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DEF)首次在1974年作为一种综合征而报导。当时报告了2例,有象硬皮病一样的皮肤改变,血沉增快、嗜酸细胞增多和高γ-球蛋白血症。组织病理检查,见有筋膜水肿、增厚和单一核细胞浸润。此病不同于硬皮病,皮肤不固定、能自由移动。脸、手和脚不受侵犯,雷诺氏征极少见,无内脏受累。对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全身皮肤变硬,关节活动受限1年余,于2008年6月18日入院.患者1年余前右肘部外伤后出现右侧腕、肘关节肿胀、疼痛,后双膝、腕、肘、肩、颞颌关节疼痛,活动障碍,脊柱前弯,并出现四肢、躯干皮肤肿胀、发硬伴疼痛及压痛,伴有晨僵现象,外院诊断为"痹症,脊柱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病?"予以中医清热化湿、活血通络及西医抗炎消肿治疗后病情稍缓解.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见到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和SLE发生在姐妹病例,较罕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4年 Shulman 报告2例具有硬皮病样皮肤损害,同时伴有血沉增快、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增多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例,认为不属于一般的硬皮病,命名为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diffuse fasciitis with hypergammag-lobulinemia and eosinophilia)。之后陆续有所报告,至今已近50例,其中包括我国最近报告的2例。该病尚有其他一些名称: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diffuse fas-  相似文献   

5.
嗜酸细胞增多性弥漫性筋膜炎综合征,于1974年首次报道.该综合征以硬皮病样的皮肤改变,血中嗜酸细胞增多,抗核抗体阴性和与其他胶原血管疾病无关为特征.临床过程、治疗反应和组织学所见与硬皮病十分不同,组织学的典型特征是筋膜炎症和单一核细胞的浸润.作者观察了2例,其活检标本中显示为明显的肉芽肿性血管炎,提示该综合征可能与其他嗜酸细胞增多的血管炎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6.
嗜酸性筋膜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9岁.因右前臂进行性肿胀、变硬3个月.于2007年3月15日来我院门诊就诊.2006年12月患者自觉右前臂远端皮肤肿胀、发红,微痒,无发热、疼痛.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效果不佳.10 d前皮损波及手背,手背红肿发硬,不能捏起,腕关节活动受限,握拳困难,遂来我院就诊.发病前皮损部位无外伤史.否认既往有系统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  相似文献   

7.
<正> 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3例起病于秋冬季,病前有过度劳累史,2例在病前曾受寒,皮损初发于上肢3例,下肢2例。发于上肢者均为两手指先肿胀,僵硬,常不能伸直,其中3例成钩手状,握拳时腕部肌肉酸痛,手握东西困难,继而两臂肌肉肿胀,发硬,并感酸痛,肘、腕关节活动轻度受阻。发于下肢者,为股部先出现肿胀。僵硬,后累及小腿,膝关节活动时有牵拉痛。检查见上肢伸侧与下肢外侧有淡褐色条状斑片、斑片上皮纹基本正常,皮肤能捏起,部分毳毛脱落,其下触及肿硬块,如木板样,当两手上举或股部用力时,硬化处沿浅静脉走向出现条形凹陷。  相似文献   

