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谷志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4):92-93
目的探究中晚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3900例进行超声检查的中晚孕期孕妇,统计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漏诊率。结果经过超声检查后统计发现,胎儿畸形检出率为0.74%(29/3900),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55%(28/29)。其中9例为神经系统畸形,4例为颈部囊性淋巴瘤,4例颜面部畸形,4例心血管畸形,6例内脏发育异常,1例四肢畸形。结论对中晚期孕妇给予产前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检出胎儿先天性发育畸形,临床价值显著,促进优生优育,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孕中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心脏超声检查的产妇,通过彩色与二维超声筛查,选取胎儿心脏的五个标准切面,筛选出具有复杂先天性的心脏病胎儿。结果通过检查孕中期的胎儿后,发现3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8例伴有心内膜垫的损伤,5例大动脉发生转位,5例单心房或单心室,3例左心发育不全,2例永存的动脉干,1例主动脉弓的中断,2例横纹肌瘤,4例法洛四联症状。其中14例并发心外畸形,且该畸形均通过胎儿超声的心动图、引产病理的解剖后证实。结论孕中期胎儿彩超心脏检查,能有效预防及减少复杂性心脏畸形的胎儿出生。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医药指南》2017,(6)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接诊的600例妊娠24周后的孕妇做为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这600例孕妇均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记录这600例孕妇的妊娠结果。结果 600例妊娠24周后的孕妇中,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有39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6.50%(39/600),正常健康率为93.50%(561/600);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早产率、剖宫产率、羊水过多、新生儿并发症等发生率均明显的高于正常健康孕妇(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筛查有利于控制阳性率,而且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早产、母婴并发症增加等,应重视产前筛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中孕期产前超声筛查胎儿鼻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科室2017年1月~12月共9562例(包括双胎400例)来某院常规及系统超声检查的中孕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胎儿鼻骨的发育情况,同时对胎儿鼻骨进行测量,记录鼻骨异常胎儿的其他发育畸形情况,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中孕期胎儿鼻骨异常结果及引产或产后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共检出胎儿鼻骨异常72例,其中包括鼻骨缺失53例,构成比为73.6%;鼻骨短小19例,构成比为26.4%。鼻骨缺失的构成比明显高于鼻骨短小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例鼻骨异常胎儿合并多发畸形并引产;24例接受胎儿羊水穿刺检查, 1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其中包括21-三体9例,构成比为81.8%;18-三体1例,构成比为9.1%。13-三体1例,构成比为9.1%。21-三体异常的构成比明显高于18-三体及13-三体的异常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1例显示微缺失、微重复。结论:中孕期正常胎儿鼻骨显示率100%,中孕期筛查胎儿鼻骨,可预测胎儿鼻骨发育情况,有助于提升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7,(30)
目的在孕妇产前筛查过程中应用妊娠早中期整合筛查与中期产前筛查,对比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56例行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孕妇均分,2组孕妇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孕妇例数是78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中期产前筛查追访,给予研究组孕妇妊娠早中期整合筛查追访,对比分析2组孕妇行不同筛查后的组间数据。结果研究组孕妇的高风险率、确诊率、检出率、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孕妇产前筛查过程中应用妊娠早中期整合筛查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医药指南》2019,(6)
目的分析在孕期胎儿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筛查中行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次所选的44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受孕孕妇均于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全部胎儿都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同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在大的室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左室发育不良、心内膜垫缺损、右心房增大伴三尖瓣反流、左心室发育不良伴主动脉狭窄、三尖瓣反流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准确率较高,均为100.00%,只有主动脉弓缩窄、小的室间隔缺损分别有1例患儿漏诊。结论在孕期胎儿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筛查中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医药指南》2020,(4)
目的探讨彩超在妊娠中期胎儿心血管异常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中孕期胎儿心血管异常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彩超在妊娠中期胎儿心血管异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组48例胎儿均经引产或胎儿分娩证实为胎儿心血管异常,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单纯心脏畸形者25例,占52.08%(25/48);合并心外畸形者13例,占27.08%(13/48);心脏肥大7例,占14.58%(7/48);心脏肿瘤2例,占4.17%(2/48);诊断符合率为97.92%(47/48);漏诊1例,占2.08%(1/48)。结论在妊娠中期胎儿心血管异常筛查中采用彩超检查,诊断符合率高,能有效提升妊娠中期胎儿心血管异常筛查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产前筛查预防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方法 3560例孕妇,均进行产前筛查.比较15~30岁、31~45岁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缺陷高风险率.