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调压式分流管在脑积水治疗中的优点。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18例不同类型脑积水病人。依据病人年龄、病因、影像学检查及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作为病人初始开放压力技术后调压的依据。结果术后调压次数2~6次,平均2.3次。术前临床症状在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可减少分流过度或不足等并发症,特别适合婴幼儿、老年人、正常压力及特殊类型的脑积水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治疗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临床症状分为典型症状组和不典型症状组,均行V-P分流术,其中行去骨瓣减压术22例。并评估分流术后病情及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2个月,根据GOS评分,术后恢复良好12例,轻度残疾23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根据电话及门诊随访,病情改善41例(85.4%),病情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7例;其中典型症状组病情改善率100%,不典型症状组病情改善率72%。影像学检查提示:分流术后所有病人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2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的病人,分流术后6个月内均顺利行颅骨修补术,术后病情均明显改善。结论对外伤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病人,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即使无典型临床症状,行V-P分流术后,大部分病人预后可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3.
可调压式分流管治疗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18例。其中高压性脑积水6例;等压性脑积水10例;等压性脑积水伴穿通畸形2例。术前根据患者头颅CT及MRI提示脑积水类型设定阀门压力,术中测量颅内压并根据分流管末端滴速重新调整阀门压力。术后一周复查头颅CT了解脑积水缓解情况。出院后随访1-11月,根据头颅CT所示脑积水缓解情况再行阀门压力调整。结果脑积水症状缓解16例(88.9%);症状缓解不满意2例(11.1%)。18例均无出血、颅内感染及死亡。结论使用可调压式分流管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可在术前、术中、术后调整阀门压力,缓解脑积水症状,分流效果优于传统不可调压式分流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之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分别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或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43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比较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种术式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脑室-腹腔分流术组癫[36.36%(8/22)对0,P=0.008]、感染[36.36%(8/22)对4.76%(1/21),P=0.030]、颅内出血[27.27%(6/22)对0,P=0.032]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组。结论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之疗效优于脑室-腹腔分流术,大多数患者可以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替代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分流术分流管近端位置与疗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全组167例,男98例,女69例,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2岁,平均38.5岁。9例为高压型,平均颅内压为(209±15)mmH2O,158例为正常压力型,平均颅内压(132±21)mmH2O。脑室造影28例,CT及MRI139例,全脑室扩大112例,双侧脑室扩大12例,Ⅲ脑室以上扩大43例。凡手术后病人症状改善后再次加重,脑室缩小后再扩大,开窗处塌陷后再隆起,即视分流管阻塞。鼓式分流泵按压后不复位和运端修复后仍无脑脊液流出,拔出近端其尖端排放孔内被各种组织填实,方可诊断为近端阻塞。手术方法:侧脑室腹腔分流144例,脑室上矢状窦分流21例,脑室心房分流2…  相似文献   

6.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Evan’s指数>0.3,侧裂池增宽,部分病人脑室旁白质可见低密度影;脑脊液压力测定在70~200 mmH2O的一组临床综合征。NPH临床分为两类:一类是继发性NPH(secondary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sNPH),常继发于有明确发病原因的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脑炎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调压分流式脑室-腹腔分流管治疗脑积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10年9月,采用可调压分流管对18例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时期有61例脑积水患者使用固定压力分流管手术,比较用两种分流管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可调压管分流组未发生硬膜下积液或硬膜下血肿,无因为脑脊液分流过度或不足而需再次手术治疗者;2例患者术后出现堵管或感染。固定压力管分流组发生颅内血肿或积液4例;堵管或感染5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调压分流管对脑积水的治疗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更符合脑脊液的循环压力需要,并在减少分流过度和不足方面优于不可调压分流管。  相似文献   

