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输液贴指压法应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病人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再将静脉输液病人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制定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止血按压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需要按压的时间。方法:选择我科648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后分别按压3min,5min、10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拔针后按压5min已能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拔管后针眼局部止血时间延长原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比静脉留置针头和普通头皮针头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避免留置针头拔针后出现针眼局部出血现象。方法:将270例浅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5例,A组采用普通头皮针头静脉输液,B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头输液,观察两组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结果:拔针后A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中有102例<3min,占多数,超过5min只有1例,而B组病例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135例病人中只有34例<3min,超过5min却有16例,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时,拔针后针眼局部按压止血时间应延长,一般不少于8min,避免由于局部按压时间不足而引起针眼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干、湿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针眼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病人2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和消毒干棉签按压,观察有无轻度炎症反应即针眼发红,用Х^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轻度炎症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压针眼,可以减少炎性反应,促进针眼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需要按压的时间。方法:选择我科648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输液后分别按压3min、5min、10min,观察有无皮下淤血,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组的淤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拔针后按压5min已能有效防止皮下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干、湿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针眼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病人2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和消毒干棉签按压,观察有无轻度炎症反应即针眼发红,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轻度炎症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压针眼,可以减少炎性反应,促进针眼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7.
一种老年患者喜爱的静脉拔针按压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科学地探讨一种受老年患者喜爱的静脉拔针按压方式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200例老年患者共480次静脉输液按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人次,观察组采用老年患者喜爱的静脉拔针按压方式(新方法),即拔针前先用少量洛本清消毒双手,后除去2条窄小3M胶带,再一边揭开中间带有无菌吸收垫的宽型胶布2/3时,用折断的约2cm消毒干棉枝棉花部分沿着血管方向竖放于针眼处,迅速拔出针头后仍用刚揭开的宽型胶布重新拉紧粘贴,拇指按压棉花部分1min。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把消毒干棉枝头部沿着血管方向轻放于针眼处,针头拔出后左手拇指按压棉枝3min。比较两种方法的按压效果。结果:两组拔针疼痛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压后皮下血肿、针眼出血有显著性差异(P〈0.05),舒适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患者喜爱的静脉拔针按压方式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拔针按压方法。方法根据静脉穿刺观察组151例和对照组152例直压法和横压法的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直压法皮下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横压法皮下出血发生率明显地降低(P〈0.01)。皮肤针眼出血两组无明显性差异。结论静脉穿刺后皮下出血止血效果直压法明显优于横压法,既有利于病人的再穿刺,又减轻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方法30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0例:大面积按压法,示指、中指和无名指3指并排横向,将针眼上、下1-3cm全部压住,按压的力量,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有变苍白的力量正好,按压时间为3-5min。对照组150例:小面积按压,只按压针眼,用拇指指腹横向按压,力量为指尖按压变苍白,时间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方法确实有效,使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0.
门诊输液病人 ,年龄 16~ 80岁 ,平均 4 7岁 ,男68例 ,女 4 2例 ,病人的出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选择手背静脉按常规输液 ,用 612 号头皮针一次穿刺成功 ,输液中途无渗漏。用计算器随机分为 5组 ( 4个观察组和 1个对照组 ) ,经均衡性检验 ,各组在病种、性别和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方法 :输液完毕由专人负责拔针和按压血管。病人取平卧位拔针后 ,护士用棉签盖皮肤进针处及其上方血管 ,左手拇指同时压迫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根据股静脉穿刺后需加压止血 3~ 5分钟的规定时间 ,设对照组按压时间为 5分钟 ,观察组分别按压 1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娩过程中输液泵和留置针联合应用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需要静滴缩宫素产妇420例,随机分为A组(7号普通头皮针穿刺,人工调节缩宫素滴速)、B组(18号留置针穿刺,用输液泵控制缩宫素滴速)各210例。观察雨组产妇至有效宫缩所需时间、产程进展及在第二产程中宫缩期用力握拳后输液畅通情况。结果A、B髑组比较.B组达到有效宫缩时间和不同产程时间较短(P〈0.01),A组针头堵塞和输液暂时中断高达34.8%,B组无针头堵塞或输液暂时中断发生。结论静滴缩宫素引产过程中联合应用输液泵和留置针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缩短护理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2.
