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制备的新剂型———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对膀胱移形细胞癌T24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的载药纤维对T24细胞产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PI和Annexin V双染法)检测载药纤维对T24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1)经不同质量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处理48 h后,细胞变圆变小,细胞膜模糊,染色质浓缩并分裂成块状,并出现多个凋亡小体。(2)AnnexinⅤ/PI双染法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递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逐渐增加,显示出剂量依赖性。结论载药纤维作用于T24细胞后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地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物吸收性内固定材料聚左旋丙交酯(PLLA)在老年颌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7例老年颌骨骨折患者自愿行生物吸收性接骨材料PLLA(55例,PLLA组)和钛板(52例,对照组)内固定手术治疗颌骨骨折,对两组的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评价PLLA在老年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 PLLA组疗效的优良率与患者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且PLLA组术后3、6个月的张口度和术后6个月颞颌关节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PLLA可很好地应用于老年颌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是目前老年人临床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3.
岳磊  岳鑫  郭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208-5209
目的探讨以高分子材料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为载体制备的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的药物释放规律。方法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载药纳米纤维的理化性质评价;利用PBS为稀释液,制备不同浓度丝裂霉素溶液,酶标仪于363 nm处读取OD值,根据所得OD值与其对应的浓度制作丝裂霉素标准品的标准曲线,以此曲线测量不同质量载药纳米纤维在PBS中的药物释放率。结果 (1)微观表现为纤维呈连续直线状,无卷曲,粗细较均匀,表面光滑,无药物积聚,成均一网格状。(2)载药纳米纤维在PBS中可缓慢释放,于第5天达到最大释放浓度,其后维持不变,不同质量的纳米纤维释载药率约为10%左右。结论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PLCL(LA/CL 80∶20)理化性质稳定,载药均匀。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可实现低浓度释放且维持时间延长,符合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担载丝裂霉素C纳米纤维-丙交酯己内酯共聚物PLCL(LA/CL 80:20)的体内降解机制。方法 96枚PLCL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4、6、8、12 w取出材料及外周组织。测量试件电镜下微观形态、质量及生物降解率变化。结果 (1)载药剂型电镜下微观形态表现为材料孔隙增多,结构疏松化,出现断层,已完全失去材料连续性。(2)载药剂型分子量随聚合物酯键断裂,数值迅速下降,表现为生物降解率增高,随后趋缓。(3)载药剂型经过12 w的降解,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发生在6~12 w之间。结论通过共聚的方法,可调控新药物剂型的降解周期及生物降解规律,载药剂型经过12 w的降解,电镜下微观形态降解破坏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观察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分别采用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2%,对照组为94.2%,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15.4%,两组比较,P<0.05。结论加压交锁钉与静力交锁钉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加压交锁钉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交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症状,会由于机械学原因或者功能学原因导致肌肉痉挛,出现疼痛〔1~3〕,从而影响膝关节正常功能。痛风导致的膝关节疼痛目前临床较为常见,大量的尿酸盐结晶沉积于滑膜、软骨表面,会引起关节内的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己内酯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聚后的降解性质及规律.方法 采用体内埋植的方法,对降解性输尿管支架材料己内酯/丙交酯共聚物(PCLA,CL∶LA=30∶70)及己内酯/环氧乙烷共聚物(PCL-PEO=50∶50)进行体内比较,40枚PCLA试样及40枚PCL-PEO试样随机分成5个时间组,分别植入大鼠脊柱肌肉中,在2 w,4 w,6 w,8 w和12 w取出材料及周围组织.测量试件质量、分子量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 ①PCLA试样及PCL-PEO试样经过12 w的降解,均有失重情况,明显失重应在6~8 w之后.体内埋置前4 w,重量损失不明显. ②降解初始4 w内分子量下降迅速,生物降解率较高,分子量下降表明聚合物酯键断裂成低分子量物质.结论 ①己内酯作为原料与不同高分子材料共聚后可调控输尿管支架原材料降解时间.②PCLA的体内降解过程较为复杂,与体内血液循环、酶、应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共聚后的分子量降解及重量损失比较后,降解时间延长,丙交酯的比例应大于70%,环氧乙烷的比例应大于50%.③PCLA的体内降解断面降解明显快于表面.④己内酯基作为原料既可作为短期又可作为长期输尿管支架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股骨干骨折在临床上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调查发现股骨干骨折以坠落伤所致最多见约50%,其次为交通伤,开放性骨折少见约2%〔1〕。临床中经常采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但因其创伤大、软组织损伤重、骨不愈合和延迟愈合发生率高〔2〕。依据目前研究表明交锁髓内钉具有防止骨折处短缩、旋转、侧方移位,且固定稳固、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及负重等优势〔3〕。本文对股骨干骨折老年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观察其临  相似文献   

