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亚箐  刘爽  但丹  黄秀娟  何其英   《四川医学》2022,43(4):317-320
目的 筛查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回肠尿流改道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住院的334例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回肠尿流改道患者,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简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WHO 2016)及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法(WHO 2004)对病例进行分组整理,并按性别、年龄、膀胱癌病理分级、膀胱癌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分析,比较各组营养风险发生情况。结果 334例患者均完成营养风险筛查,136例(40.7%)存在营养风险;不同性别患者营养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2);年龄≥70岁患者较<70岁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更高,并且年龄越大,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越高(P <0.001);不同的膀胱癌病理分级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的膀胱癌病理分型患者营养风险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8)。结论 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并回肠尿流改道患者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年龄≥70岁患者较<70岁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更高,并且年龄越大,存在营养风险的比例越高,临床应充分重视给予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根治性膀胱肿瘤切除、原位尿流改道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3D腹腔镜对6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尿流改道手术,创立通道后游离输尿管,结扎髂内动脉分支后清扫盆腔淋巴结,切断膀胱侧韧带、前列腺侧血管蒂以及背静脉复合体,制作新膀胱后吻合.结果 手术时间290~350 min,其中根治手术时间145~170 min,根治手术出血40~150 mL,患者均未输血.无盆腔重要血管损伤、直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肠吻合口瘘、新膀胱瘘、肠梗阻、伤口感染等发生.结论 3D 腹腔镜的三维立体成像,可有效消除2D腹腔镜术中的视角误差,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和精准,手术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何跃  曾定胜  奉友刚  何俊  余周  曾阳关 《四川医学》2013,(12):1820-1823
目的 系统评价比较严格的肠道准备和无肠道准备对于减少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的英文文献,通过Meta分析比较有无肠道准备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差异.结果 共有3个随机对照研究和4个队列研究纳入分析评价,包括636例患者.两组在术后出现死亡、伤口感染、肠梗阻、脓毒血症、吻合口漏、伤口裂开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前行肠道准备与不行肠道准备相比,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王琳  朱明  诸禹平  吴绍山  陈昊 《医学综述》2012,18(4):636-63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患者16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260~430 min,平均320 min;术中出血420~1200 mL,平均490 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16个,淋巴结阳性率14.9%,手术切缘均阴性。术后3~5 d肠道蠕动功能恢复,术后2周拔出单J管,无肠漏及尿漏并发症发生。随访1~32个月,1例死于原发病转移,其余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无腹壁造口狭窄发生,肾功能正常,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或反流。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等优点,但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技术要求较高。回肠膀胱术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作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后一种较为理想的是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959~1991年施行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治疗膀胱癌78例,文中对提高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尿流改道术选择、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47-50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老年膀胱癌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共1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7.5 h,平均(5.1±2.4)h。其中1例患者出血量为1100 mL,术中进行输血,其余9例患者的出血量为100~600 mL,平均出血量为(260±314)mL,均未输血。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8 d,平均(3.6±4.2)d。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尿瘘、肠瘘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将回肠膀胱内留置的双腔尿管进行拔除,收集尿液。术后4周将单J管进行拔除,随访时间为3~6个月,患者肾功能均保持正常,经肾脏B超检查后未出现肾积水,胸部平扫CT及盆腔平扫CT检查后,肿瘤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疗效良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52-55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12例,随机设为研究组(n=56)与对照组(n=56)进行对照试验。对照组应用常规膀胱切除术,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长、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及术后的肠道恢复时间、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与术后肠道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膀胱癌患者的治疗中,研究组应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缩短,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的肠道恢复时间缩短,且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临床治疗效果较理想,在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单中心腹腔镜下与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收集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30例,其中80例行开放手术,50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早期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307.4±67.3)min,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为平均(356.8±67.0)min,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手术组估计失血量平均(590.6±320.5)ml,腹腔镜手术组估计失血量量平均(336.0±217.1)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12.25~24.75 d,平均17 d,腹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11~16 d,平均13 d,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手术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率为43.7%,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率为38.0%,开放手术组发热、切口相关并发症明显多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vienDindo分级Ⅲ~Ⅳ级的严重并发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癌根治切除相比开放手术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出血、缩短住院天数、并有效降低低级别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王琳  朱明 《医学综述》2012,18(10):1591-1593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性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施行的4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18例和开放组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新膀胱功能及肿瘤控制效果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新膀胱功能在膀胱容积、膀胱内压、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日间/夜间尿控率相当(P>0.05)。随访12~24个月,开放组1例尿道复发,腹腔镜组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不仅具有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术后控尿效果及近期肿瘤根治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当,但手术时间仍较长,远期肿瘤根治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0.
