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0 毫秒
1.
直肠后囊性畸胎瘤临床少见,本院经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病变与囊性增生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近3年来诊治的乳腺囊性病变3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并另选10例乳腺癌旁2cm内的病变做对照分析。部分病例行免疫组化检测Calponin、P63、actin、34βE12、S-100了解肌上皮表达情况。结果32例中乳腺囊性增生症16例、导管扩张症5例、乳汁潴留囊肿4例、粘液囊肿样病变1例、单纯囊肿6例。16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为良性上皮增生,包括硬化性腺病2例、盲管性腺病1例、腺肌上皮腺病3例、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0例(中央型6例,外周型乳头状瘤4例);其中非典型乳头状瘤3例,其肌上皮标记相对减弱或消失。癌旁组织见囊性增生症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结论囊性病变是增生症的继发改变,囊性增生症的癌变风险在于部分病例的不典型性增生,尤其是非典型性乳头状增生。故临床病理宜区分非典型性与普通型增生,不宜用囊性增生症术语并视之为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刘静 《当代医学》2016,(2):48-49
目的 分析囊性肾癌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证实的囊性肾癌的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9例囊性肾癌病例均为单侧发病,8例为多房囊性,1例为单房囊性;7例囊壁厚薄不均,边缘模糊,2例囊壁菲薄,边缘较清晰;4例可见壁结节,3例可见实性部分,2例仅可见囊性改变增强后实性部分、囊壁、分隔、壁结节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囊性肾癌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磁共振成像有助于对该病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囊性结节的命名、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收集甲状腺囊性结节159例,从甲状腺扫描,B超检查,细胞学穿刺检查(FNAC)三方面对上述病例进行分类.并对外科手术的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分类.结果囊性结节患者,多数存有某种甲状腺疾病病理变化,囊液为血性液体.结论推断先存在有甲状腺疾患,后因供血不足继发坏死,少数单纯囊肿囊液为胶质液,为滤泡液增多所致.B超检查可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的囊实性.同位素扫描,存在有假阴性,需结合相关检查.细胞学检查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但有局限性.单纯性囊肿、桥本、亚甲炎等合并囊肿行保守治疗(如抽/注治疗);良性结节或恶性肿瘤并发囊性变者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女性,27岁。剖宫产术后5年余,停经9月余,于2001年以“1-0-1-1孕40~(-1)周头位,疤痕子宫”入我科待产。既往于1996年因“孕足月,羊水少,胎儿宫内窘迫”于我院行剖宫产娩一活女婴,健在,术中探查盆腔等无异常。孕妇停经40余天开始出现恶心等早孕反应,较重,未经治疗,3月后渐愈;孕2月时阴道少许流血,未治疗渐愈;孕4月始觉胎动。孕期无咳嗽、腹痛等不适,产前检查正常。入院时查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3年5月~ 2005年10月收治的均经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23例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变4例.B超、CT和MRI/MRCP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7%、68.8%和83.3%.肿瘤平均长径为9.4 cm,最大长径为20 cm.根据肿瘤部位分别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术、囊腺瘤单纯切除术等术式,手术切除率为82.6%.随访21例(随访率为91.3%),黏液性囊腺瘤14例,均健在,随访时间4月~ 11年.黏液性囊腺瘤癌变2例健在,随访时间分别为5月和4年,另2例死亡,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5月和18月.黏液性囊腺癌1例随访5月健在,2例死亡,术后存活分别为7月和13月.结论 黏液性囊腺瘤有潜在恶性倾向.囊腺癌属低度恶性,手术切除率髙,切除预后好.手术应尽量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所在部位的部分胰腺,根据肿瘤部位可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等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2005年10月收治的均经病理证实为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23例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胰腺黏液性囊腺瘤15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变4例。B超、CT和MRI/MRCP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3.7%、68.8%和83.3%。肿瘤平均长径为9.4cm,最大长径为20cm。根据肿瘤部位分别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 脾脏切除术、囊腺瘤单纯切除术等术式,手术切除率为82.6%。随访21例(随访率为91.3%),黏液性囊腺瘤14例,均健在,随访时间4月~11年。黏液性囊腺瘤癌变2例健在,随访时间分别为5月和4年,另2例死亡,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15月和18月。黏液性囊腺癌1例随访5月健在,2例死亡,术后存活分别为7月和13月。结论黏液性囊腺瘤有潜在恶性倾向。囊腺癌属低度恶性,手术切除率髙,切除预后好。手术应尽量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所在部位的部分胰腺,根据肿瘤部位可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囊性结节的命名,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收集甲状腺囊性结节159例,从甲状腺扫描,B超检查,细胞学穿刺检查(FNAC)三方面对上述病例进行分类,并对外科手术的患者病理结果进行分类,结果:囊性结节患者,多数存有某种甲状腺疾病病理变化,囊液为血性液体,结论:推断先存在有甲状腺疾患,后因供血不足继发坏死,少数单纯囊肿瘤液为胶质液,为滤泡液增多所致。B超检查可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的囊实性,同位素扫描,存在有假阴性,需结合相关检查,细胞学检查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但有局限性,单纯性囊肿,桥本,亚甲炎等合并囊肿行保守治疗(如抽/注治疗),。良性结节或恶性肿瘤并发囊性变主张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左侧腰部酸胀6个月"入院,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核素肾图提示双侧肾功能正常.B超检查发现左肾中上极囊性占位.进一步行CT检查提示病变大小约6 cm×7 cm,边界清楚,囊内组织密度均匀,增强后见其中有线样增强影(图1),提示囊肿内有含血管成分的结构深入其中,考虑此囊肿为肿瘤性病变,而非单纯性肾囊肿,诊断为"左肾囊性占位,囊性肾瘤?".根据CT片估计,患侧肾脏约能保留1/4~1/3的正常部分,因此决定在全麻下行左肾切除术.手术取左侧11肋下斜切口,术中见左肾中上极囊性肿物,大小约8 cm×6 cm,有完整包膜,与肾脏周围组织边界清晰,将其连同肾脏完整切除.剖开肿物见其内为清亮液体物质,被薄层纤维性组织分隔为大小不等的多个囊腔.术后病理切片报告:囊壁内衬单层扁平细胞,部分为立方形细胞;囊壁间隔内组织为纤维组织,部分纤维细胞核染色较深,未见肾单位结构及恶性细胞成分,诊断为"囊性肾瘤".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半年无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潘勇  白晓峰  董志云  王泽涟 《中外医疗》2009,28(28):183-184
