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择期行腹腔镜卵巢瘤切除术患者50例分为2组,QLB组和TAP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诱导前,QLB组行双侧QLB,TAP组行双侧TAP,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比较术后2,6,12,24,48 h患者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性镇痛例数;比较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各时点静息疼痛VAS评分呈先逐渐上升随后再下降趋势,术后24 h疼痛最严重,且QLB组低于TAP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AP组比较,QLB组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P<0.05),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和氟比洛芬酯补救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QLB组术后48 h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 与TAP比较,QLB镇痛效果更加完善,作用时间更长并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应用,更适合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多模式镇痛。  相似文献   

2.
唐芳  王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9):1169-1172, 117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择期手术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罗哌卡因+全麻(R+G组)和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DR+G组),各20例。G组采用全身麻醉,R+G组采用全身麻醉+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RD+G组采用全身麻醉+1 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0.25%罗哌卡因两侧各20 mL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病人均采用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观察3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24 h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病人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时点静息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咳嗽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DR+G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G组(P < 0.05);DR+G组、R+G组、G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在T1、T2、T3时间点3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间点,DR+G组静息VAS和咳嗽VAS评分均低于R+G组、G组(P < 0.05~P < 0.01)。DR+G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G组(P <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减少术中、术后全麻药物用量,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减轻病人疼痛,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杨钟平  赵卫兵   《四川医学》2019,40(6):566-57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对妇科肿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择期行妇科开腹肿瘤手术患者60例,年龄23~53岁,体质量52~71kg,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腹横筋膜阻滞组(TAP组),各30例。QLB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后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双侧QLB; TAP组在双侧肋缘下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记录两组术后2、4、8、12、24、36、48h静息和24、36、48h运动时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切皮前即刻、切皮后5min SBP、DBP和HR,得到其差值;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满意、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QLB患者在术后4h、8h、12h、24h、36h时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和术后24h、36h、48h时的运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切皮前即刻、切皮后5min,QLB组的DBP、HR的差值均明显小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QLB组患者在0-6h、6-12h、12-24h、24-36h的舒芬太尼用量和舒芬太尼总消耗量均少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QLB组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T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TAP组相比,QLB组患者使用静脉镇痛泵进行补救性镇痛的比例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与TAP相比,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实施超声引导QLB镇痛效果佳,能显著缓解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PCIA镇痛采用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地佐辛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比较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宫缩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2组PCIA镇痛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静息疼痛VAS评分、动态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术后2、6、12、24、48 h宫缩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盐酸纳布啡复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尤其是对宫缩痛镇痛效果更佳,术后PCIA镇痛按压次数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下肢手术后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下肢手术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病人患侧在超声引导下行前路腰方肌阻滞,注射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 mL,对照组不进行腰方肌阻滞,2组病人均行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分析2组术后6 h(T1)、12 h(T2)、24 h(T3)、48 h(T4)5个时间点的静态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舒芬太尼用量及谵妄发生情况,观察2组术后T2、T3、T4各时段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外展度。比较2组术后次日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2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T1、T2、T3、T4各时段静态、运动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及谵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术后T2、T3、T4各时段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外展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次日血清TNF-α、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老年下肢手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早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金晓伟  王和节  蒋毅 《浙江医学》2020,42(12):1310-1313,1317
目的通过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P组、ESPB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常规全身麻醉后,TAP组行TAP阻滞、ESPB组行ESPB,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神经阻滞。3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3组患者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苏醒时间;术后24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术后2~48h各时点静息及咳嗽时疼痛评分;随访术后不良反应及早期康复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AP组和ESPB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减少,镇痛补救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降低(均P<0.05),术后2~24h各时点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TAP组和ESP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ESPB能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围术期镇痛,与TAP阻滞的效果相当,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对肾移植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5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LB组,n=25)和常规全麻组(GA组,n=25),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配置的患者自控镇痛泵,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使用量,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0、2、4、8、12、24 h静息状态视觉模拟(VAS)评分;同时记录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氧血症(氧饱和度<90%)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GA组相比,QLB组患者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以及自控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减少(P<0.05);QLB组术后0、2、4、8、12 h VAS评分减少(P<0.05),24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其余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能够改善肾移植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喉罩全麻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为单纯喉罩全麻组(对照组,C组)、罗哌卡因阻滞组(R组)、复合药物阻滞组(RD组)。R组和RD组病人入室前30min于麻醉监护室中行术侧腰方肌阻滞,R组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RD组注射含1 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5%罗哌卡因20mL,3组病人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记录诱导前、置入喉罩时、切皮时、扩髓腔时、拔除喉罩时病人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所有病人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记录病人术后舒芬太尼镇痛使用量、帕瑞昔布补救性镇痛情况;记录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评估病人术后4、8、12、24、36、48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36、48h的运动VAS疼痛评分;评估术后24、36、48 h髋关节的最大屈曲度及外展活动度。