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肺部超声评分与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早期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ICU收治的VAP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肺部超声评分以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检查,观察肺部超声评分以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VAP中的诊断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部高频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无肺部疾病的48例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行肺部高频超声检查。收集研究组患儿的基本资料,观察患儿治疗后7 d的预后;比较研究组、对照组肺部高频超声评分,比较研究组不同病情患儿的肺部高频超声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肺部高频超声评分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肺部高频超声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重度病情组肺部高频超声评分高于轻度、中度病情组(P <0.05),中度病情组肺部高频超声评分高于轻度病情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Δ肺部高频超声评分(治疗前与治疗后3 d评分差值)[■]、机械通气时间[■]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肺部高频超声评分预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评估工作、预后评估工作中对肺部超声评分充分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其疾病程度为标准分为三组:A组16例,属轻度患者,B组20例,属中度患者,研究组34例,属重度患者;再依据其预后结果分两组:Ⅰ组40例,患者存活,Ⅱ组30例,患者死亡,分别统计各组肺部超声评分结果。结果:A组16例肺部超声评分(9.88±1.68)分,低于B组(13.98±1.41)分,也低于研究组的(23.70±4.02)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40例(12.67±3.00)分,Ⅱ组30例(24.29±4.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Ⅱ组乳酸值、APACHEⅡ分数、SOFA分数及其肺部感染分数等相对高于Ⅰ组,同时平均动脉压值比Ⅰ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超声评分值对判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程度及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清甲状腺功能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入住ICU感染性休克患者51例,根据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23例)和非存活组(28例),评估两组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与预后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非存活组的甲状腺功能(TSH、T4、FT4、T3、FT3)分别是(0.22±0.16)μIU/mL、(3.09±0.88)μg/dL、(1.16±0.43) ng/dL、(0.47±0.16) ng/mL、(1.53±0.72) pg/mL;感染性休克存活组的甲状腺功能(TSH、T4、FT4、T3、FT3)是(0.08±0.07)μIU/mL、(4.10±0.89)μg/dL、(1.27±0.56) ng/dL、(0.50±0.16) ng/mL、(1.42±0.46) pg/mL,两者的TSH、T4、FT4、T3、FT3水平皆低,但感染性休克非存活组与存活组相比,有更低水平的T4(P<0.01)和更高水平TSH(P=0.01)。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其T4、TSH水平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后与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sCPIS)分值及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CPIS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2例VAP患者进行回顾性评价。对VAP诊断时及诊断后第3、5和7d的sCPIS分值进行分析。结果住院28d内死亡28例(53.8%),存活24例(46.2%)。存活组患病后第3、5和7d的评分较患病时明显下降(4.8±1.2、4.0±1.1、3.3±1.6比5.5±1.4,P〈0.05)。死亡组患病后第3、5和7d的评分较患病时逐渐升高(6.8±1.3、7.5±1.4、7.8±1.2比5.8±1.5,P〈0.05)。死亡组患病后第3、5和7d的评分显著高于相应存活组(P〈0.05)。死亡组机械通气时间[(18.4±5.2)d比(12.0±4.1)d]和住ICU时间[(22.5±8.5)d比(16±6.3)d]均显著长于存活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sCPIS变化有助于评估V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严重创伤后失血性休克产生的全身各重要器官缺血缺氧等病理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由糖代谢异常所引发的病理反应,与患者的转归有密切关系。血糖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并已证实失血性休克患者血糖水平升高,但血糖的高低与失血性休克患者预后的探讨尚不多见。本文通过4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观察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血乳酸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创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预后分为观察组88例(存活并转出ICU者),对照组32例(未能转出ICU死亡者),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初始、12h、24h、48h血乳酸变化。结果观察组初始、12h、24h、48h血乳酸水平分别为(2.36±2.54)、(2.19±2.29)、(2.13±1.15)、(2.09±1.0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88±2.63)、(4.40±2.27)、(3.91±3.38)、(4.24±3.19)mmol/L,P〈0.05,提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入院及治疗时间的增加,观察组存活患者的血乳酸浓度呈显著降低趋势,48h降至(2.09±2.72)mm01/L。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人住时血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5,P〈0.05)。结论动态血乳酸监测及APACHEⅡ评分能为急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能更准确的评价患者病情,预测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背景 机械通气(MV)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会导致膈肌出现萎缩和功能下降。研究发现膈肌萎缩在MV的早期就已出现,然而早期膈肌萎缩与患者MV的时间及预后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尚不清楚。