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2型糖尿病为糖尿病的最主要类型,约占糖尿病的90%。2型糖尿病易出现多种慢性并发症,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致残、致死率高,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白脂素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因子,具有调节血糖作用,与胰岛素抵抗、肥胖等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相关;白脂素在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白脂素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心脏、肾脏和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研究早期诊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测性生物化学指标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黎昀  李兴 《医学综述》2008,14(3):438-440
脂联素是脂肪细胞特异性的一种血浆激素蛋白,具有减轻胰岛素抵抗及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循环脂联素水平降低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在1型糖尿病循环脂联素水平是升高的,这可能与其病程及残留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关。脂联素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无论在1型还是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肾病期循环脂联素水平是显著升高的;循环脂联素水平在重度视网膜病变组显著高于轻度或无视网膜病变组。循环脂联素水平、糖尿病病程与重度视网膜病变独立相关。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循环脂联素水平升高,这种变化趋势可以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脂素(ASP)对高浓度葡萄糖(HG)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G诱导H9C2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Ctrl, 5.5 mmol·L-1)、高浓度葡萄糖组(HG,50 mmol·L-1)、Ctrl+ASP(20 nmol·L-1)组和HG+ASP(20 nmol·L-1)组。Ctrl组和Ctrl+ASP组细胞先用含正常浓度葡萄糖(5.5 mmol·L-1)的完全培养基处理36 h, HG组和HG+ASP组则先用含葡萄糖50 mmol·L-1的完全培养基处理36 h, 36 h后将各组培养基均换成正常葡萄糖浓度的完全培养基;除Ctrl组和HG组外,其余2组分别加入20 nmol·L-1的ASP继续培养24 h。处理结束后收集细胞和上清液,采用CCK8检测分析各组细胞活力,使用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指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各组细胞SOD、GSH-PX蛋白及mRNA表达量,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ROS水平。结果当用葡萄糖浓度为50 mmol·L-1的培养基处理细胞时,细胞活力下降,LDH活性升高,与Ctr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HG组相比,HG+ASP组的细胞活力升高,LDH活性和MDA含量下降,SOD和GSH-PX的表达和活性均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ASP对HG诱导的H9C2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通过对抗ROS介导的氧化应激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血浊理论作为现代中医学理论,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失去清纯状态,转变为混乱、浊化、失序的病理现象。血浊作为病理产物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诸多疾病的继发性致病因素。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内皮细胞是血浆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特殊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完成血浆与组织液代谢交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维持血管张力等功能。糖尿病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这与血浊的特性高度契合。血浊既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致病因素,内皮细胞持续损伤亦是血浊继而为病的病理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血浊理论的源流,强调了血浊的中医学属性特点;然后,介绍了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密切联系,并认为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核心病机。最后,基于血浊理论,结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疾病特点,归纳出该病阴虚燥热、血浊内生、络脉瘀痹的病机演变特点,并提出以养阴护脉、清化血浊、通瘀畅络为治法,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脂联素(ADPN)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可表达球形脂联素的pIRES2-EGFP-gAd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经腹腔转染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ADPN干扰组(DA组)和空载体转染组(DP),分别给予相应处理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留取肾组织切片观察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测定肾组织ROS释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UAER显著上升,肾组织ROS释放量增加(P<0.05),DM、DA、DP各组之间尿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A组血糖和HbA1c有所下降,ROS释放明显减少(P<0.05)。光镜下DM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大量增生,节段性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脱落,肾小球内细胞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联素(Adiponectin,APN) 是否能够抑制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间质纤维化,该效应是否通过抗氧化机制而实现.方法:取60 只6周龄的清洁级雄性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APN 组、DETC+APN 组、Saline 组,每组20 只.所有大鼠禁食12h 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mg/kg) 制作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每组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APN 、DETC+APN 、Saline(APN:1.5×103μg/ kg;DETC:750mg/kg),持续至造模后第16 周末.16 周末评定糖尿病发病率,造模72 小时后血糖>16.7mol/L; 尿糖(+++~++++); 且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现象为糖尿病成模;测定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取心脏病理切片进行Masson's 染色以测定心肌纤维化情况;心脏病理切片进行DHE 染色以评估氧化应激情况.结果:Saline 组和DETC+APN 组至16 周末分别死亡4只和2只,发生糖尿病大鼠分别为14 只(87.5%) 和10 只(55.5%); 而APN 组无死亡,6 只发生糖尿病(30.0%).与Saline 组大鼠相比,APN 组和DETC+APN 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 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 均显著减少(P<0.05),短轴缩短率(FS) 和射血分数(EF) 显著升高(P<0.05),左室胶原容量分数(CVF) 显著减少(P<0.05),反映氧化应激情况的DHE 染色相对发光值显著减弱(P<0.05).与APN 组大鼠相比,DETC+APN 组大鼠LVEDD 、LVESD 、LVEDV 和LVESV 均显著增加(P<0.05),FS 和EF 显著降低(P<0.05),CVF 显著增加(P<0.05),氧化应激显著增强(P<0.05).结论:APN 能够通过抗氧化应激效应抑制大鼠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背景 目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可以显著降低T2DM的发病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并寻找评估可预警糖尿病前期的客观性指标.目的 分析血清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  相似文献   

8.
