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5例,分别采用胰岛素泵(CSII)和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对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胰岛素泵(CSII)和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和pH值恢复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泵(CSII)均较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相比,胰岛素泵(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胰岛素治疗,按照不同给药途径,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5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治疗者进入观察组;35例采用持续静脉注射胰岛素(CVII)治疗者进入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达标时间、PH值恢复正常时间、胰岛素使用总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血酮达标时间、PH值恢复正常时间更短,胰岛素使用总量更少,人均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FPG、2h PG、CO2C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均较治疗前降低,CO2CP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泵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比静脉滴注胰岛素效果更好,患者病情改善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并积累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择60例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30例和传统方法 治疗组(对照组)30例,并对2组患者进行了治疗、技术、健康宣教、心理、饮食等全方位的护理.结果 CSⅡ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pH值恢复、所用胰岛素正常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SⅡ能模拟人胰岛素24 h生理分泌模式,治疗DKA安全、有效;实施正确全方位的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最佳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赵继伟 《现代保健》2011,(24):127-12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组)48例,后将两组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小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明显,优点较多,广受患者欢迎。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研和分析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到本院糖尿病科接受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6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血浆pH值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94%明显低于对照组14.71%(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相比较于持续静脉应用胰岛素,胰岛素泵应用胰岛素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CSII治疗糖尿病酮症56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酮症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该院110例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酮症的病人分为胰岛素泵组(CSII组)56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组(常规组)54例,观察2组病人血糖、血酮、尿酮体、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显示2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CSII组在平均胰岛素用量、静脉补液量、血糖、血酮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常规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将我院科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为对照组(10例)与实验组(1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采用胰岛素泵经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评估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恢复时间,并统计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糖达标用时更短,尿酮恢复时间更早,且低血糖次数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经皮下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临床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70例DKA患者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35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B组35例给予胰岛素常规小剂量连续静脉输注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糖。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治疗DKA具有显著的效果,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促进各项指标恢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1):67-6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酸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年期间收治的糖尿病酮酸症酸中毒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静注小剂量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胰岛素泵给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p H恢复时间,血、尿酮体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的人均次数。结果研究组的血液p H值恢复时间和血、尿酮体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达到靶血糖水平值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低血糖症状的人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给药治疗,安全性更高,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与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择158例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观察组)和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量、p H恢复时间、尿酮阴转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阴离子间隙(A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C肽水平等指标。结果治疗稳定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阴转时间、p H恢复时间、平均每人每日低血糖次数、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4,39.01,33.62,17.46,2.28,9.23;均P<0.05),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人数(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45,P<0.05)。治疗后观察组AG和Hb Alc均低于对照组,而CO2-CP和C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8,3.46,4.37,9.24;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显效快、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衡绿果 《中国校医》2020,34(3):217-218
目的 探讨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预混入胰岛素,观察组联合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及阿卡波糖,比较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bA1c、FBG、2hBG及Homa-IR均降低,Homa-β升高[(53.65±9.28)VS(67.32±10.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联合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及阿卡波糖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血糖水平,缓解胰岛素抵抗,利于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效果,选出疗效较优的方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平均胰岛素用量、平均空腹血糖、平均血糖达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应水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3.33%,少于对照组的23.33%、20.00%,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能够加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比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医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单盲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治疗,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胰岛素应用量少于对照组,pH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快速改善患者病情,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进行评估。将本院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随机分成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CSII)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各18例。观察两组病人血糖、血酮、尿酮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CSII组血酮恢复时间(3.5±0.7)d,较对照组(4.5±0.5)d明显缩短(P<0.05);尿酮转阴时间(27.2±11.1)h,亦较对照组(42.2±9.2)h明显缩短(P<0.05),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0.6±0.2次/人)较对照组(1.2±0.4次/人)明显减少,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0例糖尿病患者,42例进行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治疗(CSII组),48例进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MSII组),对比两组患者FBG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种给药方法均能显著降低FBG及餐后2 h血糖(P<0.01),CSII组比MSII组效果更显著(P<0.05).MSII组胰岛素用量为(40.5±4.2)U/d,低血糖发生率为22.92%(11/48);CSII组胰岛素用量为(36.5±3.0)U/d,低血糖发生率为7.14%(3/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可获得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法治疗更理想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针对血糖升高采用运动疗法、饮食控制、健康教育等,针对乙型肝炎使用保肝护肝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治疗。观察组降糖药为胰岛素泵静脉泵入,胰岛素的总量和泵入速度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进行调节,采用Medtronic712型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全天用量的50%以基础量输入,余下的50%量作为餐前量。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6.3±1.1)、(8.9±1.5)mmol/L]均低于对照组[(8.5±1.3)、(11.6±2.3)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血糖、高血糖、酮症酸中毒及肝性脑病发生率均为2.5%,对照组分别为20.0%、22.5%、20.0%、2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能更快更有效地维持血糖稳定,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40例(酮症酸中毒28例,乳酸酸中毒2例,高渗昏迷2例,心衰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榆注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血糖、尿酮体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h)相比,CSII组(34.2±10.6)较对照组(52.7±23.5)明显缩短;②CSII组尿酮转阴时间(10.4±4.7)较对照组(49.5±10.2)明显缩短;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2.96%)较对照组(8.68%)明显减少;④CSII组住院时间(96.3±34.5)较对照组(135.7±56.8)明显缩短;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住院费用(元)CSII组(3365±657)较对照组(3100±456)稍多,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张景  王洪青 《中国校医》2018,32(12):931-933
目的 分析饮食治疗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入院治疗的129例1型糖尿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案,对比分析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治疗对于儿童1型糖尿病有效。  相似文献   

19.
黄红 《中国校医》2020,34(11):823
目的 观察研究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新生儿肺炎进行研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研究组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呼吸指数改善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研究组患儿气喘改善时间(8.15±2.26)d,咳嗽改善时间(8.02±2.10)d,湿啰音改善时间(8.16±1.25)d,呼吸增快改善时间(49.69±6.11)h,紫绀改善时间(35.29±6.52)h,短于对照组的气喘改善时间(3.96±1.88)d,咳嗽改善时间(4.11±1.29)d,湿啰音改善时间(5.13±0.86)d,呼吸增快改善时间(28.92±5.99)h,紫绀改善时间(18.85±4.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PCO2与OI值在治疗之前进行对比P>0.05,PCO2值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 P<0.05,OI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 对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气雾剂联合氨溴索注射液雾化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能明显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改善呼吸指数,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疗效、副作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40例(酮症酸中毒28例,乳酸酸中毒2例,高渗昏迷2例,心衰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皮下输注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两组年龄、血糖和体重指数(BMI)相比无显著差异。观察两组血糖、尿酮体变化,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结果①两组经治疗后血糖均明显下降,达到目标血糖值的时间(h)相比,CSII组(34.2±10.6)较对照组(52.7±23.5)明显缩短;②CSII组尿酮转阴时间(10.4±4.7)较对照组(49.5±10.2)明显缩短;③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2.96%)较对照组(8.68%)明显减少;④CSII组住院时间(96.3±34.5)较对照组(135.7±56.8)明显缩短;以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⑤住院费用(元)CSII组(3365±657)较对照组(3100±456)稍多,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疗效更好,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