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过程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的时间。方法分析收治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用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的部位、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研究中共有患者45例,其中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未出现出血并发症的患者有34例,出现不同部位出血症状的患者有11例,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运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对患者出血这一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观察,及早的给予针对性处理,避免对患者治疗造成影响,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0月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病到溶栓的时间窗将患者分为A组(时间窗≤3.0 h)、B组(3.0~4.5 h)、C组(4.5~6.0 h),每组各40例.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低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ACI患者128例,根据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标准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4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给予标准剂量组0.9 mg/kg阿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98例患者,分为两组,合并糖尿病组52例和不合并糖尿病组46例.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治疗后1d,21 d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不合并糖尿病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合并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脑梗塞在超早期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选取70例患有脑梗塞疾病的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治疗组进行在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只用临床上的普通药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治疗,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用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治疗组有25人明显恢复,有6人有效,患者满意度达88.6%,对照组有19人恢复缓慢,且病情不稳定,容易反复,患者对此治疗的满意度为较低.结论 使用超早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高于使用普通药物治疗的患者,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进一步探讨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替普酶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莆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0-2014年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分为抗凝组和对照组,抗凝组23例,对照组21例。评价两组治疗后1、14、90 d的疗效,包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mRS评分,同时观察90 d内再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抗凝组和对照组14 d总有效率分别为78.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d mRS评分分别为2.00±1.51、3.10±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组和对照组脑出血(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7.4%、14.3%,病死率分别为8.7%、9.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阿替普酶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202医院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围术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的7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分别在行颈深部淋巴结活检术、前列腺电切术、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右眼玻璃体切除术、白内障手术、左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股骨头坏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脑梗塞,均于围术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治疗后,7例患者均无颅内出血转化。其中,4例患者在溶栓24 h后神经功能恢复,2例患者在溶栓后3个月内未发生严重残障,即总有效率为85.7%(6/7);1例患者术后因继发癫痫与肺炎死亡,病死率为14.3%(1/7)。结论围术期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可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阿替普酶组(n=94)与对照组(n=94),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阿替普酶组行常规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PS(P选择素)、hs-CRP(超敏C-反应蛋白)、IL-1(白介素-1)、IL-6(白介素-6)、IL-8(白介素-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大脑主要动脉血液流动速度、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6h、24h、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d后,阿替普酶组PS、hs-CRP、IL-1、IL-6、IL-8、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P<0.05),阿替普酶组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h、24h、7d、14d,阿替普酶组NIHSS低于对照组(P<0.05)。阿替普酶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促进脑部血流,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探讨阿替普酶治疗心房黏液瘤导致的超早期脑栓塞的可行性,以及无症状心房黏液瘤的早期诊断。通过分析本例资料,理解心房黏液瘤致脑栓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重点剖析首例阿替普酶治疗成功的经验。1例发病3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0 分(14 分),阿替普酶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明显(6分)。发病3 h内、NIHSS评分低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可行的;病因不明的脑栓塞,应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或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确诊患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诊疗流程中缩短患者到院至接受静脉溶栓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的应用.方法 组建护理组品管圈,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DNT过长的原因,设定DNT目标值为60 min,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DNT由原来(78.14±12.41) min缩短至(59.81±11.4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地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流程中DNT,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rt-PA)组和尿激酶(UK)组,两组均在予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替普酶及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总的冠脉开通率、胸痛缓解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t-PA组的冠脉再通率为79.4%,明显高于UK组的54.0%(P〈0.05);rt-PA组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UK组(P〈0.05),而出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UK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尿激酶具有更高的冠脉开通率,临床疗效更佳,出血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好,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丁苯酞与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90例.A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血栓溶解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观察并比较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全脑灌注(CTP)模式下重建4D-CTA分型预测模型,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实施静脉溶栓(IVT)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AIS患者(发病1.5~48 h)170例,平扫CT后即行全脑CTP扫描并重建动脉早期至延迟期的4D-CTA图像,根据缺血区脑血管及相应期限脑实质密度动态变化将患者分为CT AI-IV型,并记录患者入院基线和出院的NIHSS评分。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IVT组75例和双抗组95例,每组根据基线NIHSS评分和CTA分型进行建模,通过线性回归方法预测两组患者出院NIHS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 患者中IVT组75例,双抗组95例,线性回归发现两种治疗决策下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均显示基线NIHSS评分和CTA-Ⅱ、Ⅲ、Ⅳ型与出院的NIHSS评分存在显著线性差异。Ⅰ型仅可预测良好出院NIHSS评分结果。双抗组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明显优于IVT组(R2,0.925 vs 0.714,P<0.01)。结论 应用VHS模式下CTP扫描重建CTA分型可以预测AIS患者采取IVT和双抗治疗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灌注成像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治疗后均行扩散加权成像(DWI)及3D-ASL检查,根据梗死区脑组织再灌注情况分为良好灌注组和低灌注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将出院时NIHSS评分减少≥4分或完全性神经功能恢复定义为早期神经功能改善(ENI),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预测ENI的有效临床及灌注指标,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静脉溶栓后,3D-ASL良好灌注组患者31例,23例(74.2%)获得ENI;低灌注组29例,11例(37.9%)获得ENI。与低灌注组相比,良好灌注组患者的出院NIHSS评分更低(P=0.012)、NIHSS评分下降更多(P=0.001)、获得ENI的比例更高(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D-ASL良好灌注是预测ENI的独立指标(OR=3.932;95%CI:1.198~12.911,P=0.024),ROC曲线下面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