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朱剑  李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54-56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AMI患者外周静脉血,ELISA方法检测BNP水平;行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AMI患者左心室大小、收缩及舒张功能及右心室功能,心电图观察AMI患者梗死部位;分析AMI患者血浆BNP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AMI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3784.57±634.50)pg/mL vs(68.35±6.97)pg/mL,P = 0.000];不同部位AMI患者血浆BNP水平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MI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05,r = -0.53);Killip分级为Ⅲ级、Ⅳ级AMI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可能是评估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前白蛋白(PAB)比值、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对其并发心力衰竭(H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糖、血压、血脂、心梗等相关指标。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将AMI患者分为HF组(n=31)、非HF组(n=33)。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分析hs CRP/PAB对AMI患者并发HF的预测价值及诊断效能。结果:与非HF组比较,HF组患者年龄、CKMB、NT-pro BNP、hs CRP、ln(hs CRP/PAB)均升高,LVEF、PAB均降低(P<0.05)。随着Killip心功能分级的增加,AMI并发HF患者血清hs CRP、ln(hs CRP/PAB)均升高,PAB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NT-pro BNP、ln(hs CRP/PAB)是AMI患者并发H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EVF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hs CRP/PAB是AMI患者并发HF的独立危险因素,综合血清hs CRP/PAB、NT-pro BNP、LVEF有助于AMI患者并发HF预测评估,从而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n=99)、Ⅲ级组(n=75)与Ⅳ级组(n=86);同时,选取同期5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BNP、CysC、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出院3个月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Ⅲ级组和Ⅳ级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BNP、CysC水平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BNP、CysC水平及LVEDD均明显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且LVEF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心功能等级越高,血清BNP、CysC、LVEDD水平越高,LVEF越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NP水平与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C及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5);BNP水平与LVEDD呈负相关(P<0.05)。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组血清BNP、CysC、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血清BNP、CysC、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会增加近期不良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4.
曹峰  黄金稳 《当代医学》2014,(24):92-93
目的 分析脑钠肽(BNP)检测在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陕西省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NYHA分级分为Ⅰ级组(n=21)、Ⅱ级组(n=25)、Ⅲ级(n=27)组及Ⅳ级组(n=19),另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4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吸氧,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治疗,而且所有研究对象均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对照组及治疗前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BNP水平分别为(62.1±21.6)ng/L、(134.6±34.3)ng/L、(381.2±87.2)ng/L、(731.3±131.2)ng/L及(1293.9±198.3)ng/L。5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BNP水平分别为(74.1±19.4)ng/L、(183.4±34.2)ng/L、(253.3±65.3)ng/L、(291.6±93.1)ng/L。治疗后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均有所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病情进展而升高,治疗后患者BNP水平显著下降,故可以通过检测血浆BNP水平对患者心功能及治疗的预后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的关系,探讨血浆BNP、UA和hs-CRP水平与心功能及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许昌市中医院住院的CHF患者186例为观察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n=41),心功能Ⅲ级组(n=85)和心功能Ⅳ级组(n=60);另选取年龄和性别与观察组匹配的50例体检心功能和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血浆BNP、UA、hs-CRP水平及LVEF并进行比较。根据患者Cr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Cr<133 mmol·L~(-1)组,133 mmol·L~(-1)≤Cr≤177 mmol·L~(-1)组和Cr>177 mmol·L~(-1)组;根据患者BUN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BUN<7.0 mmol·L~(-1)和BUN≥7.0 mmol·L~(-1)组,分析血浆BNP、UA、hs-CRP水平与BUN、Cr、LVEF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浆BNP、UA、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下降,LVEF逐渐降低,血浆BNP、UA、hs-CRP水平逐渐升高,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UA、hs-CR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53、-0.625、-0.802,P<0.05)。133 mmol·L~(-1)≤Cr≤177 mmol·L~(-1)组及Cr>177 mmol·L~(-1)组患者血浆BNP、UA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Cr<133 mmol·L~(-1)组(P<0.05);Cr>177 mmol·L~(-1)组患者血浆BNP、UA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133 mmol·L~(-1)≤Cr≤177 mmol·L~(-1)组(P<0.05)。BUN≥7.0 mmol·L~(-1)组患者血浆BNP、UA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BUN<7.0 mmol·L~(-1)组(P<0.05)。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血浆BUN、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下降,血浆Cr及BUN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降低;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患者BUN、Cr水平及LVEF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UN和Cr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51、-0.837,P<0.05)。