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SLE病人血清可溶性T细胞共刺激分子sCD28、sCD137的水平及其与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活动度的SLE病人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BA-ELISA法定量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sCD28、sCD137含量,分析比较其含量变化与SLE疾病活动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LE病人组血清sCD28和sCD13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中度活动组血清sCD28水平和sCD137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血清sCD28水平和sCD137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活动组(P < 0.01);SLE病人血清sCD28、sCD137水平与病人SLEDAI评分、抗核抗体水平呈正相关,与C3水平呈负相关(P < 0.01)。结论SLE病人血清sCD28和sCD137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其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有望成为判断SLE病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江淮  陈伟  丁琼  肖蓓 《安徽医学》2010,31(7):736-738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系统性红斑狼疮和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SLE)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SLEDAI评分法,将54例SLE患者分为活动组和静止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4例SLE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IFN-γ、IL-10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的表达量与血红蛋白量、血小板量和红细胞数成正相关;IFN-γ的表达量与补体C3、C4成负相关,与抗C1q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成正相关;IL-10的表达量与抗核小体抗体、免疫球蛋白IgG成正相关。结论 Th1型及Th2型细胞因子均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联合检测SLE患者血清TGF-β、IFN-γ、IL-10水平,对指导治疗及病情的评估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C1q 抗体与疾病活动及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62例SLE患者和47 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21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抗C1q抗体的浓度.62例SLE分为疾病活动组(36例)和疾病稳定组(26例),并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 组(32例)和非LN组(30例).分析各组抗C1q抗体水平与SLE患者补体指标、SLE活动性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中血清抗C1q抗体阳性率为64.51%,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 (P<0.05).SLE活动组抗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1).LN组患者血清抗C1q 抗体的水平显著高于非LN组SLE患者(P<0.01).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补体C3、C4含量显著负相关.结论 C1q抗体水平能反映SLE的疾病活动程度,并与SLE肾损害相关,对活动性LN敏感度高.  相似文献   

4.
汪洪  陈丽  刘春燕  徐佳  王艳 《西部医学》2020,32(2):242-245
【摘要】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胱抑素C(CysC)、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sTM)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LN患者为LN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LN患者根据系统 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2000)情况分为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49例和非活动组(SLEDAI评分<10分)31例。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GF-β1、sTM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水平。结果 LN组 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组TGF-β1、CysC、sTM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组 (P<0. 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N患者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与C反应蛋白、24h尿蛋白SLEDAI评分 呈正相关(P<0. 05)。难治性狼疮组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敏感组(P <0. 05)。ROC曲线分析 显示,TGF-β1、CysC、sTM水平判断治疗预后是否为难治性狼疮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74、0. 845、0. 837。结论 LN 患者血清TGF-β1、CysC、sTM水平表达增高,与疾病活动性及治疗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以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32例(A组),单纯冠心病病人38例(B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40例(C组),以及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以及散射速率比浊法对病人的TNF-α、hs-CRP以及HMGB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各组间血清hs-CRP、TNF-α和HMGB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C组显著高于B组,B组显著高于A组,A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C组病人的血清TNF-α、hs-CRP、HMGB1表达水平升高,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病人的TNF-α、hs-CRP和HMGB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病人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血清空腹血糖水平和hs-CRP与TNF-α呈正相关(P < 0.01);血清HMGB1水平和Hs-CRP与TNF-α呈正相关(P < 0.05);Gensini积分和血清HMGB1水平呈正相关(P < 0.05)。结论TNF-α、hs-CRP以及HMGB1均参与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以及发展,3个指标的水平表达对病人的病情监测以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浆骨调素(OPN)水平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90例SLE病人及30例对照者血浆OPN的水平,观察OPN与SLE疾病活动指数标准(SLEDAI)及其他疾病活动指标[抗双链-DNA(抗ds-DNA)抗体,补体C3和C4,红细胞沉降率]的相关性。结果SLE病人血浆OPN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4.748,P〈0.01);狼疮肾炎(LN)组OPN高于非LN组(t=3.163,P〈0.01);活动组血浆OPN水平较非活动组明显增高(t=3.305,P〈0.01)。