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水平检测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5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1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自患者入院治疗后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检测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脑出血患者的PERK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脑脊液中PERK水平预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重度病情组的PERK水平高于轻度与中度病情组(P <0.05),中度病情组的PERK水平高于轻度病情组(P <0.05)。121例患者随访期间预后不良30例,剩余91例预后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7.294(95% CI:3.00,17.7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5.217(95% CI:2.15,12.68)]、颅内压[■=4.943(95% CI:2.03,12.01)]、PERK[■=4.536(95% CI:1.87,11.02)]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ROC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6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S100β、NSE水平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血清S100β、NSE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0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轻度28例,中度41例,重度34例。轻度组S100β、NSE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S100β、NSE低于重度组(P <0.05)。10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20例预后不良,83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预后良好组(P <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颅内压、乳酸、S100β、NSE高于预后良好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5.463(95%CI:2.402,12.427)]、乳酸[■=3.846(95%CI:1.691,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患者Treg/Th17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前生物化学指标,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不同病情程度患者Treg/Th17,分析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Treg/Th17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统计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分析带状疱疹患者Treg/Th17与后遗神经痛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组Treg、Treg/Th17均高于中、重度组(P <0.05),Th17低于中、重度组(P <0.05);中度组Treg、Treg/Th17高于重度组(P <0.05),Th17低于重度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h17[■=3.916(95%CI:1.611,9.516)]、Treg/Th17[■=4.289(95%CI:1.765,10.423)]是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因素(P <0.05)。ROC曲线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Sestrin2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依据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并分析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轻度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 <0.05);预后良好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预后不佳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 =0.647和0.842,均P <0.05),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 =0.717和0.805,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RDX1[R=3.765(95% CI:1.369,7.206),P <0.05]、Sestrin2[R=2.748(95% CI:0.853,6.071),P <0.05]、合并高血压[R=2.063(95% CI:0.824,4.976),P <0.05]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PRDX1、Sestrin2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28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观 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ST2 水平、相关炎症因子及免疫球蛋 白E(IgE)的表达差异,并探讨sST2 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ST2、 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IgE 水平升高(P <0.05),而 IL-10 降低(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ST2 与IL-6、hs-CRP、PCT 及IgE 呈正相关(r =0.539、 0.587、0.421 和0.476,P =0.004、0.001、0.018 和0.011),而与IL-10 呈负相关(r =-0.713,P =0.000)。重度 哮喘发作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ST2 水平高于轻度哮喘发作组和中度哮喘发作组(P <0.05);重度哮喘发作组、 中度哮喘发作组及轻度哮喘发作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ST2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 <0.05),但重度哮喘发作组患 者血清sST2 水平仍高于轻度哮喘发作组和中度哮喘发作组(P <0.05)。轻、中度哮喘发作组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sST2 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 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 年1 月—2017 年12 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 例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该院健康者 体检的80 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资料,测定血清外连素、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 及cTnI 水平高于 对照组(P <0.05)。心肌梗死组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 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和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 于轻度患者(P <0.05),重度患者血清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和Gensimi 积分高于中度患者(P <0.05)。 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外连素与CK-MB、cTnI 及Gensimi 积分呈正相关(P <0.05)。心血管不良事件组血清 外连素、CK-MB、cTnI 水平及Gensimi 积分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组(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 者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血清外连素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7):2279-2280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其中轻度患者21例,作为病情轻度组;病情中度患者36例,作为病情中度组;病情重度患者共23例,作为病情重度组。同时选择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对象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发病第1天、第3天、第14天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发病第3天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发病后第1天和发病后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重度组的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高于病情中度组和病情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监测白介素-18与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 水平变化,并分析患者血清IMA、LP-PLA2 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2018 年 12 月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确诊的ACI 患者122 例作为观察组。根据脑梗死面积将观察组122 例分为轻度 梗死组35 例、中度梗死组57 例和重度梗死组30 例。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62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 测各组血清IMA、LP-PLA2 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观察组血清IMA、LP-PLA2 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血清IMA、LP-PLA2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中重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血清IMA、LPPLA2 水平高于轻度梗死组(P <0.05),且重度梗死组高于中度梗死组(P <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患 者血清IMA 水平与病情(NIHSS 分数)呈正相关(r =0.738,P =0.000)。患者血清LP-PLA2 水平与病情(NIHSS 分数)呈正相关(r =0.671,P =0.000)。结论 ACI 患者血清IMA、LP-PLA2 水平升高。随着梗死面积增大, 其血清IMA、LP-PLA2 水平越高,且呈正相关。血清IMA、LP-PLA2 水平可以作为判断ACI 病情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能量平衡相关蛋白(Adropin)水平与睡眠呼吸参数、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OSAHS患者113例,根据OSAHS严重程度分成轻度组34例、中度组49例、重度组30例,另择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志愿者66名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eriostin、Adropin水平,并比较轻、中、重度组患者夜间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经皮氧饱和度(LSpO2)、夜间平均SpO2(MSpO2)、夜间SpO2低于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SLT90%)、觉醒指数、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及颈动脉IMT。分析OSAHS患者血清Periostin、Adropin水平与睡眠呼吸参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Adropin水平<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LAT、AHI、SLT90%、觉醒指数>中度组>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LSpO2、MSpO2<中度组<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ET-1水平、颈动脉IMT>中度组>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NO水平<中度组<轻度组(均P<0.05)。