在同一肾功能级别中,血浆BNP、UA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1);在同一心功能分级中,随着肾功能的下降,血浆BNP、UA水平逐级升高(P<0.05)。血浆BNP、UA水平与Cr水平呈正相关(r=0.825、0.796,P<0.05)。结论血浆BNP、UA、hs-CRP水平可作为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联合检测血浆BNP、UA、hs-CRP及肾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水平。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60例,其中收缩性心力衰竭(SHF)106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54例;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4例,Ⅲ级82例,Ⅳ级34例。另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对象的血浆BNP水平,超声检测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各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VEF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SHF组血浆BNP高于DHF组〈0.01),LVEF低于DHF组(P〈0.01)。随着NYHA分级的递增,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逐渐增高(P〈0.05),LVEF逐渐降低(P〈0.05)。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965,95%置信区间为0.933~1.010,以98.55 pg/ml做为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为92.7%,特异度为94.5%,准确度为93.0%。结论血浆BNP可为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1)、线粒体耦联因子-6(CF6)、心锚重复蛋白(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中的意义。方法:2017年4月—2020年4月收治90例冠心病合并CHF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另分为3个亚组:心功能Ⅱ级组:28例,心功能Ⅲ级组:32例,心功能Ⅳ级组:30例;同时纳入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共5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记录ADAMTs-1、CF6、CARP、脑钠肽(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ADAMTs-1、CF6、CARP、BNP、LEVDD、LVEF水平差异及ADAMTs-1、CF6、CARP、BNP、LEVDD、LVEF水平在心功能分级中的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观察冠心病合并CHF患者ADAMTs-1、CF6及CAR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ADAMTs-1、CF6、CARP、BNP及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218、27.004、28.394、35.227、28.164,均P<0.05)。血清ADAMTs-1、CF6、CARP、BNP、LVEDD水平:Ⅳ级组>Ⅲ级组>Ⅱ级组,LVEF:Ⅳ级组<Ⅲ级组<Ⅱ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4.94、68.87、260.62、141.85、1 258.53、17.97,均P<0.05)。冠心病合并CHF患者ADAMTs-1、CF6、CARP水平与BNP、LVEDD呈正相关(均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ADAMTs-1、CF6、CARP水平对冠心病合并CHF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分级为四组,Ⅰ级组27例,Ⅱ级组,28例,Ⅲ级组31例、Ⅳ级组29例,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83),比较各组患者血浆BNP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血浆BNP表达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加重,血浆BNP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增厚(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5),血浆脑钠肽表达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72,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625,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BNP表达水平[(978.54±402.61)pg/ml]明显高于存活组[(362.16±171.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BNP和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将其分为心功能Ⅱ级组34例,心功能Ⅲ级组31例及心功能Ⅳ级组29例。采用快速定量心力衰竭诊断仪测定患者的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NP水平、心脏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患者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而心功能重级(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的LVESD、LVEDD、LVESV、LVEF、FS和E/A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V、CO、LVEDV及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BNP水平、LVESD、LVEDD、LVESV、E/A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LVESD、LVEDD、LVESV、E/A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LVEF、FS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收治的无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组织多普勒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之比(E/E')>15,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为Ⅰ级,诊断为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患者60例,作为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LVEF>50%,组织多普勒E/E'>15,NYHA分级为Ⅱ级以上,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组80例。同期选择来本院就诊的无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LVEF>50%,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其他疾病患者80例,作为心功能正常组。测定受试者NT-pro BNP水平,比较不同心功能状况下NT-pro BNP水平的差异。结果舒张性心力衰竭组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和心功能正常组[(479±62)ng/L比(217±35)ng/L、(63±16)ng/L,P<0.05]。无症状舒张功能障碍组NT-pro BNP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P<0.05)。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与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r=0.775,P<0.05)。