血浆OPN水平与抗ds-DNA抗体滴度和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573、0.315,P〈0.01),与C3呈负相关性(r=-0.348,P〈0.05),与C4、红细胞沉降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SLE病人OPN水平升高,且与SLE活动性呈显著正相关,检测血浆OPN水平可以作为诊断SLE活动性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和比较分析64例SLE患者和25名健康人血清TGF-β1及MMP-9的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血清MMP-9和TGF-β1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与MMP-9成正相关(r=0.554,P=0.000).活动期SLE血清MMP-9低于缓解期,而TGF-β1和缓解期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者与SLEDA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MP-9和TGF-β1水平与PLT成正相关(P<0.05),而与其他指标:ESR、CRP、BUN、C3、C4等无明显相关.结论 MMP-9与TGF-β1或两者的相互作用参与SLE的发病机制,血清MMP-9水平可作为观察SLE活动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索狼疮性肾炎(LN)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表达,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的相关性。方法 该研究纳入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HC组)10例,LN组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肾脏未受到侵袭)SLE组20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2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IL-22水平,并分析LN患者IL-22与Th22的相关性,以及两项指标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LN组和SLE组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免疫球蛋白高于HC组(P <0.05),血清补体C3和C4低于HC组(P <0.05)。3组Th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N组和SLE组Th22、IL-22水平高于HC组(P <0.05),但LN组与SLE组的Th22、IL-2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r =0.804,P =0.002),且Th22、IL-22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 =0.342和0.448,P =0.032和0.016)。结论 Th22、IL-22参与SLE和LN的发病,同时LN患者Th22与IL-22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IL)-17和IL-3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作用及其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5例SLE患者和25名健康者血清IL-17和IL-35水平,比较SLE患者与对照者、SLE活动组与SLE非活动组、狼疮肾炎(LN)患者与非LN患者中两种细胞因子的差异,分析SLE患者血清IL-17、IL-35、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以及LN患者血清IL-17、IL-35与尿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者相比,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升高而IL-35水平降低(P<0.01),且SLE活动组的血清IL-17水平高于非活动组(P<0.01),IL-35水平低于非活动组(P<0.01)。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正相关而IL-35水平与SLEDAI评分负相关,且血清IL-17水平与IL-35水平呈负相关。与非LN患者比较,LN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升高而IL-35水平减低(P<0.05),且LN患者尿蛋白定量(24 h)与血清IL-17水平正相关,与IL-35水平负相关。结论:IL-17和IL-35是一对紧密相关的促炎/抗炎细胞因子,血清IL-17水平升高、IL-35水平下降,两者的平衡失调,参与了SLE的疾病发生及其肾脏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和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SLE患者(n=102)、疾病对照组(n=60)和正常对照组(n=40)外周血血清中抗C1q抗体进行检测。102例SLE分为疾病活动组(60例)和疾病稳定组(42例),并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组(50例)和非LN组(52例)。比较各组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和水平,并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活动性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为64.7%,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阳P〈0.05)。在SLE活动组,抗C1q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SLE稳定组(P〈0.01)。LN组患者的血清抗C1q抗体的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的SLE患者(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GLO、IgG、ESR、CRP和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白细胞、补体C3、C4、白蛋白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抗C1q抗体检测对SLE及LN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检测抗C1q抗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活动,为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狼疮肾炎(LN)患者尿液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生长转化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内分泌风湿病科收治的LN患者52例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基本活动指数(SLEDAI)将LN患者分为活动期组33例(SLEDAI≥8分)和非活动期组19例(SLEDAI<8分);检测尿液HIF-1α和TGF-β1浓度;监测并记录LN患者肾脏病理Austin评分(AI评分)、肺动脉平均压力(mPAH)、抗双链DNA抗体(ds-DNA)、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补体C3、C4及24 h尿蛋白定量等临床指标,分析影响LN疾病活动的相关因素。结果尿液HIF-1α水平、TGF-β1水平比较,LN活动期组患者>非活动期组>健康对照组(F/P=51.231/0.002、12.345/0.018)。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提示LN患者尿液HIF-1α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性(r=0.534,P=0.021);HIF-1α与SLEDAI评分、mPAH、24 h尿蛋白定量、ESR、hs-CRP、AI评分呈正相关性(r/P=0.412/0.002、0.342/0.012、0.543/0.000、0.322/0.029、0.622/0.031、0.356/0.012);TGF-β1水平与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及ds-DNA呈正相关性(r/P=0.373/0.009、0.322/0.017、0.643/0.000),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性(r/P=-0.512/0.015)。LN活动期组患者肾活检肾脏病理结果病变以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及肾小球细胞增生为主;非活动期组病理结果病变以系膜细胞增生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F-1α(OR=1.321,95%CI 1.013-2.442)、ds-DNA(OR=1.879,95%CI 1.342~3.321)和24 h尿蛋白定量(OR=2.167,95%CI 1.045~3.221)对LN活动期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结论LN患者尿液HIF-1α和TGF-β1水平明显增高,并可能在LN发病机制中充当重要角色,联合检测HIF-1α和TGF-β1可能作为评价LN活动性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Prdx)1和Prdx6在脓毒症病人血清中表达水平和变化规律,以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脓毒症病人共5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组病人第1、3、5、7天静脉血Prdx1和Prdx6表达水平,并收集相应时间的体温、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以及病人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原发病、感染部位、感染细菌、有无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机械通气)。