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术后镇痛的早期疗效。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8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后行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第一天拔除引流管后不行关节内注射治疗。评估的内容包括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休息和运动状态)、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初次下地时间、镇痛药物用量、切口并发症。结果在休息时,术后连续5 d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曲线下面积低于对照组(424±32 vs 515±39,t=11.41,P < 0.01)。术后第1天、2天观察组的各个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初次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关节内注射罗哌卡因可以对病人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外侧单切口三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病人4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用前外侧单切口三钢板固定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倒L型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治疗方案。术后2组治疗要求等同,定期进行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并采用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限18~24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1),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2组内翻角、后倾角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内翻角、后倾角测量值均明显小于术前(P < 0.01)。2组术后6个月及18个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外侧单切口三钢板固定治疗相对于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倒L型双切口三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在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及力学稳定性、膝关节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性。前外侧单切口三钢板固定方案比前外侧切口联合后内侧倒L型双切口入路复位三钢板固定治疗方案具有一定优势:术中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前外侧单切口术后换药方便,不增加感染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胫骨平台外侧髁劈裂骨块直视下与胫骨近端开窗撬顶两种复位方式联合MIPPO接骨板治疗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病人25例,随机分为A组13例和B组12例。其中,A组采用经胫骨平台外侧髁劈裂骨块翻开直视下复位胫骨平台塌陷,B组采用经胫骨近端开槽及顶棒撬顶复位,2组均联合MIPPO技术解剖钢板内固定。比较2组病人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2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A组(P < 0.01)。B组病人膝关节开始锻炼时间和下地负重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 < 0.01),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即刻和术后3、6、12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84.61%,与B组的90.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膝关节HSS评分差异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胫骨平台关节面复位方法均可有效恢复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其中胫骨近端开窗撬顶复位更加微创,有助于病人术后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局部灌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失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复杂胫骨平台骨折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2组病人均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完成手术,观察组切口局部灌注氨甲环酸溶液,对照组灌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病人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 < 0.05和P < 0.01),2组病人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和肢体周径变化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所有病人术后10 d均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均无静脉血栓形成,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心、肺、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氨甲环酸局部灌注能够明显减少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围手术期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且不增加血栓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丁秀秀  黄琳惠  蔡兴俊  黄奕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16-1318, 132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对肺癌病人术后肺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纳入9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胸腔镜根治手术,对照组手术前1 d与术后5 d给予常规剂量(60 mg/d)氨溴索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500 mg/d)氨溴索静滴治疗。比较2组病人住院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5 d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咳痰难易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0.01)。观察组术后5 d PEF25明显高于对照组,咳痰难易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5)。2组术后1 d血清IL-6、IL-8、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5 d IL-6、IL-8、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和低于术后1 d,观察组术后1 d、5 d组IL-6、IL-8、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大剂量氨溴索能降低肺癌根治术病人肺损伤,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玻璃酸钠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实验组(独活寄生汤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组患者各35例,比较两组在术后第1d、第3d、第7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的膝关节活动度。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实验组患者膝疼痛在术后第3 d、第7 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术后第1 d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在第1周、第2周、第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在缓解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单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接受暴露双钢板治疗的患者34例设为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随访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骨折愈合速度快、负重时间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1年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2%和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术后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旨在为病人选择合理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80例卵巢囊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选择开腹手术。比较2组术前、术后超声检查指标、血清激素水平及应激反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组病人卵巢基质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水平高于术前(P < 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低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PSV、EDV、窦卵泡计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PI和R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3个月2组病人血清雌激素水平均低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5 d 2组病人血清去甲肾上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皮质醇水平均高于术前(P < 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对病人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较小,能显著改善性激素水平,加快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且对机体应激反应影响更小,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张利  巫娜  廖娟  张翼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115-1117, 1122
目的观察无痛关爱病房规范化管理对胃癌病人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病人围手术期进行新型疼痛管理,即无痛关爱病房规范化管理,对照组病人术后进行传统镇痛模式,比较2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2组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3 h、1 d、2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当天和术后1 d、2 d夜间睡眠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5)。2组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为82.3%,高于对照组的57.6%(P < 0.05)。结论无痛关爱病房规范化管理能降低胃癌术后病人疼痛程度,延长病人睡眠时间,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病人住院期间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介入性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病人的有效性及病人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外伤性脾破裂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选择性介入栓塞手术治疗,2组术后5 d对病人效果进行评估,术后对病人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2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结果无转开腹或者再手术发生;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进食时间均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 < 0.01);观察组术后1、3、5、7 d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后5 d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及肾上腺素(EP)水平均高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5 d白细胞计数、CRP、Cor及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术后5 d QOL评分均高于术前(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5 d生理机能、生理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智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介入性治疗用于外伤性脾破裂病人中,病人出血量较小,能减轻病人疼痛,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且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梁立伟 《医学综述》2014,(24):4596-4597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保定市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锁定钢板内固定组(19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关节恢复器(CPM)组(16例)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并伴有CPM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6个月。锁定钢板内固定+CPM组在进行手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93.7%vs 63.16%)(P<0.05);锁定钢板内固定+CPM组胫骨平台后倾角为(5.6±0.8)°,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组的(4.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以及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可以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再结合CPM康复训练,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①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完全负重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术后当天、3个月和12个月的TPA和P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与普通解剖钢板临床疗效相比,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和后倾角(PA)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戚学政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6):155-156
目的 探讨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9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中选取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固定治疗.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较普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恢复快,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与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效果,为相关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Schatzker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内固定前、后处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治疗组术后与术后3个月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角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倾角(PA)角度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进行观察,治疗组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与患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解剖钢板,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Ⅵ型胫骨平台骨折能有效改善后倾角,有利于患者术后患肢膝关节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5%,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3.1%,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支持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与普通钢板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合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科经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科采用普通暴露双钢板治疗的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性胫骨平台骨折联合应用骨水泥及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33例。A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联合骨水泥及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而两组术前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台内翻角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经过治疗后,B组HSS评分、平台内翻角及膝关节活动度改善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在老年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联合应用骨水泥及内固定治疗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型和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SchatzkerⅤ型和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单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随访1年时的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01.7±29.6)d,短于对照组的(134.3±27.3)d;并发症发生率为7.32%,少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型和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