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PCV)、血小板分体积分布宽度(PDW),并与35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的RBC、HCT、HB、PLT、PCT均显著下降(P<0.05),MCV、RDW、MPV、PDW显著升高(P<0.05,P<0.01),并且随着Ch ild-Pugh积分的增加,红细胞参数的异常程度逐渐加重(P<0.05,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红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红细胞和血小板参数可以反映肝病的肝损程度和病情轻重。  相似文献   

2.
吴起武  赵萍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6):670-671,68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窒息后肾功能损害新生儿分为轻度窒息组(49例)和重度窒息组(11例);选择22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各组外周血WBC、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比较各组间WBC、PLT、MPV、PDW与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出生后24 h内,轻度窒息组WB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较对照组MPV明显降低,PDW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PDW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7天,轻度窒息组WB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较对照组PLT明显升高,MPV明显降低,PDW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和血小板参数的动态观察可作为监测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的GDM患者72例患者血小板参数,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妊娠糖尿病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②GDM组的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王虹 《吉林医学》2010,31(7):928-92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GDM患者120例患者血小板参数,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1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GDM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容积(PC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M组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DM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聚集、消耗性减少及血栓倾向。从血小板参数变化入手为GDM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TP合并AMI的患者11例(ITP&AMI组);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AMI组);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30例(ITP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上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小板的5项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比研究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ITP&AMI组与AMI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与ITP组比较,PDW、IPF、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无统计学差异;AMI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不明显;ITP&AMI组及IT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CR、PLT、IPF差异明显;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AMI组治疗后PDW、P-LCR、PLT、IP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治疗前后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及AMI组治疗前后MPV、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ITP合并AMI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窒息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窒息新生儿, 分为轻度窒息组 (20例) 和重度窒息组 (38例); 另外选择 20例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组, 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参数, 比较各组间白细胞数及血小板参数新生儿窒息程度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数及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在窒息组和对照组及重度窒息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 外周血白细胞数、MPV、PDW均显著升高 (P<0.01), 血小板数显著减少 (P<0.05)。窒息组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 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参数无显著差别 (P<0. 05)。结论 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 临床上可作为窒息后多脏器损伤的一个预警参数, 在社区医疗中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莲  冯继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82-4383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非选择性2型糖尿病(T2DM)82例,平行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采用日本MEK-5216K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platelet counts,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4项参数。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DM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MPV和PDW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M并发微血管病变者PLT降低、而MPV和PDW增高,与未并发微血管病变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在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适时检测血小板参数对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诊断、预后评估、制定干预计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对白血病患儿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将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在进行输血治疗时,对照组患儿直接采取血小板输注,而配型组患儿则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而后再选择相容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比较两组患儿的血小板板计数增加指数、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再次输注的时间间隔、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结果:配型组在血小板输注1 h和24 h后的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配型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7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00%(P<0.05);配型组患儿再次输注的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输注24 h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较输注前均有所缩短,且配型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配型组患儿输注24 