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节,传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暴发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2].发病的症状为急起的高热,伴有头痛、咽部不适、疱疹、肌痛等,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1周左右[1].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群(coxsackie virus,CoxA)或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3].疱疹性咽峡炎虽为传染病,但不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本文通过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特征,为防控相关病原引起的传染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高热、咽痛、疱疹,多数为轻型病例,病程为1周左右,夏、秋季高发[1]。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节和病原与手足口病相似,因此与手足口病的界限不易划分[2]。多种病毒均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发病,以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时易患此病[3]。主要侵犯1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20年合肥地区一起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HA)聚集性疫情病原体型别及基因进化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11份咽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病原检测,柯萨奇病毒A6型(CVA6)核酸阳性的标本经传统RT-PCR扩增VP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用MEGA 6.0软件构建基因进化树。结果 11份咽拭子标本中6份CVA6核酸阳性,6条基因序列均为CVA6 D3亚型。结论 CVA6 D3型是引起本次幼儿园HA疫情的病原体,应加强对肠道病毒的监测,重视在幼托机构暴发的此类疫情。  相似文献   

4.
周菊生 《现代保健》2011,(27):132-133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用炎琥宁5~10mg/(kg·d),对照组80例用利巴韦林10—15mg/(kg·d)。结果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疱疹性咽颊炎(herpangina,HA)和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均是由人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ous,hEV)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且两者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25~30日,普兰店市某中学发生1起风疹暴发疫情,为了控制疫情,保证高三学生正常高考,普兰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协助下,于5月29日开始组织人员赶赴该中学进行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1起学校内胃肠炎暴发疫情,查清病原、感染来源和传播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在全校师生以及家庭成员中搜索病例,对学校的供水、食堂、食品加工、卫生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就餐、饮水情况进行调查,采集饮用水、食堂剩余食品以及病例的咽拭子、肛拭子等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发现12例病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1.13%;病例全部为同班学生,罹患率为29.27%。3名病例的肛拭子检出诺如病毒GII型阳性(包括首发病例),其他为阴性。结论本起疫情为诺如病毒GII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原因可能为首发病例呕吐物形成的气溶胶扩散,通过人-人接触模式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儿科住院的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70例为疱疹性咽峡炎组,体检健康的儿童7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及补体C3和C4水平,外周血CD_3~+、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结果疱疹性咽峡炎组患儿血清IL-6、IL-10、TNF-α分别为(52.13±5.46)pg/L、(21.48±7.03)pg/L、(243.25±22.16)pg/L均高于对照组(P0.001);疱疹性咽峡炎组患者IgG、IgM、IgA分别为(7.89±1.43)g/L、(0.79±0.14)g/L、(0.82±0.23)g/L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补体C3和C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疱疹性咽峡炎组患儿CD_3~+和CD_8~+分别为(72.13±6.57)%、(31.21±5.47)%高于对照组(P0.001),疱疹性咽峡炎组CD_4~+和CD_4~+/CD_8~+分别为(33.97±6.85)%、(1.09±0.48)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监测急性期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免疫功能可了解患者体内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9.
刘海燕 《大众健康》2013,(11):104-105
疱疹性咽峡炎有“隐形手足口病”之称,但比手足口病轻,只在口腔里出疹子,几乎不出现重症危及生命。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39。以上),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广东省中山市1起小学水痘暴发疫情,并分析危险因素,为学校防控水痘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就诊隔离情况、接触史和水痘疫苗接种史等资料,对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水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起疫情共报告水痘病例65例,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一起发生在教育培训机构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暴发疫情,提出预防控制措施,评估处置效果。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部分学生、教师、厨师的肛拭子样本及食物、环境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该教育培训机构共发现病例19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63.33%(19/30),流行曲线呈现点源暴露模式,同一场所内不同机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1,P<0.010),19名不同性别学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702),22份标本中6份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 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导致的以腹泻、呕吐症状为主的培训机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肖林 《中国校医》2022,36(4):280-282