欣冰  张美莎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12):1145-1146
脂肪组织是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其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具有抗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抗炎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及其危险因素关系密切。近年国外研究发现,APN与IR、细胞功能减退、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xm,DM)以及大血管并发症有关,而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不大。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APN水平与2型DM微血管病变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蔺涛  何峰  雷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1):1543-1547
摘要:目的研究脂联素(APN)及其受体(AdipoRs)在正常和1型糖尿病(T1DM)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C57BL/6小鼠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1DM小鼠模型。建模2月后,分离出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的视网膜、
脉络膜,分别提取总蛋白和总RNA。采用BCA法和ELISA检测视网膜、脉络膜中总蛋白和APN浓度;采用qPCR检测视网膜和
脉络膜中APN受体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中AdipoRs的表达情况。结果APN及其受体在小鼠视
网膜、脉络膜中呈现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APN、AdipoR1在实验组小鼠视网膜中表达量上升,AdipoR2表达量无明显变
化。结论APN、AdipoR1可能在Ⅰ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组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物质代谢紊乱的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其主要特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糖、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的量不断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现如今,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疾病之一。线粒体分裂与融合可维持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是线粒体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线粒体分裂与融合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糖尿病相关微血管损伤。本文讨论线粒体分裂与融合的相关分子机制及其与糖尿病的关系,为未来糖尿病相关微血管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介导的脓毒症肝损伤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RK)通路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n=5):假手术(sham)组、CLP对照组、阴性片段对照组、有效片段组.利用流体尾静脉注射法予以TSP-1特异性的siRNA片段进行RNA干扰(RNA)i,下调肝脏TSP-1表达,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制作脓毒症模型,检测肝脏TSP-1表达变化,检测血清转氨酶和TNF-α含量,检测肝脏ER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有效片段组中肝脏TSP-1的表达明显下调,验证RNAi有效.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氨酶ALT和AST含量、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予以有效片段进行RNAi后,ALT和AST含量、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磷酸化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TSP-1参与介导脓毒症肝损伤,导致血清转氨酶及TNF-α含量升高,ERK通路的抑制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恩格列净(EMPA)调控人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HRGEC)增殖、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30mmoL/L的葡萄糖诱导HRGEC建立高糖环境下的肾损伤细胞模型.恩格列净(250、500、1000nmoL/L)处理受损细胞.脂质体法将miR-NC组(转染miR-NC)、miR-497-3p组(转染miR-49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山茱萸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在缓解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GM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GEs:200mg/L),马钱苷0.1、1、10μmol/L浓度组。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FN及COL-Ⅳ分泌水平,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变化,测定RAGE、SphK1、S1P和TGF-β蛋白表达量。结果 马钱苷可有效抑制AGEs诱导的GMCs增殖,减少FN及COL-Ⅳ分泌,缓解细胞微观结构病变,下调RAGE、SphK1、S1P和TGF-β蛋白表达。结论 马钱苷通过下调AGEs/RAGE/SphK1信号通路,缓解AGEs诱导的GMCs损伤,从而改善糖尿病肾病(D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提取物(HP)在百草枯(PQ)诱导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s)急性损伤中的作用和对活性氧族物质(ROS)产生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rPMVECs,分为PQ中毒组、HP干预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同时向PQ中毒组和HP干预组加入PQ溶液(0.1mmol/L)0.5h后开始计时,再向HP干预组分别添加三种不同浓度的HP溶液(250mg/L、10mg/L、1mg/L)。