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评价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订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修订、完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8、0.838。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W=0.492、W=0.471、W=0.384,各指标均值>3.50分,标准差<1.00,变异系数<0.25。最终确定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相对集中,构建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诺丁斯关怀理论构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指标体系,为评估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方法和策略。方法在诺丁斯关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法和质性访谈法,并选取来自安徽省的29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以确立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果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6.67%和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0.87,第一轮专家函询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282,第二轮为0.276;各指标赋值均数为4.69~4.93;变异系数为0.052~0.169,分值均符合要求。经过2轮德尔菲初步构建了一套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92个三级指标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结论运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及集中程度均较高,可作为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3.
韩荣燕  詹建伟  王弋  黄赣英  方金燕 《浙江医学》2022,44(9):980-983,989
目的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及调查研究初步拟定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均为100.0%,第1轮及第2轮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和0.905,第1轮及第2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和0.31,最终确定的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8项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可为培养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构建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职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开展职业胜任力评价、提高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拟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分别为97%和96%,权威系数为0.827和0.812,协调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初步确立了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职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它由2项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及相应的指标权重构成。结论 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职业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为完整和全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将80名就职于麻醉专科护士、院内骨干轮转护士、其他医院麻醉科工作护士纳入研究构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并进行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考核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麻醉风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胜任能力。结果培训后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考核各条目的自我评分、麻醉风险相关知识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胜任力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 0.01)。结论针对麻醉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风险意识、胜任能力,在提高麻醉专科医疗质量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柯式模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法、德尔菲法构建陕西地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后最终形成4个一级指标(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14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9、0.838,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68、0.176、0.159(P < 0.05~P < 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陕西地区三级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强,可为中医医院开展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Donabedian的三维质量结构模式为理论框架,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拟定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是0.866和0.874,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是0.367和0.416(P < 0.01);各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显示,变异系数(CV) < 25%,说明一致性好。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胃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贴近临床、有专病特色,能有效规范护士的行为, 评价胃癌的围手术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专家咨询及文献查阅构建出符合我国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20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定量分析各指标的比重。从而判断出评价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指标体系。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90,判断系数为0.86,熟悉程度为0.94;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34和0.73,专家咨询的结果可信。结论文献查阅及专家咨询方法对于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临床可信度较高,可以成为较为客观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构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评价体系。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8月,通过半结构访谈法,结合文献分析,初步拟定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选取21名来自5家中医医院及医学高校的相关专家,完成2轮咨询及指标权重赋值,筛选并确定评价指标;使用SPSS 16.0录入与处理数据。结果 确定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培训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0项;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0.260 9、0.259 8、0.257 0、0.222 4。专家两轮积极系数为100%、95.24%,权威系数0.88,变异系数分别为(0.092 3~0.162 8)和(0.043 0~0.182 7)。结论 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为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培训目标确立提供指引,也为保障培训质量、主管部门实施培训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学生胜任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文献研究结果和小组意见,拟定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两轮咨询,对专家积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共有21名不同职业专家参加,两轮有效回收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0,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第二轮问卷的各指标变异系数平均波动于0.06~0.20,最终建立由自我能力提升、职业能力、关系管理能力、职业情谊、个性特质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结论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意见趋于一致,协调程度较高,建立的指标体系可用于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为构建口腔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和小组访谈拟定初始胜任力指标,并采用德尔菲法对27名专家进行咨询,探讨口腔医学生应具备的胜任力。两轮专家咨询后确定了8个一级指标和50个二级指标的口腔医学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研究显示,该指标体系能够为培养和评价口腔医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小组讨论拟定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指标体系的初稿,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立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  相似文献   

13.
陆萍  陆志敏  钱志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553-3560
背景 家庭医生岗位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岗位交错重叠、职责分工模糊已成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阻碍。如何识别和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需要一套衡量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考评工具。目的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及竞聘上岗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访谈法初步拟定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法对31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由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删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咨询后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852>0.70,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50、0.280(P<0.01),最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0.053、0.119、0.187、0.146、0.146。结论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3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更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将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依据我国ICU的现况,构建一套客观、科学的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对17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结果: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标组成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出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为0.85,判断系数0.82,熟悉系数0.88;一、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42、0.586.结论: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各级指标的条目可信度高,对ICU专科护士的临床任用、考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影像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影像科护士的筛选、培训、考核等提供参考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小组讨论及行为事件访谈编制影像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初稿及专家函询表.而后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获得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条目权重.结果 影像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涵盖5个一级...  相似文献   

16.
段小燕  周建荣  林双兰  邓维 《重庆医学》2015,(19):2623-2625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正畸专科助手胜任力评价模型,为正畸专科助手的选拔、培训、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在半结构访谈及文献法的基础上,初步构建口腔正畸专科助手胜任力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对22名口腔正畸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咨询。调查结果应用 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轮专家咨询后,其积极系数为95.45%,权威系数为0.865,协调系数显著性检验均为 P<0.01,构建的口腔正畸专科助手胜任力评价模型包括正畸专科助手入职条件,4条Ⅰ级指标、15条Ⅱ级指标评价体系。结论构建的口腔正畸专科助手胜任力评价模型结果可靠,可作为口腔正畸专科助手选拔、培训、考核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背景 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承担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人才要素,其岗位胜任力直接影响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目的 构建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2年9—12月,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3位行业专家进行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确认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排,最终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熵值法明确各级指标权重,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指标权重最高,为核心指标。指标体系通过小样本信效度检测,均处于可接受水平。结论 初步构建了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选贤任能,为评价基层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订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采用德尔菲法对3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 确立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30/30), 专家权威系数为均为0.91, 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77、0.396(均P<0.001)。最终形成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师资要求及学员准入条件、考核评价5个部分, 共86个要素。结论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科学、可靠, 可为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一套助产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课题研究团队研讨,初步拟定助产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及项目,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论证,最后确定指标体系。结果专家应答率1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72±0.05);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为3.20~4.80,变异系数为0.09~0.15,均符合筛选标准。本研究构建的助产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由5个维度30个项目组成。结论构建科学的助产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助产专业毕业生核心胜任力状况进行评估,为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符合我国卫生领域的护理部主任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0个省市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及护理心理5个领域的30名专家针对指标的选择及权重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9,专家意见协调系数为0.243(P0.01)。最终确定的护理部主任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护理部主任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护理部主任的选拔、培训、考核及淘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