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敷料局部开窗换药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84例PICC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局部消毒、换药并每次更换敷料贴膜;观察组1周1次更换敷料贴膜,仅在敷料中间局部开窗,进行消毒、换药,观察2组的治疗时间、治疗费用、换药频次、病人满意度及最终效果。 结果 2组病人换药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 < 0.01),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 0.01),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敷料局部开窗换药对PICC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的总体治疗效果显著,病人满意度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在患者PICC院外自我维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需进行PICC置管院外自我维护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PICC院外自我维护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方法进行PICC员外自我维护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院外置管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进行PICC院外自我维护指导,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在血小板减少病人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且血小板 < 100×109/L、凝血功能正常的4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病人采用可撕裂外鞘与扩张器组装后钝性扩皮置管,观察组23例病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扩皮技术置管。比较2组一次送鞘成功率、置管后第1、3、5天穿刺部位疼痛程度以及置管后24h出血量和7d内维护次数。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95.65%(22/23),对照组一次性送鞘成功率为85.71%(18/2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 < 0.05)。观察组置管后24 h穿刺点渗血纱布层数及置管后7 d内换药次数均较对照组少(P < 0.05和P < 0.01)。结论采用改良钝性分离技术,对于血小板减少病人可明显减少穿刺点出血量及导管维护次数,减轻疼痛与紧张,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后使用医用组织胶对减少穿刺点渗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行PICC置管病人60例为对照组,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止血;选择2018年1-12月行PICC置管病人60例为观察组,PICC置管后采用医用组织胶止血。比较2组病人7 d内渗血发生率、PICC移位率、换药次数和局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7 d内穿刺点渗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导管移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置管后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生PICC穿刺点局部感染。结论医用组织胶用于PICC穿刺部位止血效果明显,有助于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李静  王飞  林昕  童群  梁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314-1317
目的探讨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对于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PICC并接受化疗的64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病人均采用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技术进行PICC置入,对照组病人在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置入PICC成功后30 min内进行X线片检查,干预组病人在腔内心电定位成功后3 h进行X线片检查。比较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的导管定位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的置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病人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32),低于对照组的18.75%(6/32)(P < 0.05)。结论肿瘤病人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植入PICC后3 h后可以替代X线片检查,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置管满意度以及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不同时机局麻后PICC置管所致疼痛和穿刺次数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18-2019年在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进行PICC置管的病人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穿刺后麻醉)和观察组(穿刺前麻醉),每组各45例。评估2组穿刺对病人疼痛及穿刺次数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局部疼痛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多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局麻前血管直径大于局麻后(P < 0.05),局麻前后血管距皮的距离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时,穿刺前麻醉与穿刺后麻醉对于病人的疼痛无影响,但穿刺前麻醉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穿刺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通过移动平台APP为肠造口病人提供延续性护理的新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胃肠外科实施肠造口手术病人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及出院时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采用"健康乐"手机APP进行护理干预。分别在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利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造口适应性量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比较2组病人在造口自我护理、造口适应性及造口相关自我效能方面的变化。结果出院时2组病人的造口自我护理、造口适应能力和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造口自我护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造口适应能力总分和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总分和各维度及功能性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移动平台APP技术的造口延续性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造口适应能力及造口自我相关效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并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级医院门诊设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专职岗位的效果。方法上海市某三级医院于2015年12月起在PICC门诊设置专职岗位,比较岗位设置前后PICC门诊病人就诊人次以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和质量控制考核评分结果,探讨护士PICC专职岗位设立效果。结果设置PICC专职岗位后,门诊量增加25.72%,就诊病人PICC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由8.21%下降到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P < 0.01));质量控制考核评分均分由(99.42±1.14)分提高到(99.98±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P < 0.05);病人满意度虽有所提高,但满意度评分较设置PICC专职岗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医院设置PICC专职护士可以加强PICC导管管理,满足病人出院后PICC导管维护和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对脑梗死病人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知识、信念及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能改善脑梗死病人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视频和微信健康教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实施围手术期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实行微信健康教育,观察组实行微视频健康教育,于术后1周对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健康宣教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病人在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等维度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0.01),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等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 0.05),健康教育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而2组病人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视频健康教育与微信健康教育相比能更有效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并有效缩短健康宣教时间,提高宣教效率,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提高腹腔镜手术配合效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2组病人的手术配合效率及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2组病人均手术成功。观察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建立气腹时间、腔内操作时间、调整术野时间、总手术时间和术后整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在术前访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手术室舒适度、服务态度和关心病人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 手术室护理路径能够提高腹腔镜手术的配合效率,改善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用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采用PICC标准护理,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和对照组(未实施),各100例。应用问卷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实地考察与现场考核,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PICC置管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置管后维护流程、导管固定、导管冲封、无菌操作、穿刺置管所需时间、PICC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标准护理在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自护能力,并降低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许丽  盛洁  王美青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2):1741-1745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模式在肺癌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并行肺癌手术的病人12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术后予以实施常规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观察组则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管理的基础上予以实施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病人的康复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呼气峰流速、用力肺活量以及呼气中段流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病人的QLQ-C30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项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在基于“互联网+”新媒体的平台管理基础上对肺癌术后病人实施全程专业个案化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取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过程中的自我护理能力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肿瘤病人113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病人的一般资料、社会支持、心理、自我护理能力等情况。结果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81~140分,均值为(114.5±2.6)分;低等、中等、高等水平分别为0例(0.00%)、48例(42.78%)、65例(57.52%)。健康行为总分96~169分,均值为(129.8±3.6)分;低等、中等、高等水平分别为0例(0.00%)、62例(54.87%)、51例(45.13%)。PICC置管病人在性别、婚姻状态、留置时间、疾病类型、职业、留置次数等因素上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和是否抑郁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恶性肿瘤PICC置管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与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及抑郁等因素有关,以上因素均为重要影响因素,在临床护理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护理对呼吸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危重病人30例为对照组,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危重病人3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风险护理管理小组,进行风险评估护理,比较2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0.05),2组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胃管、导尿管、胸腔引流管脱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科危重病人来说,风险评估护理有助于改善病人肺功能指标,提高病人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丽华 《浙江医学》2018,40(15):1754-175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例行PICC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及120例PICC集束化护理的全静脉营养支持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2例、导管堵塞1例、导管移位1例,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9例、导管堵塞7例、导管移位8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自我管理、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维护依从性、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PICC自我管理、带管运动、带管日常生活、导管维护依从性、日常导管观察、信息获取、导管异常情况处理、导管管理信心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13个月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PICC置管全静脉营养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317护”平台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9-10月实习护生50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39人和对照组263人。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317护”平台教学方法,比较2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及病人对实习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时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职业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运用“317护”平台教学方法能增强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高带教满意度,同时提升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选择536例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例记录是否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2例)和对照组(484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置管方式、穿刺静脉选择、留置时间等信息,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组并发症发生率9.70%(52/536),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最高(4.66%),肿瘤内科是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科室(3.36%)。单因素分析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指数、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穿刺静脉选择、置管分布、置管方式、静脉血栓史、PICC操作护士年资、院外导管护理方式均与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合并糖尿病、穿刺静脉选择、置管方式、PICC操作护士年资、院外导管护理方式是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合并糖尿病、头静脉置管、巴德塞丁格穿刺、护士操作经验缺乏、院外管理欠缺可能是导致PICC置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0.
季芳  卜杨  夏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619-1622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对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病人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视频、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比较2组心理应激状态、自我护理能力。 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前2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结论微视频联合情境体验健康教育有助于缓解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自我护理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