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的NIH3T3细胞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宏  王锦玲  邱建华  金明  杨安钢 《医学争鸣》2003,24(15):1390-1393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NT3的NIH3T3细胞株,通过体外共培养实验观察其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将携带有外源性基因NT3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NT3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RT-PCR,Western-blot分析及免疫组化鉴定,并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进行共培养实验.结果:得到抗G-418的阳性细胞克隆;RT-PCR的产物约为744 bp;Western-blot可见一清晰的蛋白条带,与NT3的蛋白分子量相符合.NT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转染NT3-cDNA的NIH3T3细胞胞质呈棕黄色着色.NT3转染组细胞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共培养2wk后,与对照组相比,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无明显减少.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NT3的NIH3T3细胞株;该细胞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有很好的营养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 HAT)携带构建的神经营养因子-3 (neurotrophic factor-3,NT-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ment typ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C2, pEGFPC2),通过耳蜗灌注方法转染兴奋毒性损伤后的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nal ganglion cells,SGCs),观察pEGFPC2-NT3的表达及其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C2-NT3.通过耳蜗灌注海人酸(kainic acid,KA)建立豚鼠耳蜗兴奋性损伤模型,在给KA 1周后利用HAT携带重组质粒进行耳蜗灌注以转染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转染后1周NT-3的表达及4周后电镜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对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豚鼠耳蜗兴奋损伤模型.灌注重组质粒后1周免疫组化法观察到螺旋神经节细胞胞浆内NT-3蛋白表达.4周后电镜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损害减轻,ABR检测听功能较兴奋毒性损害后有恢复.结论:在豚鼠耳蜗灌注KA造成耳蜗兴奋性损伤后第7天,经耳蜗鼓阶转染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介导的NT-3基因仍可减轻KA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稳定表达外源Piwil2基因的NIH3T3细胞,初步探讨Piwil2基因对NIH3T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和G418的筛选,建立稳定表达Piwil2基因的NIH3T3细胞株,之后利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周期分析和裸鼠成瘤实验,观察Piwil2基因表达对NIH3T3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建立了稳定过表达Piwil2基因的NIH3T3细胞株.与对照组空白载体细胞系相比,过表达Piwil2基因的NIH3T3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能力增强;细胞周期G0/G1期减少、S期明显升高;接种裸鼠后形成的肿瘤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Piwil2基因在NIH3T3细胞中稳定表达具有诱导正常NIH3T3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重要生物功能.  相似文献   

4.
冲击波作用下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气体冲击致豚鼠耳蜗损伤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的表达。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YBD-2000型冲击波发生器对豚鼠耳蜗致伤,实验前后测试听力,12h后处死动物制作耳蜗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的表达。结果ABR:实验组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阈值为50.94±5.98)较正常对照组(ABR阈值为5.60±1.78)明显上升(P<0.01),听力下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表达阳性,对照组无阳性表达,愈近底回愈多,愈近顶回则愈少。结论PARP在气体冲击致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后呈阳性表达,提示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在冲击波致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R2B受体参与拮抗水杨酸钠引起离体培养螺旋神经节细胞Caspase-3mRNA上调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谷氨酸组:培养液中仅加入1mm谷氨酸,水杨酸钠组:培养液中加入1mm谷氨酸和5mm水杨酸钠,艾芬地尔组:培养液中加入10μm艾芬地尔、1mm谷氨酸和5mm水杨酸钠。上述三组细胞需培养24h后,再加药物干预3h。收集细胞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aspase-3mRNA的转录情况,以研究应用艾芬地尔特异性阻断NR2B受体对水杨酸钠引起离体培养螺旋神经节细胞Caspase-3基因上调过程的影响情况。结果:艾芬地尔组螺旋神经节细胞中的Caspase-3 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谷氨酸组螺旋神经节细胞和水杨酸钠组螺旋神经节细胞(P值均<0.01),而水杨酸钠组螺旋神经节细胞中的Caspase-3mRNA转录水平又显著高于较谷氨酸组螺旋神经节细胞(P<0.01)。