结论 NT-pro BNP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升高的程度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舒张性心力衰竭NT-pro BNP早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全身性感染患者B型尿钠肽原(BNP)水平,并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心室结构、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阐明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力衰竭(心衰)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全身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心衰分为心衰组(n=35)和非心衰组(n=79),检测所有患者血浆BNP水平;利用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采用Killip分级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并与血浆BNP水平和LVEF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采用BNP水平检测、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和BNP水平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BNP水平和LVIDD值均明显高于非心衰组(t=8.985,P=0.039;t=11.459,P=0.028),LVEF值明显低于非心衰组(t=9.852,P=0.031);全身性感染患者心功能Killip分级与血浆BN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90,P<0.05),与LVEF值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785,P<0.05);BNP检测联合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BNP水平检测联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P<0.05)。结论: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联合BNP水平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全身性感染并发心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虹霖 《当代医学》2014,(25):81-8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脑钠肽(BNP)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3月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86例AMI患者。入院时测定BNP浓度,根据早期血浆BNP水平分为A、B、C组,分别为BNP〈800pg/mL、800~8000pg/mL、〉8000pg/mL。比较不同BNP水平组3个月内患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的患者人次数,以及随访结束时生存情况和再次心脏彩超测得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舒张末期内径(LVED),并进一步计算出ΔLVED,ΔLVED=(恢复期LVEDV-急性期LVEDV)/急性期LVEDV。结果 C组因心衰再入院率和死亡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随着BNP水平升高,LVEF逐渐降低,ΔLVED逐渐升高,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血浆BNP〉8000pg/mL,3个月内因心衰再入院治疗和死亡的可能性增加。血浆BNP水平越高,左室心肌收缩能力损害和心室重塑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可以为AMI患者近期预后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或不同病因对神经内分泌水平及心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CHF患者168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72例(Ⅲ级)、B组96例(Ⅳ级),并根据基础病因分为Ⅰ组76例(冠心病)、Ⅱ组52例(扩张性心肌病)、Ⅲ组40例(高血压病),对不同病因及心功能分级的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nglI)、醛固酮(ALD)、脑钠肽(BN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PRA、AngⅡ、ALD、BNP、LVEDD及LvEF检测值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三组上述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F患者心功能越差,其神经内分泌水平被激活得更明显,从而促进了PRA、AngⅡ、ALD及BNP的释放,并加剧了心室重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NYHAⅡ级12例,Ⅲ级14例,Ⅳ级14例)为实验组,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为对照组1,以健康患儿40例为对照组2。实验组在急性期(心力衰竭发作后6~12小时)和恢复期(心力衰竭完全缓解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1在入院时和肺炎好转5天左右检测脑钠肽,并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对照组2测定脑钠肽及同时床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三组脑钠肽量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急性期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及对照组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I及对照组2;心衰患儿越严重,脑钠肽值越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越低;实验组恢复期脑钠肽较急性期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急性期明显增高;对照组1入院前及肺炎好转5天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脑钠肽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脑钠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2)脑钠肽越高、LVEF越低,心力衰竭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MI急性早期空腹高血糖与住院新发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将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3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195)/空腹高血糖组(n=141);再次分组:心功能KillipⅠ级133例/79例、Ⅱ级52例/37例、Ⅲ~Ⅳ级10例/25例。结果 空腹高血糖组男性、有吸烟史、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糖尿病史、心功能KillipⅡ~Ⅳ级、使用利尿剂、CK-MB较高(P〈0.05);心功能KillipⅠ级男性较低,糖尿病史比例、房颤发生率、Ⅱ级房颤发生率较高(P〈0.05);空腹高血糖是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房颤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将AMI空腹高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有利于降低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对AMI患者疾病预后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丙清  陈森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86-1686,1748
目的研究慢性稳定性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入院后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按NYHA分级,Ⅱ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4例,失代偿性心衰26例;Ⅲ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6例,失代偿性心衰24例;Ⅳ级16例,其中稳定性心衰4例,失代偿性心衰12例。采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BNP数值在NYHA分级Ⅱ、Ⅲ、Ⅳ各组间(包括稳定期、失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及LVEF在慢性稳定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及LVEF在失代偿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的升高与NYHA分级成正相关,左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内径与慢性稳定性心衰分级成正相关,与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