OSAHS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与LAT、AHI、SLT90%、觉醒指数、ET-1水平、颈动脉IMT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LSpO2、MSpO2、NO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Adropin水平与LAT、AHI、SLT90%、觉醒指数、ET-1水平、颈动脉IMT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LSpO2、MSpO2、NO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OSAHS患者血清Periostin水平升高,而Adropin水平下降,并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而更明显,且与睡眠呼吸参数、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颈动脉IMT有关。检测血清Periostin、Adropin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OSAHS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DPB)在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预警效应,分析其产生相应变化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急性胰腺炎病人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急性胰腺炎病人86例,根据就诊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30例和重度组25例,选取同期健康检查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4组病人就诊后不同时间段的DPB。随着病人病情的发展,对重度胰腺炎或者轻、中度转变为重度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改良Marshall评分系统评价器官功能衰竭程度,比较不同评分病人的DPB水平。结果:急性胰腺炎病人中,重度组病人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轻度组和中度组病人DB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病人治疗1周、2周后DB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 0.05和P < 0.01);中、重度组病人治疗2周后DB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 0.05)。Marshall评分3~4分病人治疗2周后的DBP水平均高于Marshall评分0分病人(P < 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清DPB水平与病人病情发展存在一定关联,具有一定预警作用和进一步研究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90 d时电话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76例(69.09%),预后不佳34例(30.91%)。预后不佳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4.125(95%CI:1.409,12.068)]、NIHSS评分[■=4.860(95%CI:1.662,14.218)]、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初诊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初诊鼻咽癌患者,均行IMRT。IMRT前行DCE-MRI检查,计算Ktrans值、Kep值、Ve值、Vp值。IMRT结束后3个月根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良好组52例,不良组30例,比较良好组与不良组IMRT前的DCE-MRI参数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IMRT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DCE-MRI参数对初诊鼻咽癌患者IMRT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组IMRT前Ktrans、Kep较良好组缩短(P <0.05);不良组贫血,原发灶大小为超腔,T分期为T3、T4,咽后淋巴结转移较良好组升高(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血■,原发灶大小为超腔■,咽后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白三烯B4(LTB4)联合预测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对症治疗,治疗28 d后,依据肺功能指标改善状况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结果将患儿分为病情控制良好组和控制不佳组。检测两组患儿入院时血清ECP、LTB4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儿支气管哮喘病情控制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ECP、LTB4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控制不佳17例,63例患儿病情控制良好且未见复发。控制不佳组过敏史、呼吸道反复感染史占比及血清ECP、LTB4水平均高于控制良好组(P <0.05)。过敏史[■=3.557(95%CI:1.053,12.023)]、呼吸道反复感染史[■=4.923(95%CI:1.289,18.806)]、血清ECP水平升高[■=3.770(95%CI:1.115,12.741)]、血清LTB4水平升高[■=4.212(9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P-选择素、肾脏损伤分子1(KIM-1)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血清P-选择素、尿KIM-1、白蛋白、24 h尿量、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D-二聚体、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入院用药史(利尿剂、质子泵抑制剂、抗血小板药);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选择素、尿KIM-1对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合并急性肾损伤28例(28.00%),其中,肾小球轻微病变13例、IgA肾病8例、膜性肾病4例、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节段性肾小球肾炎1例。72例(72.00%)肾病综合征患者未合并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组的血清P-选择素、尿KIM-1、血肌酐、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和使用利尿剂占比均高于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CT灌注成像联合血清microRNA-493(miR-493)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1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9例ACI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行CT灌注成像及血清miR-493测定,溶栓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评估其预后情况。分析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CT灌注成像参数联合血清miR-493预测AC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149例ACI患者中20例预后不良。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5.743(95%CI:2.363,13.958)]、脑血流量(CBF)[■=3.931(95%CI:1.618,9.555)]、脑血容量(CBV)[■=3.827(95%CI:1.575,9.301)]、灌注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3.615(95%CI:1.487,8.785)]、miR-493 [■=3.873(95%CI:1.594,9.412)]是影响ACI患者预后的因素(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分析结果显示,CBF、CBV、MTT、mi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8例STEMI患者行PCI治疗,术后随访1年。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测定PCI术前外周血MPO、NLR、hs-CRP,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STEMI患者外周血MPO、NLR、hs-CRP,统计患者术后1年MACE发生情况,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因素,分析外周血MPO、NLR、hs-CRP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狭窄组MPO、NLR、hs-CRP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 <0.05),中度狭窄组均高于轻度狭窄组(P <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 C[■=3.662(95%CI:1.507,8.899)]、MPO[■=3.725(95%CI:1.533,9.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 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 <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 <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0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收治的145例患者作为PBC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和ApoB/ApoA1、25-(OH)D水平。依据PBC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病情组(43例)和轻中度病情组(102例)。比较重度病情组和轻中度病情组临床资料和ApoB/ApoA1、25-(OH)D水平。分析PB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poB/ApoA1、25-(OH)D及两者联合对PB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PBC组ApoB/ApoA1高于对照组(P <0.05),25-(OH)D则低于对照组(P <0.05)。重度组合并高脂血症占比、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Apo...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轻度哮喘持续患儿血清镁水平与症状控制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20例轻度哮喘持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肺功能检测,入院后完成血清镁水平检测。采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进行症状控制评估。根据ACT评分将患儿分为控制良好组、部分控制组及未控制组。分析比较症状控制不同患儿肺功能、血清镁水平的差异。结果 全组患儿血清镁水平为1.5~2.5 mg/dL,低镁血症的患病率为5.31%(17/320)。不同哮喘控制组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预测值、呼气流速峰值(PEFR)及AC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良好组高于部分控制组和未控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家族史■、病程■、治疗时间■、合并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是影响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T评分与FEV1、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ET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454206、rs12498609)与急性心肌梗死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每组15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脂相关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TET2基因rs2454206、rs12498609位点基因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TET2基因rs2454206位点、rs12498609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rs2454206位点AA基因型■、rs12498609位点CC基因型■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TET2基因rs2454206位点AA基因型、rs12498609位点CC基因型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