结论:NR2B受体能够拮抗水杨酸钠引起的离体培养螺旋神经节细胞Caspase-3mRNA的上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基因感染NIH3T3细胞后目的基因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观察体内移植后的表达情况及其血管生成效应.方法:构建含hVEGF基因重组腺病毒Ad.hVEGF,体外感染NIH3T3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转染效果和转染率,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转染后的NIH3T3细胞VEGF的表达情况.将转染后的NIH3T3细胞移植于小鼠背部皮肤缺损模型上,1周后取创面覆盖的脱细胞真皮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组织VEGF的表达,并行组织新生血管计数.结果:携带hVE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对于NIH3T3细胞具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效率与病毒感染复制数(multiplicities of infection,MOI)具有量效关系.MOI为100倍时,转染效率达95%.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到,Ad.hVEGF感染NIH3T3细胞24 h后即可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表达,ELISA法检测到VEGF第3日表达分泌较高,7 d时达到表达高峰(1052 pg/ml),13 d后仍可检测到VEGF的表达.2周内MTT法动态检测D值,转染组细胞与未转染组细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细胞体内种植后在组织中亦可明显表达VEGF,实验组新生血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VEGF基因可有效转染NIH3T3细胞,体内外均可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并可促进移植组织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脑片与NIH/3T3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分子时钟诱导模型。方法选用7日龄SD大鼠,分离SCN脑片或皮层脑片,分别与NIH/3T3细胞共培养,分为SCN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皮质共培养组,6d后连续24h每间隔6h收集NIH/3T3细胞,抽提细胞总RNA,实时定量RT-PCR检测时钟基因Per1mRNA水平。结果SCN共培养组Per1的表达均表现明显的节律性(P=0.001),对照组大脑皮质共培养组Per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节律性变化。结论成功建立SCN脑片与NIH3T3细胞共培养模型并诱导细胞内分子时钟的节律性表达,为研究SCN调控外周组织细胞生物节律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爆震后豚鼠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定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爆震后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变化。 方法 :复制强脉冲噪声致聋豚鼠模型 ,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仪测定听神经脑干反应 (ABR)阈值 ,通过耳蜗铺片计算机图像分析行毛细胞计数 ,耳蜗病理切片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 :正常对照组和噪声暴露后 2 1d的实验组耳蜗钩回、第 1和第 2回毛细胞总数分别为 3 5 99± 15 9.6个 ,6 0 2 2± 98.4个 ;二下螺旋神经节细胞计数分别为 (5 1± 4.72 )个 ,(2 7± 6 .94)个 ,以上均数各组间相差显著。结论 :爆震后不仅 ABR阈值升高 ,毛细胞数减少 ,而且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数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微囊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修饰NIH3T3细胞,并研究微囊化技术对VEGF基因修饰NIH3T3细胞增殖及其分泌VEGF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海藻酸钠-氯化钡技术制备微囊化VEGF基因修饰NIH3T3细胞,并与未微囊化VEGF基因修饰NIH3T3细胞对照培养,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微囊及细胞形态,用MTT法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及活性情况.每48 h收集微囊化及未微囊化基因修饰NIH3T3细胞培养上清,-20℃保存,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VEGF的含量.结果:微囊形态较圆整,其内细胞生长良好;两组细胞增殖与活性及培养上清中VEGF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微囊化并不影响基因修饰细胞的生长代谢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在体外培养时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差异,为研究微囊化基因修饰细胞体内移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FasL诱导2种胶质细胞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用脂质体将FasL基因转染NIH3T3纤维母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NIH3T3/FasL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和转录,用Hochest 33342荧光染色法检验共培养体系中凋亡细胞种类,用TUNEL法检测共培养条件下胶质瘤细胞BT325和U251诱导凋亡作用的差异。结果NIH3T3/FasL细胞可有效表达FasL,与NIH3T3细胞(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诱导BT325和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对BT325胶质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较U251胶质瘤细胞更为显著(P<0.05)。结论转染了FasL基因的NIH3T3细胞对BT325胶质瘤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比U251胶质瘤细胞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向汗腺上皮分化可行性及条件,为汗腺组织工程探索新的种子细胞提供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人汗腺细胞。