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相关性。方法对55例确诊为医院获得性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在高龄、入住ICU、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糖尿病、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胃管、合并细菌血症这八项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入住ICU及MOF在念珠菌血症的死亡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念珠菌血症患者病死率高,高龄、入住ICU及MOF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机械通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胃管、合并细菌血症与其死亡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HA-AKI)的致病因素、有效治疗方法,以提高HA-AKI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2例(老年组63例,非老年组119例)HA-AKI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致病因素及预后.结果 两组HA-AKI致病因素明显不同:非老年组以其他治疗(28.6%)、手术损伤(29.4%)为主,老年组以未及时控制的原发病(31.8%)、药物损伤(30.2%)、低血容量(26.9%)为主.非老年组肾损伤程度轻于老年组(P<0.05),需要肾替代治疗比率低于老年组(P<0.05),临床疗效好于老年组(P<0.05).结论 临床上HA-AKI多见,一旦发生,早期诊断和干预,可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和社区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AARF)进行比较.分析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1年1月-2004年7月2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分两组既往无肾脏病史住院期间发生的急性肾衰为HAARF组和入院前就有急性肾衰为CAARF组.118例CAARF做为对照组与82例HAARF组进行病因、病死率和预后危险因素的比较,评价HAARF.结果ARF病例200例,其中男性126例,女性74例,男女比值为1.7∶1;平均年龄44.1士17.8岁(8-89岁).HAARF82例,死亡31例,病死率37.8%,CAARF118例,死亡16例,病死率13.56%,经比较HAARF病死率明显高于CAARF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6种因素参与急性肾衰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AARF组发病年龄、少尿、昏迷发生率和合并感染率明显高于CAARF组(P<0.05).而低血压,机械通气等因素两组间无差异(P均>0.05).HAARF主要病因以术后并发最多见,其次为感染、药物、慢性肝病和心脏病.结论(1)HAARF组病死率明显高于CAARF组.(2)HAARF最常见病因为大手术后并发,其次为各种感染.(3)年龄、少尿、昏迷和合并感染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4)预防HAARF的关键在于针对病因和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临床特点,对导致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预测各种相关因素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整体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15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ITP患儿,对纳入诊断标准的1 15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根据患儿的性别,年龄,初诊时血常规检查的血小板数值,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出院时的治愈效果进行分组,整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χ2值和P值。 结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1 150例,男性为712例,治愈数为38例,女性为438例,治愈数为16例,单因素分析性别与治愈数的关系,χ2=1.719,P>0.05。根据年龄分组为<1岁,1~7岁和>7岁,与治愈数的单因素分析χ2=2.970,P>0.05。初诊时检查的血小板数值、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与否与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的χ2值分别为31.826、4.087、21,12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依次为血小板初始值、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P值分别为0.000、0.042、0.049。 结论 血小板初始数值、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有重要的预测意义,血小板初始值可作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必要时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的干预治疗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这对以后的临床工作开展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病例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成人ITP患者预后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分析221例明确初次诊断为ITP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开始回升的时间、血小板峰值,不同的治疗方案与预后的关系。根据血液学会制定的标准分为显效与非显效2组,其预后用量化的评分表进行评估。结果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与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显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7),与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6〈0.017),而单用皮质激素与其联合免疫抑制剂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前者疗效优于其他2种治疗方案。结论成人ITP的患者建议采用含有丙种球蛋白的方案,早确诊早治疗,可提高预后质量。成人ITP患者的疾病分型及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3)
目的 为肿瘤住院患者筛选出医院获得性压疮(HAPV)相关危险因素,针对高危风险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某肿瘤医院综合内科肿瘤患者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178例肿瘤患者,住院期间11例患者发生压疮,HAPV发生率为6.18%。Braden评分、是否发生失禁以及疼痛评分为高危因素。结论 对Braden评分≤18分或疼痛评分≥4分和发生失禁的患者HAPV高危人群,临床护士应加强疼痛评估和失禁性皮炎,降低HAPV发生率,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ICU 危重感染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和对患者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住该院重症医学科的76例重症感染患者(男39例,女37例)的资料。以并发血小板减少症为 A 组(40例),无血小板减少症为 B 组(36例),考察重症感染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差异。结果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系统感染与重症感染患者并发血小板减少症具有相关性(P <0.05),两组患者 ICU 停留时间和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需重视对危重感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监测,对年龄大、因呼吸系统感染尤其合并有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应重点干预和及时发现问题予以防治以改善其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进一步了解影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分析近5年来该院52例ITP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患儿起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发病时血红蛋白数、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与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发病前是否有前驱感染无关,与发病时出血部位、出血严重程度无关,与治疗开始时的血小板数、骨髓巨核细胞数、骨髓原始及幼稚巨核细胞数无关,与激素治疗疗程、治疗方案无关。治疗过程中血小板降低与感染有关。结论 对ITP患儿早诊断、早治疗、严格防治感染、严格掌握治疗指征为改善预后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多系统感染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多系统感染是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以发热、合并贫血、白细胞正常为主,白细胞减少等次之.结论 重症感染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年龄偏大,而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水平高以及革兰阴性菌感染、呼吸道感染、多系统感染比例大,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特点、耐药性及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HAI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某市级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伴HAI 446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相同性别、科室、基础疾病及年龄相差5岁以内的未发生HAI感染的患者446例为对照组。分析HAI的危险因素、病原菌种类和分布特点、耐药性。结果 HAI的发病率为0.74%,病死率为19.28%。侵入性操作、进行手术、器官损伤累及数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HAI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构成比为70.00%以上,其他来源为尿液、血液和浆膜腔积液等。446例HAI患者共检出502株病原菌,前5位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达70.0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达50.00%以上,铜绿假单胞杆菌对磺胺类耐药率达50.0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1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