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在小鼠肝癌皮下瘤模型中探究肝癌靶向肽介导负载甲氨蝶呤(MTX)的肝癌细胞来源外泌体(tumor-derived exosome-TEX)的抗肿瘤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法收集负载MTX的小鼠肝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TEXMTX);利用外泌体特异锚定短肽CP05将肝癌靶向肽SP94修饰在TEXMTX表面,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外泌体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ExoQuick?TC试剂盒与超滤法结合分离纯化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外泌体,通过电镜、外泌体蛋白标志物CD63进行鉴定。用纯化的前列腺癌细胞外泌体处理前成骨细胞,提取总RNA,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早期成骨分化标志物Runx2、Osx和中期成骨分化标志物 Alp的表达情况。此外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方法检测成骨分化情况。结果:前列腺癌细胞外泌体可以进入到前成骨细胞中,并且外泌体处理前成骨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Alp、Runx2与Osx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5),染色结果显示成骨分化受抑制。结论:在前列腺癌中,前列腺癌细胞会分泌出外泌体作用于前成骨细胞,并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外泌体富集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及代谢产物等,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基于外泌体的无创、早期和快速诊断的液体活检正成为肿瘤新型标志物诊断技术,而且随着外泌体的分离和检测方法的进展,肿瘤外泌体标志物的诊断及其靶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转化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阐述肿瘤外泌体标志物应用及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富集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及代谢产物等,在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基于外泌体的无创、早期和快速诊断的液体活检正成为肿瘤新型标志物诊断技术,而且随着外泌体的分离和检测方法的进展,肿瘤外泌体标志物的诊断及其靶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转化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阐述肿瘤外泌体标志物应用及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白及多糖对酪氨酸酶(TYR)活性及黑色素形成相关蛋白TYR、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表达的影响。方法:超声提取白及多糖粗品。用不同浓度的白及多糖(0.05、0.1、0.2、0.4、0.8 g/L)和曲酸(阳性对照,0.1、0.2、0.4 g/L)作用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用于检测细胞活性、TYR活性;各组细胞分别加入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及不同浓度药物共培养后检测黑色素含量;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α-MSH)、曲酸组及白及多糖低、中、高剂量组,予相应干预48 h后,应用Western blot检测B16细胞TYR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曲酸组、白及多糖(0.05~0.8 g/L)组、空白组间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 g/L对TYR的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其作用与阳性对照曲酸相当;白及多糖在浓度0.1~0.8 g/L有较高的抑制黑色素生成作用(P0.05,P0.01);白及多糖浓度0.2~0.4 g/L对TYR、MITF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白及多糖可能通过抑制TYR的活性和蛋白表达及MITF的蛋白表达,起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细胞分泌的,携带大量活性物质,传递细胞间通信的纳米囊泡.肾细胞外泌体参与肾脏再生、修复及肾小管细胞间交流,调控骨细胞生长,在肾病的进展、控制及肾肿瘤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作为肾脏疾病靶向治疗剂的潜力.尿液外泌体含有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及肾肿瘤等潜在的标志物.肾脏作为机体重要器官,其外泌体(包括尿外泌体)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对其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可以精准靶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的外泌体。方法 构建靶向GBM的Ang-Lamp2b-HA质粒,将Ang-Lamp2b-HA质粒和对照pcDNA3.1载体质粒分别转染入HEK293T细胞后提取工程化外泌体Ang-exo和对照未修饰外泌体Unmod-exo,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观察两组外泌体标志蛋白表达情况,使用扫描电镜和纳米颗粒分析仪观察两组外泌体形态学表征。建立基于Transwell系统的bEnd.3/LN229体外血脑屏障模型,上下腔室分别接种bEnd.3细胞和LN229细胞,生成完整屏障后,分别在上腔室中加入已染色的Ang-exo和Unmod-exo,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两组外泌体在下腔室中胶质瘤细胞荧光强度,验证Ang-exo穿透血脑屏障能力和靶向的能力。已染色的Ang-exo和Unmod-exo外泌体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入荷瘤小鼠模型,通过活体动物成像和离体器官成像观察两组外泌体在荷瘤小鼠体内荧光分布变化,验证其穿透血脑屏障能力和靶向效果。将Ang-exo与生理盐水分别尾静脉注射入健康小鼠体内,观察比较器官变化情况,对比血液生物化...