目的提高对多房性囊性肾瘤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情况,病理学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本例术前拟诊巨大肾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确诊依靠病理学,治疗有赖于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胰腺囊性肿瘤主要分为3类: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neoplasm,MCN)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囊腺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SCN多为良性,恶性罕见,多是微囊腺瘤,典型表现呈蜂巢样结构。MCN有明显的恶性倾向,诊断多为体积较大且有分隔的囊肿。IPMN的特点是囊肿与胰管相通,伴有胰管扩张。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是囊性肿瘤鉴别的主要依据,还应注意与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SPT)和假性囊肿相鉴别。除了已经获得的明确诊断、肿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SCN或较小的分支型IPMN之外,胰腺囊性肿瘤都应积极手术治疗。肿瘤完整切除的患者多数可以获得长期存活以上肿瘤的。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所在部位、病理类型、与主胰管的关系、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常见胰腺囊性肿瘤(pancreatic cystic neoplasms, PCNs)的鉴别诊断指标。方法:收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经病理确诊为PCNs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价浆液性囊性肿瘤(serous cystic neoplasm, SCN)、黏液性囊性肿瘤(mucinous cystic neoplasm, MCN)及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IPMN)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指标。结果:当CA19-9范围在2.39~18.29 U/mL、Cyfra21-1>1.35 ng/mL、CT增强无囊壁强化时诊断SCN更有利(P<0.05),后两者是鉴别SCN的独立因素;当肿瘤最长径>43.90 mm、主胰管与肿瘤不相通时诊断MCN更有利(P<0.05);当年龄>55.86岁、肿瘤最长径<33.30 mm、肿瘤与主胰管相通时诊断IPMN更有利(P<0.05)。结论:PCNs除符合胰腺囊性疾病诊治指南(2015)归纳的影像学特征外,还发现SCN囊壁强化者极少;MCN肿瘤直径偏大且与主胰管不相通;IPMN肿瘤直径偏小,与主胰管相通。SCN的CA19-9水平较低而Cyfra21-1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张庆卫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1):1388-1389
囊性肾癌是肾癌的一种特殊形态类型,其发生率约占肾癌发病的10%~15%,诊断有一定困难,易误诊为肾囊肿.我院于1995年5月~2006年8月诊治肾癌256例,其中囊性肾癌16例,术前误诊8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12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的36例恶性及90例良性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B超及CT检查诊断胰腺囊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2.8%、77.8%;特异性分别为78.9%、86.7%;囊内液癌胚抗原(CEA)、糖抗原19-9(CA19-9)结合内镜超声(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测敏感性可达94.4%,且与B超及CT检查的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9-9联检与囊内液CEA、CA19-9联检相比,其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消化道钡餐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仅有当病变侵蚀胃肠或主胰管时才有诊断意义,并不能作为胰腺囊腺癌早期诊断的常规手段。结论E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联合囊内液CA19-9和CEA检测将成为胰腺囊腺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但B超、CT及血清CEA、CA19-9检测作为胰腺囊腺癌常用的筛选检查,其作用亦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囊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56例考虑恶性病变,13例考虑单纯性肾囊肿,6例考虑为多房性肾囊肿。4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其中开放手术20例,腹腔镜手术27例;保留肾单位手术14例,其中开放手术9例,腹腔镜手术5例;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3例 ,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9例术后2~3周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密切随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提示恶性病变,同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75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囊性肾癌,其中肾细胞癌囊性变38例,多房囊性肾癌16例,单房囊性肾癌(囊腺癌)8例,肾囊肿恶变13例。随访25~147个月,平均6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囊性肾癌的诊疗及预后需根据不同的亚型分析,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作为囊性肾癌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