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稽留流产56例胎儿绒毛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术后稽留流产的发生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取56例IVF—ET术后稽留流产孕妇(孕8~12周)的胎儿绒毛组织,进行绒毛染色体制备和G显带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56例稽留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培养成功54例,失败2例。核型异常5例,异常率为9.26%。其中数目异常4例,染色体结构异常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稽留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IVF-ET术后稽留流产胎儿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可为病因诊断以及优生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分析和研究绒毛染色体检测应用于稽留流产原因探讨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2月于该院住院行流产术的孕早期稽留流产患者154例,全部患者均在药流排胎后有菌条件下进行绒毛采集,使用培养法对其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患者绒毛标本154例,对全部患者实施DNA提取,高通量测序得到全部... 相似文献
5.
张琴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14,(24):66-67
目的探析导致孕妇发生稽留流产的原因并据此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选择278 例稽留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另从正常孕妇中随机抽取278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将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年龄超过30 岁、流产次数不少于2 次以及烟酒史超过2 年等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所占比例,大专以上学历孕妇所占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中收入超过5 000 元、孕期染烫发、接触过毒物逸100滋g/ L、妊娠期感染孕妇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毒物接触情况、饮食情况、孕期染烫发、孕产次数、妊娠期感染情况等都与稽留流产有着重要关系,因此女性需要把握好生育年龄,切勿轻易流产,妊娠期间尽量避免接触不良环境并重视孕前与孕期检查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稽留流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稽留流产绒毛组织染色体,判定流产与遗传因素的关系,为指导下一次妊娠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44例因稽留流产行清宫术的绒毛组织进行染色体检测,并以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评估,统计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及所占比例。结果:44例稽留流产绒毛样本中,染色体异常28例,三体型23例,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0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染色体缺失/重复3例;45X 2例。10例样本同时进行了绒毛组织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有效样本9例,1例样本培养失败,其中染色体异常4例,1例检测为正常的样本经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为染色体18号重复10号长臂0.5 Mbp缺失。培养失败样本经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为23三体。结论:染色体异常是早期稽留流产的主要原因,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绒毛染色体具有高通量、快速、准确、全面的优点。有望成为稽留流产绒毛染色体检测的主要手段,有助于指导再次妊娠。 相似文献
7.
8.
9.
《吉林医学》2019,(12)
目的:分析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方法:抽取因胚胎停止发育而进行人工流产的72例流产胎儿绒毛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观察组采用长期培养法进行制备。对两组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36例标本中成功15例;观察组的36例标本全部获得成功。两组染色体异常共有37例,异常率达51.39%;异常核型中,性染色体单体占9.72%(7/72),三体占27.78%(20/72),三倍体占41.67%(30/72),嵌合体占20.83%(15/72)。结论:长期培养法在分析染色体核型过程中效果更优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法,而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稽留流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并且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利于查明患者胚胎停育的真实原因,也为遗传咨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54例稽留流产者行清宫术,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绒毛组织染色体检测,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54例患者经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标本36例,中有31例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三体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45X 2例。结论对稽留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采取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准确性高,利于孕妇再次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月经初潮年龄的女性稽留流产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情况,为患者提供遗传咨询及再次妊娠指导.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5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科住院的稽留流产患者167例,通过高通量DNA测序法检测稽留流产患者的胚胎绒毛染色体情况,比较不同月经初潮年龄组稽留流产患者胚胎绒毛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导致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40例稽留流产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有详细的基础资料及相关检查结果。结果:女性激素比较:研究组中血清孕酮较对照组明显减低(t=6.54,P<0.05);免疫抗体和感染因素比较:研究组中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较对照组显著升高(r=18.96、10.17、4.70,P<0.05)。研究组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和衣原体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4.02、8.29,P<0.05)。结论:稽留流产与黄体功能不足、免疫和感染因素有关,患者需治疗病因后再妊娠,以避免稽留流产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4.
反复流产及不孕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杨利丽,孙思禄,李志坚(生物学教研室261042心血管药物研究室)关键词流产,不孕,染色体,核型1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室咨询或检查的反复自发流产患者、原发或继发性闭经患者、不孕不育症患者共160例,对受检查者... 相似文献
15.
双亲核型畸变性反复流产的胚胎核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rp H Guetta E Dorf H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6):21-21
目的:评价双亲染色体畸变性反复流产中流产儿的染色体畸变。设计:回顾性对照队列研究。机构:大学医院的三级转诊中心。患者:1108例在孕20周前出现过3-16次流产的患者,其中113例具有染色体畸变,995例无畸变。干预:应用标准G显带技术检测双亲和205例刮宫所得流产儿的核型。主要观察指标:根据双亲核型确定的整倍体和非整倍体流产的发生率。结果:成功获得203例流产儿的核型。在164例双亲无染色体畸变患者的胚胎中,有38例(23.2%)具有染色体畸变。双亲有染色体畸变患者的39例流产儿中,17例具有正常核型,8例具有平衡易位,2例具有与双亲一致的染色体倒位,还有12例(30.8%)核型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4,95%C1I.63-3.39)。该39例流产儿中只有4例的核型具有非平衡易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的治疗方法,分析造成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有必要时行清官术,并调查患者及配偶既往病史,感染情况,常规检查情况,统计微量元素检测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完全流产283例,占94.3%,不完全流产10例,占3.3%,未流产7例,占2.4%.造成稽留流产的最主要因素为环境因素(以微量元素检测中血铅超标为代表),占稽留流产总数的25%,精神压力位居第二位,占稽留流产总数的20%,孕妇感染因素位居第三位,占稽留流产总数的18%.不良习惯占稽留流产总数的15%,外伤占12%,其他因素占10%.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适于各种原因所致稽留流产,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习惯性流产是指反复自发性流产。其发生原因多与环境、遗传、内分泌、免疫和生殖器官畸形等因素有关。196 2年国外专家指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平衡易位染色体畸变可引起胎儿畸形及反复性自然流产。本文对98对有流产史夫妇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对自发性流产2次以上的夫妇采用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G、C显带处理后进行核型分析、每例计数30个细胞,分析10个染色体分裂相,对嵌合体、单细胞畸变者每例分析5 0个分裂相。2 结果 检出98对夫妇中有异常染色体者8人,占8 16 %。异常染色体的携带者,性染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