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药企业如何占领OTC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荣周 《中国药业》2002,11(7):26-27
众所周知,中国OTC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据有关机构对中国OTC市场的研究认为,1996年我国OTC药品市场销售总额为13亿美元,1998年销售总额为20亿美元,2000年销售总额为3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0%-36%。若我国医药市场保持目前稳定的增长速度,2005年OTC药品销售总额可达到6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药品市场之一,其OTC销售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从现在的15%提高到32%。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全球性跨国公司已作好抢占我国OTC市场的准备。我国制药企业所面对的竞争压力是相当大的。同时,在入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行等形势下,如果我国企业不及时研究OTC市场趋势,开发OTC产品,尽快占领市场,将难以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取胜。为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药品消费在国际上居第二位,所以日本药品市场受到各国大型制药企业的关注。日本的制药企业为了谋取自己的生存,在与国际跨国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新药的同时,也致力于独创新药的开发。目前日本新药开发的费用为100亿~200亿日元,而10年以前是50亿~70亿日元。目前日本药品约有10%供出口,而本世纪末的目标为30%。原因是国  相似文献   

3.
非处方药(OTC)历经60多年的发展,全球OTC市场日趋兴旺。 从全世界来看,据国外IMS最新研究报告表明,1996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为2900亿美元,而同期的OTC市场销售额为486亿美元,约占17%。1997年世界OTC市场销售总额突破550亿美元,其中减肥与维生素药品占第一位(19.4%)。以下依次为:感冒药与咳嗽药占17.2%,皮肤保护药占17.1%,解热镇痛药占14.6%,助消化药占11.8%。据英国某总裁分析,1996—2000年间世界OTC市场将增长58%,达到710亿美元,其中增幅最大的为中、东欧和亚洲地区。  相似文献   

4.
中国OTC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据估计,今年我国OTC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0亿美元。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全球性跨国公司如强生、施贵宝、罗氏等已作好抢占我国OTC市场的准备,我国的制药企业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时,在入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新形势下,我国的制药企业更应该研究OTC市场趋势,开发OTC产品,尽快占领市场,保证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袁松范 《上海医药》2006,27(10):459-459
诺华制药公司2006年上半年销售增长很快,超过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174.83亿美元,增长15%(按照瑞士法郎计算,增长17%)。其中药品部门销售达到107.51亿美元,增长8%;疫苗和诊断试剂部门销售达到1.27亿美元,属于很小的新部门,原来是Chiton生物技术公司;仿制药部门山道士公司销售达到28.81亿美元,增长76%,主要原因是兼并了德国的Hexal制药公司和美国的Eon Labs制药公司;消费品部门销售达到37.24亿美元,增长4%。OTC产品在西方一直是增长比较缓慢的药品分支。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制药跨国公司发展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松范 《上海医药》1998,19(6):11-12
医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行业。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组合技术(将化学合成、电脑设计和机器人筛选合为一体)、计算化学(药物分子设计、计算机图解、同系性或相似性模型制作)、靶分子生物学等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推动着新药开发进入全新的时代。全世界每年首次上市的新化学实体有40~50个,新药的不断上市推进了药品市场增长,1996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率约为8%,药品市场销售额达3086亿美元,1997年全世界10个领先大市场的药品销售总额总计增长6%,总额达到1655.3亿美元,这其中销售额居世界前10位的10家制药跨国公司的销售额总和达878.2亿美元,支撑着世界药品市场的半壁江山。制药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世界药品市场的成长,综观这些公司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下文所述  相似文献   

7.
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即非处方药品,是指无需医生处方,可由消费者自我诊断,直接从药店买来,按标签或说明书指导即可服用的药品。1 OTC在世界医药市场的概况 OTC在世界医药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1994年世界药品销售总额为2900亿美元,OTC的销售额为440亿美元,占13%;仅在美国市场,OTC的年销售额即达100亿美元之多。美国近年调查,有75%的被抽样人群经常使用OTC进行自我治疗,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处方药遴选与研制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石革 《中国药房》1998,9(4):147-148
我国OTC市场蕴藏巨大的潜力,到2000年销售额将逾越10亿美元。这一机遇无疑为国内、外制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树立前瞻的开发意识和拓宽研制的思路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药品研发的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药研究与开发是多学科、高科技、高难度、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高回报的风险产业。据统计,在美国上市一种新药平均要花费5~8亿美元,耗时11~15年时间。专利药品可垄断市场,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销售额世界前10位药品中,辉瑞公司就有3个:阿伐他汀、氨氯地平和赛来昔布,2002年的销售额达138亿美元,仅阿伐他汀2003年销售近90亿美元。可以说,新药研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新产品是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和发展的推动力,有利于造就企业形象和品牌,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所以,国外大型制药企业都十分重视新药研发,新药研发投入占其销售额的15%~20%。  相似文献   