将胚胎干细胞培养于人羊膜表面诱导其向表皮干细胞转化后,与人汗腺细胞直接共同培养,诱导其分化为汗腺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诱导分化结果。结果:体外培养的人汗腺细胞CK19、CEA阳性表达。培养于人羊膜表面的胚胎干细胞β1整合素呈强阳性表达,符合表皮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经与人汗腺细胞共培养2周后,有部分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表皮干细胞表达CEA,表明通过汗腺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间直接接触等可能的作用途径,使其表型向汗腺细胞表型转化。结论:胚胎干细胞来源表皮干细胞可能成为汗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以期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修复.方法 (1) 用贴壁法体外培养人脐带间充质细胞 (HUMSC) , 同时进行分离, 提纯和鉴定; (2) 构建N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其转入HUMSC, 构建NT-3-HUMSC细胞, 体外检测其存活情况及NT-3表达情况; (3) 筛选作用于SOCS3的特异性靶点, 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 设立阴性对照, 设计并合成SOCS3-siRNA, 同时在体外检测功能; (4) 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为为:I.假手术组10只;Ⅱ.T12全脊髓横断损伤模型40只, 随机分为4组, 生理盐水治疗组10只;siRNA+NT-3-HUMSCs治疗组10只;NT-3-HUMSCs治疗组10只;SOCS3-siRNA治疗组10只.以上各组造模成功后, 分别存活12周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 (5) 对SD大鼠进行灌注固定和取材, 观察局部胶质疤痕降解情况和轴突再生情况, 同时运用生物素化葡聚糖 (BDA) 荧光顺行追踪取损伤移植区-宿主交界处头尾侧脊髓组织, 镜下观察皮质脊髓束再生的情况.结果 (1) siRNA+NT-3-HUMSCs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横断脊髓空洞明显缩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BDA顺行追踪结果表明siRNA+NT-3-HUMSCs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神经轴突生长明显; (3) 神经电生理检测损伤12周后治疗组P40潜伏期较假手术组缩短, siRNA+NT-3-HUMSCs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比较潜伏期缩短明显, 波幅升高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NT-3-HUMSCs联合基因沉默SOCS3治疗SD大鼠脊髓损伤, 可以促进损伤神经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3.
胡蕴玉  谭祖键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7):1070-1073
目的 通过基因转染方法,使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具有合成及分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体内诱导新骨生成的能力。方法 定向克隆法将BMP3基因构建于PcDNA3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法转染NIH-3T3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化体,Northern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有无BMP3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转染细胞内的BMP3蛋白合成,钙钴法染色不同时相的转染细胞碱性磷酸酶并作图像分析。将转染细胞注入裸鼠肌袋,观察注射后第4周诱导新骨生成情况。结果 转染细胞体外培养6周Northern印迹法检测到有明显的BMP3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转染细胞培养筛选5-8周后细胞浆内有染成黄色的BMP3蛋白质颗粒出现,图像分析蛋白质生成在转染后第6周达高峰。钙钴法碱性磷酸酶染色及图像分析示转染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被转染NIH-3T3细胞裸鼠肌袋诱导成骨实验见注射后4周注射部位有大量软骨细胞出现,并伴有骨小梁生成。结论 通过基因转染方法可以使NIH-3T3细胞具有合成及分泌内源性BMP的能力,合成及分泌的BMP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肌袋实验具有诱导成骨作用。但是,由于基因治疗的某些不可控性因素,其安全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PERl蛋白对NIH3T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PERl转染入NIH3T3细胞中.并以未转染的NIH3T3细胞为对照.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利用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节律蛋白mPERI对细胞迁移关键性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 MITT法显示PERl表达上调可以抑制NIH3T3细胞增殖.RT—PCR技术和Westernblot检测显示在NIH3T3细胞中。当节律蛋白roPERl表达上调时,细胞迁移关键性蛋白MMP-2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 上调NIH3T3细胞内的PERl蛋白表达能抑制细胞增殖以及细胞迁移的关键性MMP-2在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CD19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用于体外激活扩增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T细胞(CD19-CAR-T),并考察其杀伤效应.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制备以NIH3T3为细胞骨架、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和/或CD137L的CD19特异性aAPC (NIH3T3-CD 19/86、NIH3T3-CD19/86/137L).