花应刚 《大家健康》2013,(6):108-109
目的:研究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手术后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选择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手术患者48例,在手术后13个月,37个月对患者尿动力学进行检查和随访。主要对尿流率、膀胱容量、顺应性、压力/流率、残余尿量等检查,对泌尿系B超、IVU、膀胱造影和血清肾功能电解质检查进行随访。结果:因感染吻合口瘘休克引起多器官衰竭而死亡2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3例,其余患者在手术后13个月和37个月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5.8±2.5)和(15.0±1.7)ml/s,膀胱容量分别为(588.6±264.9)和(560.8±198.1)ml,顺应性分别为(27.2±8.1)和(29.0±1.4)ml/cmH2O,充盈期最大膀光压分别为(24.2±5.0)和(32.8±6.6)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分别为(60.1±18.2)和(80.2±28.0)cmH2O,残余尿量分别为(83.1±24.9)和(80.8±26.1)ml,充盈期最大膀胱压和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在手术后第12个月和第36个月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13个月的白天控尿率为91%,夜间控尿率为51%。第36个月白天控尿率为98%,夜间控尿率77%。结论:尿流改道最理想的方式使用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W形回肠代膀光,它具有较大的膀胱容量,低压储尿,排尿功能良好等特点。可以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1.
吴明贵 《柳州医学》2003,16(4):211-213
正常膀胱具有低压贮尿,可靠防返流机制,良好的容量、高顺应性、保护肾功能,随意控制排尿的功能。临床上需作膀胱全切除和尿流改道术的常见原因有:①膀胱癌;②无法手术修复的膀胱外翻;⑧晚期神经源性膀胱、膀胱无功能;④挛缩的膀胱。尿流改道术自从1852年Simon首次报告为膀胱外翻病人作输尿管直肠吻合术以来,经历了150年历史,在其演进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现就此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规律排尿。方法制定训练目的、进程、对术后病人进行系统训练指导。结果通过系统的训练指导,使膀胱全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3-7个月可规律排尿。结论系统的排尿训练对膀胱全切除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恢复规律排尿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行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手风琴式"并发症分级系统进行分析,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3例患者中出现早期并发症者42例(57.5%),共发生并发症77例次.其中轻度29例次(37.7%),中度44例次(57.1%),重度4例次(5.2%).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为感染相关并发症、胃肠道相关并发症以及尿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因素有体质指数(BMI)(OR=1.574,P=0.002)、手术失血量(OR=1.050,P=0.027)和CCI评分(OR=1.127,P=0.040).结论 膀胱全切原位尿流改道术后早期轻、中度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BMI、术中出血量和CCI评分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蒋晨霞 《中外医疗》2012,31(32):127-128
目的介绍一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通过回顾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原位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术前访视宣教、术前器械、设备准备、术中配合等情况总结手术的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历时6h,顺利完成,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出血约50mL,术后安返病房。总结手术的成功除了与术者助手和操作熟练与否,经验多寡有关,手术室护士的配合熟练程度也至关重要,有条理有准备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可以帮助手术医生顺利愉快地完成手术,降低手术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分析腹膜外与经腹腔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为经腹膜外入路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腹膜外组),38例为经腹腔入路(经腹腔组)?【结果】 腹膜外组平均手术时间240 min,平均出血量300 mL,术后肠道排气时间48.6 h,离床下地时间4.5 d,术后住院时间12.5 d,均明显低于经腹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中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较经腹腔入路出血少?腹腔干扰少?恢复快,尤其适用于临床分期T2期以下的膀胱肿瘤,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燕 《吉林医学》2011,(11):2282-2283
目的:总结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经验,以提高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方法:分析2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的病例。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积极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通道术的术式.方法 浸润性膀胱癌患者8例,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7岁.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下腹正中4~5cm切口取出标本,行回肠通道术.结果 手术时间5~7h,平均5.5h,其中腹腔镜下操作时间190~260min,平均215min.出血量200~400ml,平均260ml.均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16个月,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IVU检查未发现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或输尿管返流.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通道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是膀胱全切除中的对于老年患者适合开展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作为回肠膀胱组,40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为新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2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90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回肠膀胱组手术时间为(298.86±31.7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5.34±5.18)d,与新膀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中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C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膀胱替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谢小燕  李雪梅 《重庆医学》2003,32(3):383-383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膀胱切除行Bricker术尿流改道 ,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 (T2 T3期 )较安全、应用较广泛的术式。由于手术范围大 ,涉及的器官多 ,术后易发生并发症。本文对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防护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2年至今本中心共收治膀胱肿瘤 5 34例 ,行全膀胱切除加Bricker术 73例 ,占同期各种膀胱肿瘤手术的13.6 7% ,其中男 5 9例 ,女 14例 ,年龄 5~ 75岁。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 6 8例 (Ⅱ级 5 3例、Ⅲ级 15例 ) ,鳞癌 3例 ,腺癌 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 33例 (4 5 .2 % ) ,死亡 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膀胱癌行可控性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膀胱癌10例采用改良Sigma直肠膀胱术式。折叠乙状结肠约20~25 cm后全层切开,再缝合成低压袋,顶端固定在骶岬处,两侧输尿管经腹膜后抗反流法种植于肠袋最高点。结果:10例患者尿控率100%,无尿失禁、未发生明显酸碱平衡紊乱、肾功能损害及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6个月后血电解质正常后减量服用苏打片6例,B超提示左肾轻度积水1例,左肾结石行体外碎石治疗1例,术后15个月黏连性肠梗阻严重电解质紊乱死亡1例。结论:全膀胱切除肠代膀胱尿路分流术顺应性好,无反流,不影响上尿路功能,无严重全身营养代谢紊乱,手术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