肥胖前状态(BMI<30.0 kg/m2)及肥胖(BMI≥30.0 kg/m2)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斑块检出率、IMT均随着高血压及肥胖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且各组间斑块检出率、IMT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当BMI<30.0 kg/m2时,SBP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886,P=0.000),而DBP与IMT无相关性(r=0.319,P=0.086);当BMI≥30.0 kg/m2时,SBP和DBP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r=0.767,P=0.000;r=0.394,P=0.001).结论 高血压和肥胖均可导致IMT增加,肥胖前状态患者SBP与IMT及肥胖患者SBP和DBP与IMT均呈显著正相关,IMT可为预测青年肥胖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左室构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和颈动脉结构的变化。方法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超声左室构型分为四组:正常构型组(n=34)、向心性重构组(n=18)、向心性肥厚组(n=11)和离心性肥厚组(n=15)。测定与比较各组24 h动态血压、左室功能、颈动脉内径、血流参数和斑块发生率。结果向心性肥厚组24 h平均收缩压高于正常构型及向心性重构组(P<0.01)。离心性肥厚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正常构型组(P<0.05),Tei指数高于正常构型组(P<0.05)。向心性肥厚和离心性肥厚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高于正常构型组(P<0.05),且向心性肥厚组颈动脉分叉处IMT高于其他三组(P<0.01)。向心性肥厚组斑块检出率(54.55%)较高,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不同左室构型左心功能和颈动脉结构变化不同,离心性肥厚者心功能受损最明显,心室肥厚者颈动脉重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盐酸丁丙诺啡应用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择期手术患者152例,术后给予盐酸丁丙诺啡PCEA,根据盐酸丁丙诺啡的剂量不同分为Ⅰ组(26例)、Ⅱ组(38例)、Ⅲ组(26例)、Ⅳ组(26例)和Ⅴ组(26例),术后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评估镇痛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PCEA后5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Ⅳ、Ⅴ组患者镇痛优良率分别为50.0%、100.0%、100.0%、96.2%、100.0%,Ⅰ组患者镇痛优良率显著低于Ⅱ、Ⅲ、Ⅳ、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Ⅳ、Ⅴ组患者镇痛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Ⅴ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Ⅴ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Ⅱ组1例患者出现皮肤瘙痒;5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呼吸抑制。结论应用容量100 mL、流速为2 mL·h-1的镇痛泵进行盐酸丁丙诺啡PCEA,以0.45 mg剂量镇痛效果最佳,且患者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AS)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危险因素,阐明各危险因素对不同部位AS的作用程度。方法:选择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受检者366名,根据超声影像学结果将其分为健康组(n=133)、单纯颈动脉硬化组(CAD组,n=42)、单纯下肢动脉硬化组(PAD组,n=69)和颈动脉硬化并发下肢动脉硬化组(CAD+PAD组,n=122)。分析各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HBP)、糖尿病(DM)史、高血脂和体质量指数(BMI)等危险因素,并对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受检者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为44.8%(164/366),下肢动脉硬化的检出率为52.1%(191/366)。与健康组比较,PAD组和CAD+PAD组受检者的年龄、吸烟率、HBP检出率及高血糖的检出率升高(P<0.05)。与CAD组比较,PAD组和CAD+PAD组受检者吸烟率及DM检出率均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高龄(45~59、60~74、≥75岁)、吸烟和高血糖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OR=2.520,OR=3.056,OR=6.895,OR=29.483,OR=4.136,OR=3.736,P<0.001)。结论:AS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吸烟和高血糖是AS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吸烟和高血糖者下肢AS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颈动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血压正常高值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正常高值血压受试者8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结果分成杓型组55例和非杓型组31例,分别测定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非杓型组的mAlb、IMT及LVMI均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和P<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老年正常高值血压者早期靶器官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相关参数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颈动脉硬化分为颈动脉正常组(n=44)和颈动脉硬化组(n=71),行24h动态血压检测,对比两组动态血压参数的差异,分析其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 与颈动脉正常组相比,颈动脉硬化组各时段的收缩压、脉压差、收缩压标准差均增大,夜间收缩压下降率降低,非杓型血压占比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颈动脉硬化与各时段的收缩压标准差呈正相关,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是EH合并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常的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对EH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EH患者为EH组,根据是否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单纯EH组(n=40)与EH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n=42),选取血压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超声检测EH组与正常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及斑块回声强度。结果:EH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粥样斑块面积、斑块回声强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越严重,斑块面积越大,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越高(P<0.05);单纯EH组的颈动脉斑块大于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内-中膜厚度小于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EH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高于血压正常者,且EH合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杓型组(73例)、非杓型组(72例)和反杓型组(34例),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分析3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的IMT、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1.17±0.18)mm、64.71%,(1.03±0.15)mm、64.38%]均高于杓型组[(0.93±0.19)mm、18.92%](均P<0.05).(2)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55.88%、36.99%)均高于杓型组(14.86%)(均P<0.05).(3)反杓型组IMT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非杓型组(均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增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反杓型节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构型(LVG)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之间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106例,按Ganau分类法分为4型:正常构型(Ⅰ组)28例、向心性重构(Ⅱ组)32例、向心性肥厚(Ⅲ组)26例及离心性肥厚(Ⅳ组)2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美国超声协会推荐的方法测量室间隔(I 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同时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 MT)、观察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从而判断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颈总动脉的I MT在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呈递增趋势,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Ⅲ组、Ⅳ组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Ⅱ组与Ⅰ组及正常对照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高血压各组CAS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变化与颈总动脉I MT基本一致;同时高血压病患者LVM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间有显著正相关(r=0.55,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室构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