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意外胆囊癌的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LC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NevinⅠ,Ⅱ期患者行单纯LC;1例Ⅲ期和3例Ⅳ期患者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2例Ⅳ期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全组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为0.6%。Ⅰ,Ⅱ期患者术后最长随访5年,未见复发;Ⅲ期1例术后1.5年复发,再次手术;而Ⅳ,Ⅴ期的病例预后较差,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Ⅰ,Ⅱ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Ⅲ期的需行胆囊癌根治术,如术中做到切缘镜下无瘤可望提高生存率。Ⅴ期应采用局部清扫+肝脏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术式联合治疗T1a期胆囊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80例T1a期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淋巴清扫+射频消融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腔镜组,将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淋巴清扫+射频消融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开腹组。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分析。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手术相关指标、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OL)评分用(±s)描述,采用独立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手术总有效率(93.8%)略高于开腹组(89.6%),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6.3%)略低于开腹组(20.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术后6个月QOL量表中食欲、精神、疼痛、疲乏、日常活动及家人理解度评分均比开腹组高(P<0.05)。结论多术式联合治疗T1a期胆囊癌的疗效相当,但相比开腹组,腹腔组创伤小、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且更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病理发现的原发性胆囊癌16例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术前诊断2例为胆囊息肉,14例为胆囊炎胆囊结石;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OC)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4例;术后病理Nevin分期,Ⅰ期2例,Ⅱ期7例,Ⅲ期4例,Ⅳ期3例。;2例术中怀疑,经术中快速病理证实,1例单纯胆囊切除,1例术中再次行部分肝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证实14例,3例单纯胆囊切除,未再次手术;5例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3例再次手术行部分肝切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3例放弃再次手术;随访时间至2013年4月,已有12例死亡,6例仍存活,最长者已存活40个月,最短者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4例存活期超过36个月。结论术前应重视胆囊癌的高危因素和增强对胆囊癌的诊断意识,以减少意外胆囊癌的发生;Nevin分期Ⅰ期和Ⅱ期侵犯胆囊粘膜患者可行LC,Ⅱ期侵犯肌层及其以上分期患者需再行开腹胆囊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早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早期胆囊癌患者84例为实验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其中开腹组行胆囊根治术治疗,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数据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s)表示,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对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的PT、TT、APTT显著低于开腹组,D-二聚体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腔镜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显著低于开腹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早期胆囊癌均有较理想的疗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对T_3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45例行胆囊癌根治术的T3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范围分为标准清扫组(20例,行标准区域淋巴结清扫,即清扫胆囊管、胆总管周围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等部位的淋巴结)和扩大清扫组(25例,行扩大区域淋巴结清扫,即标准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行胰头后上淋巴结清扫,并送快速病理检查,如为阳性则加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标准清扫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3/20),扩大清扫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5/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清扫组1、3年累积生存率为8%、0,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扩大清扫组1、3年累积生存率为100%、44%,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扩大清扫组生存率明显高于标准清扫组(χ~2=45.921,P0.05)。结论:T_3期胆囊癌患者在原发病灶能够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加行以清扫胰头后上方淋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为重点的扩大淋巴结清扫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意外胆囊癌与再次行胆囊癌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7例LC术意外胆囊癌(T2期)患者再次接受胆囊癌根治术(开腹或腔镜下),与同期进行的开腹一期根治手术的14例胆囊癌(T2期)患者加以对比,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的生存率. 结果 LC组和开腹组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7%、67%和92%、84%、60%,两组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901).3例浸润深度为胆囊黏膜层的T1a期胆囊癌经LC治疗后均生存6年以上.3例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为无瘤生存.结论在注意避免术中胆汁溢出、应用标本取出袋等无瘤保护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及时行胆囊癌根治术,先期的LC不影响T2期胆囊癌的预后,而对于T1a期胆囊癌仅行LC即可获得满意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胆囊复杂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胆囊复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B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出血量[(86.4±11.6)ml]显著高于A组[(44.9±16.1)ml](P<0.05)。B组7例中转开腹,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1例中转开腹,术后1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间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病变可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开腹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开腹组少,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腹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好于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手术中发现的胆囊癌2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腹腔镜手术中发现的原发性胆囊癌的处理。方法 对 1996—2003 年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C)中发现的21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21例患者中NevinⅡ期3例、Ⅲ期11例、Ⅳ期3例。将17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6例均二次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B组11例均只行单纯LC术;对A、B两组生存率的差异进行χ2 检验和Kaplan Meier生存分析。结果 (1)21例患者中NevinⅠ期2例,至今已分别存活6个月和47个月;(2)A、B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55,P=0 0328)。结论 (1)对NevinⅠ期患者可单纯行LC术;(2)对Nevin Ⅱ期或Ⅲ、Ⅳ期患者需二次开腹行胆囊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切除(LC)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221例行LC的患者中,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为3.17%。未发现NevinⅠ期病例,Ⅱ期患者2例行单纯LC,3例Ⅲ期和1例Ⅳ期患者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1例Ⅴ期患者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加T管引流术。Ⅱ期患者术后最长随访3年未见复发,Ⅲ期患者有3例,2例随访2年无复发,1例1年后复发再次行T管外引流+胃空肠吻合术,随访至今半年仍健在。而Ⅳ期患者预后较差,于半年内死亡。结论Ⅰ、Ⅱ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Ⅲ、Ⅳ期的患者,对于熟练掌握腔镜技术的术者可以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做到无瘤的原则,可以提高胆囊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特殊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将88例特殊性胆囊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44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大部切除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治疗特殊性胆囊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19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腔镜组(n=72)与开腹组(n=124)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开腹组行开腹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幵腹组显著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检出数量、肿瘤远近端切缘长度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幵腹组的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3年、5年的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进展期胃癌具有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远期生存率与幵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20例,其中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治疗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在复杂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治的80例复杂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成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组(A组)和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组(B组),各组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87.3±12.5)mL,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45.8±15.7)mL,B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术中6例中转开腹,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术中无中转开腹者,术后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慢性萎缩性胆囊炎3类患者所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部分切除术在不同类型的复杂胆囊病变中均能够减少术中出血,有效避免中转开腹,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组(开腹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组(LC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术后出血、胆瘘、阻塞性黄疸及腹胀等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LC组患者在腹胀、阻塞性黄疸、术后感染及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而LC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开腹组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6例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各48例,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1例因胆囊三角区出血,镜下止血失败而中转开腹;1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4例,胆心反射5例,切口出血4例,胆管损伤、肠粘连各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但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采用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作为腹腔镜组;将同期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92例,作为开腹组,对2组治疗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也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较高安全性,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腹和腹腔镜原发灶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开腹组(70例)和腹腔镜组(70例),分别施行开腹和腹腔镜原发灶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Pa CO2水平,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血红蛋白(Hb)水平,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3年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Hb水平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Pa CO2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胃周淋巴结和胃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3年的累积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在术后7 d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原发灶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具有微创、术后恢复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100例。开腹组施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引流量及术后引流放置率也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开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组的CRP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A水平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时间短、术中引流量少,且患者住院时间短、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