结果 3560例孕妇筛查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116例、爱德华综合征高风险20例,神经管缺陷高风险28例.31~45岁孕妇的唐氏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以及神经管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医药科学》2016,(7)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梅毒血清检测方法在产前梅毒常规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6月,选取在我院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500例孕妇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法)对梅毒进行检测,对比TPPA法、免疫胶体金法、TRUST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500例进行产前梅毒常规筛查的孕妇中,有448例孕妇被确诊为梅毒阳性,52例孕妇为阴性。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一的检测方法(P<0.05)。结论在产前梅毒筛查中,TPPA法、TRUST法以及胶体金法具有其各自的优势,三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提高梅毒检出率,产前梅毒筛查时可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近年行产前超声检查的产妇3200例,经超声检查以筛查先天性畸形儿,并根据产妇年龄分组,探析年龄对胎儿畸形的影响。结果本组共筛查出先天畸形儿63例,占比2%,其中神经系统畸形30.2%,唇腭裂15.9%,消化道畸形14.3%,心血管畸形及泌尿系统均为12.7%,四肢畸形9.5%、胎盘异常4.8%。年龄≥30岁的产妇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最高,为46.0%。本组漏诊3例(0.1%)。结论超声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产前畸形儿筛查价值,且操作安全、简单,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在产前筛查中对胎儿室缺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来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6032例妊娠(20~24周)的胎儿中,205例可疑先天性心脏病的进行分组检查。第一组(102例)由两名不同操作经验的医师用二维超声进行检查,第二组(103例)也有这两名医师用实时三维进行检查。结果第一组二人共检出15例室间隔缺损,其中医师1独自检出6例,医师2独自检出0例,假阳性2例;第二组二人共检出35例,其中医师1独自检出2例,医师2独自检出1例。结论实时三维在产前筛查中可以提高胎儿室间隔缺损的诊断率,并降低对检查人员经验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16.
冯巧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60-6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筛查中对胎儿发育情况及其胎儿附属物的观察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00例妊娠期妇女分为三组进行超声检查,完成胎儿产前筛查,并对其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000例妊娠期妇女超声检查发现胎儿畸形:第一组3例占3‰,第二组5例占5‰,第三组17‰。超声显示胎儿附属物异常有:羊水过多51例、羊水过少13例、胎盘异常36例、其他异常25例,共125例占4.17%。结论超声产前筛查是患者最易接受的检查方法 ,对产前胎儿畸形的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在优生学方面起着重要的筛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00例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利用超声检查对胎儿头面、颈部、脊柱、四肢结构、胎盘以及羊水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分析胎儿畸形的比例与种类。结果产前筛查的3000例孕妇中经超声检查后,发现畸形胎儿43例,检出率为1.4%;其中神经系统畸形18例,占畸形数的41.9%;唇腭裂8例,占18.6%;心血管系统畸形7例,占16.3%;泌尿系统畸形4例,占9.3%;四肢畸形3例,占7.0%;消化道畸形2例,占4.7%;胎盘异常1例,占2.3%。结论超声检查是目前进行胎儿产前筛查的重要手段,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且畸形胎儿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时丙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2):93-94
目的了解我区产前筛查情况,在怀孕期间对胎儿可能发生的先天缺陷做出风险率预测,再结合产前诊断,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对2008年6月7日至2011年6月7日来我院产科门诊自愿进行产前筛查并符合条件的孕妇共1376例进行唐氏综合征(DS)和神经管缺陷(NTD)筛查。结果高风险孕妇103例。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90例,其内包含4例母龄高风险;神经管缺陷高风险13例,其内包含2例母龄高风险。经烟台市及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复筛及穿刺羊水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21-三体高风险26例,占筛查总例数1.889%,选择性终止妊娠11例,随访6个月~2年高风险孕妇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3例,21-三体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产前筛查出高风险人群,再用各种产前诊断方法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确诊试验,以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产前诊断评估妊娠中期孕妇血清筛查三联法在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辖区内134 218例妊娠中期(15~20+6周)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和游离雌三醇浓度,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仪DELFIA-1235检测,结合多种参数,用lifecycle风险评估软件进行风险计算.将筛查结果与B超、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新生儿随访结果结合对照.结果 筛查出21三体高风险5 771例,筛查阳性率4.39%,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32例;18三体高风险242例,筛查阳性率0.18%,经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9例;其他染色体异常21例.筛查出神经管缺陷高风险698例,筛查阳性率0.52%,经B超诊断确诊为神经管缺陷94例.结论 通过网络化管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项目,可保证产前筛查项目规范化运行,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于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筛查的3269例孕妇的超声检查,认真观察胎儿头面、颈部、胸腹、脊柱与四肢结构以及胎盘、羊水等情况,依据结果分析胎儿畸形种类与比例.结果 产前筛查的超声检查发现有胎儿畸形56例,其中包括颅脑、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9例,心血管畸形9例,消化道畸形3例,泌尿系统畸形6例,唇腭裂12例,肢体畸形5例,胎盘异常2例.超声检查结果与追踪结果相符.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胎儿产前筛查而言至关重要,是产前筛查诊断的首选方法,操作方法简便、诊断及时、安全可靠,有利于实现优生优育,减少孕妇的体力及精神负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