目的 采用床边彩超观察MV患者早期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与MV时间和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MV患者60例,根据第3天的DTee将患者分为膈肌萎缩组(21例)和膈肌厚度正常组(39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入院时收集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患者MV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采用SonoScape超声检查仪测量MV前、MV后5 d及撤机前的DTee及MV后DTee与MV前的差值(ΔDTee)。结果 MV患者的DTee随MV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108.95,P<0.001);其中,第3、4、5天及撤机前的DTee均低于MV前,第4、5天及撤机前的DTee均低于第1天,撤机前的DTee低于第2天(P<0.05)。MV患者的ΔDTee随MV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F=263.10,P<0.001);其中,第2、3、4、5天及撤机前的ΔDTee均高于MV前、第1天,撤机前的ΔDTee高于第3天(P<0.05)。膈肌萎缩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高于膈肌厚度正常组(P<0.05)。第1~3天的ΔDTee与MV时间呈正相关(r=0.266,P=0.04)。结论 MV患者的DTee随MV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以前3 d下降的速度最明显,且早期DTee与MV时间、ICU住院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杨婷  张玮  杨德兴  夏婧  钱传云 《重庆医学》2018,(7):896-898,901
目的 研究肺部超声评分(LUS)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预测价值,早期识别拔管失败高风险率患者,指导拔管后序贯治疗.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超过48 h,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准备拔管患者81例,拔管前进行床旁肺部超声评估,拔管后根据患者撤机成功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拔管前LUS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拔管失败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81例患者中,27例患者拔管失败,出现不同程度呼吸窘迫征象:呼吸频率(RR)增加,心率(HR)增快,氧饱和度(SpO2)下降等,需要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或经鼻高流量给氧方式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拔管失败组中10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效后需要再插管,1例在拔管24 h内死亡.54例患者成功撤机拔管.LUS评分除了与HR、pH值无相关性(r=0.15、0.02,P>0.05)外,与RR(r=0.43)、经皮指脉SpO2(r=-0.76)、PaP2(r=-0.58)、PaCO2(r=0.62)指标均有相关性(P<0.05).LU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0.90(95%CI:0.84~0.95),可以认为LUS预测拔管失败率准确性较高,其中灵敏度0.84,特异度0.80,诊断界值15.00,即LUS评分超过15分,拔管失败率明显增高.结论 LUS评分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成功率的判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根据LUS评分能够早期识别拔管失败高风险率患者并指导拔管后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运用于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纳入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均先进行肺部CT明确肺部感染诊断,后行肺部超声检查,并记录两者数据进行比较,比较肺部超声检测方法结果的正确率、误诊率与漏诊率。结果:对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检查结果比较显示在疾病准确率、误诊率与漏诊率等方面CT与肺部超声检测结果相近。结论:肺部超声能够为临床诊断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提供科学诊断依据,对重症患者应用肺部超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7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好转组(66例)和恶化组(31例)。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NLR、C反应蛋白(CRP)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NLR与CRP、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基线期NLR四分位区间,并比较各个区间的死亡率。结果恶化组NLR、CRP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C、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ECOPD机械通气患者NLR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279、0.315,P=0.006、0.002)。不同NLR四分位区间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NLR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p53蛋白蓄积与肺癌预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抗p53单克隆抗体(DO—1),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进行了研究。总阳性率53.48%,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6/15)例,腺泡状腺癌(35/63)例,大细胞肺癌(5/8)例。p53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型、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无关,与术后平均存活月数相关。p53阳性与阴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p53表达阳性例中,p53染色越强则术后平均存活月数越短。因此,p53的过表达是判定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与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动态变化,将患者按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乳酸水平,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并通过比较不同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较,在年龄(t=2.645,P〈0.05)、初始乳酸(t=3.306,P〈0.05)、24 h乳酸清除率(t=-6.755,P〈0.05)、APACHEⅡ评分(t=5.538,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在APACHEⅡ评分及初始乳酸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死亡人数(χ2=4.852,P〈0.05)及年龄(t=2.093,P〈0.05)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血乳酸是判断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乳酸清除率及APACHEⅡ评分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对于高乳酸患者应尽早治疗,改善器官灌注及组织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血肌酐、肺炎严重程度、血钙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85例,根据入院28 