8.
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放置在脑积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固定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V-P分流术,术中行侧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并在神经内镜监视下固定分流管脑室端于透明隔,同时行透明隔造瘘4例,术后随访并复查头部CT.结果 术后无明显头痛、发热及颅内出血者.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所有病人分流管脑室端均固定于透明隔,无移位、分流管堵塞等严重并发症;脑室较术前明显缩小4例(31%),稍缩小6例(46%),无明显变化3例(23%).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固定,可在一定程度减少分流管堵塞的发生,为防治此类并发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脑脊液引流试验(Tap试验)对原发性正常压力性脑积水(iNPH)病人进行术前评估,预测分流手术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50例iNPH病人,先行Tap试验,5 d后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Tap试验前1 h、Tap试验后24 h及分流术后7 d分别对病人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通过筛检试验统计分析评估Tap试验并预测iNPH病人分流手术的有效性。结果 Tap试验阳性31例,其中V-P分流术临床症状改善30例,未改善1例;Tap试验阴性19例,其中V-P分流术后症状改善6例,未改善13例。结果提示Tap试验对iNPH分流手术的灵敏度为83.3%,特异度92.9%,阳性预测率96.8%,阴性预测率68.4%。结论 Tap试验是理想的iNPH分流手术疗效的阳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正常压力脑积水(NPH)诊断和手术病例的选择方法,分析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正常压力脑积水病人TAP试验前后步距、步速、转身步数,手术前后临床症状、KPS评分,腰穿测压和术中测压的结果。结果本组16例病人无手术死亡,无感染、脑内血肿,硬膜下积液1例。随访12个月,有效16例(100%),显效7例(43.75%)。结论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诊断和手术病例的选择需要综合分析临床资料;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能够改善病人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6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6例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病人进行临床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26例,无直接手术死亡者,81%的病人获得较好的疗效。分流装置的阻塞及术后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讨论对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1994年3月~1999年3月共施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34例,术后井发症予以对症治疗。结果 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分流管梗阻者5例,感染者3例。5例分流管梗阻者,经手术调整分流管位置(例)或分流泵穿刺冲洗(1例)等处理治愈。3例术后发生感染者经抗感染药物治疗,1例治愈;2例无效而拔管,在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治愈。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和分流管位置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以对症处理为原则,分流管梗阻者可经调整分流管位置使之通畅;颅内或腹腔感染予以抗感染治疗或感染控制后行二次分流术;皮下积血或积液应以静脉留置针管进行引流。  相似文献   

13.
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帕金森综合征三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可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3例脑积水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于第2次术后1个月出现帕金森综合征,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予左旋多巴和苄丝肼;1例于术后17年出现颈部僵直、动作迟缓,予舒必利后短期内症状明显加重,停药后无改善;1例于术后5个月出现言语减少、动作迟缓,予奥氮平后症状明显加重。3例患者头部CT和(或)MRI均显示侧脑室呈扩大-缩小波动性变化,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综合征(脑室-腹腔分流术后),予左旋多巴和苄丝肼后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帕金森综合征是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罕见并发症,可能是侧脑室扩大-缩小波动性变化引起黑质纹状体通路损害所致,予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可因"双重打击"致短期内帕金森样症状加重。多数患者多巴胺能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于小儿脑积水患者,比较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可调控性与固定压力的分流管的疗效。方法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入组患儿根据分流管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可调控压力组)和对照组(固定压力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手术过程(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远期(6个月)疗效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80例,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各40例,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t=0.178,P=0.78)、术中出血量(t=0.262,P=0.56)、手术成功率(χ^21.010,P=0.31)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儿的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856,P=0.007);两组患儿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χ^21.099,P=0.29)。结论对于小儿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效果显著,且可调控分流管疗效优于固定压力分流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室心房分流术(VAS)治疗多次脑室腹腔分流术(VPS)失败后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7例既往多次行VPS失败后改行VA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VAS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有效率分别为94%(44/47)、87%(41/47)、77%(36/47)、72%(34/47)、68%(32/47)、64%(30/47)。VAS后发生分流管堵塞14例,感染3例,引流过度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4%(19/47)。因分流失败需要再次手术的比例占36.2%(17/47)。结论多次VPS失败后改行VAS,术后短期效果明显,但因各种并发症导致再手术率无降低,长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脑积水手术效果及脑室-腹腔分流管的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分流管的选择及提高分流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3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52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采用高压管分流4例,采用中压管分流25例,采用低压管分流19例,采用可调压管分流4例;其中更换分流管4例。结果术后一周临床症状缓解33例(63.5%,33/52),出院时症状缓解41例(78.8%,41/52)。43例随访3~30个月,脑积水症状改善23例,无显著变化3例,7例症状较术前加重。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方式;对个体化病人应选择最适合分流压力的分流管进行分流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如何选择颅内压相适宜的分流装置目前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价脑室-腹腔(V-P)分流对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的脑积水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CT影像显示脑室大小,将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50例分为轻度(19例),中度(17例),重度(14例)三组,行V-P分流手术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脑室径与双顶径的比值(V/BP),室周水肿带直径及GOS评分。结果分流三个月后轻中度脑积水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重度脑积水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外伤性脑积水V-P分流效果较好,重度脑积水患者分流手术后恢复欠佳,临床上对外伤性脑积水患者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常颅压脑积水在多个学科中可以见到,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射学治疗科室、传染科等.患者一般起病隐匿,初期症状多不典型,容易忽视.大多数病人有智能减退和步态异常,晚期可有排尿障碍.如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恰当治疗,可以部分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但需与脑萎缩、帕金森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鉴别,避免误诊.本文研究并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正常颅压脑积水的文献,对其病因学、影像学及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