结果脓毒症休克病人血清中Prdx1水平高于脓毒症病人(P < 0.05),2组血清中Prdx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15分组脓毒症病人血清中Prdx1水平明显高于 < 15分组(P < 0.01),而2组血清中Prdx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5和7天,存活组Prdx1水平随时间推移明显低于死亡组(P < 0.01),除第3天外,2组血清Prdx6水平随时间推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dx1和Prdx6在脓毒症病人血清中表达增高,两者可能成为脓毒症病人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地氯雷他定治疗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以及对病人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辅助型T细胞1(Th1)/辅助性T细胞2(Th2)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AR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0例给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联合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观察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鼻结膜炎病人生活质量问答卷(RQLQ)评分变化,并检测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PAF、TGF-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IL-1)、IL-4、IL-13、IL-35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 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VAS评分和RQLQ评分均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血清PAF、IL-4、IL-13、IL-35含量均降低(P < 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血清TGF-β、IFN-γ、IL-1含量均升高(P < 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针灸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脾虚型中重度持续性AR,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病人鼻部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作用机制与调节PAF、TGF-β水平以及Th1/Th2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230 例,依据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PDR 组和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组,其中PDR 组120 例,NPDR 组110 例,同时选取110 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收集整理3 组患者的 TGF-β1、CTGF 和其余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NPDR 组和对照组相比,PDR 组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P <0.05);与NPDR 组相比,PDR 组的病程较长(P <0.05);PDR 组的血清TGF-β1 和CTGF 表达水平高于NPDR 组和对照组(P <0.05),NPDR 组与对照组的血清TGF-β1、CTGF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R 患者血清TGF-β1、CTGF 表达水平较高,与PDR 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Th2、Treg/Th17细胞因子对重症脓毒症病人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20例重症脓毒症病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3名作为对照组,均行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Treg/Th17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水平检测并对比。所有病人均随访观察28 d,根据观察组病人存活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与生存组,对比2组外周血IFN-γ、IL-4、TGF-β、IL-17、IFN-γ/IL-4、TGF-β/IL-17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各细胞因子水平与重症脓毒症病人近期死亡的关系,另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重症脓毒症病人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IFN-γ、IL-4、TGF-β、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1),IFN-γ/IL-4、TGF-β/IL-17均低于对照组(P < 0.01);病人28 d病死率为25.00%;死亡组外周血IFN-γ、IL-4、TGF-β、IL-17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 < 0.01),IFN-γ/IL-4、TGF-β/IL-17均低于存活组(P < 0.01);年龄增大,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高,血肌酐、IFN-γ、IL-4、TGF-β、IL-17水平升高是影响病人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IFN-γ/IL-4、TGF-β/IL-17比值降低是病人近期死亡的保护因素(P < 0.05~P < 0.01);外周血IFN-γ、IL-4、TGF-β、IL-17水平联合预测重症脓毒症病人住院28 d内死亡的灵敏度高于单独预测,AUC高于单独预测(P < 0.01);IFN-γ/IL-4、TGF-β/IL-17联合预测重症脓毒症病人近期死亡的灵敏度高于单独预测,AUC高于单独预测(P < 0.01)。结论重症脓毒症病人外周血IFN-γ、IL-4、TGF-β、IL-17水平均异常升高,IFN-γ/IL-4、TGF-β/IL-17均降低,且其水平变化情况与病人近期预后有关,均是病人住院28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且均对病人28 d内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各指标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共刺激分子sCD40L、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测定对疾病活动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CD40L和TGF-β1的水平,分析两种指标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学指标(ANA,ds-DNA等)的相关性,并进行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1)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为5.87 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31 μg/L;而SLE患者血清TGF-1为48.3 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0.4 μg/L. (2) 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5),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并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r=0.253);SLE患者血清TGF-1水平活动期与稳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患者SLEDAI亦无明显相关(r=-0.071).