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讨论三角韧带修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合并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25例,采用带线锚钉联合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骨折愈合良好。随访24~52个月,平均随访37.5个月,无关节不稳定,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1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断裂的三角韧带联合钢板螺钉固定踝关节骨折能有效维持踝关节稳定性,促进三角韧带愈合,踝关节远期功能更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前-外展型Ⅱ度损伤中对三角韧带断裂手术修复、重建的必要性及效果。方法分析应用带线锚钉固定三角韧带治疗踝旋前-外展型不伴有内踝骨折的Ⅱ度损伤9例。结果本组年龄18~57岁,左踝4例,右踝5例,三角韧带深、浅层全部断裂。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石膏固定4~6周。患者全部骨愈合,无行走疼痛等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等症。根据Mazur[1]评分标准:优7例,良2例。结论旋前-外展型踝关节损伤中,对于内侧结构的三角韧带断裂的手术内固定极有必要,尤其对仅出现外踝骨折的旋前-外展型踝关节损伤的三角韧带损伤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rÖm术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CLA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行带线锚钉+改良Gould-BrostrÖm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改良Gould-BrostrÖ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Danis-Weber B型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对15例Danis-Weber B型骨折脱位患者先予切开复位和钛板内固定外踝骨折,然后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稳定性.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8个月,平均15.6个月.均无感染、皮瓣坏死、螺钉松动、创伤性关节炎等术后并发症.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为79~97分,平均87.6分.15例疗效评定为优12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对于伴三角韧带损伤的Danis-Weber B型骨折,治疗上除使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外,还需对断裂的三角韧带进行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缝合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于腓骨远端置入2枚不可吸收带线骨锚钉,缝合外侧副韧带残端,观察手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19.6±6.7)个月。术后12个月时AOFAS评分82~100分,平均(90.23±14.62)分较术前(45.87±12.32)分有明显改善(P<0.05);优19例,良8例,优良率90%。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获得较好恢复。结论采用带线骨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及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33例,采用腓骨远端截骨矫形钢板固定,带线锚钉固定修复外侧韧带,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踝关节不稳定。术前及术后行踝X线及MRI检查,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腓骨骨性愈合,踝穴形态恢复,术后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术前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75.7±10.3)分,末次随访时为(88.3±4.1)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评分优28例,良5例。结论:采用腓骨远端截骨矫形钢板固定截骨端,带线锚钉修复外侧韧带,治疗外踝骨折畸形愈合合并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恢复踝穴形态,同时增加踝关节稳定性,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效果。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患者20例,采用带线锚钉骨膜与腓骨长短肌腱鞘进行缝合加固手术,术后石膏托固定固定踝关节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同时利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根据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踝关节不稳发生。结论:利用锚钉进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的修复,具有手术创伤小,同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腓骨短肌的功能,从而达到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伴随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了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16例,其中,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6例,均对骨折行切开复位板钉或张力带内固定,三角韧带行切开探查并行手术修复以恢复踝关节内侧结构的稳定性。术后随访评价指标包括X线检查、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全部病例得到30~84个月,平均47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已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8周(10~14周),未发生伤口并发症。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8例,良8例,优良率100%,平均93分(85~100分)。VAS为0.94分(0~2分)。结论:在处理踝关节骨折时,应重视是否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如损伤严重,手术修复或重建断裂的三角韧带能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结果。  相似文献   

9.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安徽医学》2017,38(10):1262-1265
目的 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2.8%,对照组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在术后1个月为(77.26±8.03)分,术后6个月为(94.12 ±8.63)分,较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为(4.61±1.42)°,距骨前移距离为(3.09±1.21)cm,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当天为(4.93±1.03)分,治疗后1个月为(2.14 ±0.92)分,对照组治疗当天为(5.12±1.06)分,治疗后1个月为(3.21 ±0.9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不良事件.结论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患者36例,对外踝骨折AO分型,均为A1型陈旧性骨折,采用带线锚钉修复外踝陈旧撕脱骨折同时修复外侧副韧带。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足的功能。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踝部疼痛。 结果36例术后均获随访10~25个月,平均14.8个月。AOFAS由术前(62.5±14.4)分改善至术后(94.6±5.2)分(P<0.05)。末次随访AOFAS评分优24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改良Baird-Jackson 评分:优26例,良9例, 可1例,优良率为97.2%。踝部疼痛VAS评分术前(7.2±0.6)分改善至术后(3.7±0.6)分(P<0.05),末次随访评分优25例,良10例,可1例。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基本恢复,疼痛缓解。 结论采用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外踝撕脱骨折,重建外侧解剖结构,可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将2016年4月—2019年6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77例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进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运用Baird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同时观察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77例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全部复位成功,术后功能恢复较为满意;交通事故伤、运动伤、坠落伤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100.00%、100.00%、90.48%,3种不同损伤因素的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76,P=0.144);术后1.5年随访中均未出现机械性踝关节不稳等相关并发症。 结论 踝关节三踝骨折伴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锚钉修补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提升踝关节灵活性、稳定性,且踝关节恢复情况佳。   相似文献   

12.
