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腋路)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B组臂丛(腋路)神经阻滞。观察两组痛觉消失的时间及阻滞范围。结果:两组神经阻滞对不同部位痛觉消失的时间及组织范围各不相同。结论:肌间沟对肩部、前臂外侧、手的挠侧阻滞最快,腋路对上臂、前臂内侧及手的尺侧阻滞最快。  相似文献   

2.
临床麻醉中臂丛神经阻滞有肌间沟、锁骨上、腋路3种入路,锁骨上法适用于肘部、前臂和手的手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适用于前臂和手的手术,对肘部效果不确定,对肩部手术不适用,只有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最广,麻醉范围遍及肩及整个上肢.近年来,在麻醉过程中据手术部位不同,用异感定位法来确定肌间沟法在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范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易出现挠侧阻滞不全,传统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由于其穿刺点位置较高,常常出现上臂阻滞较完善而前臂及尺侧神经阻滞不全.我们采用低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rachial plexus nerve hlock,BPNB)主要用于上肢手术。传统进针方法有三种:即肌间沟法、锁骨上法及腋路法,临床上以肌间沟法应用最多,但常存在尺侧阻滞不全。笔者应用传统肌间沟法和C7横突分别注药,并加大局麻药容量,取得尺侧阻滞较完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上肢前臂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Ⅰ、对照组Ⅱ,每组5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注入0.3%的甲磺酸罗派卡因注射液,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前臂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6.
经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尺神经往往阻滞起效慢,甚至阻滞不全,不利于前臂尺侧部手术;单纯尺神经阻滞,手术范围过于局限,又因上臂止血带的压迫,给病人带来痛苦;腋路法用药量太大,会加大局麻药中毒的危险.近年我院在收治的14~56岁,97例前臂尺侧部手术中采用肌间沟加尺神经沟神经阻滞,用于前臂尺侧部手术,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晓东  秦庆华 《广西医学》2008,30(5):748-749
臂丛神经阻滞的入路很多,临床上采用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易出现桡侧阻滞不全,传统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则易出现前臂和尺侧阻滞不全。我院2002年开始采用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联合阻滞用于上肢手术,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期手术的病例180例,其中男143例,女37  相似文献   

8.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临床运用十分普遍。由于手术部位的不同、是否上止血带等情况而采取不同部位 (腋路、锁骨上、肌间沟 )作穿刺点。鉴于腋路存在阻滞范围局限、锁骨上易致气胸等缺点 ,为了提高阻滞效果及安全性 ,我们近年来对 2 15例上肢手术需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 ,采用肌间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臂、肩部和锁骨手术部位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锁骨骨折、肩关节复位、肩部及肱骨上段手术61例,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36例成功率97%,B组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25例成功率4%(P<0.01)。结论: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肩部和上臂手术中麻醉效果完善。前、中斜角肌上端交叉点体表标志明显,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成功,不会引起气胸,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腋路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燕 《吉林医学》2010,31(21):3447-3447
目的:观察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前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90例上肢前臂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A)、对照组(B)、对照组(C),每组30例,采用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注入1%利多卡因和0.375%的布比卡因混合液,根据患者对手术的耐受程度来评定阻滞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腋路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前臂手术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1.
传统法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常用的上肢手术麻醉方法之一。但由于在解剖上阻滞部位所限,常存在阻滞不全、并发症多等问题。本研究对传统肌间沟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进行了改良,并与传统法相比较以评估其在基层医院推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臂和手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15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腋路臂丛阻滞(B组)和肌间沟臂丛-尺神经阻滞(C组)的方法,观察、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A、B、C组的麻醉效果完善率分别为50%、70%、94%,C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B组(P〈0.05)。结论经肌间沟臂丛-尺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前臂和手部的手术效果满意,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喙突旁臂丛阻滞与肌间沟臂丛阻滞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行前臂或手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喙突旁臂丛阻滞(观察组)和肌间沟臂丛阻滞(对照组),每组30例。局麻药采用0.5%罗哌卡因30m L。分别记录阻滞操作时间、麻醉维持时间及麻醉成功情况。注药完毕后每5分钟测定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和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情况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直至30分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成功率、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有效率升高,麻醉维持时间延长、Horner综合征发生率低(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下喙突旁臂丛阻滞的效果优于肌间沟入路。  相似文献   

14.
苏瑞奇  黄孙标  徐国勇  廖永福  张华  蔡春 《广西医学》2012,34(10):1357-1359
目的 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在不同方式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24例前臂或手部手术随机分为A、B、C 3组.A组38例采用单纯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42例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组44例采用腋路和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3组局麻药均是0.397%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3组感觉神经阻滞和运动神经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组尺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均好于A、B组(P<0.01);A组尺侧感觉阻滞效果好于B组(P<0.05),A组桡神经感觉阻滞效果差于B组(P<0.05).C组运动阻滞效果好于A组和B组(P<0.01),C组麻醉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腋路和肌间沟联合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桡骨远端手术中使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研究组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比三组不同入路的相关临床指标及神经分支痛觉改善时间。结果:三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痛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桡骨远端手术治疗过程中使用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麻醉治疗,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3例上肢手术患者分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75),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3),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n=55),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结果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0%,显著高于肌间沟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及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麻醉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中毒反应。结论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效果较为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臂丛神经阻滞为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其优点为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术中管理,适于基层应用。如何提高其麻醉效果和防止并发症是临床应用中的重要问题。臂丛阻滞有多种途径,目前最常用的有肌间沟法、锁骨上法、腋入法,且各有其优缺点。肌间沟法神经表浅,用药量少,但有时尺侧麻醉不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神经刺激仪引导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和肌间沟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肩部以下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S、J两组(n=40),S组采用经神经刺激仪引导垂直锁骨下行臂丛神经阻滞,J组采用经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分别记录两组腋神经、臂内侧皮神经、上臂内皮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阻滞效果、阻滞持续时间以及操作过程中麻醉并发症。结果:S组臂内侧皮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起效时间明显短于J组,且阻滞效果优于J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阻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神经刺激仪引导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麻醉起效快,阻滞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爽姿 《吉林医学》2010,31(9):1186-1187
目的:评价斜角肌间沟臂丛复合尺神经阻滞在上肢前臂尺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ASAⅠ~Ⅱ级行上肢前臂尺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单纯应用0.25%左旋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0.3ml/kg行斜角肌间沟臂丛阻滞,B组行斜角肌间沟臂丛复合尺神经阻滞,观察两组臂丛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阻滞效果,记录有无寒战、恶心、呕吐、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腋神经、肌皮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及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斜角肌间沟复合尺神经阻滞组尺神经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缩短,尺神经阻滞完善率高于单纯斜角肌间沟臂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斜角肌间沟臂丛复合尺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用于上肢前臂尺侧手术。  相似文献   

20.
左明霞 《中原医刊》2006,33(10):51-51
目的观察肌间沟、腋路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肌间沟神经阻滞组和联合神经阻滞组(各20例),肌间沟神经阻滞组:在肌间沟、环状软骨水平穿刺注药;联合神经阻滞组:在肌间沟、腋路分别穿刺给药。结果肌间沟神经滞组优良率为65%,联合神经阻滞组优良率为95%。结论联合神经阻滞是提高臂丛神经阻滞效果、弥补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尺侧阻滞不完善的较好方法,也是比较适合基层经济条件的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