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朝晖 《中外医疗》2012,31(12):171-171
目的 探讨超声对胆囊腺肌增生症与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患者资料与41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2组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超声对2种疾病的鉴别价值.结果 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的超声可见有增厚的胆囊壁,并由阿罗间隙,其腺瘤一般有蒂,并多为单发,并无血流信号出现.而胆囊癌患者尽管也为单发,但是其蒂更宽,有血流信号,血流信号的流速、阻力指数更高,与胆囊腺肌增生患者比较,P<0.05.结论 采用超声对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和胆囊癌患者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2.
沈长青  李耀强 《吉林医学》2010,31(29):5109-5110
目的:加深认识胆囊腺肌瘤病和胆囊炎的鉴别征象。方法:分析34例手术证实胆囊腺肌瘤病和21例胆囊炎的MRI资料,主要采用常规T1WI、T2WI,3mm薄层T2WI和动态扫描时图像显示罗-阿窦、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及周围渗出等征象。结果:罗-阿窦是胆囊腺肌瘤病的特征。胆囊炎主要表现为胆囊壁的弥漫性均匀增厚、周围渗出,胆囊结石。结论:罗-阿窦是胆囊腺肌瘤病与胆囊炎鉴别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特点,评价MRI在两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平滑肌瘤和子宫腺肌症患者MRI资料,仔细观察两病在T1W、T2W、STIR及增强后T1W像上的表现。结果 MRI对两病诊断的敏感性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1.7%。两种病变的T1WI信号、边界、T2WI上病灶周围的改变、病侧子宫内膜以及临近结合带的改变方面具有较大差异;而在子宫形态、T2WI信号特点及增强特点上并没有明显差别;T2WI及STIR图像对病灶的显示最清晰。结论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由于病理基础不同,MRI表现也各有不同;选择合适的MRI检查序列与方法对两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B超诊断典型胆囊腺肌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6岁,有断续的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恶心10余年,以餐后疼痛更加明显。来我院检查。查体:腹部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所见:胆囊大小约6.5×2.6cm,四周囊壁不均匀增厚,最厚处约0.8cm,最  相似文献   

5.
陈孝连 《浙江医学》1998,20(6):380-381
胆囊腺肌症是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良性病变,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本病虽然并不少见,但临床上极易误诊,术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现对本院收治的26例胆囊腺肌症作一分析,并对本病的超声诊断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胆囊腺肌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9年1月胆囊腺肌症手术患者33例进行术前超声检查与术后结果对照。结果术前超声确诊27例,误诊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1.8%。结论对胆囊腺肌症超声可作为一种无创、安全、经济和可重复的检查手段,应用多切面的检查方法,仔细观察,可有效减少胆囊腺肌症的误诊。  相似文献   

7.
胆囊腺肌增生症属于胆囊增生性疾病.通常症状不明显.可有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类似胆囊炎胆结石临床症状.往往进食油腻食物为其发作的诱因。以往认为该病是一种良性的胆囊疾患,无恶变潜质。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胆囊腺肌症是癌前期病变,并提出凡B超扫描发现胆囊壁增厚或不规则均应切除胆囊。  相似文献   

