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早产儿。随机分组,常规肠内外营养组采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护理,早期微量喂养组则采取早期微量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体质量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体质量每天增加的水平、按需哺乳的时间;护理前后患儿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早产儿体质量恢复到正常的时间、体质量每天增加的水平、按需哺乳的时间、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相比较常规肠内外营养组更好,P0.05。早期微量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常规肠内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护理对于早产儿效果确切,可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营养情况。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67-70
目的探讨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该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76例。采用抛银币法将纳入的76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早产儿生后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12~24 h内)。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非营养吸吮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胎粪排空日龄及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比较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2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等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胎粪排空日龄和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周时体重和头围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间歇持续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用于早产儿可减少肠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能促进胃肠功能成熟,缩短达完全肠道喂养时间;并能促进体重和头围的增长,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5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合理喂养、药物干预、早初次哺乳、取舒适体位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32.1%,低于对照组的60.0%(P < 0.05).喂养耐受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均大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P < 0.01和P < 0.05),而初次哺乳时间早于不耐受早产儿(P < 0.01),达到足量喂养日龄少于不耐受早产儿(P < 0.05).结论:对早产儿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喂养不耐受的天数,使患儿顺利度过喂养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性鼻胃管微量喂养辅以抚触疗法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生12h内入院,住院时间≥10d的早产儿为观察组(26例),于生后24h内给予鼻胃管微量喂养,并于3~7d后同时实施抚触疗法;2002年1~12月出生12h内入院的早产儿为对照组(16例),予以常规喂养,用同一种配方乳及母乳喂养。记录早产儿的早期体重下降、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喂养不耐受情况、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喂养不耐受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鼻胃管微量喂养辅以抚触疗法用于早产儿可提早全肠道喂养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促进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7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早产儿出生后均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配置的营养液,观察组于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采用配方奶粉经口或鼻饲喂养,对照组于早产儿出生后48 h开始采用配方奶粉喂养。观察2组早产儿喂养耐受情况、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以及出生后3 d胆汁酸及胆红素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汁酸和胆红素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疗法辅以早期肠内微量喂养可改善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缩短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促进肠蠕动,减少肠肝循环,减轻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利于出生低体质量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39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VLBWI为研究对象,按是否行母乳喂养分为母乳喂养组(n=76)及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n=63),比较两组患儿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奶量至100 mL·kg-1·d-1所需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体重增长速率和喂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新生儿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时间、奶量达100 mL·kg-1·d-1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P<0.05);喂养不耐受、Ⅱ-Ⅲ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低于早产儿配方乳喂养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促进VLBWI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及NEC的发生率,值得倡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32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n=67)与对照组(n=65),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早产儿为观察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喂养耐受性.结果 观察组生后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体质量增长速度、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及总胆红素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每天呕吐次数>3次、胃潴留>30%奶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生长发育、加强胃肠道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不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辅助微量喂养预防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晚期早产儿10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取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采取新生儿抚触辅助早期微量喂养,观察两组患儿胃肠道功能发育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胎粪排空时间、建立吸吮吞咽功能时间及直接喂母乳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9%(P〈0.01),观察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14d时体重增长及头围增长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抚触辅助微量喂养可促进晚期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发育和成熟,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有助于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9):144-146
目的研究纯母乳喂养对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和改善喂养不耐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180例,根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n=90)和观察组(n=90),对照组应用母乳混合早产儿配方奶粉调制喂养,观察组应用纯母乳喂养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坏死性肠炎与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肠内完全营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坏死性肠炎发生率、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肠内完全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生1个月后的头围、体重及身长增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纯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坏死性肠炎,并且能够降低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情况,缩短监护与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早产儿健康生长发育,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45-147+15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乳喂养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住院的93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实施日常护理及入院时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的107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在日常护理及入院时母乳喂养健康宣基础上实施母乳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及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与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的集束化护理,可以促使母乳喂养科学化、体系化、标准化,确保安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等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1.
