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中医分型辨治理论 ,治疗血瘀型、痰结型、气虚型等 3例不同类型的中风患者 ,因辨证准确 ,遣方切合病机 ,故皆收到较好的疗效。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龙娜  魏艳 《广西中医药》2010,33(1):42-43
<正>失语作为中风后主症之一,指运用或理解语言的功能障碍或丧失[1],多与半身不遂诸症同时出现,亦可单独出现。《千金方.论杂风状》称之舌强不能言,《杂病证治准绳.中风》谓之失音不语。据统计,我国脑血管病患者约70%~  相似文献   

3.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海荣 《新中医》2001,33(7):69-70
中风病是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因其有很高的致残率,故加强对本病恢复期的治疗研究,对减轻病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风病进入恢复期,病势已缓,虚象已显,然余邪未尽,标实证候依然存在,医家多从气(阳)虚血瘀型论治,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治疗因气虚血瘀所致的中风、偏瘫等症,治愈不少患者。后世所设华佗再造丸、脑络通胶囊等,仍不出气(阳)虚血瘀学说范围,但仍有不少患者疗效欠佳,甚至加重病情。据笔者观察,本病除具有肢瘫、面瘫、语言障碍等典型表现外,相当一…  相似文献   

4.
偏瘫是中风后的主证之一.系指左侧或右侧上下肢瘫痪,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而言。《内经》称之“偏枯”,《金匮要略》谓之“半身不遂”。二十几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中风后偏瘫.疗效满意.现将常用治法总结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风先兆辨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在出现中风先兆病证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在介绍育阴潜阳、通经活络,补肾益精、养脑填髓四法辨治中风先兆病证的同时,主要 张积极采取医患结合药食相辅、心理调摄和合理起居等综合防治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7.
无论是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还是混合性中风,其病变关键均为血瘀,故临床只有把握好血瘀证之类别、属性、发生、发展机理和传变演化规律,并以客观证候为依据,方可对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属于中医的“关格”、“隆闭”、“肾风”、“虚劳”、“溺毒”、“水肿”等范畴。湿毒之邪影响脾胃肝肾,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出现恶心呕吐,面色(白光)白。病久损及阴阳,阳衰阴竭,肾水亏损,肝风内动,出现神昏痉厥。肾阳衰竭,脾不利水,致水泛无制而水肿。肾阳不足则关门调摄失常,而日间尿少,夜间尿频。故本病为正虚邪实,正虚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亏,邪实为水毒湿浊上泛中焦。……  相似文献   

9.
归纳糖尿病分为三期:初期宜健脾化痰,清热润燥;三多期宜滋阴补肾,化瘀润燥;后期宜温肾固摄,秘固下元。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风偏瘫 ,我们通常分为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和肾虚精亏 3型进行辨证施治。1 气虚血瘀临床表现 :半身不遂 ,神疲肢倦 ,肢体麻木 ,或语言不利、语音低微 ,口眼歪斜 ,或患侧肢体浮肿 ,舌质紫、苔薄白 ,或舌体不正 ,脉濡缓。病机 :气虚血瘀 ,络脉痹阻。治法 :补气活血 ,化瘀通络。方药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加味 :生黄芪3 0~ 1 2 0 g,干地龙 1 0 g,杜红花 1 0 g,桃仁 1 0 g,丹参1 0 g,赤芍 1 0 g,当归尾 1 0 g,川芎 5 g。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制南星 ;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全蝎 ;喉中痰声漉漉者加苍术、姜半夏。按 :古人云 :气虚不…  相似文献   

11.
12.
作者以益气健脾,温中和胃为法自拟方为主,并根据兼夹症不同进行加减治疗气虚胃痛150例,2个月统计疗效,结果治愈15例,显效67例,有效61例,有效率95.3%。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遗症辨治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可严重危害生命和健康,因其致残率高,故其恢复期的康复治疗是减轻患者的病残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关键。中风恢复期病势已缓,虚象已显,而余邪未尽,标实证候依然存在,出现虚实夹杂之象,临床辨证分型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举例介绍笔者对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辨证分型治疗缺血性中风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 5年来 ,笔者收治缺血性中风 5 2例 ,用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 ,获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5 2例中 ,男 31例 ,女 2 1例 ;年龄 5 0~ 60岁 1 5例 ,61~ 70岁 1 8例 ,71岁以上 1 9例 ;合并高血压病40例 ,糖尿病 6例 ,冠心病 30例。所有病例均经颅脑 CT确诊 ,其中单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积极预防中风病的发生.方法把中风先兆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38例)辨证分为肝胆火旺、痰瘀闭阻,风痰内盛、瘀血阻络和气阴两虚、脉络瘀阻3型,分别施以清利肝胆、豁痰化瘀,健脾除痰、疏风通络及升清益阴、活血通脉等法;对照组(30例)以阿司匹林、维脑路通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无中风发生;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中风发生2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在预防中风先兆症方面,有不可否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朱秉宜教授是1991年由卫生部授予带徒传授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500名老中医之一,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授予江苏省名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朱老对便秘的治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现将其中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用药 1.1 燥热内结型 症见大便干结成团状,数日一行,排便困难,腹胀满不适或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喜饮,面部易起粉刺或有油腻,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滑。此型多见于形体较壮实的青、壮年女性。治宜清热导滞通便。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生大黄、玄明粉、炒枳实、生地黄、玄参、天门冬、麦门冬、黄芩、槟榔…  相似文献   

17.
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其发病率约为出血性中风的三倍。它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 ,血供不足而致短暂脑功能障碍或使相应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所引起的 ,以偏瘫、失语等神经症状为主 ,少数患者可有意识障碍 ,但一般程度较轻。现代医学主要通过增进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处理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调整脑代谢等措施治疗该病。根据中风的证候表现 ,中医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进行辨证施治。近来有学者通过CT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病变部位与中脏腑、中经络的关系 ,发…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肾脏损害为常见,今就其辨治简述如下. 病因病机 狼疮性肾炎病因责之于肾阴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与遗传密切相关,先天禀赋不足,肾阴亏虚,复感六淫邪毒炽盛,耗气伤营,邪毒结于血分,瘀而化热,更伤气阴,终致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而五脏俱败.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辨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从全身与局部两个方面对本病辨证施治进行了分析,认为依据病程的发展辨证分三型:血瘀、湿热、气阴两亏,提出既要重视全身辨证又要重视局部辨证,内服外治有机结合,中西药物不可偏废,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20.
邓磊 《陕西中医》2004,25(6):566-567
痰证是体内水输布运化失常,停积于某部位的一类症证,临床中见之甚广。痰之为病,既指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可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痰之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性质上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风痰之分。痰在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故在临床上病情复杂多变,往往寒热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