8.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49岁。因右前臂红肿及疼痛1个月,于2019年4月15日来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就诊。患者1个月前锻炼举哑铃后右侧前臂突然出现手掌大的水肿性红斑,轻微疼痛,当地医院拟诊“丹毒”,予青霉素640万U,静脉滴注,每日2次,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具体不详),15d后症状缓解,停药2d后,红肿再次发作,且手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筋膜炎1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EF)是一种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四肢硬肿为主要表现,较少累积内脏器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42岁,因四肢关节反复肿痛10余年,四肢皮肤紧绷感、发硬50余天来我科就诊.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2岁。四肢皮肤水肿、硬化1年。查血嗜酸粒细胞340×106/L;ANA1:40(+)。皮损组织病理: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可见片状淋巴细胞、较多嗜酸性粒细胞。诊断为嗜酸性筋膜炎。给予强的松、西米替丁、青霉胺口服并联合物理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主要以筋膜发生弥漫性肿胀硬化为特征的少见病,临床上以四肢硬肿为主要表现1,而以躯干皮损为表现的嗜酸性筋膜炎更为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运动员。因反复左上肢红斑、硬肿伴痒5年余于我院皮肤科就诊。患者于5年前因剧烈运动后出现左上肢红斑、硬肿,瘙痒明显,伴发热及头痛乏力,在外院考虑"嗜酸性筋膜炎",予糖皮质激素(具体药名及用量不详)治疗,症状可控制,但停药病情易反复。近来患者因生活不规律皮疹复发,无发热、头痛等不适,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报告1例典型成人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男,52岁,务农,右上肢及双下肢皮肤变硬7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右上肢前臂及双下肢小腿皮肤紧绷,表面干燥光滑,蜡样光泽,触之似皮革样硬,不易捏起。抬高右臂,前臂内侧可见沿浅静脉走形的“沟槽征”。伴有麻木、疼痛、活动后气短不适、活动受限,无发热、瘙痒、糜烂、结痂,无关节炎、肌痛、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等情况。血常规: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2.1%;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79×109/L。右前臂核磁共振平扫加强化见指深屈肌、指浅屈肌、尺侧腕屈肌周围筋膜略增厚,呈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增强扫描见右前臂不均匀强化。右上肢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角化,局部表皮增生,表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左下肢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下纤维组织增生。诊断:嗜酸性筋膜炎。予甲强龙静滴、口服甲氨蝶呤片、叶酸片、复方丹参滴丸及外用积雪苷软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后,病情改善,目前随访中。  相似文献   

15.
嗜酸性筋膜炎1例候志强(吉林柴油机厂医院皮肤科130031)巫毅,张民夫(白求恩医大二院皮肤科130041)嗜酸性筋膜炎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现将我们所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78岁,1994年12月27日入院。2个月前感冒后,腰部出现鲜红色水肿斑块...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已婚.因四肢皮肤水肿半年,变硬3个月来诊.患者6个月前因劳累后四肢皮肤出现弥漫性水肿,全身乏力,感肌肉酸痛,偶有低热,曾于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佳.近3个月来,水肿逐渐消退,全身皮肤除面部外均变硬,关节活动因皮肤发硬受到限制,不能蹲下,不能握拳,全身酸痛且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明确诊疗到我院就诊.患者既往无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相似文献   

17.
1974年Shulman报告一型良性硬皮病样综合征,Rodnan等建议命名为嗜酸性筋膜炎,其特征为皮下深部筋膜增厚并有炎症,常累及前臂,不侵犯内脏,无雷诺氏现象。周围血循环中嗜酸性白细胞和丙种球蛋白增高。抗核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阴性。本病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有时为特效。本文报告一例女性22岁,病期2个月,先突然发生小腿、前臂和面部肿胀,2周后肿胀消退,除了面部,在前臂和小腿处皮肤发生硬化和斑状色素沉着,患处很快因疼痛而不能活动。住院前2天已不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告一例取名为嗜酸性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病例,患者男性、24岁、波多黎各人,于1978年10月就诊。诉7月前出现瘙痒性丘疹,从双足背开始迅速扩展到全身大部分皮肤。既往无严重疾患。体检:皮疹为密集的从针头到8毫米直径大小,鲜红到褐红,圆形闪光丘疹和结节。其间有表面湿润性红斑。除头、掌、蹠、阴茎、龟头稀少外广布全身,但以下肢伸侧、前臂和背部最密集。此外肝大肋下  相似文献   

19.
嗜酸性筋膜炎1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0.
在1974年Shulman以弥漫性筋膜炎伴高γ球蛋白血症和嗜伊红细胞增高的名称报告了2例,主要表现在上臂和小腿有类似系统性硬皮病的皮肤发硬,没有内脏受损和雷诺氏现象;2例均伴有持久性嗜伊红细胞增高和高γ球蛋白血症.皮肤活检表现为肌筋膜弥漫性炎症,但无典型硬皮病体征.开始命名为"Shulman氏病",因为在筋膜里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现在倾向用嗜酸性筋膜炎.本文报告一新病例如下:患者女性,54岁,1978年10月来诊,主诉在双臂和小腿有绷紧、僵硬、疼痛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