(3)以SLE非活动性组的x±s作为评判临界值,定量检测sCD40L对SLE活动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结论: sCD40L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亲合力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性别、年龄、狼疮肾炎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抗dsDNA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共155例,其中SLE组116例,非SLE组39例,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同时测定血清样本的总抗dsDNA抗体和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水平;采用Kappa分析探讨不同检测方法间结果的一致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高亲合力dsDNA抗体与性别、年龄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非SLE组中IIF法总抗dsDNA抗体(dsDNA-IIF)阴性,ELISA法总抗dsDNA抗体(dsDNA-ELISA)阳性的例数为15例,说明dsDNA-ELISA检测结果对SLE的特异性不高。dsDNA-IIF与dsDNA-ELISA的总体符合率为58.7%(91/155),Kappa=0.172 < 0.4,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低(P < 0.01);而dsDNA-IIF与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的总体符合率为61.9%(96/155),Kappa=0.514,0.4 < Kappa < 7.5,两种方法的一致性一般(P < 0.01)。高亲合力抗dsDNA水平与dsDNA-IIF和dsDNA-ELISA水平呈正相关(P < 0.01),与性别、年龄、是否是狼疮肾炎无相关性(P>0.05);dsDNA-IIF和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联合诊断敏感率为90.5%(105/116),特异性为100%(39/39)。结论dsDNA-IIF和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水平的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对SLE的诊断。高亲合力抗dsDNA抗体与年龄、性别和是否为狼疮性肾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Wilms基因(WT-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骨髓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AML病人66例,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除APL)组58例。对照组20名为健康体检者。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骨髓细胞中WT-1表达,并以WT-1的中位表达水平作为界值,将初诊AML病人(APL除外)分为W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分析其表达与病人性别、年龄、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血红蛋白、血小板数、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完全缓解(CR)率及复发率的关系,以揭示WT-1基因表达水平与AML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WT-1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4,P < 0.01)。各组WT-1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6,P < 0.05),与对照组相比,APL病人和ANLL中M1的病人的WT-1表达水平均较高(P < 0.05)。ANLL病人各亚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1,P < 0.05),与M1组病人相比,M2组和M3组病人的WT-1表达水平相对较低(P < 0.05);与WT-1低表达组相比,WT-1高表达组中骨髓原幼细胞比例、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 < 0.05);而性别、年龄、血红蛋白、血小板数、LDH、CRP、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预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病人WT-1高表达组CR率低于低表达组(P < 0.05)。结论WT-1在AML病人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预后、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宋广浩  沈瀚  宁明哲 《安徽医学》2020,41(12):1440-1443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IL-35及Th17/Treg失衡在SLE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4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就诊的54例新发SL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度(SLEDAI)分为轻度活动组,26例;中度活动组,10例;重度活动组,18例。另外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组研究对象血清IL-3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与Treg细胞占T细胞的比例,比较4组血清IL-35及外周血Treg、Th17、Th17/Treg表达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35与Treg、Th17、Th17/Treg和SLEDAI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IL-35水平、Treg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Th17细胞百分比高于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SLE患者Treg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活动组IL-35水平低于轻度活动组,而Th17/Treg高于轻度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组与中度活动组IL-35、Th17/Treg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IL-35水平与Treg呈显著正相关(r=0.373,P=0.006),与Th17、Th17/Treg和SLEDAI呈负相关(r=-0.563,-0.480,-0.686,P<0.001)。SLE患者经过短暂治疗后IL-35与Treg表达较治疗前升高,Th17与Th17/Treg的表达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血清IL-35水平降低,并与SLE患者病情活动相关;低表达的IL-35可能参与了Th17/Treg的失衡,促进SLE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抗体水平变化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68例,并根据病情活动分为LN活动组(35例)和LN非活动组(33例),另纳入同期3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中抗ds-DNA、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表达情况,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对各抗体表达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N活动组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86%、34.29%、40.00%、57.14%,LN非活动组分别为69.70%、21.21%、24.24%、42.42%,对照组抗ds-DNA、抗C1q抗体阳性分别为5.13%、2.56%,无抗Sm抗体及抗r-RNP抗体阳性表达。3组比较各抗体阳性率均为LN活动组>LN非活动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6个月后,LN活动组和LN非活动组各抗体阳性率均下降,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N患者血清抗ds-DNA、抗C1q抗体、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表达阳性率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547、0.611、0.455、0.387,P均<0.05)。结论血清抗ds-DNA、抗Sm抗体、抗r-RNP抗体及抗C1q抗体表达情况能反映SLE疾病活动情况,并与LN肾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