目的 查明暴发原因,控制本次疫情,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病例定义、搜索病例,采集病例及食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应用描述性分析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事件原因。结果 此次暴发累计病例107例,罹患率4.4%(107/2 428)。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100%,107/107)、发热(93.5%,100/107)、腹痛(91.6%,98/107)等。食用校内小卖部面包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24.93,95%CI:9.48~65.58,P<0.001)。在68份病例肛拭标本及2份面包中检出都柏林沙门氏菌。结论 本次事件为一起都柏林沙门氏菌污染面包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建议加强对学校内食品供货渠道的清理排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南宁市武鸣区一起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预防腺病毒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一对一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疫情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核密度和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该起疫情的空间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此次疫情共228例儿童感染腺病毒,无重症以及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主要为5~9岁,发病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28日-8月4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与扁桃体肿大。Moran''s I Z值为3.76(P<0.05),提示腺病毒感染患者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核密度分析显示此次疫情感染患儿在全区范围内分布。结论 暑假期间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性,应警惕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家长带儿童到公共场所游玩时,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空间分析能够全面、直观地展现疫情发病的聚集区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南宁市武鸣区一起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空间分布特点,为预防腺病毒疫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一对一调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疫情的空间分布和聚集情况进行探究,通过核密度和全局莫兰指数(Moran's I)分析该起疫情的空间流行分布特征。结果 此次疫情共228例儿童感染腺病毒,无重症以及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主要为5~9岁,发病时间集中在2019年7月28日-8月4日。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咽部充血与扁桃体肿大。Moran's I Z值为3.76(P<0.05),提示腺病毒感染患者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聚集性,核密度分析显示此次疫情感染患儿在全区范围内分布。结论 暑假期间具有较强的人口流动性,应警惕疫情的大范围扩散。家长带儿童到公共场所游玩时,需要加强自身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空间分析能够全面、直观地展现疫情发病的聚集区域,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2年辽宁省某中学暴发的一起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患病学生个案资料,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咽拭子标本中进行腺病毒鉴定并进行病毒分离,扩增腺病毒六邻体(Hexon)基因的 L1 片段进行序列测定,BLAST比较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1个月内在3个班级78名学生中累计出现24例发热病例,发病率为30.77%;咽拭子标本中5份标本多重PCR鉴定为腺病毒,同时分离到5株病毒;腺病毒 Hexon基因的 L1 片段测序显示5株腺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100%相同;BLAST比较显示与人腺病毒 14 型参考株高度同源,达100%;系统进化分析中5株腺病毒与人腺病毒 14 型参考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结论 本次暴发疫情是由腺病毒 14 型引起,与之前中国所流行的腺病毒14型相比未发生基因变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起大学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暴露因素和感染来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以临床病例为病例组,选取病例同宿舍楼内未发病的健康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就餐食堂、不同就餐餐次暴露的差异,探查病例危险因素。结果累计报告病例64例,学生罹患率为0.35%(64/18490),145份样品中检出36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为57.89%(22/38),厨工阳性检出率为13.08%(14/107);诺如病毒分型均为GⅡ.4型。可疑暴露食堂、餐次是第三食堂2月26日晚餐(OR=5.00,95%CI:1.02-24.49)和第三、五食堂2月28日晚餐(OR=6.65,95%CI:2.11-20.93;OR=5.73,95%CI:1.19-27.60)。结论引起本次疫情的原因是该校厨工在加工食物/分发餐具时污染了食物/餐具引起的诺如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连云港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流行特征。 方法 对连云港市某学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调查数据完成描述性及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荤菜刀板涂抹样、22日三餐食物标本、直饮水滤芯涂抹样,用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2018年5月22日10:00—5月24日4:00连云港市某学校3 720名学生中共计发生急性胃肠炎80例,罹患率2.15%,其中男生罹患率2.14%(52例),女生罹患率2.17%(2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部罹患率3.89%(35例)高于初中部的1.19%(24例)和高中部的2.61%(21例)。5份肛拭子、1份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刀板涂抹样核酸检测诺如病毒GⅡ阳性。5月22日晚餐中食用京酱肉丝(含生黄瓜丝)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6.00,95%CI:1.30~27.70),并且随着该菜食用比例的增加,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呈明显升高趋势(χ2=5.561,P=0.020)。 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学校应重视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清洗、消毒工作,确保水果及凉菜的安全卫生,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0年贵州省务川县甲肝暴发疫情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评价控制效果。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进行调查核实,了解病例的三间分布。结果 2010-01/08年共报告甲肝病例34例,报告病例来自大坪镇甘禾村塘池组及相邻的黄洋村陈家山和石院子组,罹患率0.11%;甘禾小学发病18例,罹患率2.96%。密切接触者隐性感染率20.51%,发病年龄以7~13岁较多,占52.94%,人群以学生(20例)及散居儿童(8例)发病较多,占82.35%,该镇2岁以上人群均无甲肝疫苗接种史。结论该起疫情系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引起,发病地点主要为农村小学,应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甲肝疫苗应急接种,有效控制甲肝暴发。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 — 2011年8月云南省元江县发生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587例确诊甲型副伤寒。有关部门进行了病例环境调查、分布特征分析、接触者管理、疫区处置和疫情报告;同时开展了病例与环境标本病原学检测,利用病原菌分子分型与基因组学技术,追溯疫情来源。结果显示,疫情起源与输入病例有关联,病原菌随污水排入蔬菜田、污染蔬菜、病例生吃污染蔬菜而感染;形成病例 – 污水 – 蔬菜 – 人群传播循环。采取环境污染控制、病例诊断治疗、密切接触者监测、人群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措施后,历时17个月疫情得到完全控制。提示,病原菌分子分型、基因组学技术在流行病学调查、病原菌识别信息的传染源溯源和疫情精准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中学一起疱疹性咽峡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10月11日—11月2日,北京市某中学累计报告疱疹性咽峡炎病例92例,罹患率2.39%。临床表现以口腔疱疹(92.39%)、咽痛(71.74%)、发热(69.56%)为主。共采集43例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24例柯萨奇病毒A6型阳性,6例肠道病毒未分型阳性。结论 本起暴发疫情是由柯萨奇病毒A6型感染引起,学生交叉上课、共用餐厅等公共场所导致疫情的传播,探索一套适应教育改革后传染病的防控方案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