采用照射的CD19特异性aAPC与CD 19-CAR-T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激活扩增CD19-CAR-T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并绘制CD 19-CAR-T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AR-T细胞CAR表达变化及分化表型;生物发光细胞毒性法检测扩增的CD19-CAR-T细胞体外靶特异杀伤效应.结果 流式检测结果显示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表面分别高表达CD19、CD86和/或CD137L分子;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都能够高效扩增CD 19-CAR-T细胞,NIH3T3-CD19/86/137L细胞具有更好的扩增效应,其与CD19-CAR-T细胞混合培养14d后,扩增的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IH3T3-CD19/86细胞组(P<0.05);同时,与刺激前相比NIH3T3-CD 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刺激扩增的T细胞中CD19-CAR-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扩增的CD 19-CAR-T细胞具有靶特异杀伤效应,能够特异性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流式检测显示NIH3T3-CD19/86/137L扩增的CD19-CAR-T细胞含有约20%作用中心记忆性T细胞.结论 成功制备CD19特异性aAPC,其可在体外特异性扩增功能性CD 19-CAR-T细胞,为初步建立制备高质量临床级CD19-CART细胞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鹿茸多肽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能力的影响,并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NIH/3T3细胞,加入不同剂量(1.56、3.13、6.25、12.50、25.00、50.00、100.00和200.00 mg·L-1)鹿茸多肽作为实验组,以加入0 mg·L-1鹿茸多肽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以加入50μg·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检测各组NIH/3T3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各组NIH/3T3细胞中胶原蛋白分泌情况,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NIH/3T3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NIH/3T3细胞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 1/2)的磷酸化蛋白(p-ERK 1/2)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0、25.00、50.00、100.00及200.00 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6.25、12.50、25.00和50.00mg·L-1鹿茸多肽组NIH/3T3细胞培养液中Ⅰ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和12.50及25.00 mg·L-1鹿茸多肽组NIH/3T3细胞培养液中Ⅲ型胶原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12.50mg·L-1鹿茸多肽组细胞划痕愈合率、NIH/3T3细胞中p-ERK 1/2表达水平及NIH/3T3细胞质中TGF-β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鹿茸多肽能促进NIH/3T3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分泌,并提高其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是可能是通过激活ERK 1/2磷酸化及增加TGF-β1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在修复周围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白鼠30只,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A组:异体静脉桥接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其内填充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失;B组:自体神经移植;C组:微囊化NIH3T3细胞。于术后4、8及12周进行足迹试验,术后12周进行电生理学测试及形态学观察。结果:术后4、8和12周不同时间点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2周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改变及再生神经纤维的成熟程度A组和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A 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 (P<0.05)。结论: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 微胶囊与外周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微囊化转NGF基因NIH3T3细胞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iASPP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并检测其表达,观察其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引物以源克隆PCMV-iASPP为模板PCR扩增其中的CDS区,亚克隆入FLAG-pcDNA3.0,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埃希菌,筛选阳性克隆,经酶切、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介导转染NIH3T3细胞,G418加压筛选28 d,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基因、蛋白表达;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结果:重组质粒鉴定正确,筛选所得阳性克隆中可以检测到iASPP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且该iASPP阳性表达细胞株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成功构建iASPP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构建稳定表达iASPP的NIH3T3细胞株,证明该基因的稳定表达在体外能显著增强NIH3T3细胞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