8.
梁晋社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25-1426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弥散型子宫腺肌症24例,表现为子宫体增大,结合带弥散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增厚的结合带内有点状长T2信号,部分于T1WI上呈高信号。②局限型子宫腺肌症11例,表现为子宫底或体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共发现16个病灶,在T1WI上呈等信号,6例内见点状高信号,T2WI上表现为与结合带信号相近的肿块影,8例内见点状高信号。③有12例合并有其他妇科病,其中子宫肌瘤8例,卵巢囊肿4例。结论 MRI对子宫腺肌症能作出正确诊断,在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胆囊腺肌增生症(adenomyomatosis of gallbladder,GBA)的MRI表现,探讨其检查策略。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GBA的MRI检查资料。20例中,局限型14例,弥漫型4例,节段型2例。全部病例均行常规MR平扫和MRCP检查,9例另行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20例中,MRI术前检查于病变部位增厚的胆囊壁内发现罗-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es,RAS)而确诊GBA 18例,漏诊2例。结论显示RAS是诊断GBA的关键,综合采用薄层T2WI、MRCP的多方位成像及增强扫描对RAS的清晰显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子宫腺肌症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MRI表现及MRI扫描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行MRI检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弥漫性子宫腺肌症11例,子宫壁结合带弥漫性增厚,结合带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1WI上表现为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等或略低信号,混杂有散在多发点状高信号灶。局限性子宫腺肌症8例,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略低信号,病灶信号可不均匀,中央部可有多发点状高信号。结论MRI能对子宫腺肌症作出明确诊断,矢状位T2WI是显示病变的最佳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探讨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至2013年55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及MRI影像资料。结果:5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MRI表现:弥漫型34例,T2WI序列均清楚的显示出子宫典型的三层结构,尤其以矢状位显示最佳。3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宫体增大,结合带均弥漫性的增厚,厚度1248 mm,平均32 mm。其中28例T1WI序列见散在点状高信号灶。DWI序列较轴位T2WI序列均显示出更多更清楚的异常信号结节。局限型21例,在T2WI序列上表现为结合带的局限性增厚并于外肌层内显示边界不清楚的类结合带信号的局限性结节或肿块影。结论:子宫腺肌症在矢状位T2WI序列显示最佳;结合带增厚、与肌层分界不清,并夹杂大小不等类圆形长T1、长T2或短T1信号灶为子宫腺肌症的MRI特征性表现,MRI能够清楚显示这一特征性表现,并对子宫腺肌症的定性、分型、定位、鉴别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丽萍 《吉林医学》2011,(18):3753-375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子宫腺肌症MRI图像。结果:9例患者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症,T2WI呈与结合带信号相近低信号病灶中夹杂小囊状或者短条状、点状、高信号,T1WI病灶呈稍低或等信号,其中2例病灶内夹杂短条状或者小囊状、点状高信号。11例患者为局限型子宫腺肌症(腺肌瘤),肌壁内肿块14个,其中底壁2个,前壁5个、后壁7个,患者肿块的直径2.3~10.9 cm,10个肿块紧靠子宫内膜边缘、4个邻近,T2WI肿块呈与结合带信号相近低信号内夹杂灶性高信号,T1WI肿块呈均匀稍低或等信号,其中4个肿块内夹杂少量灶性高信号。结论:①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够反映本病的病理改变;②矢状T2WI对病灶显示最清晰,是子宫腺肌症MRI最佳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分析胆囊腺肌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诊断及鉴别能力.方法 对22例胆囊腺肌症的特征声像图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结果 病灶多位于胆囊底部,声像图主要分五类:1.弥漫厚壁型;2.节段厚壁型;3.局限厚壁型;4.结节型;5.多囊型.结论 超声对胆囊腺肌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CT与MRI在胆囊癌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CT、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①方法患20例均行CT、MRI检查后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癌进行分析。③结果:囊壁增厚型3例、团块型10例、腔内结节型5例、胆囊颈型2例。14例胆囊癌并发胆囊结石及胆囊炎,16例伴肝内侵犯或转移。④结论:CT、MRI在胆囊癌诊断和应用中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诊断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MRI和超声检查的资料,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评估MRI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B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灵敏度为52.5%、特异度为54.2%;MRI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100%;MRI检查既能定性,又能定位,而且此检查无创伤,方便快捷.结论 MRI为临床诊断子宫腺肌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及时、正确治疗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静 《中外医疗》2014,(27):113-114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8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疑似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均行阴道彩超与MRI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常规DWI与MRI序列扫描,采用Functiotool对DWI图形进行后处理,对病变的ADC加以测定、分析。其中30例患者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同强化特征加以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该组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最终证实子宫腺肌症51例,剩余49例子宫肌瘤,并以此作为金标准。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率为94.12%(48/51)、误诊率为3.92%(2/51)、漏诊率为7.84%(4/51);阴道彩超诊断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0.39%(41/51)、13.73%(7/51)及17.65%(9/51),两组诊断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RI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4.12%、97.02%及95.66%,阴道彩超分别为80.39%、86.01%及82.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腺肌病15例,病灶共计23个,两种疾病强化征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优于阴道彩超;子宫腺肌症病灶的具体形态、回音以及信号不典型,会引起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的MRI表现。结果:32例胆囊腺肌增生症中MRI术前正确诊断29例,其中16例胆囊壁局限性增厚,9例弥漫性增厚,4例胆囊体部节段性增厚,增厚的囊壁内均见多发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误诊为慢性胆囊炎1例,MRI表现为胆囊壁轻度增厚;误诊胆囊癌的2例,MRI表现为胆囊壁局限性增厚伴软组织肿块,肿块内信号不均,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内见多发囊样异常信号。结论:MRI可敏感的清楚显示胆囊壁罗-阿氏窦的形态特征,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腺症的非侵入性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张颖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S):107-107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本文选择2003年5月~2007年3月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3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术前均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与术后病理符合率分别为94%、61%,该症多发尘于26~51岁经产妇,约有半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的MRI资料。结果除2个较小子宫肌瘤病灶术前MRI诊断可疑外,其余诊断均符合病理结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两者的MRI信号特征是MRI准确诊断子宫多发病灶的基础。结合病灶的强化特征、境界、与子宫结合带的关系和局部子宫轮廓的变化等进行综合分析,可提高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MRI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