9.
丘脑病变后记忆和智能障碍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CT 证明的26例丘脑病交(左16,右10)和无脑器质病的26例正常对照,经记忆和智能检查结果,左丘脑组除1项视记忆外,其它各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右丘脑组相比,2项口语记忆及总记忆商差异显著;右丘脑组与对照组各项均无差异;左丘脑组各项智商均显著低于右丘脑组和对照组;右丘脑组操作智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左丘脑病变可遗留长期记忆和智能障碍,右丘脑病变后涉及视空间功能的操作智商有显著低下.  相似文献   

10.
11.
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与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49例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停用抗心绞痛药物1周,随机分组,A组服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B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共4周,以平板运动负符心电图作为考察指标.结果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每日一次与硝酸异山梨酯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运动能力,但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硝酸酯耐药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3.
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胰腺炎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经内镜治疗29例慢性胰腺炎中胰管括约肌切开术27例(19例为7内镜治疗前处置),副乳头切开8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5例,网篮邓胰石9例,胰管内引流7例,鼻胰管引流3例,辅助探条或球囊扩张共14例。13例治疗前、后检测胰腺内分泌功能。结果 29例中26例(89.7%)治疗后腹痛消失或明显减轻,9例胰腺结石患者中6例取出胰石;7例胰管内引流管未阻塞。  相似文献   

14.
周次清(192 5年—2 0 0 3年) ,原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业医60余载,学验俱丰,尤潜心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在长期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中,积极主张中西医结合,倡导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并发展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力主通过调整整体而达到治疗局部的目的;提出“辨人识体”的观点,认为辨证治疗是共性的问题,辨人识体是个性的问题,二者的正确结合,才符合辨证的思想。今就周老应用心肾两交汤治疗心血管疾病验案作一总结,与读者同飨。1 室性早搏(多发性,二联律)樊某某,男,17岁,学生。初诊日期:1999年10月2 0日。主诉:心中悸动…  相似文献   

15.
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与硝酸异山梨酯对稳定型心绞痛效。方法:49例稳定型的心绞痛患者停用抗心绞痛药物1周,随机分组,A组服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B组服用硝酸异山梨酯共4周,以平板运动负符心电图作为考察指标。结果:5-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60mg每日一次与硝酸异山梨酯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运动能力,但A组疗效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长效5-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的治疗原则之一是早期治疗,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时区别开来在临床上显得极为重要,而MIC分型方法有时恰恰难以满足此要求。首先,单纯细胞形态学分型可靠性较差,主观成分较大,即使是有经验的细胞学家相互间的诊断符合率也难以达到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动脉血氧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66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动脉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肝硬吏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为10.55±2.61kPa,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低氧血症发生率为56.0%(37/66),与腹水、门静脉增宽、皮肤蜘蛛痣及肝贮备功能降低密切相关,好发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结论:动脉血氧水平检测有助于肝硬变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19.
交链孢霉甲基醚(AME)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应用AME作用于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动态观察其对软骨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AME对软骨细胞DNA含量无明显影响,而能使软骨基质中葡萄糖醛酸(GlcUA)含量降低,在培养第9日AME与葡萄糖醛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提示AME对软骨组织的毒性作用,在于抑制成熟期软骨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20.
有机硝酸酯类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879年William Murrell首先报道硝酸甘油可作为治疗心绞痛的措施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机硝酸酯类(organic nitrates)仍被临床广泛应用,尽管如此,人们对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理,临床应用及耐受性的产生、机制、预防措施仍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拟对以上几方面加以综述。硝酸酯类的作用机理众所周知,硝酸酯类具有扩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从而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