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中国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流行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2,他引:5  
目的 分析近20 a来我国各学生群体视力不良、疑似近视检出率的动态变化,为制定近视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85,1991,1995,2000和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性别-年龄段比较视力不良、疑似近视检出率.结果 1985-2005年期间,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各群体视力不良率分别增长了49.1%,53.1%,116.0%和106.0%,疑似近视率分别增长了38.2%,34.2%,67.8%和58.3%,学生"防近"工作形势空前严峻.近视发生明显早期化、低龄化,城乡差异逐步缩小,乡村高中生近视的迅猛增长趋势显著.1995-2000年学生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率增长显著减缓.结论 应加强行政领导,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措施,促进学生防近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了解2005-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及动态变化,为制定学生近视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05,2010和2014年安徽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分析近10 a安徽省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情况及动态变化.结果 2005,2010和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8%,57.4%和63.2%,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24.6%,30.9%和37.5%,重度视力不良所占视力不良的比重分别为53.8%,53.8%,59.3%,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2005-2014年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长速度表现为乡男>城男>乡女>城女,10~12岁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增幅最高.结论 安徽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城乡、男女差异逐步缩小,青春早期增幅迅猛.应积极采取措施遏制视力不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铜陵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发展的趋势及规律,为开展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每年对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视力状况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追踪观测学生个体视力的减退进展状况.结果 2004-2008年铜陵市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55.93%~73.03%,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7.78%和66.32%,城男、乡男、城女、乡女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1.15%,50.90%,69.11%,60.59%.学生视力不良率在小学二、三年级下降之后逐年级升高,高中阶段视力不良率高达80%以上,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二至高一年级视力不良率有较大升幅.追踪观测显示.小学二至四年级和六年级视力减退率有较大升幅.结论 小学二至四年级和六年级是预防和遏制视力减退进展的重点阶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和用眼习惯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1985~2010年25年间烟台市7~18岁城乡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状况,为防控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1985,1995,2000,2005和2010年烟台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城乡视力不良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85~2010年烟台市7~18岁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7.51%,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为61.08%,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636,P=0.000).视力不良检出率依次分别是乡女>城女>乡男>城男;初中和高中视力不良检出率乡村均高于城市;重度视力不良构成乡村亦高于城市.结论 烟台市乡村学生视力不良从发病率、性别,学段、以及程度诸多方面,都存在高于城市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的地域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分析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流行的地域分布特征,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近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5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8岁汉族中小学生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基础资料,计算标准化率,排定位次.结果 中国7~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依次为52.85%,61.47%,37.22%,46.01%.视力不良流行存在一定的地域特征,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甘肃、山西、四川、辽宁、宁夏和重庆为"相对高流行区",贵州、海南、新疆、青海、江西、天津、广西和河南为"相对低流行区".各地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和人口密度与视力不良率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 在制定全国防近工作规划时,要重点抓好高流行区的防控工作,在这些地区采取强有力的综合防控措施已刻不容缓;其他地区要以高流行区为戒,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防止步高流行区的后尘.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沈阳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的变化特点,探讨导致学生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采用2005年沈阳地区7~18岁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对15600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沈阳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加重(P0.01);视力不良率城市学生高于乡村学生(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结论沈阳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严重,应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采取对策遏制学生视力不良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中小学生2002-2005年视力不良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生视力不良患病状况,为开展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2005年重庆市学生体检资料中的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9.6%,2005年为66.6%;7~9岁学生2002年视力不良率为25.8%,2005年为44.5%;城市学生为64.4%,农村学生为41.7%,城市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学生.学生视力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学生视力不良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保护学生视力需要全社会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春霞  林艺  赵志刚  张栋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0):1536-1539
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20年中的发展变化趋势,为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199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10年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从29.3%增长至58.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城市女生视力不良率增长32.7百分点,增长幅度最大;乡村男生增长27.0百分点,增长幅度最小.与2010年相比,2014年整体视力不良检出率下降6.3百分点,逐年上升趋势得到遏制,城乡学生和男女生均呈现相同趋势;除1995年外,2000-2014年女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整体视力不良检出率中,高中段增长幅度最高(增长34.8百分点),小学段增长幅度最低(增长17.2百分点);小学段城乡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差别随年份逐渐增加,初中段城乡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份呈波动趋势,高中段城乡视力不良检出率随年份趋于一致;在1995-2014年视力不良程度的构成比中,轻度视力不良占比例最低,重度视力不良占比例最高;男女和城乡学生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与整体趋势保持一致,且趋势在男女和城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在1995-2010年间整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沙河口区1981-2005年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大连市沙河口区学生视力不良发病规律,为防治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大连市沙河口区具有代表性的4所小学、4所中学,按照卫生部<学校卫生监督监测情况年报表填报说明及技术规范>的统一要求,以及辽宁省卫生防疫站制订的中小学生视力监测要求进行检测.结果 25 a来,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为100.52%,男生高于女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女生平均视力2005年明显低于1985年.从视力不良构成看,随年度的增加,轻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降低,而中度及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例升高.结论 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幅度和平均视力下降幅度均大于中学生.应加强小学阶段的预防视力不良工作,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大理州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近视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历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于1991、2000、2005、2010和2014年分别对大理州中小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结果 1991、2000、2005、2010和2014年这5年,大理州中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连续上升,2014年达52.4%。除2010年的女生和高中生视力不良率略低于2005年外,其余均连续上升;其程度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视力不良以近视为主;视力不良重度占比由2010年的69.1%下降到2014年的63.2%;近视占比由96.9%上升到97.8%;视力不良检出率、视力不良程度和视力状况分布,除2010年外,均为汉族>白族、女生>男生、高中>初中>小学、城市>乡村。结论大理州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且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应认真加强近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