h后的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容积(P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方案(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MDS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HA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HA方案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LT和HGB升高,WBC和NEU降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RBC、MCV、PLT和HGB升高,WBC和NEU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RBC、MCV、PLT和HGB升高,WBC和NEU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HA方案治疗MDS可协同增效,改善患者血常规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399例分三组,其中心绞痛组126例、心肌梗塞组56例、健康对照组217例,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静脉血PLT、MPV、PDW、P-LCR、PCT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与心肌梗死组PLT减少,MPV、PDW、P-LCR均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梗死组PCT降低(P<0.01);与心绞痛组比较,心肌梗死组PLT降低,MPV升高,且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LCR升高、PCT降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情发展活动过程中MPV、PDW、P-LCR呈渐增大趋势,PLT呈渐降低趋势;临床上对具备冠心病高危因素或冠心病确诊者应积极监测外周血小板的数量及参数,特别是MPV可作为冠心病病情预估与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MPV增高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血小板参数和脂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明原因早期自然流产53例患者为研究组,52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1,另选取23例健康未孕妇女为对照组2;检测三组妇女血小板参数和血脂四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MPV、PDW、PCT均高于两对照组,PLT低于两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研究组TC和TG、LDL-C均高于两对照组,而HDL-C低于两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研究组血TC与MPV、PDW呈正相关(P<0.05),与PLT、PCT无相关性;TG与MPV、PDW、PCT呈正相关(P<0.05),与PLT呈负相关(P<0.01);HDL-C与PLT呈正相关(P<0.05),与MPV、PDW、PCT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血小板参数改变及其相互作用与早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有关,测定脂代谢指标及血小板参数对自然流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CT、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Him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PG)。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减低(P<0.05);而PC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③PCT测定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血小板参数如PLT、MPV和PDW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气养血活血方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40例RITP患者为治疗组,3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益气养血活血方治疗.将治疗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比较,并将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血小板参数进行对比,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PLT数值低于对照组(火0.01),PCT低于对照组(P<0.05),MPV,PDW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LT数值明显上升(P<0.01),PCT明显上升(P<0.05),MPV,PDW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气养血活血方除能提升RITP患者的PLT数值外,还可对PCT,MPV,PDW等血小板参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孕妇妊娠晚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妊高征 (PIH )患者和正常孕妇妊娠晚期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D 370 0S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 5 0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15 0例正常孕妇以及 15 0例正常非孕妇女 (对照组 )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以及红细胞压积 (Hct)检测。结果 妊高征组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 (P <0 0 5 ) ,而此二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妊高征组的PLT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三组间的Hct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妊娠晚期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 ,导致血小板减少 ,MPV、PDW明显增加。检测血小板参数能为临床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与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脑梗死组40例、下肢静脉血栓组28例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的PLT、PCT、MPV、PDW及P-LCR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MPV、PDW、P-LCR检测结果分别为:11.3±1.1fl、15.1±2.8fl、(34.9±7.9)%,对照组分别为:10.3±0.8fl、12.6±1.6 fl、(27.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下肢静脉血栓组MPV、PDW、P-LCR检测结果分别为11.0±1.1fl、14.6±3.3fl、(33.5±8.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PDW、P-LCR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也可以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CHF患者65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4项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结果:(1)CHF患者MPV、PDW和P-LC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HF患者MPV、PDW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逐渐升高,NYHAⅡ~Ⅳ级各自的MPV、PD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T及P-LCR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YHA分级与MPV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3,P<0.05。NYHA分级与PDW间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83,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可作为CHF患者心功能评价较好的指标,其中MPV、PDW为更灵敏的指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贝克曼库尔特 L H75 0型血液分析仪的血小板相关参数 (MPV、PCT和 PDW)的调查 ,确定本地区本型号仪器的正常参考范围 ,同时观察异常情况下的相应变化。方法 :调查血小板总数在 10 0× 10 9/ L~ 30 0×10 9/ L的正常结果 2 0 0 0例 ,血小板总数低于 10 0× 10 9/ L的结果 2 0 0例 ,血小板总数 CP(T)高于 30 0× 10 9/ L的结果 2 0 0例。结果 :总数正常组 :MPV均值 7.6 fl(6 .0 3fl~ 9.17fl) ,PCT均值 0 .181% (0 .10 9%~ 0 .2 5 3% ) ,PDW均值 16 .91% (15 .38%~ 18.4 4 % ) :总数低组 :MPV均值 8.73fl,PDW均值 17.5 5 % ,与正常组比较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总数高组 :MPV均值 7.70 fl,PDW均值 16 .5 3% ,与正常组比较相差不明显。结论 :MPV值整体上有随血小板总数减少而增大的趋势 ,PDW值随血小板总数减少而增大的现象尤为明显。在血小板总数减少的病例中 ,同时观察 MPV和PDW的改变可了解大体积血小板产生的大致状况。临床上如把血小板总数、MPV和 PDW三个指标综合观察分析将更加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前后献血者血液成分的变化,观察捐献血小板对机体造成的影响。方法取60例献血小板者采集前后外周静脉血,分别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单采前后献血者PLT分别为(267.63±63.01)×10^9/L和(191.88±42.41)×10^9/L,单采后较单采前降低了17%~35%;RBC、HGB、HCT、WBC、MPV和PDW单采后均不同程度略有上升(P〉0.05)。结论机采后血小板数目有所下降,但不影响其功能;其他血液学指标未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血液病血小板MPV、PCT、PDW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目的:分析血小板常规检测项目对血液病的意义。方法:总结159例血液病人血小板MPV,PCT,PDW值,观测病情缓解前后的变化,并设正常对照。结果:血液病与正常对照,几种血液病之间PDW值无显著性差异;几种血液病MPV,PCT值变化明显;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正常对照比较MPV无明显减少,PCT降低(P<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MPV大于正常对照,PCT低于正常对照(均P<0.01),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后MPV仍大于正常对照(P<0.05),且与发病期比较没有差异,急性白血病MPV,PCT均低于正常对照(均P<0.01),完全缓解后,MPV不仅仍低于正常对照,也低于发病期(均P<0.01),结论:血小板的MPV,PCT,PDW变化,特别是MPV的变化,对有些血液病的诊断和转归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