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灌洗对提高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因诊断为低位直肠癌并必需行Mile’s手术而收住本科室治疗的患者。为永久性的降结肠造口或乙状结肠造口.并且大肠功能正常,排除合并有其它严重躯体性疾病和精神症状或精神病家族史者,符合上述要求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1例)采用结肠造口灌洗法,对照组(26例)采用自然排便法。结果:研究组规律性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造口灌洗可促进结肠造口患者规律性排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护士的知识水平对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不同护士知识水平对结肠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患者按照护士的知识水平分为两组,每组29例。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结肠造口术后躯体、心理、社会人际关系3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3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均有差异,总体而言高水平护理组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低水平护理组。结论为了提高造口患者生活和心理的适应感,应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心理护理技巧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低位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方面带来巨大变化,造瘘口局部污染、刺激、感染,大便习惯的改变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影响,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我们通过对54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造瘘口周围皮肤自理以及训练规律排列等相关因素实施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变化及需求,为促进造口病人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病人掌握造口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临床观察40例,给予结肠造口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心理护理。结果病人术后恢复顺利,伤口一期愈合率达100%,且无并发症,既缩短了住院日,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如果只给予简单的造口护理指导,结果相反。结论对结肠造口病人有计划的实施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108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干预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朱霞  赵守谦  裴茸 《当代医学》2013,(16):158-159
目的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10月汉中市汉台区汉江职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1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1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评分为(56.0±3.14)分,身体因素得分为(62.0±8.4)分,心理因素得分为(70.1±10.4)分,社会因素得分为(66.5±9.1)分,患者心理状态、健康教育和排便是否规律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结肠造口患者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受影响。采取多种方式重点指导患者正确认识、预防、处理造口并发症,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QLQC30)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86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肠造口患者QLQC30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49.13±17.20)分;其社会支持总分为(63.65±11.65)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7,P<0.01。结论有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结肠造口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较高,即主观感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造口专科护士应关注此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徐峥嵘 《嘉兴医学》2002,18(3):161-163
目的:提高肠造口患自我护理能力,恢复回归社会的心理适应性。方法:总结61例肠造口患实施身心整体护理的经验。结果:所有患均能实施自我护理,恢复生活信心。结论:早期全面的造口护理,是提高患自理能力,回归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变化及需求,为促进造口病人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提高病人掌握造口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临床观察40例,给予结肠造口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心理护理.结果 病人术后恢复顺利,伤口一期愈合率达100%,且无并发症,既缩短了住院日,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如果只给予简单的造口护理指导,结果相反.结论 对结肠造口病人有计划的实施心理护理,对疾病恢复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健康指导对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健康指导在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2002年8月~2004年5月造口病人20例做为实验组进行健康指导,以2000年3月~2002年7月造口病人2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20例中并发症仅发生1例,而对照组20例中发生8例,x2=3.96,P<0.05,二者有差异;实验组20例中规律排便者17例,对照组20例中7例,x2=5.21,P<0.05,二者有差异;实验组20例中造口自我护理良好者20例,对照组20例中7例,x2=9.63,P<0.01,二者有显著差异;实验组20例中社会适应性良好者19例,对照组20例中11例,x2=4.27,P<0.05,二者有差异。结论健康指导可明显提高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应引起广大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173-17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15 d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15 d护理后其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情况、躯干疼痛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 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干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 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上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造口皮肤的影响。方法96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分别在不同时点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 ESCA)、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造口皮肤评估工具( DET评分),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干预组术后1周和出院后1月ES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1周和出院后1月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总分、自我护理知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而自我意愿评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出院后1月干预组DET总分、变色以及侵蚀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组织增生评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造口周围皮肤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治疗的96例患者,对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96例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总得分为(109.1±21.87)分,所有患者中31.25%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66.67%患者处于中等水平,其余2.08%的患者处于低等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所推荐的生活质量水平。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785,P〈0.05)。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临床应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许多人主张用末端回肠造口代替临时性结肠造口,因为回肠造口损伤小,日后关闭容易.并发症少.结肠造口特别是永久性造口,会给患者带来许多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措施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行直肠癌切除术并行结肠造口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护理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延续护理干预,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欧洲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 QLQ-C30)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86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肠造口患者QLQ-C30的生活质量总均分为(49.13±17.20)分;其社会支持总分为(63.65±11.65)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总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67,P <0.01.结论有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结肠造口患者其生活质量也较高,即主观感受到社会支持较多的患者有较好的生活质量,造口专科护士应关注此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提高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大肠造口患者从入院、术前、术后到出院以及术后1年进行随访,针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能够从心理、生理上对大肠造口护理有良好的认知,并且能够对造口进行恰当的自我护理,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大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奚秋琴 《中外医疗》2010,29(33):169-1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行肠造口手术治疗后,均给予常规药物和基础护理,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对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提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数和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别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较为理想和有效的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19.
结肠造口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巧红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21):107-107
由于直肠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约50%~60%的直肠癌患者需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每年约增加肠造口患者10万人,累计造口患者约100万人。结肠造口由于失去正常的肛门结构、节制功能和神经反射,肠内容物、粪便、液体无规律地自由排泄,产生粪臭,污染衣物,损害周围皮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也给其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不便,使患者失去工作和生活的信心,甚至轻生。因此,做好肠造口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护理肠造口的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肠造口由于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指导患者正视并能够自我进行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8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观察,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袋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无并发症发生;患者能正确使用人工肛袋;患者心态良好,能正常进行工作、生活及社交活动.结论 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和正确的造口护理及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