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观察中药紫河车对黑素细胞和酪氨酸酶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情况,Hunt法测定黑素合成,以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 (1)紫河车对黑素细胞具有增殖作用,其最佳增殖浓度为0.1g/L(P<0.01);(2)紫河车可增强黑素合成能力,其最佳增强能力为0.1g/L(P<0.01);(3)紫河车对酪氨酸酶亦具有激活作用,其最佳激活浓度为1g/L(P<0.01)。结论 紫河车能激活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当归对黑素细胞和酪氨酸酶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黑素细胞增殖情况,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以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结果(1)当归对黑素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其最佳促增殖浓度为1 g/L;(2)当归可增强黑素合成能力,其最佳促合成浓度为1 g/L;(3)当归对酪氨酸酶亦具有激活作用,其最佳激活浓度为1g/L(P<0.05)。结论当归可促进黑素细胞增殖、黑素合成以及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可能是当归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红花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快速筛选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红花中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筛选,明确红花中酪氨酸酶抑制剂成分,为美白祛斑剂的研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索氏提取法依次提取红花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提取物,分别检测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针对活性组分通过UPLC-Q/TOF鉴定活性成分,并结合分子对接和酶学检测验证药效成分。结果 初步筛选结果显示红花水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以及分子对接预测技术,推测其中9种成分可能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选取代表性单体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验证,确认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 谱效结合构效的筛选模式为天然产物中美白祛斑成分的筛选提供了便捷方法;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酪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酪氨酸酶(Tyr)启动子并探索其调控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在黑色素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CR法从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基因组中克隆Tyr启动子片段并与正常序列比较,并于逆转录病毒载体GlNa中调控CD基因(TyrCD)。测体外表达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来源于B16基因组的Tyr启动子重要反式作用位点未见突变。该Tyr启动子可使CD基因在B16中特异表达。转TyrCD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含药血清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TYR)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A375黑素瘤细胞,采用多巴速率氧化法研究复方中药含药血清对TYR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5%~10%)的Ⅰ方、Ⅱ方、Ⅲ方对酪氨酸酶活性无明显激活作用(P>0.05);高浓度(20%~30%)的Ⅰ方、Ⅲ方、Ⅵ方对TYR活性均有明显激活作用(P<0.05),以Ⅵ方作用最显著,且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TYR具有激活作用的中药组成复方并不一定对TYR有激活作用,具有祛风活血和补肾三重作用的Ⅵ方在促进TYR活性上优于祛风除湿Ⅰ方、养血活血Ⅱ方和滋补肝肾Ⅲ方。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建立一种规模化的牛奶外泌体纯化工艺,用于实验室制备和工业规模生产,并评价牛奶外泌体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活性.方法:取市售多种全脂或脱脂牛奶,以外泌体提取金标准——超速离心法(UC)作为对照,采用多种化学前处理方法去除乳蛋白,切向流超滤技术(TFF)进一步去除残留的乳蛋白,并实现牛奶样品的初纯与浓缩,多模式色谱法(B... 相似文献
18.
19.
豚鼠耳蜗血管纹黑色素的分布及其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豚鼠耳蜗血管纹中黑色素和酪氨酸酶的分布特征,进而了解血管纹黑色素的合成。方法 对12只杂色豚鼠,分别在光镜和电下观察血管纹中黑色素和酪氨酸酶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黑色素主要分布于豚鼠血管纹中间细胞内,基底细胞含少量黑色素,边缘细胞内无黑色素分布。酪氨酸酶分布于中间细胞Golgi体的分泌面和GERL囊泡,边缘细胞的基底细胞内无酪氨酸酶分布。结论杂色豚鼠血和纹中间细胞为黑色素细胞,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纯紫外线(UV)暴露与砷(As)和紫外线联合暴露间在色素代谢方面有无差异。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将细胞分为9组(As:0,0.1,1μmol/L;UV:5,10mJ/cm2;As UV:0.1μmol/L 5mJ/cm2,1μmol/L 5mJ/cm2,0.1μmol/L 10mJ/cm2,1μmol/L 10mJ/cm2),UV照射后,培养72h,测定黑色素水平、酪氨酸酶(Tyr)活力及TyrmRNA表达水平。结果:10mJ/cm2UV组、0.1μ(mol/L 10mJ/cm2组及1μmol/L 10mJ/cm2组的黑色素水平分别显著高于5mJ/cm2组、0.1μmol/L 5mJ/cm2组、1μmol/L 5mJ/cm2组及对照组;各组Tyr活力及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UV作用对黑色素产生水平的影响与亚砷酸纳(NaAsO2)和UV联合作用对黑色素产生水平的影响无差异,砷对紫外线的促黑素化作用没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