董楠 《中国民康医学》2020,(1):142-143,146
目的:比较不同进针角度对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效果。方法:选取93例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就诊顺序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1、研究组2各31例,并依次采取传统20°进针、改进的30°进针和45°进针方式穿刺。比较3组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1患儿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77%,研究组2为93.55%,对照组为74.19%,研究组1、研究组2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与研究组2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研究组2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研究组2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和45°进针的方式优于传统20°进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疼痛,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罗三妹  霍咏红 《吉林医学》2012,33(25):5533-5534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56例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256例患者留置时间3~7 d,平均5 d。穿刺成功率98.05%(251/256),并发症发生率5.86%(15/256),患者需求达到92.19%(236/256),仅有少部分人认为不需要或者无所谓,满意度97.26%(249/256)。结论:静脉留置针也适合门诊输液患者,减少了门诊输液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方便临床用药,接受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欢迎;静脉留置针还可以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应加强置针期间的护理以及了解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应用效果.方法 将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儿科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新生儿180例,随机选择9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四肢静脉穿刺输液.比较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留置针脱落、静脉炎、药物外渗、留置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留置针穿刺输液过程中,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防止留置针脱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及降低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并且可以延长留置时间.该穿刺操作简便易行、易学、无需特殊的设施设备,经济实用,纸胶布,适宜在新生儿病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 3月至 2016年3月进行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选择腋静脉穿刺留置,对照选择头皮静脉或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渗透、堵管、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节省了护士的工作时间,减少了新生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新生儿应用腋静脉置留置针明显优于头皮或四肢静脉置留置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生活计划干预在住院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2月25日—2021年6月12日年龄3~10岁需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入院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61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留置针穿刺前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儿童生活计划干预。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和面部表情疼痛量表(Wong-Baker)对患儿留置针穿刺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患儿的疼痛评分、留置针穿刺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结果  在静脉条件良好的患儿中, 干预组FLACC量表得分[2(1, 3)分]和面部表情疼痛得分[2(2, 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2, 8)分和6(4, 8)分, Z=-4.335、-5.802, 均P < 0.001]。在穿刺护士年资为N3(6~10年)、N4(>10年)的患儿中, 干预组FLACC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2(1, 3)分vs. 4(2, 8)分, Z=-3.022, P=0.003; 2(1, 3)分vs. 5(2, 7)分, Z=-2.975, P=0.003), 面部表情疼痛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2, 4)分vs. 6(3.5, 10)分,Z=-4.760, P < 0.001; 2(2, 2)分vs. 6(4, 10)分,Z=-4.431,P < 0.001]。干预组患儿留置针穿刺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儿童生活计划干预可减轻儿童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依从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邓朝  唐小华 《吉林医学》2014,(22):5009-5011
目的:观察24G静脉留置针在骨科老年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400例骨科老年患者抛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2G防逆流Y型留置针,观察组采用上海锦泽夏本公司生产的24G防逆流Y型留置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一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不舒适度、静脉炎、导管堵塞、针眼发红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舒适度、静脉炎、导管堵塞、针眼发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G静脉留置针比较22G静脉留置针更适合骨科老年患者的静脉治疗,24G静脉留置针既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更关键是满足骨科患者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母乳喂养在婴儿手背静脉行留置针穿刺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婴儿,共9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干预组46例,采用摇篮式将患儿抱入怀中,母亲哺乳时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45例,采用摇篮式将患儿抱入怀中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儿行手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疼痛评分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干预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乳喂养在婴儿手背静脉行留置针穿刺中能有效缓解疼痛,和谐护患关系,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球化交流逐渐增多,为了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医学人才,实现“卓越医师计划”的培养目标,实现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迫切需要进行医学教育改革。内科学是对医学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临床医学学科, 是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是各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学科,内科学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内科学教学改革至关重要。蚌埠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根据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了内科学分阶段课程体系和考评体系的教学改革,将内科学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制定了系统的、科学的课程规划和考评方案。在课程建设方面,制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推广线上教学,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医学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教学、思维导图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师考评和学生考评的方案,教师考核实现了教研室考核、系部考核、学院考核、学生评价4个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实现了理论考核、过程性评价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医学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20.
李红 《中外医疗》2014,33(6):44-4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与静脉输液针技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院前急救中使用静脉留置针和静脉输液针的患者各20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穿刺成功率、针刺伤的发生率、针头脱出、渗漏等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P=0.7597,P〉0.05)、针刺伤的发生率(P=0.6526,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针头脱出(P=0.0012,P〈0.05)、渗漏(P=0.0323,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院前急救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减少针头的脱出和渗漏,有效保证静脉通路的畅通和急救药物的应用,比使用静脉输液针有显著的优越性,静脉留置针技术可以在院前急救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