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常见的脑血管病,本院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66例,分2组比较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异丙嗪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致晕动症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病例随机分为:①治疗组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4579岁,平均(61±5)岁。②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479岁,平均(61±5)岁。②对照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4482岁,平均(65±8)  相似文献   

2.
双氢麦角碱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双氢麦角碱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双氢麦角碱组 30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60 .0±s 2 .7)a ,给双氢麦角碱0 .6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静脉滴注 ,qd ,共7d。丹参组 2 5例 ,男性 17例 ,女性 8例 ,年龄 (61± 3)a ,给丹参 2 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静脉滴注 ,qd ,共 7d。观察临床疗效和椎 基底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双氢麦角碱组有效率 83% ,丹参组有效率 36% ,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 ,双氢麦角碱组椎 基底动脉血流明显改善 ,与丹参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双氢麦角碱能迅速有效控制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3.
银杏达莫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临床非常多见 ,适当的治疗是有效缓解症状的关键。本文对 1 998年 1 2月至 2 0 0 2年 1 0月我科收治的 1 0 8例患者分别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实验组 5 8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3 5~62岁 ,平均年龄 5 0 3岁 ;对照组 5 0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3 9~ 70岁、平均年龄5 4 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王维治主编的《神经病学》诊断标准[1 ] :(1 )均有眩晕、恶心、呕吐症状 ;(2 )CT或MRI未见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或出血灶 ;(…  相似文献   

4.
复方天麻蜜环菌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我科于2004年1月至今,应用由山西康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治疗脑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复方天麻蜜环菌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观察对象为我科住院病人,临床上有明显的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眼震等,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TCD)显示椎基底动脉痉挛,脑供血不足,头颅CT排除颅内其它器质性疾病,且无肝、肾、心、肺严重并发症。1.2临床资料治疗组60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4~68岁,平均51.6岁,病程1~3天;对照组62例,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43…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为临床常见病。我们用培他司汀 (通用名为培他啶 ,betahistine)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7例病人均符合椎 基底动脉缺血 (VBI)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 44例 ,男性 18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3 2~ 75岁 ,平均 5 7岁 ;对照组 43例 ,男性 16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3 7~ 74岁 ,平均 5 6 3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具有可比性。两组临床资料见表 1。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药为盐酸培…  相似文献   

6.
地奥心血糖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地奥心血康200mg,po,tid连用30d,治疗脑梗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3±s17a)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16±9a),与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0.9g)tid加氟桂利嗪5mg,bid进行比较。地奥心血康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100%。而对照组分别为83%和94%。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地奥心血康组优于照组(P<0.05)。提示地奥心血  相似文献   

7.
阅读了贵刊 1998年第 1期 58~ 59页“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一文后 ,对 31例病人进行临床验证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眩晕病人 31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2α±s 2 2a( 18~ 76a)。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4例 ,梅尼埃病 5例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7例 ,脑梗死 2例 ,原因不明 3例。治疗方法 利多卡因 10 0~ 2 0 0mg ,复方丹参 2 0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 50mL静脉滴注 ,qd ,连用 1~ 7d .疗效评定 显效 :眩晕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 ,观察0 .5a以上未见复发 ;有效 :眩晕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给予培他啶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4.3%,高于对照组的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足性眩疗效高,起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盐酸丁咯地尔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d-1,连用10 d;对照组3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滴, 1次·d-1,连用10 d;分别对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两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地奥心血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地奥心血康200mg,po,tid,连用30d,治疗脑梗死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3±s17a)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61±9a),与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0.9g)tid加氟桂利嗪5mg,bid进行比较。地奥心血康的有效率分别为90%和100%,而对照组分别为83%和94%。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地奥心血康组优于照组(P<0.05)。提示地奥心血康具有良好的促进脑血管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金纳多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的效果。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金纳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效果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论金纳多为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 (TCD)的检查验证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眩晕病人 35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7例 )给予利多卡因 2 0 0mg ,复方丹参 16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连用 3~ 7d。利用TCD检测治疗前后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脑动脉 (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 )平均血流速度加快分别为 (2 3± 10 )cm·s- 1,(19± 8)cm·s- 1,(16± 10 )cm·s- 1,(11± 4 )cm·s- 1,(10± 6 )cm·s- 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江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281-28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3例疗效。方法将1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3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20mg,1次/d,连用14d。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400mg,1次/d,连用14d。观察奥扎格雷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作用,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8,P<0.05),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1次/d,7d为1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注射,1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丹参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10 d(1个疗程)。观察各组眩晕减轻程度。结果: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为71.4%和91.4%,高于丹参注射液组的35.7%和75%,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在改善症状出现的时间和改善症状的程度等方面优于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10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丁咯地尔注射液200mg和舒血宁注射液20mL治疗,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30mL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疗效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川芎嗪联合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6月~2011年12月诊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川芎嗪注射液200mg加入液体中静滴,并联合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对照组3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液体中静滴、胞磷胆碱500mg加入液体中静滴。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80.6%,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20%甘露醇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用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改变及收缩压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针20mL加NS 250mL静滴qd,氢溴酸山莨菪碱10mg加NS 250mL静滴qd;治疗组采用舒血宁针20mL加NS 250mL静滴qd,氢溴酸山莨菪碱10mg加NS 250mL的静滴qd;两组治疗10d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经颅超声多普勒检查(TCD)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20.
阅读贵刊1998年第1期刊登的“利多卡因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眩晕”一文[1]后,深受启发,对此笔者进行了临床验证。临床资料 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40a±s15a(15~68a),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2例,梅尼埃病12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6例,发病时间为1h~2d,本次发病后至就诊前均未经药物治疗过。病人中有恶心、呕吐者39例,视物旋转者21例,耳鸣者29例,心慌、胸闷者3例,脉搏减慢者2例;查体有眼球震颤者21例,共济失调者14例。治疗方法 利多卡因200mg 复方丹参16mL 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静滴),qd,用1~7d。并嘱病人卧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