d预后情况分为两组,生存者103例纳入A组,死亡者82例纳入B组,收集性别(男/女)、年龄、治疗前检查患者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功能及与NSCLC进展和生存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住院NSCLC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30例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DC表面分子,同时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对研究组再分为肺癌死亡组和肺癌存活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患者外周血DC表面分子CD80,CD83,CD86,CD1a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9.46±31.93,41.01±12.72,116.69±13.87和16.83±4.72,对照组分别为95.98±50.27,49.60±14.87,118.11±25.00和19.15±2.32,P值分别为0.000,0.035,0.035,0.008;肺癌死亡组CD80,CD83,CD86,CD1a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44.22±28.90,36.32±8.75,93.17±49.79,14.46±3.11;存活组分别为54.05±34.62,45.93±14.01,98.45±52.20,18.90±4.98,P值分别为0.837,0.035,0.282,0.008。结论:老年NSCLC患者DC表面分子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说明DC功能抑制;CD80、CD86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无显著差异,CD83、CD1a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NSCLC患者CD83、CD1a低表达与患者疾病进展和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ISS(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对于多发伤休克患者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在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2例多发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应激性溃疡将患者分为溃疡组20例和非溃疡组72例,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构成、休克程度、糖皮质激素应用、机械通气、手术治疗、NISS、ISS和APACHEⅡ评分各方面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其对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构成、糖皮质激素应用和手术治疗比例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休克程度和机械通气比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组患者NISS、ISS和APACHE Ⅱ评分分别为29.00±5.26、26.25±5.48和18.10±4.29,非溃疡组分别为23.32±4.04、21.72±3.74和15.42±3.73,溃疡组3项评分均分别高于非溃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仅NISS评分是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NISS预测应激性溃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其最佳截断值为26.5,对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77.8%、51.5%和94.9%.结论:NISS是多发伤休克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应激性溃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影响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预后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种因素对应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 病例对照分析各种因素在生存组、死亡组中的不同影响。结果  5 7例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近期生存率和远期生存率分别为 5 4 .4 %和4 2 .2 %。发现气管插管次数、性别、病程对预后影响小 ;生存组抗菌药物应用强度较强、插管时间较长、机械通气时间较长、多重耐药菌及霉菌感染机会较多、营养状况较好、痰量也较多 ,但绝大多数无统计学上的意义 (P >0 .0 5 ) ;生存率在气管切开组较高 ;生存率与年龄、吸烟程度、APACHEⅡ评分都呈负相关 ,且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基础状况较好、较年轻的重症呼吸衰竭者价值更大 ;戒烟、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防治各种严重并发症、及时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及建立人工气道 ,对改善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预后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预后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中心静脉压、血液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有效率73.63%。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液pH值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hs-CRP水平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667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hs-CRP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左室射血分数等。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记录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终点事件主要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靶血管病变重建、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肌梗死、脑卒中或者一过性脑缺血、需要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功能衰竭。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5±12)个月,所有患者根据hs-CRP水平分为3组,高hs-CRP水平组(≥4.90 mg/L),中hs-CRP水平组(1.43~4.90 mg/L)和低hs-CRP水平组(<1.43 mg/L)。随访期间共146例患者发生MACCE,MACCE组患者较无MACCE组的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hs-CRP是冠心病患者将来MACCE的独立预测因素〔RR=1.06,95%CI(1.025,1.109),P=0.003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随着hs-CRP水平升高,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明显降低(log-rankχ2=11.56,P=0.003)。结论 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并且可以预测冠心病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