王晶 《大家健康》2016,(8):209-209
目的: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对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喂养不耐受的早产低体重儿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取早产儿护理常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早产儿消化功能和喂养结局并对比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早产儿鼻胃管留置时间更短,恢复出生体重用时、肠道营养达到418.4 kj/kg·d 用时以及首次排黄便时间更早,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实验组早产儿呼吸暂停、胃残留、呕吐以及腹胀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产低体重儿多伴有喂养不耐受情况,及时开展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儿消化功能与喂养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早产儿采取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收集并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及出院时间和出院时体重。  结果  2组早产儿神经行为能力测定评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和早产儿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和出院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五音疗法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缩短早产儿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条件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发生,提高神经行为测定评分,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产儿胃肠喂养的临床特点,分析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探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成熟的策略。方法选择东莞市横沥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再按早开始(<3 d)和晚开始(≥3 d)胃肠喂养分成2组,比较有关临床因素。结果喂养耐受和不耐受2组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奶日龄、达80 kcal/(kg.d)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质量日龄及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喂养组和晚喂养组两组患儿黄疸持续时间、达80 kcal/(kg.d)日龄、经胃肠达80 kcal/(kg.d)日龄、达足量喂养日龄、体重开始增长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如果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在出生3d内应尽可能早地开始胃肠道喂养,早期微量喂养、缓慢加奶、谨慎禁食、有利于促进喂养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对2种不同喂养方法的耐受情况。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微量喂养方法[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乳、直接哺乳+经口管饲(管饲前试喂)],间隔时间从6 h 开始维持在2 h。观察组亦采取微量喂养方法[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乳、直接哺乳+经口管饲(管饲前试喂)],间隔时间从6 h 开始维持在3 h。结果:观察组在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停用静脉营养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胎便排尽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 NEC、吸入性肺炎、呼吸暂停、胆汁淤积及继发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改变喂养方法有助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尽快建立肠道营养,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王丽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53-2455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4月前收治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2011年4月后收治的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于生后常规禁食24 h,24 h出现肠呜音或排胎便后常规喂早产儿配方奶,观察组于生后3 h~24 h开始早期微量喂养。观察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比例、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胃管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拔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成熟,缩短恢复出生体重和达全量肠内营养的时间,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刘梅桂 《安徽医学》2010,31(5):530-531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早期微量喂养的重要性。方法选择48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微量喂养组和按需喂养组,其中18例早产儿微量喂养和按需喂养各9例、30例足月儿中微量喂养和按需喂养各15例,所有新生儿入院后6~8h内开奶,按微量喂养[0.1~4.0ml/(kg.d)]和按需喂养[开始5~15ml/(kg.d)以后每天每次增加3~15ml]分成两组,观察比较两组喂养时的耐受性、体质量增加值及血清前清蛋白(PAB)浓度。结果无论早产儿还是足月儿,微量喂养儿胃肠耐受性较好,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按需喂养儿(P〈0.05),两组喂养儿在住院7d体质量增加值及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重新生儿出生后6~8h提倡从2:1稀释奶开始微量喂养,缓慢加奶,逐渐过渡3:1、4:1至全奶,以减少胃肠不耐受的发生,不宜过早全奶按需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允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 infants,VLBWI)喂养不耐受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9例VLBWI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按照传统方法喂养;治疗组30例,给予早期微量喂养与非营养性吸允,记录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时间和发生喂养不耐受的例数。结果:治疗组在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和胎粪排空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早期喂养干预可促进VLBWI肠道发育成熟,减低可能发生的喂养问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复方嗜酸乳杆菌、抚触结合母乳喂养用于剖宫产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07月至2019年07月本院收治的122例剖宫产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及母乳喂养;联合组61例,接受复方嗜酸乳杆菌、抚触结合母乳喂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喂养耐受指标、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及并发症,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88.52% VS 72.13%),腹胀、呕吐、便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enterocolitis,NEC)、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联合组每日进奶量较对照组高,达到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胎粪排空日龄较对照组低(P均<0.05);联合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较对照组短,第14d头围增长、体重增长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比对照组低,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抚触结合母乳喂养用于剖宫产低体重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效果显著,可促进患儿胃肠功能发育、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喂养耐受性,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背景音乐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104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背景音乐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每日体质量增长及干预前、干预2周每日摄入奶量、热卡。结果观察组干预2周后每日摄入奶量、热卡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每日体质量增长高于对照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背景音乐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可促进胃肠功能发育、成熟,加速体质量增长,改善胃肠动力,提高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0.
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早期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早产儿的影响,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12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根据其喂养方式分成2组:母乳喂养组46例和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50例。比较2组早产儿院内感染、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并将2组胎便排尽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以及生后14d的体重增长进行比较。结果母乳喂养组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4.3%和18%,P〈0.05);母乳喂养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配方奶喂养组低(分别为8.7%和24%,P〈0.05);母乳喂养组胎便排尽的时间显著早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73.7±10.1)h和(92.0±21.4)h,P〈0.01];母乳喂养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6.9±1.5)d和(8.0±1.9)d,P〈0.05);母乳喂养组达足量喂养的时间较配方奶喂养组早[分别为(9.8±1.6)d和(11.3±2.4)d,P〈0.05);母乳喂养组生后14d的体重增长优于配方奶喂养组[分别为(199±100)g和(147±75)g,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可降低院内感染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使其较早达到足量喂养,有利于早产儿早期体重增长,故应提倡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