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PSSF)治疗腰腰椎不稳定性骨折50例。结果较好复位26例、复位15例、复位欠佳9例。随访3例,按Denis分级,P1级7例,P2级13例,P3级10例。dick内固定器可调性大,有利于胸腰椎骨折的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相邻多节段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28例患者,其中5例伤椎置钉,随访5~44个月,平均28个月。按Frankel功能分级,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随访X线片比较骨折复位情况、椎体后凸角(Cobb角)矫正和丢失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5~6个月骨折愈合,其中17例已再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椎体高度的恢复率及后凸角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则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中并发症3例,包括硬脊膜撕裂2例,置钉错误1例。结论后路长节段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相邻多节段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伤椎置钉有助于复位与维持复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行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1日~2017年11月20日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患者64例,行后入路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后路组,行前入路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为前路组。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行前入路手术治疗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均下降(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均低于手术前(P0.05),伤椎前缘平均高度高于手术前(P0.05),且前路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和Cobb角低于后路组术后水平(P0.05),伤椎前缘平均高度高于后路组术后水平(P0.05)。结论前路手术方案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较轻,Cobb角和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较好,是一种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总结胸腰段椎体骨折应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正中切口,应用手法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对伤椎复位、内固定并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伤椎平均复位率在95%以上,脊柱损伤局部稳定性得以重建。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治疗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符合脊柱稳定的生物力学要求,是脊柱胸腰段椎体骨折非常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前后Cobbs角和椎体前缘压缩比值。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前后Cobbs角和椎体前缘压缩比值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能够提高脊柱重建的稳定性,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7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经1年随访,对比内固定前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脊髓损伤恢复情况和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其中,I期愈合61例;73例患者内固定后前缘高度、后缘高度均高于内固定前(P0.05);73例患者内固定后Cobb角度小于内固定前(P0.05);73例患者内固定前A级脊髓损伤8例略多于内固定后的7例(P0.05);73例患者内固前后B级、C级、D级和E级脊髓损伤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者病椎高度,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该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行后路手术,对照组采取前路手术,对比患者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达(23.27±4.13)mm,后凸角高度为(17.63±2.79)°;观察组后凸角高度(5.34±3.07)mm,椎体前缘高度(32.15±4.06)°,观察组术后改善情况、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椎前路手术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后凸角与椎体前缘高度,有效的减轻了椎体的压力,并具有较好地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5例胸腰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经后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伤椎内植骨手术,对照组24例联合应用外侧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后凸成角畸形矫正明显.平均随访16个月后,观察组伤锥椎体前缘高度比值、VAS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92.2±1.7)%比(85.0±2.1)%,(6.7±1.5)分比(5.6±1.2)分,P<0.05],Cobb角矫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8±1.0)°比(12.0±0.9)°,P<0.01].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伤椎内植骨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椎管环形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管环形减压 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01~2007年来所采用椎管环形减压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脊柱爆裂骨折的5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术后压缩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42.6%,Cobb角平均改善19.7°,神经恢复情况:依据Frankk分级,除7例A级完全截瘫,无明显变化及2例E级外,其余皆有1~3级的进步.结论 采用椎管环形减压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减压彻底,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无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科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2例均获5~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良好,无感染、脑脊液漏,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未见明显丢失,Cobb角减小到6°~12°,无椎弓根钉折断、松动情况;CT复查示椎管内占位基本消失,椎管内骨块占位回缩至20%以下,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位。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固定坚强,融合快,且避免了后期因后凸畸形而导致脊髓神经再损伤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接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观察组50例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对对照组50例采用钉棒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在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之后后凸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能达到和钉棒治疗相同的效果,但是采用手术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椎体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6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后路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前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采取前路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较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整体恢复情况好。 相似文献
14.
2002年7月-2006年3月,经椎弓钉系统固定诊疗胸腰段椎体骨折17例,疗效满
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5.55岁。损伤节段T11 1例,T12 3例,L16例;L27例,合并脊髓损伤5例。骨折按Denis分型:爆裂骨折7例,压缩型10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10例,压砸伤4例。伤后手术时间24h-5d。AF钉系统固定15例,Upass系统固定2例,随访12mo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0例均行后路胸腰椎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椎板减压术。结果:本组40例,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D级2例,E及38例,无A、B、C级病例。截瘫指数为1者2例,为0者38例。早期无切口感染,伴有脑脊液外露2例,经治疗后痊愈。椎体高度恢复达88~100%。随访均骨性愈合。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爆破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评价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骨折27例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随访2年以上,对其并发症、脊柱矫形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植入椎弓根螺钉108钉,术中并发症4钉(3.7%),分别为置钉位置不当3钉(2.78%),椎弓根骨折1钉(0.92%)。术后矫形矢状位指数(SI)平均矫正约18.7°。随访24~38个月,平均29.3个月,SI在拆除内固定物之前有轻度丢失,之后有中等程度丢失。发生断钉、断杆2例(7.41%),发生松动5例(18.5%),不全瘫者22例至少提高Frankel一级者17例(77.3%),括约肌功能恢复2例。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对合并有椎间盘严重损伤、椎管侵占明显的患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及临床分析。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诊治的3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报告选取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治疗,分别采用不同术后观察患者手术疗效。结果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为(22.28±4.02),后凸角为(17.61±2.88),观察组前缘高度为(32.01±4.32),后凸角为(5.23±3.08),观察组病变椎体的平均高度有显著改善(P<0.05)。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实施不同手术治疗,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椎骨折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骨折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A1]前路手术对改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有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减轻椎体压力,并对脊柱起良好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