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时同点(3、12、24、48、72h)和不同浓度的HP对rPMVECs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同时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相应的细胞上清液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0.1mmol/L的PQ诱导rPMVECs损伤后,随着HP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增长,HP可明显减缓rPMVECs生长抑制率的升高;三种浓度的HP几乎在各个时同点均能明显减缓总SOD的活力的下降(P〈0.05);72h时,三种浓度的HP均能明显减缓MDA含量的增加(P〈0.05),而在其它时间点,三种浓度的HP几乎不能明显减缓MDA含量的增加。结论HP对PQ诱导的急性rPMVE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人肾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nal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RMVEC)低温缺氧再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RMVEC低温HR模型,应用3,4-DHB和NS-398预处理细胞,设对照、低温HR、3,4-DHB和NS-398共4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s-1,H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TUNEL法及活化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组间HIF-1α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低温HR损伤后HIF-1α蛋白(P<0.001)、HO-1mRNA(P<0.001)和HO-1蛋白(P=0.002)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与低温HR组比较,3,4-DHB组HIF-1α(P<0.001)、HO-1mRNA(P=0.03)和蛋白(P=0.017)表达水平有显著增高;而NS-398组HIF-1α(P=0.036)、HO-1mRNA(P=0.007)和蛋白(P=0.005)表达水平则显著减低。低温HR损伤造成活化caspase-3表达显著增高(P=0.001)。与低温HR组比较,3,4-DHB组表达减低(P=0.005)和NS-398组表达增高(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TUNEL结果,与对照组[(6.97±0.032)%]比较,低温HR组[(19.1±0.053)%,P=0.002]和NS-398组[(26.7±0.079)%,P<0.001]原位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高;3,4-DHB组[(7.89±0.038)%]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802)。与HR组比较,3,4-DHB组减低(P=0.003)和NS-398组增高(P=0.038)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IF-1稳定表达在RMVEC低温HR损伤中有显著的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内源性HO-1过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参附注射液对氧化应激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 培养血管内皮细胞ECV304,MTT法筛选H2 O2造模和参附注射液的干预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Hoechst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评估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CMECs)培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征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220~280 g成年雄性SD大鼠,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植块法培养结扎后24 h、3 d、7 d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CME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特征,观察不同时间点缺血模型CMECs生长状况,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CMECs特异性抗原.结果 镜下观察部分CMECs刚游离出组织块时呈星形或多边形,当细胞生长至亚融合状态呈短梭形并呈铺路石样,部分区域可见管腔样或血管网络状结构,具备典型微血管内皮细胞特征;心肌缺血7 d时,缺血心肌组织CMECs密度最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Ⅷ因子、CD31相关抗原均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5.1±1.2)%、(95.0±1.6)%.结论 本方法可获得纯度高、结构和功能良好的缺血CMECs,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该研究探索过度激活的Rho/ROCK信号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参与机制及贝那普利的改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Y27632组和贝那普利组.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Y27632组和贝那普利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分析各组血清中MDA、SOD、GSH-px、Rho/ROCK、MMP2/9及Bax/Bcl2和Caspase3/9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MDA水平明显增高(15.6→24.1μg/mL)而SOD(83.1→34.6 U/mL)水平明显降低,Rho/ROCK(0.18→0.64;0.19→0.69;0.16→0.65)、MMP2/9(0.28→0.60;0.27→0.63)、Caspase9表达明显增强(0.25→0.68).Y27632和贝那普利组大鼠的上述异常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 贝那普利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Rho/ROCK、激活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改善细胞外基质降解与重构发挥保护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