林晓峰 《中外医疗》2016,(35):91-93
目的:探究锚钉修复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治疗的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3例。乙组患者行内固定治疗,甲组患者额外予三角韧带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评分)、距骨倾斜角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甲组总体优良率为95.35%,乙组为79.07%,甲组明显优于乙组(P<0.05);甲组与乙组治疗前距骨倾斜角分别为(13.29±2.41)°、(13.21±2.37)°。治疗后(1.17±0.21)°、(6.67±0.32)°,治疗后甲组明显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锚钉修复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较单纯内固定而言能改善关节功能及距骨倾斜角,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患者应用有限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混合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Pilon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法和混合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及1年,Ⅱ型骨折Mazur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III型骨折Mazur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结论 Pilon骨折患者行混合固定法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姜辉   《中国医学工程》2021,(3):89-93
目的 探讨术中同期韧带修复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患者共183例临床资料,其中未行同期韧带修复者共48例设为A组,术中行同期韧带修复者135例设为B组,而B组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浅层修复(54例),深层修复(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手术重建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下胫腓联合稳定性的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3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3例Ⅳ度不伴有三角韧带损伤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手术病例。手术方法为外踝钢板固定,内踝2枚螺钉固定,修补下胫腓联合前韧带,依后踝骨块大小决定是否进行螺钉固定。然后进行拉钩试验检测下胫腓联合稳定性。若不稳定,加行下胫腓螺钉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复查。结果随访12-48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术后均未发现下胫腓联合分离。后踝固定33例,未固定后踝20例。术中拉钩试验共发现14例下胫腓联合不稳,均为未固定后踝患者。末次随访时按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标准,后踝固定组优良率为84.8%;未固定后踝组优良率为75.0%。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后踝固定与否是决定能否有效重建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前内侧入路拉力钉固定并自体骨植骨治疗陈旧性内踝骨折的疗效,为此类临床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陈旧性内踝骨折患者9例,均为扭伤所致,术前曾行时间不等的非手术治疗,病程为43~128(83.0±34.6)d。采用前内侧入路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固定并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3例伴三角韧带损伤者加用带线锚钉修复。术后观测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内踝间隙宽度及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评价其疗效。结果 9例患者随访12~36(24.7±7.6)个月,术后3~5(3.8±0.7)个月骨折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踝关节不稳或创伤性关节炎。末次随访时,内踝间隙宽度由(4.4±0.9)mm缩小至(2.4±0.3)mm, AOFAS评分由(47.3±6.2)分升高至(93.4±9.3)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依据AOFAS评分,优6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 前内侧入路拉力钉固定并自体骨植骨治疗陈旧性内踝骨折,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足踝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关节镜下医用钢丝与Orthocord 缝线内固定方案治疗Meyers- Mckeever Ⅲ、Ⅳ 型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该院2011 年6 月-2015 年6 月收治胫骨远端闭合性 骨折患者10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分别采用微创关节镜下医用钢丝 与Orthocord 缝线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止血带应用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HSS 评分、 Lysholm 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Lachman 试验阳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 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止血带应用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SS 评分、Lysholm 评分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对照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Lachman 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创关节镜下 Orthocord 缝线内固定方案治疗Meyers-Mckeever Ⅲ、Ⅳ型胫骨髁间棘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提高术后关 节功能恢复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概率,价值优于医用钢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及术后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和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作为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