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72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析因设计方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n=18).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BWSTT组、肌电触发电刺激组(触发组)、肌电触发电刺激联合BWSTT组(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及积分肌电值(iEMG)评定.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设计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治疗前各组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WSTT组和触发组脑卒中患者下肢Fugl-Meyer评分均提高(P<0.01),CSI评分及腓肠肌iEMG数值均降低(P<0.05);使用肌电触发电刺激、BWSTT对Fugl-Meyer评分、CSI评分及iEMG数值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肌电触发电刺激与BWSTT联合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更佳.各组iEMG结果与Fugl-Meyer评分和CSI评分一致.结论 肌电触发电刺激和BWSTT均可减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缓解肌痉挛,二者联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iEMG在脑卒中肌张力评价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偏瘫伴下肢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行膝关节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CSS)及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功能评分(FMA-L)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MAS、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FMA-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优于单纯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FE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WHOQOL-BR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50),观察组患者WHOQOL-BR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渐进式核心肌群训练联合FES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自主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痉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3周内几乎90%的患者将会发生痉挛。痉挛问题是临床难题,也是国际医学热点,临床上多应用神经促进技术、蜡疗等进行非药物治疗,我们用MOTOmed智能训练运动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结合Bobath技术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有效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为30例。2组均给予以神经内外科常规处理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频电疗(痉挛肌治疗仪)和Bobath技术。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2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情况。结果:对比2组患者上肢和下肢痉挛评分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过临床治疗后,改良Ashworth肌痉挛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后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f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结合Bobath技术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减轻急性脑卒中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为对照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的为观察组;比较2组一般情况、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 GMFM)-88评分、精细运动能力量表( FMFM)评分及神经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8.
张泽  赵海红 《当代医学》2013,(36):86-87
目的:分析Bobath技术和MOTOmed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痉挛型偏瘫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Bobath技术和MOTOmed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肌张力比较、CSS评分和CMFM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三项评分改善情况更为显著,肌张力在治疗后评分为(2.3±0.6)b、CSS评分为(11.3±0.4)b及CMFM评分为(65.14±6.04)b,与对照组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下肢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结论 Bobath技术和MOTOmed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86例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接受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关节活动度和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93%(3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GMFM、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低于对照组,下肢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脑瘫伴智力障碍患儿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减轻肌张力水平和下肢痉挛程度,促进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0.
李盛楠 《当代医学》2021,(26):168-169
目的 艾灸痉挛肌联合针刺拮抗肌在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7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4,常规治疗+艾灸痉挛肌联合针刺拮抗肌)和对照组(n=33,常规治疗+传统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下肢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纳入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试验组(23例)。2组均给予针刺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筋膜松解手法治疗。为期6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康复疗效,观察相关指标变化。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定屈膝肌群肌张力大小,降低即为治疗有效。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of lower extremity,FMA-LE)评定下肢运动功能;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定痉挛程度;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屈膝肌群MAS得分、血清Hcy水平显著降低,FMA-LE评分、CSI评分显著增高(P<0.05);试验组患者MAS得分、血清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A-LE评分、CS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肌筋膜松解手法联合针刺可有效降低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减轻痉挛程度,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  相似文献   

12.
钟毓贤  周维金  刘金玉 《重庆医学》2018,(14):1896-1899
目的 探讨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替代部分人工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智能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治疗,智能治疗组将康复治疗师上肢的屈伸被动运动训练、屈伸助动运动训练、屈伸主动抗阻运动训练、抗痉挛运动训练内容替换为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康复系统治疗,治疗前先进行肱二头肌的Lovett肌力测定结果与Athos智能运动服肌力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治疗1、3个月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ADL的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44例患者肱二头肌的Lovett肌力评估结果与Athos智能运动服肌肉强度监测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0.929,P<0.01);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FMA-U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Athos智能运动服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系统替代康复治疗师部分徒手治疗内容不会降低临床疗效,有利于减轻康复治疗师一对一徒手训练负担.  相似文献   

13.
李豪  黄臻△  杨文  钟陶 《广东医学》2023,44(1):79-83
目的 探讨应用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速度以及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68例脑卒中偏瘫伴下肢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运动疗法,观察组接受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于治疗后7、15 d比较患者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 d后和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2)与治疗7 d后相比,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下肢运动功能FMA-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手法淋巴引流结合等速肌力训练可显著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程度、加快股静脉血流平均速度,进而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治疗卒中后痉挛期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肌力训练与耐力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Berg、FIM及MAS评分,在角速度为60°/s时两组患者肩、膝屈伸生物力学指标水平,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erg、FIM及M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Berg、FIM评分上升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角速度为60°/s时治疗前两组患者肩、膝屈伸生物力学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肩、膝屈伸生物力学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8%,较对照组82.35% 显著提高(P<0.05).结论:肌力训练联合耐力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维持运动平衡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推拿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其中22例给与推拿治疗(推拿组),22例给与推拿联合下肢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组)。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FMA量表)、平衡能力(BBS量表)、步行能力(FAC量表)、日常生活自主活动能力(MBI量表)。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推拿组FMA、BB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优于推拿组(P<0.05)。治疗后第4、6、8周联合组FAC、MBI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优于推拿组(P<0.05)。 结论在推拿治疗基础上开展下肢智能运动反馈训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影响,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治疗组在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康复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进行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分。结果:经2个月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上、下肢痉挛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上、下肢痉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也呈现类似趋势,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提高(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与中药结合康复训练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但中药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3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 n=15)和对照组( n=15)。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治疗(45min/次,1次/d)治疗6周。治疗前后分别经改良的 Ashworth评定表(MSS)、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10m最快步行速度(maximum walking speed MWS)评定。结果:2组治疗前后的评分均有提高,治疗组在MSS、MWS 2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想象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下肢的痉挛改善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Monitored Rehab Systems下肢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作用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采用Mo-nitored Re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下肢肌肉结构形态变化的超声表现,为脑卒中康复机器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早期)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机器人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物理治疗;机器人组进行机器人训练加常规的物理治疗,并保证2组训练量相等。连续训练4周,每周6 d,每天1次,每次60 min。2组患者健侧、患侧在训练前后均用B型超声检测进行以下评定:选取不同踝关节角度下胫骨前肌(TA)、腓肠肌内侧头(MG)、股二头肌(TH)的形态结构参数,包括羽状角、肌肉厚度及肌纤维长度。结果经过4周的步态训练,试验组患侧TA的羽状角、肌肉厚度在静息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均较训练前显著增大(P<0.05),而肌纤维长度在训练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侧MG、TH的肌纤维长度在静息及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均较训练前显著增加(P<0.05),而羽状角及肌肉厚度在训练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健侧及对照组双侧TA、MG、TH的形态结构参数在训练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机器人能提高偏瘫患者下肢运动的灵活度,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增强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从而提高其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20.
郝照辉 《当代医学》2022,28(4):133-135
目的 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Fugl-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