结果T0时,3组病人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4时,3组病人的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R组和RD组的MAP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R组和RD组的HR低于C组(P < 0.01),R组与R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丙泊酚使用量、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补救性镇痛例数,各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VAS评分,C组> R组>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各时间点的髋关节最大屈曲度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C组 < R组 < 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恶心呕吐、补救镇痛发生率:R组、RD组均低于C组(P < 0.05~P < 0.01),RD组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腰方肌阻滞在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中效果理想,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李艳  谢海  陈勇  欧阳碧山 《海南医学》2014,(18):2687-2689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肝功能障碍的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肝功能异常拟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以0.25%左布比卡因40 ml行TAP阻滞;对照组不进行TAP阻滞。全麻下行剖宫产术,术毕缝皮后,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h、4 h、6h、12 h和24 h静息及活动的疼痛VAS评分以及24 h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情况、肠蠕动恢复的时间和手术结束至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所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24 h舒芬太尼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4 h运动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息疼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12 h和24 h静息及运动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观察组恶心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而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能有效降低肝功能障碍的产妇全麻剖宫产术后的疼痛VAS评分,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降低术后恶心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舒芬太尼鼻黏膜给药对胸腔镜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采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舒芬太尼鼻黏膜给药。观察记录患者术后6h、12h、24h、48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镇痛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静息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内(包括24h),B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24h后两组活动状态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舒芬太尼鼻黏膜给药可在24h内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前路和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99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纯全身麻醉组(G组)、全麻联合前路腰方肌阻滞组(Q组)、全麻联合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组(QA组),每组33例。神经阻滞均于麻醉诱导前实施。记录患者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拔管后各时间点安静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术后24 h恢复质量恢复评分(QoR-40),下肢肌力,术后恶心呕吐及感染、血肿、皮下气肿、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Q组和QA组患者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低于G组,QA组低于Q组(P<0.05);Q组和QA组患者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晚于G组,QA组晚于Q组(P<0.05);Q组与QA组患者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G组,T7~T9时间点QA组患者安静时VAS评分低于Q组(P<0.05),T8~T9时间点QA组患者咳嗽时VAS评分低于Q组(P<0.05);Q组和QA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低于G组,Q组和Q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和QA组患者术后24 h QoR-40评分高于G组,Q组和Q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组和QA组患者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低于G组,Q组和QA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下肢肌力减退,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感染、血肿、皮下气肿、肩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外侧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术后镇痛效果较前路腰方肌阻滞更理想,可以明显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延长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用于半肝切除术围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右半肝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腰方肌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Q组)和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C组),每组20例。Q组全麻诱导前局麻下行QLB,给予0.33%罗哌卡因30 mL,C组给予生理盐水30 mL,术后均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观察患者术中切皮即刻与切皮后1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中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静脉自控镇痛情况、腰方肌阻滞的平面范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Q组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小于C组(P0.05);术中使用镇痛药物(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剂量明显少于C组(P0.05);在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比C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4 h、12 h和24 h的VAS疼痛评分及PCA次数均小于C组(P0.05);两组在术后48 h的VAS疼痛评分及PCA按压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腰方肌阻滞的平面范围在T5到L2之间变化。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Q组(P0.05)。结论腰方肌阻滞是一种新型的躯干阻滞技术,能够作为半肝切除术围术期有效的镇痛方法,可以改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有效的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is block,QLB)和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oid plane block,ESPB)在老年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5例老年患者分为Q组(n=25)、E组(n=25)和C组(n=25)。Q组给予QLB复合全身麻醉,E组给予ESPB复合全身麻醉,C组给予气管插管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比较3组围手术期麻醉及镇痛药用量、术后苏醒质量、静息及咳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 与C组比较,Q组和E组术中自控静脉镇痛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补救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Q组和E组患者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恢复室内恶心呕吐、嗜睡、躁动及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均明显减少(P<0.05);术后2~48h各时点,与C组比较,Q组和E组静息及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Q组和E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QLB和ESPB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均能提高老年患者苏醒质量、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腰方肌阻滞、髂筋膜阻滞及非神经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NKI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7月,纳入三种镇痛方式用于全髋置换术的随机对照试验,用ADDIS1.16.8软件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项研究共606例患者....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18-12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前路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 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路腰方肌阻滞组(Q组)和对照组(C 组),每组35 例。Q 组患者术前行双侧前路腰方肌阻滞,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术中行全身麻醉;C 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术后均连接吗啡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患者术后1 h、2 h、6 h、12 h 和24 h静息痛和运动痛的VAS 评分,评估患者的镇静状态,记录术后吗啡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 组相比,Q 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 的静息痛VAS 评分和各个随访时间点的运动痛VAS 评分显著下降(P<0.05)。Q 组患者术后24 h 内吗啡用量显著少于C 组(P<0.05),且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C 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超声引导前路腰方肌阻滞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不同入路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ar muscle block, QLB)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路组(QLB腰方肌与腰大肌之间的筋膜平面入针)、外侧路组(QLB外侧入针)、后路组(QLB后路入针)和对照组(常规静脉自控镇痛),每组各32例。对比4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对比4组患者术后不同时刻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分。对比四组患者PCIA有效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总用量。对比4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前路组、外侧路组及后路组3组首次按压PCIA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气和首次下床活动则均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在组间、时点间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外侧路组及后路组3组PC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