10.
液体药物的固体新剂型--充液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曙光 《中国药业》2003,12(10):19-19,18
目前,OTC药品正日益成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6年,世界OTC市场将从1996年的448亿美元增至7l0亿美元,增长率达58%。鉴于原料药开发需高额投资和冒巨大风险,因此投资较少、风险较小、获取回报所需时间较短的给药技术是扩展OTC及保健品产品线的关键动力所在,OTC及保健品企业正以给药技术(新剂型)的进步带动销售的增长。新给药技术的应用往往可以赋予产品生存优势。通过剂型的设计创新,企业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速效与方便的剂型是持续推动并影响OTC及保健品剂型创新的重要趋…  相似文献   

11.
开放药品委托加工是我国医药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瑞霖 《首都医药》2005,12(11):54-55
核心提示:我国是医药消费大国,但远不是医药强国,原因在于我国的新药开发能力薄弱。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对健康保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上存在着企业过多过滥的情况,国际制药企业的高度集中与我国制药工业的极度分散,形成鲜明的对比,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适当开放药品的委托加工。对国外专利药品和国内新药的委托加工,不仅可以提高现有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率,还可以提高我国制药行业的整体水平,减少药品生产企业的重复建设。激励科研单位开发新药和专业投资机构向国外购买专利技术的积极性。以我国制药工业现有实力,“以仿为主,仿创结合”是我国医药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根据Euromonitor最近的一份报告预测,中国OTC药品的销售(不包括传统的中药)到2002年销售额可达17.2亿元人民币(折合2.07亿美元)。其中流行的皮肤护理药品仍然呈强劲势态,2002年销售额可望达到8.29亿元人民币。 报告指出,由于中国OTC市场不断发展,预测到2002年香港所占销售额中的比例将从1997年的53.2%下降到41.5%。中国计划将处方药与OTC药逐渐分离并规范市  相似文献   

13.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药品知识产权已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国制药工业中实力较强的企业,逐步转向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而大多数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由于新药研发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转向了非专利药品的开发.近几年来,在市场上销售较好的、工艺技术要求较易的世界非专利药被我国仿制开发了很多.与前几年相比,我国制药工业的研发水平与速度,日益增高与增快,其结果导致新药临床试验的数量也急剧上升,相应的新药临床试验论著也日益增多.如何从大量的新药临床试验论著中,  相似文献   

14.
非专利药仿制策略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国忠  张有朋 《首都医药》2006,13(14):28-29
目前,全球非专利药市场销售额约为4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高于全球整个药品市场增长率。到2007年,全球将有35种重量级的专利药品到期,其市场销售额将达到800亿美元。这对于一直建立在仿制基础之上的我国制药行业来说可谓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同时,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制药企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仿制为主的科研开发体系,我国在非专利药方面已经具备了较为先进的仿制能力,并且完全有可能开发出生产技术更先进、更成熟的失效专利药。然而,我国很多制药企业并没有真正利用好优势,非专利药市场在仿制上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场高度分散…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药企业怎样面对入世后的OTC药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岚 《药学进展》2002,26(2):117-118
论述我国OTC药品市场潜力及现状,探讨入世后我国制药企业面对竞争更趋激烈的OTC药品市场所应该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根据Decision Resources机构的研究,在Sanofi—Aventis公司、Alizyme公司和Arena制药公司的新药上市的刺激下,全球肥胖症治疗药市场到2014年将超过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世界降血脂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降血脂药在心血管用药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用药的研究开发已被各国制药企业所关注。近10年来,心血管新药的数目逐年上升,其排列位次也处于领先地位。 1992年世界心血管药物市场的销售额已超过了270亿美元,占世界药物市场总销售额的21%,其所占的  相似文献   

18.
洪兰  李野  李林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6):665-668
我国的制药工业是建立在仿制基础之上的,入世以后,我国的药品知识产权已与国际接轨,因此推行创新战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已经成为我国制药工业的历史使命.然而,我国目前的国情、国力决定了新药研发不可能从完全仿制一步跨越到自主创新,这样一来,发展非专利药在现阶段显得十分重要.而世界非专利药市场的快速成长也给我国的制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拟通过对世界非专利药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吸取和借鉴有益的经验,的推动我国非专利药工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一种耗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事业。将一个化合物开发成为药品上市大约需要10年时同,耗资3亿美元。由于新药的专利期的限制,如果能缩短这10年的开发周期,制药公司就可以更快地收回其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并在专利期满前获得丰厚的利润。鉴于此传统的药物研究与开发方式正越来越受到挑战,除了极少数大的制药企业合并垄断,建立全球性企业外,另外一部分医药单位采取了适应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趋势,走联合协作,合同研究,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非专利药在美国药品用量中所占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23%上升至现在的近50%,即750亿美元的庞大市场由仿制药商瓜分。在欧洲,非专利药占了整个药品零售市场的4成以上。中国药品市场中90%以上的化学药品属于仿制药,基于中国的经济水平和制药企业的研发现状,仿制仍是中国制药业的缓兵之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